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马克思主义理论”专栏之三:新中国70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历程、经验和未来走向


引用规范何美.新中国70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历程、经验和未来走向[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22(2):15-21.

作者简介:何美(1989—),女,河北沧州人,博士研究生,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


摘  要: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已经走过了风风雨雨的70年,经历了初步构建、曲折整合、拨乱反正、转型重塑、创新发展以及全面深化等不同发展阶段。回顾和审视70年建设历程,提炼和总结其中的宝贵经验,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这些经验概括起来主要包括,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根本遵循;契合国家发展的中心工作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原则;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价值取向;应对各种思想文化的交锋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举措。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还需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增强意识形态建设的想性;大力推进经济发展夯实意识形态物质基础,提升意识形态建设的现实性;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意识形态工作导向,彰显意识形态建设的人民性;增强国际传播能力提升社会主义国际影响,寻求意识形态建设的世界性。

关键词新中国70年;意识形态建设;历程;经验;新时代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始终将意识形态建设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任务之一,根据党和国家发展的实际及面临的现实问题,持续推进意识形态建设。审视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历程,凝练其中的主要经验,是对新中国成立70年波澜壮阔历史的最好纪念。当前,规划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未来走向,不仅有助于明确思路,构建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理论体系,更有助于指导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实践,不断开创意识形态建设的新局面。


一、伟大进程:新中国70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历史审视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围绕着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与发展大局,意识形态建设经历了持续不断的理论和实践探索。通过不断的探索,深化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认识和运用,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与中国具体国情的结合,持续推动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多维发展。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可以将70年意识形态建设伟大进程分为6个阶段。


1.1949—1956年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初步构建阶段

新中国成立后,根据国内经济、政治条件和国际形势的变化,中国有计划地完成了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在意识形态建设方面,主要开展“反帝反修”运动,揭露西方帝国主义的欺骗、奴化思想。在批判资产阶级唯心主义思想的同时,树立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主导的国家意识形态。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任务,就是“领导或推广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宣传(包括爱国主义的宣传),领导或推广对于反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批判。为此,开展了大量针对性工作,比如创建和成立马列学院,用于开展党员干部的政治理论教育,提高党员干部理论水平;开展全民性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知识普及运动,让人民群众真正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方法和观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立专门的宣传机构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开展宣传工作;开展克服旧思想,接受新思想的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确立马列主义在思想文化工作中的理论指导地位等。通过一系列思想改造和宣传教育活动的开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全社会得到认同。这一阶段,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同时,实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初步构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上升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成为党和人民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


2.1956—1976年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曲折整合阶段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期,也进入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新时期。毛泽东同志满怀信心地提出,要“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一场新的战争——向自然界开战,发展我们的经济,发展我们的文化”。中国共产党冷静思考意识形态建设的问题,把马克思主义与国情和党情紧密结合,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造性的意识形态建设思想。比如针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强调意识形态建设服务于经济建设的中心工作;“双百方针成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指导方针;高度重视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维护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六条政治标准判断人们言行是否符合马克思主义,帮助人民群众武装头脑等。但是,由于缺乏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经验,也源于革命时期形成的工作惯性,出现了“左倾错误。主要表现为1957年的反右派斗争扩大化,随后是1959年庐山会议直接将意识形态领域阶级斗争上升到公开化、白热化的程度。由于在意识形态建设中夸大了阶级斗争,强调阶级斗争问题要“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最终导致“文化大革命的爆发。“以阶级斗争为纲成为该时期意识形态建设的核心内容。这一阶段意识形态建设表现为错误与正确交织的曲折发展。虽然过分夸大和激化阶级矛盾,给党和国家造成了重大损失。但是,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社会主义性质始终没有变,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指导地位没有变。“这一时期党的意识形态建设迅速实现了整合社会的显著功效,全面确立和巩固了马克思主义在国家意识形态生活中的一元指导地位


3.1976—1981年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拨乱反正阶段

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宣告十年“文化大革命结束,长期被压抑的文化界欢欣鼓舞。“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意识形态建设面临重大考验,那就是要突破长期以来“左”的思想束缚,重新回到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恢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生机活力。1977年5月,邓小平同志指出:“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为排除“两个凡是”的错误思想障碍,以邓小平同志为首的领导集体,在全国范围内掀起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推翻“两个凡是错误思想的立论基础。开展了大规模的拨乱反正,为大量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最终实现了全社会高度认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取代了“以阶级斗争为纲,意识形态建设开始紧紧围绕经济建设展开。改革开放新时期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任务,是“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普遍原理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以发展。之后,“坚持四项基本原成为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底线,有力地回击了各种企图丑化和黑化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思潮。同时,针对若干历史遗留问题,开展了一系列反“左和反右的思想斗争。直到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顺利召开,实事求是地评价了“文化大革命”和毛泽东同志的功过是非,标志着意识形态建设的拨乱反正任务完成。这一阶段,批判清理了“文化大革命中的错误思想,实现了“正本清源“回到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成为意识形态建设的历史性转折点。


4.1981—1992年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转型重塑阶段

1982年党的十二大明确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从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了新时期意识形态建设的主题。通过对市场经济的认识不断加深,我国意识形态建设在确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确方向的基础上,维护政治环境的稳定,发挥政治功能。同时倡导以公平与效率为核心的经济价值观,将社会主义的自觉性和市场经济的自发性有机统一,不断促进生产力的解放与发展,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序开展。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价值目标和判断标准,通过一系列的改革举措,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中国共产党的执政重拾信心。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国社会主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逐步从“革命型”向“建设型转型发展。直到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系统论述了“社会主义本质“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三个有利于”等一系列理论问题,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推动了新一轮的思想解放。这一阶段,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改革开放实践相结合,回答了“什么叫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关键问题。通过消除人们对“姓资姓社问题的疑惑,实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各种社会思潮和思想的整合与引领,重新塑造起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


5.1992—2012年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创新发展阶段

江泽民同志明确指出意识形态建设,“这方面工作做得好不好,直接关系社会主义事业的成。以江泽民同志为代表的中央领导集体,强调加强意识形态建设尤其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通过切实增加精神文明建设的投入,深入持久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加强全社会范围的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明确对各种错误思想进行批判和抵御,时刻警惕西方的“和平演变”,破解西方国家对我国分化、西化的图谋,帮助国人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始终做到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一元指导地位,不搞指导思想的多元。进入21世纪,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坚持意识形态建设的人本取向,充分凸显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主体能动性。尊重社会主体多样性的价值追求,不仅仅追求经济的发展,也要追求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各方面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科学发展观最大限度凝聚社会共识,增强人民对于马克思主义的信念,有利于打造意识形态建设的良好氛围,实现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深化。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具体开展意识形态建设的方向和方法,提出“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建设。这一阶段,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总结实践经验,与时俱进地推进理论创新,形成了一系列重要理论成果,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涵和外延,使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更加系统更加完善。


6.2012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跨入全面深化新阶段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发展新时代。新时代出现了许多“新”,包括新起点、新方略、新征程、新目标、新矛盾等等。在这样的新时代背景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为适应时代需要,也出现了一系列“新”,包括新定位、新任务、新制度、新手段等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科学地回答了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为谁建设、谁来建设、建设什么、如何建设的问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意识形态建设的价值目标;“两个巩固”是意识形态建设的根本任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内容;“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共同价值理论”,是意识形态建设世界维度的重要彰显。现阶段,注重意识形态建设包括主体建设、理论建设、实践策略、制度建设等。例如针对“四大风险”与“四大挑战”,加强意识形态队伍建设,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根据信息化、网络化的社会现实,加强网络意识形态建设,尤其网络意识形态的内容建设。针对“全媒体飞速发展,宣传平台的多样和复杂,注重社会各界的互助合作,形成全社会大宣传工作体系,掌握意识形态主阵地和主战场。“配合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制度”“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当前,世情、国情、党情决定着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方向,要把握新形势、新挑战,努力寻求新突破、新方法,多维度锐意进取,着力打造融通中外,富有权威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二、主要经验:新中国70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成功之钥

进行历史审视,不是为了简单评判70年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历程,也不是为了躺在功劳簿上享受前人成果,而是因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成功经验,就蕴含在70年的伟大进程中。尽管在不同阶段,意识形态工作的时代背景和主要任务不同,但是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建设,立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发展的实践,积极推进意识形态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1.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根本遵循

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建设领域,处于根本指导地位。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我国在长期的革命、改革、建设的实践中总结出的基本经验,也是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首要经验。几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开展意识形态工作,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发展的具体国情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思想是行动的先导,马克思主义因为其鲜明的科学性、先进性,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和实事求是的理论精髓,在我国意识形态建设过程中,发挥了指导实践的作用,也发挥了团结和凝聚的重要作用。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确立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主导的国家意识形态,到拨乱反正中肯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在战略推进中坚守马克思主义的一元指导地位,直到新时代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作为根本制度。只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指导,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才能不断推进,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才能取得瞩目成就。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有亡党亡国的风险,苏联就是前车之鉴。不能正确应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意识形态建设,就有社会动乱、人民思想混乱的危害,“文化大革命是惨痛教训。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灵魂,是我国发展的精神旗帜。因此,我们必须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设与创新发展,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引领社会多样性思想,用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的具体实践,实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继续前进。


2.契合国家发展的中心工作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原则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意识形态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当意识形态建设能够契合社会发展的时候,才能产生正向的推动作用。意识形态建设必须契合国家发展的中心工作,与中心工作保持同向同行,才能推动国家的进步。新中国成立之初进行三大改造,意识形态建设契合三大改造的中心工作,开展“反帝反修运动,在批判资产阶级唯心思想的同时,确立了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主导的国家意识形态,促进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期,针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意识形态建设强调服务于经济建设的中心工作。但是一段时间,出现了过分强调意识形态建设,意识形态建设超越了经济建设的地位,出现了意识形态中心论,影响国家经济的发展,催生出一系列社会发展问题。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作为中心工作,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首要内容和实践基础。意识形态建设作为社会发展的思想保障和精神动力,必须服务于经济建设的中心工作,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明确提出“切实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为中心工作提供有力保障;既不能因为中心工作而忽视意识形态工作,也不能使意识形态工作游离于中心工作”。这句话阐明了意识形态建设与国家发展中心工作的关系,既不能一实一虚,也不能一强一弱。意识形态建设契合中心工作,这不仅是意识形态建设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也是意识形态建设过程中需要坚持的重要经验。新时代,坚决牢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意识形态建设与经济建设统一起来,既要有“硬实”,又要有“软实力,二者形成强大的合力,相辅相成,才能创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辉煌。


3.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价值取向

“价值取向从其表现形式看,是人们在进行价值活动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价值追求。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始终围绕党和国家的发展,以维护和提高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价值追求和价值目标。意识形态建设无法脱离利益,中国共产党的宗旨要求意识形态建设必须充分代表人民利益。只有真正维护人民利益,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才能最大限度凝聚党和人民的力量。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同志认为“一切空话都是无用的,必须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他认为只有充分维护和满足人民的利益需求和内心期待,人民群众才能自发接受马克思主义,才能与中国共产党形成心理共鸣。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同志提出“三个有利于,认为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是衡量一切工作得失成败的判断标准。江泽民同志强调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兼顾好、协调好新兴阶层的具体利益,提升了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胡锦涛同志提出“以人为本”,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相处,构建和谐社会。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加注重以维护和提高人民利益为出发点思考问题,强调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关注现实、主动回应、解决问题,得到广大人民的拥护,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得到巩固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始终以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价值取向,这是建国70年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理论和实践的宝贵经验,也是新征程必须践行的重要启示。


4.应对各种思想文化的交锋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举措

新中国成立70年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过程,我们旗帜鲜明地抵御和批判各种错误思想和思潮,应对各种思想文化的交锋成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举措。新中国成立之初,在意识形态领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批判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想,契合三大改造的工作,开展“反帝反修运动,批判帝国主义思想、封建主义思想、官僚资本主义思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在解放思想的过程中,我们开展了一系列反“左和反右的运动,成功巩固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滋生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尤其是近年来,打开国门的同时,西方错误思潮主要以新自由主义、消费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隐性形式继续开展着“和平演变的企图。甚至通过新的传播渠道,渗入网络世界,颠覆网民尤其是青年人的价值观念,企图通过“非意识形态化“去意识形态化摧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这些错误思想和思潮实质上是否定改革、否定中国共产党、否定社会主义。为此,我们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引领多样思想的同时,理直气壮地揭穿这些错误思想和思潮的本质面貌,揭露这些错误思想和思潮的危害和传播手段,帮助人民大众认清是非。在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下,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把全体人民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下,筑起坚固的精神长城,抵御西方持续不断的“和平演变“意识形态阵地战的攻势。新时代,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此起彼伏,意识形态建设极端重要。面对错误的思想和思潮,我们不能听之任之,必须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同时探索应对各种思想文化交锋的新举措、新办法,使人民群众自觉、自发地开展批评、批判错误思想和思潮的行动,以维护改革开放的宝贵成果。


三、未来走向:新时代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逻辑进路

我国70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历程,既为我们揭示了意识形态建设的主要经验,也为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奠定了基础。新时代预示着新机遇,也充满着新挑战。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处,会有艰难险阻,会有泥泞荆棘,但是依据世情、国情和党情的变化,积极推进意识形态时代性建设,我们有信心探索未知,引领时代。


1.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增强意识形态建设的思想性

“马克思主义是普遍真理,可马克思主义所面对的国家、面对的问题是具体的、变化的。基于此,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从新的实践和不断变化的国情中,总结出带有规律性的认识,保证思想的与时俱进。从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科学发展观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历程,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拥有正确的思想指导与方向引领的重要保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与中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国的政治经济、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人民的精神风貌具体结合,成为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只有首先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在中国化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进一步实现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和大众化。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与时代主题相同步,能够适应时代的变化,迎合时代的发展,满足时代的需要。世情、国情、党情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特点,对应的意识形态的建设也会有所不同。这就要求马克思主义必须紧跟时代,才能指导中国的实践。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与人民需求相契合,通过人民乐于接受,易于理解的话语和形式,被人民掌握,成为人民的思想武器,最终能够为人民服务,推动社会发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最根本的就是走入群众,所以,开展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教育至关重要。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过程中,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增强意识形态建设的思想性。只有将马克思主义真正与国家发展相结合,与时代主题相同步,与人民需求相契合,才能真正体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发挥其指导实践的重要作用。


2.大力推进经济发展夯实意识形态物质基础,提升意识形态建设的现实性

意识形态属于观念上层建筑,它不是空中楼阁,而是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之上。经济建设为意识形态建设提供物质基础,提升意识形态建设的现实性。要彰显意识形态“软实力”,必须首先提高经济发展的“硬实力”,只有大力推进经济发展,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才能增强意识形态建设的现实基础,提升人民对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合法性地位。最终说服那些不相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人,需要的就是我国经济的发展,需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事实,验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凝聚和引领作用。新中国成立70年,我国从一穷二白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据统计,经济总量从1952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只有679亿元,发展到2019年突破90万亿元的历史新台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1952年的仅有119元到2020年初突破1万美元大关,我们经历了由站起来到富起来如今走向强起来的过程。正是这一系列亮眼的数字,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正确的。也正是这一系列亮眼的数字,带来了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制度认同感的提升,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满意度的不断提高。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转化,但不平衡不充分的社会发展制约着美好生活的梦想,现实与目标之间尚有差距。为进一步增强意识形态建设的现实基础,必须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一步提高传统生产力水平,从量变产生质变,从“中国制造变成“中国智造和“中国创造”。正是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让人民在物质富足的基础上,实现精神世界的幸福和知足,从而理解、接受、拥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自觉参与并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创新发展。


3.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意识形态工作导向,彰显意识形态建设的人民性

工作导向表明工作态度和工作立场。习近平同志在2016年2月19日主持召开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他提出了重要的意识形态建设的“三个坚持”,其中“一个坚持”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意识形态建设过程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秉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态度,彰显意识形态建设的人民性,从而赢得人民的支持和拥护。时代的发展势必带来人民需求的发展,无论是物质方面,还是精神方面的诉求都变得更加多元和强烈。但是,意识形态建设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不变,才能应对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万变。新时代开展意识形态建设,首先得明确“为了什么人、依靠什么人。中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没有自己的私利,始终为了人民,为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无论是革命年代还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依靠人民,确立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形成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其次意识形态建设必须与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问题相结合。真正立足人民的美好生活建设,不讲“假大空”,而是真抓实干。无论是意识形态宣传工作,增加语言的亲和力,使被动灌输变为主动吸收。还是社会主义文艺创作工作,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回馈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亦或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注意开发人才,凝聚人才,引导人民为了梦想奋斗。总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意识形态工作导向,不能只停留在话语表达上,也不能止步于思想创作领域,而是要体现在意识形态建设理论和实践的方方面面,真正为人民服务,保障人民的切身利益,提升人民的幸福指数。


4.增强国际传播能力提升社会主义国际影响,寻求意识形态建设的世界性

当前,尽管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但是一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仍然逆时代潮流推行强权政治、单边主义和霸权主义,强调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对立。个别国家甚至公然刁难社会主义国家,采取舆论宣传和经济贸易战等隐性和显性交互的形式阻碍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国与国之间增强交流与合作,提高认同与理解,变得越来越重要。中国作为现今世界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头羊,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下,谋求世界社会主义复兴、谋求中华民族复兴可谓任重道远。站在改革开放新起点上,中国需要增强国际传播能力提升社会主义国际影响,努力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话语体系,让世界充分了解中国,寻求国际认同。要以中国历来具有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气魄,对待国际上的各种思潮。在进一步对外开放的进程中,继续坚持“洋为中用”的传统,吸收外来文化中的合理要素,博采众长,综合创新。充分利用古今中外的优秀文明成果实现理论创新、话语创新,使其成为新时代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构成要件,更生动地阐释中国的发展道路,展现中国的大国形象。“截至目前,《习近平谈治国理政》面向全球已出版30个语种35个版本,《摆脱贫困》《之江新语》等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著作、《中国关键词》《读懂中国》《丝路百城传》等系列图书持续热销,为各国读者读懂中国打开‘思想之窗’。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通过“共商共建共享”“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等理念,表明中国的建设并不是一座孤岛,而是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今后,必须注重提高我国对外宣传的统一性、整体性、逻辑性,提升在国际舞台上的竞争力、公信力、说服力。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的,定能获得世界人民的认同,为世界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AMI综合评价(A刊)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

✦全国高校社科名刊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本刊实行专家匿名审稿制,不收取版面费、审稿费等任何费用,并按照规定向作者支付相应稿酬。



往期精彩回顾



现代性反思:生态伦理与消费实践的关系互构及进阶
人工智能时代的算法权力:逻辑、风险及规制
相对贫困治理理论与中国地方实践经验
论决胜脱贫攻坚的难点和对策
家庭债务对老年家庭医疗保健消费的影响
习近平关于生命共同体重要论述的逻辑理路、内涵及意义
……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