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刊选读】疫情新常态下登山户外行业面临的挑战和对策

李相如 刘燕楠 山野杂志 2022-06-16






1月,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登山户外行业遭遇到前所未有的重创,相关企业被迫做出改变,各显神通,险境求生。7月9日,国家体育总局印发的《科学有序恢复体育赛事和活动推动体育行业复工复产工作方案》指出,疫情低风险地区可积极有序恢复体育赛事和活动,有序、全面开放体育设施,沉寂半年多的登山户外行业终于迎来曙光。


本文刊载于《山野》杂志2020年8月刊

文 / 李相如 刘燕楠

图 / 刘燕楠


60年前,我国老一辈登山运动员怀揣为国争光、勇攀世界最高峰的雄心壮志和欲与天公试比高的大无畏精神,第一次从珠峰北坡成功登顶,完成了人类登山运动极限的突破。


今年5月,2020珠峰测量登山活动成功举行,激励着中国人民接下来更好地应对疫情,为打赢这场疫情攻坚战奠定了精神力量。




疫情与困境

这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可以说对所有行业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对登山户外行业的影响更是前所未有的,这与登山户外行业的特性有很大关系。


登山户外运动参与人群主要有两类:一是专业的登山运动员或登山爱好者;第二类是以人文、自然户外休闲为目的的游客。其相关的企业和运营公司的上下游产业链也是围绕这两条线路展开的。


首先,自今年年初疫情暴发以来,全国性的登山户外赛事活动几乎全部冷冻或叫停,目前还很少有开展跨省市聚集性的登山、徒步等群众性体育活动,而在短期内,疫情传播风险较大的地区还将继续控制。


其次,每年的3月至6月本来是登山户外休闲的一个高峰期,但是大家都封闭在家里,没有机会去进行登山活动,所以这对登山户外行业在短期内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重大突发事件对登山户外运动行业的影响虽然不是一个新问题,但长达半年的限制或半限制的情况在登山户外运动行业还是十分罕见的。


因此,受疫情影响的背后,既有许许多多的登山户外运动企业和相关从业人员受到了实实在在的直接损失,也有众多登山户外运动相关联行业的间接损失。



在积极配合和主动参与抗击疫情的同时,如何积极应对疫情冲击下的现实困难,认真研判其影响与形势,理性地寻找应对疫情影响之策,构建登山户外运动行业持续稳定发展的长效机制,是摆在登山户外运动行业业界和研究者面前不能回避的重要问题。


疫情期间,大家被“禁足”在家,无法旅游和远行。目前,尽管许多地方开始解禁,但交通线路、景点开放、聚集人数、政策限制、配套服务、政府保障等还远远没有恢复到常态。


这种结果对于登山户外企业来说,所导致的情况就是赛事、活动、产品的需求量大幅度萎缩,甚至是断崖式地减少,对登山户外企业资金链的压力是致命的,很多中小微登山户外运动企业出现了倒闭潮,登山户外行业陷于前所未有的困境。




挑战与机遇


目前,我国体育企业全面复工复产已经进入到新的阶段。7月9日国家体育总局印发的《科学有序恢复体育赛事和活动推动体育行业复工复产工作方案》指出,疫情低风险地区可积极有序恢复体育赛事和活动,有序、全面开放体育设施,除北京冬奥会测试赛等重要赛事外,今年内原则上不举办其他国际性体育赛事活动。如何迎接疫情新常态下的挑战?有哪些可能的机遇呢?


从宏观层面看,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已经进入到了体育产业和体育消费开始爆发的最佳时点了。


2019年,全国体育用品制造行业总营业收入1177.79亿元,比上年增长3.54%,其中,专项体育器材及配件全年营业收入411.48亿元,健身器材制造行业营业收入289.76亿元。


从国外发达国家发展的经验来看,以美国体育产业的发展为例:随着美国人均GDP快速增长,人均体育消费也开始出现了联动增长的态势。


国人均GDP在1971年超过了5000美元,中产阶级也在上世纪70年代开始逐渐壮大,并更倾向于提高生活品质的健康、高端、个性化消费,大众体育热潮的兴起使得美国人均体育及相关消费快速增长。


美国人均体育消费从上世纪70年代的50美元增加到目前近700美元的水平。我国目前人均体育消费大概是在800元到1000元人民币左右,应该说我国体育消费还有非常大的潜能没有开发出来,至少还有60%—70%的体育消费空间有待激发。


由此可见,我国体育健身休闲领域蕴藏着巨大的消费市场,体育消费需求端所带来的服务价值链会占到体育产业总值的60%—70%,尤其是健身休闲在我国服务性消费中有着无限的想象力和开发前景。


从中微观层面看,近年来我国登山户外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中国登山协会主办的山地户外运动与攀岩等赛事持续增加和优化升级,例如:全国新年登高健身大会、全国群众登山健身大会、全国徒步大会、中国山地马拉松系列赛、China100山地越野系列赛、中国攀岩自然岩壁系列赛、中国户外健身休闲大会等一系列自主IP赛事。


由多元化运营主体通过市场行为举办的各类登山户外赛事活动也在不断涌现,由各地爱好者组成的户外运动俱乐部等参与群体日益壮大,依托山地户外运动的国际交往不断深化,例如:全国户外安全教育计划、山地救援、全国青少年攀岩希望之星、“营动中国”全国青少年户外营地冬夏令营等公益项目,大力普及推广户外运动,培育户外运动人口。


户外+旅游、体育+旅游等新兴产业开始成为一些贫困山区的重要经济来源,为改善当地民生作出了贡献。此外,中外各知名户外运动品牌产品的销量也持续走高。


从微观层面看,新冠肺炎疫情提高了大家对健康的重视、对大自然敬畏的心态。疫情新常态不仅激发了大家对登山户外运动的需求,同时相对于涉及到封闭和密集人群的体育运动,登山户外运动有其空间广阔、人员密度小等天然的优势。


疫情期间大量的户外视频和相关户外企业推出的互动视频和讲座受到追捧,这一定程度上让更多人认识到登山户外运动的魅力。


因此,疫情新常态下我国登山户外产业的挑战与机遇并存。




对策与展望


从当前的态势看,新冠肺炎疫情短时期内完全解除的可能性极小,疫情防控是一种新常态已是我国政府和社会的共识。在这种情况下提出三个应对策略和一个建议:


第一,要研究和探索疫情防控新常态条件下我国登山户外运动和相关产业发展的经验、方式、路径、机制和规律。


第二,了解和跟踪观察各地政府和体育部门关于疫情的政策变化,企业积极采取有效的复工复产的活动和工作。


第三,登山户外运动企业和相关产业要在防控疫情的前提下主动作为、创新思维、创新活动模式、创新工作方法,抢占体育消费市场,占据市场主动权。


第四,建议国家体育总局登山运动管理中心组织专家制定《疫情新常态下我国登山户外活动和产业复工复产工作指南》。



作者简介

李相如,忻州师范学院特聘教授,首都体育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体育总局智库专家,世界休闲体育协会(美国)中国福建代表处首席代表等。主持国家级、省部级项目近40项。主编专著、教材、译著90余部,发表论文近300篇。

作者简介

刘燕楠,首都体育学院教育学硕士,高级户外指导员,一级户外裁判员,中国登山协会户外部项目主管。

ABOUT


《山野》杂志

与中国登山户外运动共成长!

热线:01067154355

投稿邮箱:shanyecma@qq.com



往期精彩回顾



在看点这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