半小时通勤圈、1小时生活圈、3小时高铁圈,你在长三角哪个圈?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华东局 Author 夏骥
作者:夏骥 华略智库主管合伙人、首席内容官、长三角研究院院长
来源:解放日报
长三角是我国交通最为发达的地区,拥有最为多样的交通方式、最为繁忙的交通网络、最为开放的交通枢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5周年以来,三省一市协同建设一体化综合交通网络,有力推动了区域一体化发展。
一是交通设施体系日益完善。长三角已经初步建成涵盖公、铁、水、空等多种类型的交通基础设施体系。
从公路看,截至2022年底,长三角区域高速公路总里程达1.67万公里,在建高速公路里程超3200公里,2023年又新增高速公路超600公里。不仅如此,长三角还打通了一批跨省“断头路”,破解了跨区域发展的“肠梗阻”,并累计开通了近100条省际毗邻公交线路。
从铁路看,2023年长三角铁路年发送旅客突破8亿人次,较2019增长超一成;长三角铁路营业里程达14000多公里,其中拥有高铁线路25条、里程超过7100公里,沪宁沿江高铁、杭黄高铁等线路建成投用;除海岛浙江舟山以外,动车组开行范围已覆盖长三角所有地级城市,成为全国高铁网络最发达的区域之一。
从航运看,长三角通江达海的干线航道网络逐步完善,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占全国比重约38%,上海港、宁波舟山港、太仓港、连云港港、南京港、嘉兴港和南通港7个港口跻身2022年全球百大集装箱港口,其中上海港、宁波—舟山港高居全球第一和第三,长三角高等级航道网规模达4270公里,2023年又新增高等级航道超300公里。
从航空看,截至2023年底,长三角共有运输机场24个,嘉兴、亳州等4个新建机场正加快建设,南通新机场等4个规划新建机场前期工作稳步推进,机场货邮吞吐量占全国比重约35%,旅客吞吐量占全国比重约18%,以上海为核心,南京、杭州、合肥等机场为重点的长三角世界级机场群初具规模。
二是时间心理距离更加贴近。长三角已经初步形成半小时通勤圈、1小时生活圈、3小时高铁圈,上海、南京、杭州等城市间基本实现城际客运高频次1至1.5小时快速通达。
从交通枢纽看,长三角的上海、南京、杭州、苏州、宁波等多个城市都围绕综合交通枢纽打造中央商务区或高铁新城,其中最早起步的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已经迭代升级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成为全国唯一的全新开放形态。同时多地也提出将轨道交通引入机场,苏州等城市还开通了直连各大机场的城市航站楼,在更好地满足长三角巨大客流的分层出行需求的同时,进一步拓展枢纽经济内涵。
从出行选择看,“轨道上的长三角”内涵更加丰富,除了跨区域长距离出行的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也进入密集建设期,特别是2023年苏州开通了轨道交通11号线,与上海的轨道交通11号线实现无缝衔接,“双11”成为全国首条跨省域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极大地推动了沪苏同城化进程。同时,南京、杭州、合肥都市圈的一批市域铁路也正在加快建设。
从出行方式看,长三角在沪宁城际(上海、上海虹桥至南京区间)、宁安城际(南京南至安庆区间)、宁启城际(南京至启东区间)推出了“铁路e卡通”,在沪苏通铁路(上海至南通区间)、徐连高铁(徐州至连云港区间)、宁杭高铁(南京至杭州区间)推出了“计次·定期票”,旅客都无须提前购买车票,进站、乘车、出站所有环节,只需出示二维码或身份证,实现“说走就走”。
同时,长三角区域社会保障卡持卡人已经可以持加载交通联合一卡通功能的社会保障卡,乘坐公共汽车电车、轨道交通、轮渡等公共交通工具,截至目前,长三角已累计发行超4000万张加载交通功能可在长三角地区通用的第三代社保卡。
三是物流运输效率更加高效。长三角优越的区位条件、良好的产业基础、一流的营商环境,为物流运输一体化提供了重要支撑。
从快递物流来看,长三角素有“包邮区”之称,三省一市的快递业务量和业务收入均超过全国总量的1/3,已经实现同城小时级、长三角当日达、国内重点城市次日达,圆通、中通、申通、韵达、极兔等快递物流巨头的总部都在长三角,真正是物畅其流、通达世界。
从物流枢纽来看,2023年,全国新增30家国家物流枢纽,其中有5家在长三角;全国布局102个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其中有17个在长三角。远洋航运、货运航空、中欧班列、卡车航班,各种不同类型的运输方式应有尽有。长三角也积极推进物流运输创新,甬金铁路成为国内首个双层高箱集装箱运输试点线路,无锡探索开展“快递上地铁,空铁轨联运”的“地铁+物流”创新共赢模式。
从多式联运来看,长三角已经形成了江海联运、海铁联运、空铁联运等多种联运方式,特别是以“沪太通”为代表的多式联运模式,已经在长三角多地进行了复制推广。
总的来看,便捷的交通,给长三角一体化带来了四个方面的加持。
一是缩短了心理距离,三省一市的长三角共同体意识更加强化,上海人、江苏人、浙江人、安徽人正在转变为“长三角人”,成为“一家人”。
二是提升了交流效率,三省一市之间的交通联系更加便捷,促进了人员、货物、信息的高效往来,增强了供应链的韧性,深化了长三角内部的全方位联系。
三是降低了综合成本,三省一市通过基础设施建设、营商环境打造、数字技术赋能等,进一步降低了经济成本、时间成本和制度性交易成本。
四是稳定了经济增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有效投资的重要来源,建成后又能够直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是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有力支撑。
更进一步,放眼长江经济带来看,长三角的交通一体化能够更好发挥长江黄金水道的作用,串联起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建设长江经济带,进一步扩大双向开放,深入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统筹硬件联通和机制协同……加强各类交通网络基础设施标准跨区域衔接,提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下一步,长三角应坚持全局思维、寻求广泛共识、突出功能为先、探索制度创新、强化跟踪评估,进一步形成互联互通、分工合作、管理协同的交通网络体系。
一是要持续推进交通设施建设,加快实施省际“断头路”打通、干线铁路建设、重点机场建设、港口码头提升等项目,进一步织密长三角的立体化交通网络。
二是要持续完善交通运输组织,特别是围绕交通网络基础设施标准跨区域衔接,促进标准互联互通。近期,上海成立了市域铁路标准化联盟,成为全国首个地方市域铁路标准化工作技术组织,并发布了《上海市推进市域铁路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2023-2026年)》,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完善,加快形成长三角统一的规范标准。
三是要持续深化多式联运体系,通过龙头企业引领合作和信息化平台,进一步提升系统化、集成化水平。
【原创】封关背景下海南自贸港的核心突破口是什么?【热文】“大笔杆子”省委书记易炼红最新文章,浙江谋什么怎么干?【热文】安徽省委副书记虞爱华履新前激情讲话:2024年合肥如何顺大势、谋大业?【热文】滨州市委书记宋永祥在政协开幕会议上的讲话,值得反复品读!【热文】看过央视热播剧《繁花》,我顿悟了什么是赚钱思维
【热文】江苏常州书记陈金虎激情讲话:正式宣布迈入万亿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