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微课堂】部编语文六(上):第12课《桥》精讲

点击免费关注👉 人教版小学语文 2023-01-02

六年级微课目录

第一单元

第1课《草原》精讲

第2课《丁香结》精讲

第3课《古诗词三首》精讲

第4课《花之歌》精讲

习作一《变形记》精讲

《语文园地一》

第二单元

第5课《七律·长征》精讲

第6课《狼牙山五壮士》精讲

 第7课《开国大典》精讲
 第8课《灯光》精讲

口语交际《演讲》精讲

习作二《多彩的活动》精讲

《语文园地二》精讲

第三单元

第9课《竹节人》精讲

第10课《宇宙生命之谜》精讲

第11课《故宫博物院》精讲

习作三《___ 让生活更美好》精讲

《语文园地三》精讲





微课视频讲解




生字视频

同步教材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

知识点

主题思想:

本文写了一位老共产党员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以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桥梁的事,赞扬了以老支书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员,在危难面前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


课内问题:

1.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答:黎明时分,当洪水袭来时,村里的老支书冒着生命危险,公正无私地指挥一百多号人有序地走过木桥,最后却和自己的儿子被洪水卷走了。


2.这篇小说写了一位怎样的老支书?找出描写老书记神态、语言、动作的句子,结合相关情节说说你的理解。

答:这篇小说写了一位临危不乱、心系群众、先人后己、不徇私情的老支书,同时他还是一位父爱如山的好父亲。

神态: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语言: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神态、语言、动作: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3.画出描写雨、洪水、桥的句子读一读。联系老支书在洪水中的表现,说说这些描写对表现人物的作用。

雨: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洪水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

只有北面有座窄窄的桥。

      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突然,那木桥轰的一声塌了。

对雨、洪水和桥的描写都属于环境描写,作用是:渲染洪水暴发时极度危急的气氛,衬托出老支书的临危不乱,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高风亮节。


4课文为什么以“桥”作题目?

答:在生死攸关的时刻,老支书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这座桥梁是以老支书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员密切联系群众的“桥”,这正是课文以“桥”作题目的深刻内涵。


5、小说最后才点明老支书和小伙子的关系,和同学讨论这样写的好处。

这样写的好处是体现出了老支书的大公无私。构思新颖,设置悬念,前后照应,让人意外之余又觉得很悲壮,达到震撼了人心的效果。


生字组词:

咆:咆哮 咆哮如雷

哮:咆哮 哮喘

嗓:嗓子 嗓门 嗓音 哑嗓 尖嗓

党:党员 党章 结党 结党营私 党同伐异

淌:流淌 淌血 淌汗 淌口水

哑:沙哑 哑语 聋哑 哑口无言哑然失笑

揪:揪住 揪心 揪扯 揪耳朵

呻:呻吟 无病呻吟

废:废纸 废水 荒废 废墟 废寝忘食


多音字:

折:zhé打折  zhē折腾  shé折本

没:mò没落  méi没有


形近字:

咆(咆哮)跑(长跑)

党(党员)堂(课堂)

淌(流淌)倘(倘若)

哑(沙哑)碰(碰撞)

揪(揪心)瞅(瞅见)

废(废水)泼(活泼)


词语解释:

咆哮:形容水流奔腾轰鸣,也形容人暴怒喊叫。文中是指洪水来势凶猛,奔腾呼啸。

惊慌:害怕慌张。造句:洪水来时,大家惊慌失措,不知该如何应对。

狞笑:凶恶地笑。

跌跌撞撞:形容走路不稳。造句:小孩子一开始学走路,总是跌跌撞撞的。

拥戴:拥护推戴。造句:这位德高望重的老干部深受群众拥戴。

沙哑:(嗓子)发音困难,声音低沉而不圆润。

呻吟:指人因痛苦而发出声音。文中是指木桥在洪水的冲击下发出响声。

搀扶:用手轻轻架住对方的手或胳膊。


反义词:

黎明——黄昏  惊慌——镇定

清瘦——富态  沙哑——清脆

放肆——拘谨  痛苦——欢乐


近义词:

咆哮——怒吼  惊慌——惊惶

拥戴——拥护  沙哑——嘶哑

放肆——放纵  痛苦——痛楚


词语扩展

AABB式:跌跌撞撞 密密麻麻 断断续续 歪歪斜斜 飘飘摇摇 蹦蹦跳跳


课文结构

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写黎明时分,山洪暴发,村庄里一片混乱。

第二部分(第5-13自然段)写在危急关头,老汉挺身而出,组织群众撤离。

第三部分(第14-23自然段)写桥塌了,小伙子失去了生命,老汉也以身殉职。

第四部分(第24-27自然段)写洪水退后,一个老太太来祭奠她的丈夫和儿子。




图文讲解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










同步练习第12课《桥》每课一练

答案

一、1.揪出来  呻吟  废话 2. 肆  寺  似  饲祭  忌  继  寂 3.(受惊)的野马 (乱哄哄)的人们    (清瘦)的脸(惊慌)地喊      沙哑地(喊话)     痛苦地(呻吟)4.(1)⑦(2)④(3)⑤(4)③(5)②二、1.比喻  2.拟人  3.拟人  4.夸张三、(一)1.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疯狂奔出来,势不可挡。2.第二句好,使用了比喻句,生动、形象。3.在山洪暴发时,指挥人们撤退的老支书非常镇定、非常沉着。(二)1.指的是老支书的妻子。2.她的丈夫是老支书,她的儿子是那个被老支书从队伍中揪出来的小伙子。3.老汉和小伙子是父子关系。4.老太太会在坟前哭诉着“老汉和儿子一路走好,我为你们骄傲!乡亲们会哭诉着“你们父子舍小家顾大家,大家会永远记住您们的恩情。四、1.使你踏着它,走到河的彼岸。2.“它是一座桥”。一座让我们走、连起彼此、缩短距离的桥。3.上一代的桥毁了,这一代的桥又筑成了;这一代的桥朽了,下一代的桥又跟上了。只要人存在一天,便不能没有桥,千年万年,人们就是这样将历史文化的种子传递下去。4.时代是洪流,我们就是这架在其上的桥。祖国是花园,我们就是花园里的花朵。



声明:本站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公益传播。部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由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综合整理,由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重新排版和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  ID:yuwenkecheng


部编版小学语文更多资料免费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