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欢喜喜迎新年 | “二十八,白面发”
“二十八,白面发”
“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花”
腊月二十六、二十七准备好肉食后
二十八就该准备面食了
小铎为大家整理了有关这一天的诸多习俗
一起来看看吧~
过去还没有发酵粉等物,普通的面提前几天做好了容易坏,只有发面不爱坏,于是人们就在二十八这天发面,准备正月初一到初五的主食,同时,这也是旧俗认为初一到初五期间不能动火蒸馒头的缘故。
发面
腊月二十八这天,太原人要蒸好“糕儿馍馍两笸箩”;河北人则是“蒸枣花”预备除夕祭礼祖宗作供品;河南人也是“二十八,蒸馍炸圪塔。”只有北京人慢半拍,在这天才“把面发”,等到二十九才“蒸馒头”。虽然形式不一,但却寄托着同样的寓意,象征着财源滚滚、蒸蒸日上。在炊烟和蒸汽中,弥散着中国年的喜庆祥和,也流露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深情期盼。
贴花花
除了发面以外,二十八这天还要“贴花花”,也就是贴年画、春联和窗花。
随着造纸术的问世,贴红枣花纸代替了贴桃木春联的传统,这就是贴窗花的起源。
贴春联的习俗则源于古代的“桃符”。古人以桃木为辟邪之木,而后蜀君主孟昶雅好文学,每年都命人题写桃符,成为后世春联之滥觞,而题写于桃符上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便成为有记载的中国历史上第一副“春联”。
打年糕
年糕是黏米面或粟米面加大枣或豆蒸制的食品,在春节期间制作的糕被人们称为“年糕”。因为“糕”与“高”谐音,吃年糕便含有“年年高”的美好祝愿,仿佛年的味道就包含在香甜的糕饼中,走进每个人心里。
《腊月二十八日》冯时行
晷景余三日,忧愁尽一年。
酒侵新岁熟,花待故枝妍。
邻里多遗馈,庖厨有盛烟。
拥炉风雪顺,春意欲相先。
《腊月二十八日》阳枋老病逾年卧晋江,
耽诗性癖未能降。
园林牢落梅经眼,
岁月峥嵘酒满缸。
堂上焚香敬勋德,
楼头回首念家乡。
黄柑未拜萧嵩赐,
乡味分珍漫一双。
一年又一年
传统年俗浸透在一代代人的生活点滴中
这或许就是记忆中抹不掉的年味
值此佳际
小铎再次深深祝福大家:
春节快乐!!
图文编辑:河北大学文学院团委宣传部 王祎晴
责任编辑:河北大学文学院团委宣传部 徐佳鑫往期精彩:欢欢喜喜迎新年 | “二十七,宰年鸡”欢欢喜喜迎新年 | “二十六,去割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