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刊2023年第1期目次+摘要

河海大学学报社科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01-05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社会治理现代化专题

数字乡村治理探赜:理论图式、主要限度与实践路径

郑永兰,周其鑫

 行政借道与浮动生长:政府主导型社区基金会参与社区治理的双重逻辑

徐选国,王曼曼


马克思主义理论

思想政治教育数据分析的逻辑理路

冯   刚

现代化视域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跨度和发展进阶

张建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如何追究政府生态责任——职能阐析与优化路径

黄爱宝

伟大建党精神的道德意涵及其价值

李尚宸


环境与社会

社会变迁、老龄化与养老制度变革

 陈友华,邵文君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我国农村互助养老的历史叙事与发展路径

李   静,赵爽爽

共同富裕进程中的相对贫困:指标构建与影响机制

王朝才,周子超

共同富裕视域下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生计资本、生计策略与生计选择行为的影响研究

陈绍军,马   明,陶思吉


经济与管理

政府创投引导基金、营商环境与经济高质量发展

史安娜,刘希佳

“有恃无恐”“爱挑刺”的员工更容易越轨创新吗? 

邓玉林,吕小鹿

组织创新重视度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

于   婷,张正堂,张仪珊

生态市场主义视域下西方金融业应对气候风险实践评判及中国制度优势

刘志洋





数字乡村治理探赜:理论图式、主要限度与实践路径


郑永兰,周其鑫

 (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 摘要: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内在构成要素,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数字乡村是新时代中国乡村建设和治理的价值取向与行动指南。通过构建数字乡村治理的理论分析框架,基于“理念-结构-过程-目标”的理论图式,对数字乡村治理进行逻辑阐释。理论分析认为,数字乡村治理在理念上实现了从机械到智慧的升级,在主体结构上实现了从单一到多元的协同,在治理过程上体现了从碎片到整体的智治,在治理目标上体现出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当前,数字乡村治理的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治理理念、主体结构、治理过程及治理目标的脱嵌,从而使得数字乡村治理的方向受缚、行动受阻、整合受限、转型受挫。为了更好推动数字乡村治理,应实现不同维度的再嵌入,提升数字乡村治理的绩效,需要从理念重塑、结构优化、过程升级和目标同频4个方面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从而提升乡村治理绩效,实现中国式乡村治理现代化。


◉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数字乡村;智慧治理;乡村振兴;嵌入;治理绩效







行政借道与浮动生长:政府主导型社区基金会参与社区治理的双重逻辑


徐选国,王曼曼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


◉ 摘要:社区基金会的产生与发展是我国社区治理体制创新的一种尝试。在中央和地方制度驱动下,政府成为推动社区基金会生成和发展的主导性力量,旨在通过社区基金会的“社区性”与“公益性”优势回应社区治理难题。区别于传统社会组织与政府的关系模式,政府对社区基金会采取借道的行动逻辑,而社区基金会在发展实践中则逐渐形成浮动式的自主生长逻辑。借助“行政借道组织”的分析框架发现,政府在助推社区基金会参与社区治理时形成压力驱动、功能补位、制造绩效的行政逻辑,而社区基金会则通过组织外形化、造血式发展、依附式嵌入等策略参与社区治理,二者形成共生互补型关系。这种共生互补型关系的内在机理在于:政府与社区基金会之间的目标契合作为生成内驱力(利益机制),朝向社会化的合作供给与服务机制作为发展内驱力(社会机制),以及政府主导下的组织借力与治理创新作为成长内驱力(吸纳机制)。社区基金会的健康发展,将有利于助推第三次分配机制和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进程。


◉ 关键词:社区基金会;社区治理;行政借道;浮动生长;双重逻辑;第三次分配;共同富裕







思想政治教育数据分析的逻辑理路


冯   刚

(北京师范大学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院)


◉ 摘要:在思想政治教育数据分析过程中,数据分析者根据研究目标任务和数据形式特征,科学运用恰当分析方法,揭示数据反映的本质属性和逻辑关系,从而获得有价值的信息。从根本上看,思想政治教育数据分析通过梳理多元数据集合中的有效成分,抓住多样数据形式中的核心内容,从而明晰数据反映的主客体相关信息这一内在本质;通过分类整理既有数据结果,厘清各要素数据之间的内在数据关联,从而探究既有数据结果的生成原因;通过寻求偶发数据突变映射的必然缘由,把握局部数据变化蕴含的整体趋势,从而揭示思想政治教育数据变化的必然联系。


◉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数据分析;逻辑理路






现代化视域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历史跨度和发展进阶


张建忠

(华东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摘要:现代化、社会主义与初级阶段,三者本非处于同一历史时空中的社会境况,但在历史的因缘际会下却形成了相互依赖关系:在未完成现代化的历史境况中所建立的社会主义只能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这又决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总任务就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我们应以此为立足点去探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跨度和发展进阶问题。尽管党中央在新时代提出要在二O三五年基本实现现代化,但并不等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跨度也随之缩短,而是仍将延续到本世纪中叶。然而,基本实现现代化之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将发生阶段性质变,其在内涵上将从“特殊意义”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转向“一般意义”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也不等于“建成社会主义”,只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结束的标志,届时我国将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将随之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代。


◉ 关键词: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中级阶段;历史跨度;发展阶段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如何追究政府生态责任——职能阐析与优化路径


黄爱宝

 (南京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摘要:中国共产党是政府生态责任追究最为重要的核心主体,这既是坚持党的领导的题中之义,也是党的执政的内在要求,具有独特的制度价值、实践价值和理论价值。在我国现行国家治理体系和有关制度规定以及如火如荼的实践中,已经从追责的主体、对象、内容(事由)、途径(方式)等方面对新时代党履行政府生态责任追究的职能体系进行了初步定位,但目前仍存在着“同体问责”的固有局限、党政责任界定模糊、党内问责制度相对欠缺、党对合作追责机制协调不够等实践困顿。加强和优化新时代党对政府生态责任追究的职能履行,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责任界限适当明确、多种责任同样追究、多元主体合作追责和生态责任优先追究原则,不断完善异体追责以增强追责动力与效力,健全追责制度以促进追责公平与效率,提升追责能力以优化追责功能与效益。


◉ 关键词: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生态责任;政府生态责任追究;职能定位;职能优化






伟大建党精神的道德意涵及其价值


李尚宸

(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摘要: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形成和发展的“根”与“脉”,伟大建党精神有着丰富的道德意涵,彰显出人性的善与正义。伟大建党精神的赓续传承、贯彻落实及发扬光大必须借助伦理道德的力量,积极发挥人民群众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伟大建党精神的道德维度主要体现在4个层面:其一,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是伟大建党精神的道德信念;其二,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是伟大建党精神的道德实践;其三,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是伟大建党精神的道德意志;其四,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是伟大建党精神的道德价值取向,4 个层面不是相互割裂的,而是一个结构严谨、逻辑严密的道德整体。伟大建党精神中内蕴的道德因素是支撑与推动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革命与建设时期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实现接续胜利的重要动因,也是探知中国共产党百年党史整体性脉络图景内在逻辑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


◉ 关键词:伟大建党精神;精神谱系;中国共产党;道德;意涵;价值






社会变迁、老龄化与养老制度变革


陈友华,邵文君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


◉ 摘要:在老龄化时代,不仅政府在养老保障体系中扮演的角色处在持续变迁中,代际与养老责任也在持续流变,老年群体内部异质性不断凸显,老龄化趋势难以扭转。在这一背景下,养老制度一方面处于持续演变中,另一方面也存在福利承担者和福利接受者在养老制度设计与完善中的长期缺位、养老政策冗余和繁杂、养老制度建设成本忽视、城乡与区域以及体制内外差异巨大等问题。因此,要通过合理引导预期、促使低生育率回升、逐步延长退休年龄、农村人口转移与城市化、建立健全覆盖全体国民的基本养老保险与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明确养老服务的内容与服务主体、完善家庭内部合作分工机制、推行智慧养老等积极应对老龄化挑战。


◉ 关键词:社会变迁;老龄化;养老制度;福利体系;中国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我国农村互助养老的历史叙事与发展路径


李   静,赵爽爽

(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 摘要: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就必须高度重视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基于独特的历史文化与农村社会生态,互助养老成为农村养老服务供给不足的有效补充。作为以人民为中心的政党,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非常重视农村养老问题,尤为注重发挥互帮互助传统文化在农村养老中的重要作用,不断进行政策设计与完善,以推进我国农村互助养老发展。农村互助养老发展大致经历了宗亲互助养老、生产合作社互助养老、集体互助养老、社会互助养老和互助养老制度化规范化共 5 个阶段,并呈现出以下显著特征:互助主体以伦理文化资本为核心,家庭始终发挥核心功能;互助内容以社会组织资本为指引,由单纯经济救济到老年人力资源开发;互助方式以正式制度资本为保障从代际互助向代际互助与老老互助相结合转变。发展农村互助养老需秉持社会资本视角,聚焦互助养老之主体、内容、方式,完善法律法规等正式制度资本,提升农村互助养老服务水平。同时,亦要发挥农村社会组织资本力量,彰显互助养老共同体之优势;弘扬农村伦理文化资本,营造敬老孝老的社会氛围,促进农村老人共享经济发展成果,助力共同富裕最终实现。


◉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中国式现代化;社会资本;农村养老;互助养老;养老服务






共同富裕进程中的相对贫困:指标构建与影响机制


王朝才,周子超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 摘要:2020 年脱贫攻坚战取得历史性圆满成果后,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但在扎实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背景下,在贫困动态变化过程中如何预防返贫、解决相对贫困等动态问题至关重要。而这一前提在于弄清贫困动态变化的影响因素及其如何作用贫困动态变化的机制。为解决这一问题,基于三省六县在精准扶贫政策实施前后4 个时期(2010年、2012 年、2015 年和2018 年)的农户样本实地调研数据,构建基于贫困强度调整后的贫困发生率指标,重点将扶贫政策作为影响因素。通过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发现:产业发展、文化教育、易地扶贫搬迁以及兜底保障对贫困动态变化均有异质性影响。其中产业发展、兜底保障有助于降低贫困发生率;文化教育、易地扶贫搬迁在特定时期和区域可能会提高贫困发生率,前者可能受财政教育资金相对趋紧和人口流出所致,后者可能受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不具备短期增收效果所致。上述分析为新时期预防返贫、处理相对贫困问题提供了理论指引和政策启发。为此,我国应该继续深化推进农村产业发展以提升农民造血能力,稳步提升以兜底保障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供给水平,持续推进教育领域的财政体制改革,建立高质量教育体系,并因地制宜地推进易地扶贫搬迁的后期扶持,以更好地解决相对贫困问题,早日实现共同富裕。


◉ 关键词:共同富裕;相对贫困;动态变化;贫困发生率;影响因素






共同富裕视域下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生计资本、生计策略与生计选择行为的影响研究


陈绍军1,2 ,马   明1,2 ,陶思吉1,2

(1. 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 河海大学中国移民研究中心)


◉ 摘要:960 多万人口的易地扶贫搬迁,有 73% 以上的搬迁人口在西部地区,如何实现搬迁人口的可持续发展是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的关键。基于三区三州怒江州少数民族515户的调查数据,建立生计资本与生计稳定性耦合协调度模型和 Logistic 回归模型,分析生计耦合协调类型、生计策略选择和转化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搬迁移民现阶段的生计资本水平较低,生计资本与生计稳定性的耦合协调关系处于稳定恢复期;务工为主农业为辅类型、生计多样类型搬迁移民家庭的生计资本与生计稳定性耦合协调度优于农业为主务工为辅类型;在生计策略选择的影响因素中,物质资本、金融资本和人力资本对农业为主务工为辅类型移民家庭有负向影响,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对务工为主农业为辅类型移民家庭有正向影响,物质资本、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对生计多样类型移民家庭有显著影响;搬迁移民由农业为主务工为辅类型向务工为主农业为辅类型转化的关键因素是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其中家庭资产数量、家庭收入、就业技能培训、非农就业人口数对其转化有促进作用;搬迁移民由农业为主务工为辅类型向生计多样类型转化的关键因素是物质资本、金融资本、人力资本,其中居住地生态环境、房屋面积、家有资产数量、家庭收入、银行贷款、就业技能培训、非农就业人口数对其转化有促进作用。基于此,少数民族脱贫移民后扶时期需从加强就业技能培训,加大信贷力度,做好土地资源的增收,深化东部与西部的协作,注重县域产业培育等入手。


◉ 关键词:共同富裕;少数民族地区;易地扶贫搬迁;生计选择;耦合协调类型;后续扶持






政府创投引导基金、营商环境与经济高质量发展


史安娜1,2 ,刘希佳1

(1.河海大学商学院;2. 河海大学技术创新与产业经济发展研究所)


◉ 摘要:政府创投引导基金是利用金融工具支持微观企业发展的重要抓手,随着财政货币政策加力提效,需要更好地发挥政府创投引导基金等财政资金资源撬动社会资金的杠杆作用,提升经济高质量发展系统效能。基于系统论,围绕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系统中要素供给(资源供给和制度供给)与联结对系统功能的影响问题,采用政府创投引导基金与营商环境作为代理变量,利用全要素生产率测度经济高质量发展,以 2008-2020 年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省际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运用系统 GMM 模型对政府创投引导基金、营商环境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果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在经济高质量发展系统中存在要素供给与要素联结的“弱资弱制-弱资强制-强资强制-系统功能改善”和“弱资弱制-强资弱制-强资强制-系统功能改善”两条实现路径,其均可打破经济系统发展中的资源依赖(结构性依赖与过程性依赖),从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政府创投引导基金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有促进作用,较好的营商环境会强化政府创投引导基金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效应。营商环境越好的地区,政府创投引导基金在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资金引导效应、风险共担效应和政治关联效应发挥的作用更强。


◉ 关键词:经济高质量发展;政府创投引导基金;营商环境;资源供给;制度供给






“有恃无恐”“爱挑刺”的员工更容易越轨创新吗?


邓玉林,吕小鹿

(河海大学商学院)


◉ 摘要:当前,新一代员工日益成为企业创新主体,他们挑战权威,批判传统,甚至于突破规范或违反命令开展越轨创新行为。基于资源保存理论,将中国式上下级关系视为一种条件资源,一方面从资源功能视角,探讨中国式上下级关系通过心理安全感对越轨创新行为的作用机制;另一方面从资源利用视角,分析批判性思维对该作用机制的调节效应。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良好的上下级关系能正向影响下级员工的越轨创新行为,且这种影响是通过下级的心理安全感产生的,即心理安全感在两者间起中介作用,而作为个体特征的批判性思维调节了该中介作用。为此,提出上级应主动打破权力壁垒,维护发展与下属的关系。培养下属的心理安全感,从而激励员工的越轨创新行为。


◉ 关键词:越轨创新行为;上下级关系;心理安全感;批判性思维;资源保存理论






组织创新重视度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


于   婷1 ,张正堂1 ,张仪珊2

(1. 南京大学商学院;2. 科廷大学新加坡校区)


◉ 摘要:员工创造力是企业创新的基础,提高员工创造力一直是企业界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话题。基于角色认同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探讨组织创新重视度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及员工自我效能感在其中的调节效应。通过3个时点主管与员工的配对数据实证研究表明:感知到组织重视创新会提高员工创造力角色认同;员工的创造力角色认同有助于提高员工创造力;创造力角色认同在组织创新重视度与员工创造力之间起到中介作用;员工自我效能感调节组织创新重视度与员工创造力角色认同之间的关系,相较于低自我效能感员工,高自我效能感员工的二者关系更强;同时,员工自我效能感调节创造力角色认同在组织创新重视度与员工创造力之间的中介效应,该中介效应只在员工拥有高自我效能感时存在。为此,提出企业应加强对员工创新的重视度,引导和激励员工创新;鼓励员工将创新能力纳入自我价值衡量体系,从而培养员工的创造力角色认同;对员工的创新行为给予正面反馈,从而提升员工的自我效能感。


◉ 关键词:组织创新重视度;自我效能感;创造力角色认同;员工创造力;角色认同理论






生态市场主义视域下西方金融业应对气候风险实践评判及中国制度优势


刘志洋

(东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 摘要:气候变化将会对全球经济发展产生系统性冲击。为了应对气候风险,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产生了生态资本主义思潮,其中又以生态市场主义对西方国家气候政策的影响最大。生态市场主义在机制逻辑上过于强调市场机制的价格引导作用,进而导致绿色投资形成不足;在政策逻辑上过于依靠有效市场理论,进而导致企业碳排放的负外部性难以内部化;在技术逻辑上,资本市场难于达成对气候风险定价的共识,无法提供技术底层支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制度优势在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也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障;在机制逻辑上,突破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引导绿色投资;在政策逻辑上,立足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现实制定经济政策,避免市场失灵问题;在技术逻辑上,有为政府激发了市场主体积极应对气候风险的识别和评估动力。


◉ 关键词:生态市场主义;生态资本主义;气候风险;西方金融业;中国制度优势;“双碳”目标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AMI综合评价(A刊)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

✦全国高校社科名刊

✦第三届江苏省新闻出版政府奖期刊奖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本刊实行专家匿名审稿制,不收取版面费、审稿费等任何费用,并按照规定向作者支付相应稿酬。

往期精彩回顾









2023年重点选题方向


2022年第1期目次+摘要


2022年第2期目次+摘要


2022年第3期目次+摘要


2022年第4期目次+摘要


2022年第5期目次+摘要


2022年第6期目次+摘要


2021年第1期目次+摘要


2021年第2期目次+摘要


2021年第3期目次+摘要


2021年第4期目次+摘要


扫码关注河海期刊


新媒体编辑:河海大学期刊部媒介传播工作室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