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刊选读】黄静:我的攀岩之路
有这样一群老师,他们的讲台在雪山上、在森林里、在岩壁上、在山野里,他们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筑梦人”,他们是登山户外领域的老师们。他们默默耕耘、倾囊相授,用责任和使命诠释着登山户外人的情怀。老师与学员之间,不仅仅是技能的传授,更多的是登山户外精神的传承。山野9月刊,与我们一起走近户外课堂的师者。
本文刊载于《山野》杂志2020年9月刊
◤
文、图 / 黄静
个人简介
黄静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体育学院副教授,户外运动理论与实践方向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登山协会青少年委员会委员,中国登山协会攀岩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攀岩职业资格培训教师、考评员,国家级攀岩裁判员,湖北省攀岩队教练员。
做一件事并不难,难的是坚持;坚持一下也不难,难的是坚持到底。只有用心去做,才会坚守攀岩这份事业。
25年前,我手里揣着报到证,走进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体育馆,被矗立在体育馆里的3块高高的、迷彩的建筑物惊住了,“攀岩”两个字映入我的眼帘。
没有想到,自己会和攀岩这项运动结下不解之缘,从此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为之奋斗20多年。
我记得,1995年刚上班,胡燕生主任把我叫到他的办公室外面,指着不远处的攀岩墙告诉我:“你去跟朱老师(朱发荣)学学攀岩,带训练。”可是,这完全不是我的专业呀,看到我的犹豫,胡主任语重心长地说:“年轻人,不要随遇而安,趁年轻,
多学一门技能。俗话说‘艺多不压身’,攀岩是我们学校的一门特色体育课程,在地质矿产系统、全国竞赛的佼佼者朱老师马上要退休了,你要从他那学到更多的知识、技能、带队的经验,从运动员做起。”听完老主任的一席话,考虑了整整一周后,我答复了主任,承载着责任和使命、机遇与挑战,开启了我的攀岩生涯。
难忘的经历
最初的攀岩学习,条件相当艰苦,有种“摸着石头过河”的感觉。上世纪90年代,攀岩运动进入中国不到10年,知道攀岩的也就是地矿系统内开展这门课的高校和中专学校,没有什么社会认知度,信息闭塞,没有资料可寻。
学习攀岩,靠的是传帮带,没有专门的教材、视频可以学习,也没有培训班可以参加。
感谢我的攀岩启蒙老师朱发荣教授,他带我入行,教授我基本的技能、训练方法,从零开始。他给了一本发黄的登山手册,让我去学习一些绳结、装备和一些登山常用的技术动作。
都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在那个物质、资料匮乏的年代,我照葫芦画瓢学动作、体会动作,练体能、学保护、学康复......每天反反复复做同一件事情,挺无趣。
很多时候感觉特别无助,懊恼、后悔,特别想放弃,就在我快坚持不下去时,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我对攀岩有了全新的认识。
中国香港攀山及攀登总会的林先生送了我两本英文复印的攀岩教材和一双攀岩鞋,让我对攀岩有了一种新的认释。用这两本教科书和攀岩鞋,我自己去尝试、体会每个动作的要领,用运动力学知识来分析每个动作的用力方向、着力点,训练手段和方法等等,摸索一套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同时,指导自己训练和参加比赛,一点一滴地积累经验。
随着攀岩运动不断发展,技术格局也发生了变化,信息化的时代,我们可以学到的东西更加广泛和全面。
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只有不断地学习,提升自己,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才会有更大的舞台任你施展。
培养攀岩运动员
攀岩运动课程一直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传统特色体育课,是每一位地大学生的必修课程。那时候,在地大体育部工作的每一个教师都必须学会这项技能,能够胜任这项课程的教学,所以教研室备课经常要学习这门技能。
我从一张白纸磕磕碰碰地走到今天,其中的艰辛难以想象。那时候条件不允许,训练器材短缺、经费不足、训练手段落后、学训矛盾等问题比比皆是。特别感谢我的良师益友丁承亮老师,与他共事10多年,从他身上,我学到了一种担当和责任,钻研和坚守。
从我做教练的第一天起,我就肩负着培养学校攀岩人才的重任。作为高校,和国家队、省队办队模式是不一样的,运动员都有着特殊的双重身份:首先是学生,其次是运动员。所以他们被称为“学生运动员”“三在生”——也就是“在校在读在训”,
所以他们既要学习又要训练,如何处理学训之间的关系,是每个高校教练员必须考虑和解决的问题。所以处理好学训两者之间的关系,对运动员的培养有着积极的作用。
解决学训矛盾
我们学校从1997年开始招收高水平攀岩运动员,之前的运动员主要来源于各院系的学生攀岩爱好者、地矿系统中专保送生(攀岩特长)。
2005年开始招收体育专业学生,挑选喜欢攀岩的学生来训练。2009年攀岩社团成立,培养一批普通学生攀岩运动员。
不论是高水平特招的运动员还是普通运动员,都面临着学训的问题。每年一到毕业季,学院领导、各项目教练员就很头疼——为运动员毕业的事宜,打各种报告......而我恰恰相反,对每一个运动员都严格要求,训练、学习两不误。
首先,要让队员树立正确的认识,明确目标。我为什么要训练?为什么要学习?社会上流行一种看法:你的数学是体育老师教的?搞体育的人就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我跟运动员说,搞体育的人是百里挑一,所以搞体育的人不笨,你们可以把学习搞好。
学习是培养自己的思考能力,运用到训练、比赛里,使想法变得更加细致,细节会做得更好;学习通不过不予训练,教练、学校不会帮助求情、放低要求。
其次,根据学生上课情况,制订科学的训练计划。既保证运动员的训练又不耽误运动员的学习,这需要做好各种协调和安排好时间。
第三,要求运动员学会自我管理。培养运动员的时间观念,做好每天的计划,集中注意力,专注做好每件事,并做到高效的时间管理。
第四,作为教练员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处理好运动员与教练员的关系。科学制订训练计划,采用多元化手段实施训练计划。所以,我在培养学生运动员的过程中,不断地完善管理机制,激发运动员潜力。
多年来,不管是高水平运动员还是普通运动员,他们都非常出色。同时,他们的学习成绩也不错,通常是年级排前几名。像黄丽萍、蔡陆远、张俊、蒯丽芳、梁荣琪、张灵芝、王语嫣等队员获得了攻读硕士研究生的资格。
第五,传帮带,发挥优秀运动员榜样的作用。
为解决攀岩人才后备力量不足的问题,充分利用学校得天独厚的优质资源,在胡燕生主任的建议下,从2004年开始与附小合作,开始攀岩后备人才的梯队建设。
在附小选拔一批小队员进行训练,充分发挥优秀运动员的作用,指导小队员的训练,从中发现自身的不足,解决问题,提升自我的竞训水平。经过一系列努力,培养了牛笛、刘一荻、林雨等一批优秀运动员。
希望与梦想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大家开始意识到健身的重要性。攀岩运动在中国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攀岩人口也有了质的飞跃。人民日报在2018年的时候刊登了一组数据,全国青少年攀岩人口达到了8万多,占国家攀岩人口的70%。
为了发展这项运动,国家出台了很多政策,中国登山协会作为行业指导机构也出台了很多政策,比如:攀岩进校园、中国攀岩联系、U系列联赛等,攀岩后备人才基地应运而生,为国家队输送人才。
中国大学体育协会成立了专门的攀岩分会,专注赛事、培训、科研,着力发展高校攀岩,如今大多数的攀岩人口来自于高校。中国的攀岩运动完成了从业余到职业、从群体到竞体、从赛事到文化的积累。
随着攀岩进入奥运会、亚运会、全运会,我国攀岩产业将会迎来爆发式增长,攀岩人才需求增多,高校对攀岩人才的培养必须体系化,以培养更多的优质人才。
每一个中国攀岩人都希望,有一天我们的五星红旗能够在奥运会的攀岩赛场上迎风飘扬。这是所有攀岩人的梦想,让我们一起为梦想而努力奋斗。
ABOUT
《山野》杂志
与中国登山户外运动共成长!
热线:01067154355
投稿邮箱:shanyecma@qq.com
往期精彩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