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6期目次+摘要

河海大学学报社科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01-05


马克思主义理论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美丽中国建设的原创性贡献

钟贞山, 吴东纳

数字身份的泛在形态及其伦理风险治理研究

张   峰, 杨   丽

基于过程分析的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矛盾探究

陈宗章, 刘相宇

思想政治教育的数智化转型与路径创新

王寅申, 朱忆天



智慧治理研究专题

智能治理的生成逻辑、实践阐释及效能提升

张   鑫, 张露馨

论类ChatGPT通用人工智能治理——基于算法安全审查视角

邹开亮, 刘祖兵


技术变革时代劳动治理的新转向: 基于新技术工人的演生分析

陈   玮


环境与社会

毗邻地区社会治理一体化的现实功能、创新探索与实现路径——以南京都市圈为例

任克强, 卢义桦

一体抑或分立: 市县关系的变迁动力、样态类型与优化进路

岳   嵩

“挑大梁“还是“搭把手”: 中坚农民参与乡村治理的角色甄定

贠菲菲



经济与管理

城市群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人口聚散规律和驱动因素研究

刘   洁, 王   亚, 苏   杨

长三角城际生态绿色发展的空间关联网络演变及驱动因素

严   翔, 邹   晨, 钱昕怡

检察公益诉讼对公司绿色创新的影响分析——来自绿色专利申请的经验证据

王梓凝, 王跃堂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美丽中国建设的原创性贡献


钟贞山,吴东纳

(南昌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摘要:美丽中国建设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具有时代意义的重大实践,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下,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作出了重大原创性贡献。美丽中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重要目标,开创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牢固生态基础,擘画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图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统筹美丽中国建设全局,提出和践行“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厚植美丽中国建设理论根基,坚持和发展“生态兴则文明兴”的唯物史观,激发美丽中国建设的历史主动精神;创新和应用“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系统治理”的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坚持系统观念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开拓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境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蕴含的生态价值观、生态生产力观、生态民生观、绿色发展观,打通了美丽中国建设“两山”生态价值转换通道、拓宽了美丽中国建设的生产力实践空间、彰显了人民至上的价值立场、激发了美丽中国建设新动能、拓展了绿色化低碳化高质量发展新空间,充分彰显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魅力和实践伟力。


◉ 关键词: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美丽中国建设;生态文明;原创性贡献







数字身份的泛在形态及其伦理风险治理研究


张   峰,杨   丽

(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摘要:数字身份是以数字化形式存在的身份形态,与网络空间相伴而生。网络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泛在特征使数字身份呈现出云形态、微形态、超文本形态、可视化形态和碎片化形态,为人们生产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伦理风险。数字身份的不合理应用总体指向了认同、隐私、自由和正义等4个伦理议题:数字身份弱化了人的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造成了“整合型隐私”保护困境及“隐私悖论”,遮蔽了主体的自由意志和社会遗忘能力,隐含了“数据偏差”和“算法逻辑”不正义等问题。随着互联网日益普及,传统身份逐步向数字身份转型,加强数字身份伦理风险治理成为重要的时代议题。在新发展阶段,应充分利用技术、法律、伦理的协作互动,实现数字身份伦理风险的协同治理,提升数字社会认同感,维护数字身份隐私权,克服数字身份的异化,消解算法逻辑的歧视性影响,使其更好服务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和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从技术治理层面来看,要加强技术的创新和发展,克服技术自身存在的负效应;从法律治理层面来看,应坚持权利与义务辩证统一的立法原则,为数字身份应用提供法律保障;从伦理治理层面来看,各个主体要加强自我约束,自觉成为数字身份治理的重要补充力量。


◉ 关键词:数字身份;泛在形态;伦理风险;协同治理






基于过程分析的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矛盾探究


陈宗章,刘相宇

(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南京邮电大学基地)


◉ 摘要:在过程性上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矛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不仅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历史意识,自觉树立一种“大历史”观念,也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理论素养和实际能力,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有效实施。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既指向作为一项具体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又指向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形态的发展变迁过程。作为具体实践活动的展开,在“思想转化”环节,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矛盾在特定的共同体内部表现为该共同体的要求与其内部成员实际的思想政治水平之间的矛盾,在共同体外部则表现为一定社会的要求与社会个体自由选择之间的矛盾。在“思想向行为转化”的环节,思想和行为之间的矛盾则构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矛盾;作为历史性发展过程的展开,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矛盾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自身与社会发展要求之间的矛盾。“思想政治教育自身”本质上体现为一种“阶级意识”,而“社会发展要求”则直接来源于先进阶级的政治发展要求,根本上反映社会生产力的性质及其发展水平。在这一总体性的过程之中,只有先进阶级的阶级意识才能保持与历史发展客观规律的一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形态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发生整体性变迁。


◉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思想政治教育形态;基本矛盾;阶级意识






思想政治教育的数智化转型与路径创新


王寅申1,2,朱忆天1

(1.华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华东理工大学团委)


◉ 摘要:随着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升级,人类文明正在经历一场立体化、多要素、全景式的数智化变迁。正是在数字智能技术进步与社会发展相互建塑与型构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获得了延展性发展空间并呈现出数智化转型的现实图景。思想政治教育数智化转型的形成,是在惯习空间、资本转换与教育策略发生变化的场域变迁中为实现变革与发展的内在实践需要,也是一种涵盖技术内嵌、认知革新以及价值耦合三重意蕴的范式变革探索。数字智能技术的不断嵌入与拓展,在技术赋能的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不确定性与风险挑战,必须深入审视思想政治教育的数智化转型中所存在的场域变迁及其价值限度,并对其进行优化建构与路径创新。在实践逻辑与理论应对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数智化转型仍可能存在技术理性与价值指向在有效融合中的张力、现实空间与虚拟世界在内在统一中的缺失、内容供给与传播方式在价值意蕴上的遮蔽等价值限度问题。未来应运用韧性思维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数智化转型的路径创新,构建韧性之“道”,达成技术与价值“共轭互济”的育人使命;打造韧性之“器”,培育现实与虚拟“虚实相生”的育人生态;搭载韧性之“事”,创新人工与数智“内嵌耦合”的育人载体。


◉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数智化;转型;技术赋能






智能治理的生成逻辑、实践阐释及效能提升


张   鑫,张露馨

(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 摘要:随着智能技术快速的升级迭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现实需求为智能治理提供了广阔的实践平台,智能治理成为智能时代政府治理效能提升的关键。从智能治理的内涵出发,搭建智能治理的生成逻辑和分析框架,以“渗透传导扩散集成”为逻辑主线,阐释智能技术与治理体系互嵌并生成智能治理的过程。研究发现,智能技术在治理理念层面的渗透,催生了政府整体性和协同化治理理念。在智能技术传导的过程中,治理要素呈现出治理空间由实体办公到场景仿真以及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政务服务场景等方面的突出转变。治理体系从低级向高级演进的过程既表现在自上而下的建章立制,又体现在自下而上的用户参与。治理效能则是衡量治理主体、治理过程和治理效果的综合评价,治理效能的升级为主动治理和精准决策提供可能。南京“数字城管”体系的智能化也充分证实了智能治理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在解答何为“智能”的同时还重点关注了何以“智能”。随着智能技术与治理实践层面的结合与日俱增,治理主体智能、治理过程智用和治理效果智治的有机统一才能实现智能治理效能的有效生成,因此,需要形成“重塑治理流程以赋权技术驱动以赋能多元协同以赋智”的治理格局,最终实现智能治理效能的不断提升。


◉ 关键词:社会治理;智能治理;治理效能;智慧赋能;精准决策;整体性治理






论类ChatGPT通用人工智能治理——基于算法安全审查视角


邹开亮,刘祖兵

(华东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 摘要:类ChatGPT具有潜意识形态性,其引入和嵌入应用易招致非传统国家安全威胁。类ChatGPT通用人工智能算法受资本与西方价值观的浸润,冲击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和情报安全,易诱发意识形态安全风险,并为网络情报的获取和传输提供诸多便利条件;杜撰假舆论,致使社会谣言泛滥,或将挑战社会公共安全;收集存储处理用户数据,严重威胁国家数据安全;阻碍发展中国家崛起的步伐,使产业跨国转移变得缺乏现实意义并重新定义社会人力资源成本上限,或将挟制他国经济发展安全。我国算法审查制度面临专门审查主体缺失、审查范围不明和审查法律规范体系化水平严重滞后等现实问题。应当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引,明确中央科技委员会领导的、国务院数据安全局负责执行的算法安全专门审查主体机制,统筹算法审查宏观设计;充分发挥平台经营者和使用者的协同共治效能,夯实算法审查的社会基础;将算法文化监控、算法可解释性和算法可控性纳入算法审查范围,合理评估算法对国家和社会的冲击,明确算法安全内容;制定“算法安全法”以破解政策敏锐立法滞后的困局,回应算法安全制度的现实需求和总体国家安全的需要,提升国家在科技领域的监管能力,积极应对西方国家算法霸权,加速推进类ChatGPT通用人工智能本土化应用及国产化替代进程。


◉ 关键词:类ChatGPT;通用人工智能;非传统国家安全;算法审查;算法霸权







技术变革时代劳动治理的新转向:基于新技术工人的演生分析


陈   玮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 摘要:现代科技发展不断带给人类劳动与社会生产以挑战。伴随技术变革下的产业转型升级,智能技术的应用催生了新技术工人群体的涌现,这给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中劳动治理议题提出了新的转向。现有研究较为集中考察了新时期劳动者个体层面的现象问题,而较少从劳动治理视角探讨技术革新对于当前劳动者群体产生的整体性影响及其演化过程。基于对技术范式与劳动关系互动的理论辨析,从建构新技术工人的理想类型出发,通过对互构型、协助型、控制型和灵活型共四类技术工人的演生分析,分别从工作自由度与工作自发性的维度来探讨技术进步对当代劳动者的变迁影响,具体体现为新技术影响下的科技行业、智能制造业与平台经济等新兴行业。新技术的引进创造了许多新兴职业与工作岗位,不断促进劳动者技能发展的变迁与工作实践的创新,但同时也产生了一定的职业风险与劳动保障问题。因此在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语境下,相关政府部门在地方实践与劳动治理层面,应当充分重视并针对不同类型技术工人特点,建立相应的技能更新与社会保护机制,完善技术监管与劳动治理政策,促进新技术更好地赋能劳动者,推动制定新劳动业态的法律法规政策,以积极应对技术变革时代带来的诸多挑战,从而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可行的路径。


◉ 关键词:技术变革;产业转型;劳动治理;新技术工人;新劳动业态






毗邻地区社会治理一体化的现实功能、创新探索与实现路径——以南京都市圈为例


任克强1,卢义桦2

(1.南京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所;2.江苏警官学院治安管理系)


◉ 摘要:南京都市圈作为全国首个跨省域都市圈,如何推动行政毗邻地区社会治理一体化是都市圈建设的一项重要议题。推进毗邻地区社会治理一体化,对于落实国家发展战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公共事务治理、实现社会互融共促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南京都市圈“浦口和县”社会治理一体化的案例分析,认为其在党建引领治理合作、搭建技术平台、健全完善运行机制等方面形成了较好的实践经验,主要是因“浦口和县”在治理基础上拥有相同的历史文化,在治理需求上面临共同的社会问题,在治理机制上遵循多重的运作逻辑。通过上述分析,认为应采用系统化思维方式,立足长三角一体化及南京都市圈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高度,从规划制定、队伍建设、数据治理、平台搭建、主体参与、文化认同等6个层面协同推进行政毗邻地区社会治理一体化,提出应制定跨界协调规划、组建专业人才队伍、持续加强数据治理、搭建治理实体机构、鼓励多元主体参与、增强跨域文化交流,最终实现“纵向联动无断层、横向协同无缝隙”的社会治理一体化形态。


◉ 关键词:社会治理一体化;毗邻地区;南京都市圈;现实功能;实现路径






一体抑或分立:市县关系的变迁动力、样态类型与优化进路


岳   嵩

(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 摘要:市县关系是我国政府间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地方政府治理与发展的重要因素。市县关系的样态直接决定了我国地方政府间关系的样态,也是地方政府治理现代化的影响因素。为了适应经济社会体制发展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市县关系在中央政策导向和地方治理现实的双重作用下发生了更为明显的变迁。时至今日,我国市县关系呈现为“市管县”为主,兼容多样化“省管县”的图景。但市县关系方面同时也在行政层级、发展均衡、权责模糊等方面出现问题。为有效解决相关问题,通过梳理既有的市县关系变迁历程,归纳出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的动力,并明确其对市县关系变迁与发展的现实作用。同时,根据变迁历程及其动力,形成“市县一体”和“市县分立”两种理论分野。基于此,从政府职责的视角出发,依托事务类别、管理模式和发展导向,尝试将市县关系构建为四种样态:完全一体型、有限一体型、完全分立型和有限分立型,进而得出“一体”与“分立”的融合是推进市县关系优化的主要方向。在确定方向下,以政府职责为推进优化的逻辑起点和目标导向,尝试建立“创新理念-构建体系-建立机制-推进协同”优化进路。


◉ 关键词:社会治理;地方政府治理;政府职责;市县关系;市县一体;市县分立






“挑大梁”还是“搭把手”:中坚农民参与乡村治理的角色甄定


贠菲菲1,2

(1.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市行政学院);2.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 摘要:在推动组织振兴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的叙事中,中坚农民群体被寄予厚望,然而其参与乡村治理的角色甄定仍需实践验证。基于皖东南H县X镇的个案分析表明,特定乡村治理场域下的惯习(隐性文本与行动逻辑)、资本(有限优势与转化屏障)、位置(在任者的惯性与新进者的策略)导致村两委选举结果与中坚农民“挑大梁”的预期出现背离,而中坚农民以“搭把手”的方式深度嵌入支农项目建设却释放出善治效应,使其成为项目落地前的公意维护者和项目建设中的协调转圜者。在异质化特征明显的当代中国农村,中坚农民参与乡村治理究竟应该“挑大梁”还是“搭把手”,似乎也不该定于一尊,需在政策层面赋予中坚农民三重空间:一是把工商和农民的资源优势结合起来,形成利益共同体,确保获利空间;二是优化政策体系实现对中坚农民的全链条开放与吸纳,给予其决策空间;三是引导中坚农民的行为趋向超越单一的村干部竞聘与经济示范引领,更多拓展至村庄公共秩序领域,从而在乡村治理中壮大其行动空间。总之,中坚农民参与治理的角色功能不应该也不可能整齐划一,地方政府不必强行将其推向幕前,而更应根据治理场域和场景精准设计其嵌入方式的同时打破制度性桎梏。


◉ 关键词:乡村治理;中坚农民;角色甄定;治理场域;利益共同体;强驱动模式






城市群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人口聚散规律和驱动因素研究


刘   洁1,王   亚2,苏   杨3

(1.北京联合大学商务学院;2.华南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学院;3.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管理世界杂志社)


◉ 摘要: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是城市群发展方式更易实现的目标。影响城市群人口聚散的驱动因素有些方面与城市类似:可分为由资源环境决定的内在驱动因素和政策导向、公共服务水平等主导的外在驱动因素。在市场与政府的共同作用下,内在与外在要素分别通过内链与外链形成两条相互影响的驱动路径共同影响人口聚散;有些则不同:城市群内各城市间可通过“规模借用”与“功能借用”实现要素的交换与替代,更易于克服内在和外在驱动因素壁垒,整体实现资本、人力资源等要素的更高配置效率。在对城市群人口聚散规律及驱动因素进行辨析的基础上,利用生产函数构建数理模型,引入资源要素与政策要素,并以首都都市圈中“一核两翼”结构为例进行了仿真分析,探究各驱动要素对人口聚散的作用强度与实现路径。实现人口疏解与承接的关键是提高城市间要素的可替代性与驱动弹性,城市群间可通过合作机制(借用规模)实现要素的交换与替代。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城市群人口数量和分布合理化的思路:正确认识城市群人口承载力与城市功能定位的内涵;以高质量发展战略为契机,强化市场作用,以产业合理布局带动城市间人口合理分布;改革管理体制,降低省际边界障碍和户籍障碍,推进城市群内部的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水平均等化,促进形成与城市群和群中各城市功能定位相匹配的人口聚散形式。


◉ 关键词:城市群;高质量发展;人口聚散;驱动要素;规模借用;功能借用






长三角城际生态绿色发展的空间关联网络演变及驱动因素


严   翔1,2,邹   晨1,钱昕怡1

(1.河海大学商学院;2.盐城师范学院商学院)


◉ 摘要:生态绿色发展是实施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国家战略的先手棋与突破口。在文献回顾基础上梳理出区域一体化进程中的生态绿色发展驱动机制,并基于长三角城市的面板数据,在VAR模型框架下识别城际生态绿色发展的动态交互关系,借助社会网络分析法剖生态绿色发展空间关联网络的演变及驱动因素。研究发现:城市的生态绿色发展不仅与自身发展相关,而且受到其地区及整体网络的影响,部分城市已由原来的发展孤岛,逐渐融入区域一体化所形成的复杂、多线程空间关系网络中。城市间关联不断增强,但整体还不够紧密,网络结构日益稳定,等级森严的空间结构被打破,存在四大增长极,中心城市对周边发展的带动尚且不足。板块的形成打破了行政边界限制,关联传导具有明显的梯度溢出特征,城市发展逐渐从离散走向联合。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度、政府科技资金投入、地理区位的差异是生态绿色发展网络演变的主要驱动因素。进一步指出,区域一体化进程中的生态绿色发展,各城市应依据其在整体网络中的角色与作用,以增加关联关系为导向突破地缘限制,由“以邻为壑”向“以邻为伴”转变,完善区域更小尺度的合作协商体制,培养“属性-关系”驱动型网络思维,是提升长三角城市生态绿色发展的关键。


◉ 关键词:生态文明;长三角;生态绿色;空间关联网络





检察公益诉讼对公司绿色创新的影响分析——来自绿色专利申请的经验证据


王梓凝1,王跃堂1,2

(1.南京大学商学院;2.南京大学长三角研究中心)


◉ 摘要:推行检察公益诉讼是一场深刻的司法制度改革,其本质是借助司法权来缓解公共利益因主体缺位而可能出现的“公地悲剧”问题,对维护公共利益、抑制租值消散、优化资源配置具有深远影响。已有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检察公益诉讼理论基础、制度价值和规范建构等方面,鲜有文献对检察公益诉讼的政策效果展开实证分析。基于此,以我国检察公益诉讼试点数据为样本,将绿色专利申请作为表征公司绿色创新的核心变量,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开展实证研究,能够全面检验检察公益诉讼制度创新的政策效果,揭示检察公益诉讼推动公司绿色创新的内在机理,进而为检察公益诉讼制度的全面推行提供经验证据。研究发现,检察公益诉讼显著提高了公司绿色专利申请的积极性,并且地区检察机关越透明、环境检测机构供给越充分、公司公众关注度越高,检察公益诉讼推动公司绿色专利申请的政策效果就越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国有持股比例、公司规模对检察公益诉讼与公司绿色创新具有正向调节效应,而高管政治关联对两者的调节效应为负。该研究结论为厘清检察公益诉讼与公司绿色创新之间关系提供了重要的经验证据,有助于进一步夯实检察公益诉讼制度创新的社会基础,并为建立健全检察公益诉讼配套制度指明了方向。


◉ 关键词:生态环境保护;绿色创新;绿色专利申请;检察公益诉讼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AMI综合评价(A刊)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

✦全国高校社科名刊

✦第三届江苏省新闻出版政府奖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本刊实行专家匿名审稿制,不收取版面费、审稿费等任何费用,并按照规定向作者支付相应稿酬。

往期精彩回顾









2023年第5期目次+摘要


2023年第4期目次+摘要


2023年第3期目次+摘要


2023年第2期目次+摘要


2023年第1期目次+摘要


新媒体编辑:河海大学期刊部媒介传播工作室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