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影响神剧回归——《爱,死亡和机器人第2季》
点击蓝字
关注妙妙
今天聊聊美剧《爱,死亡和机器人第2季》。
片名Love, Death & Robots Season 2 (2021),别名爱 x 死 x 机器人(台) / 爱 · 死 · 机械人(港)。
Netflix《爱,死亡和机器人》这个项目起初是对影片《宇宙奇趣录》 (Heavy Metal,1981)的剧版重启。
《爱,死亡和机器人第2季》预告片
第一季的剧本包罗万象,创作团队从来自世界各地的不同创作者科幻小说中,围绕科幻核心创作了风格迥异的作品。因此第一季每一集都有不同的主题和感受。2019年第一季登场后引来无数好评。
时隔两年,Netflix终于推出《爱,死亡和机器人第2季》,在5月14日一次性放出8集。
第二季的取材同样来自中短篇科幻小说,不过取材范围并不是全球性的,而是集中于欧美圈,多样性大打折扣,深度广度均比第一季缩小不少。
平均一下8集的分数,第二季整体可以打7分。
第二季不仅姗姗来迟,而且数量也比第一季18集少了一般都不止。第一季的多样性和丰富度是成功关键,那第二季为什么却反其尔而行之呢。
我查看外网资料,目前有以下两个原因。
一是为缩短未来几季之间的时间间隔。首先是缩短第二季、第三季之间的时间间隔。原本第二季和第一季之间间隔了26个月。而目前消息是第三季将在2022年上线,最大限度地缩短两季之间时间。幸运的话,我们将会在2022年第一季度看到第三季。而且如果第二季表现不错,第四季也会续订。这样未来几季之间的等待时间,将大大少于26个月。
二是由于全球疫情影响。疫情扰乱了制作计划,原本第二季的长度可能是16集,但一直没有能够全部完成。为了避免继续延误档期,第二季数量减少一半得以上线。这样制作方就可以放剩余的一半做成第三季。
疫情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但就目前消息来看,不管怎么说我们就会很快看到第三季。
本季与第一季保持一致,本季同样在每一集开头放上三个标志性小图标,通过小图标和动画,暗示当集剧情。只要观众细心观察这下小图标,就能明白其含义。
我在前一天发了前两集《自动化客服》和《冰》的原著小说。后面六集是中篇小说,篇幅较长,不方便贴出。有兴趣的观众可以购买相关电子书,看看原著和电视剧的差别。
第1集《自动化客服》(Automated Customer Service)
片长:12分钟。
评分:8分。
原著作者约翰·斯卡尔齐(John Scalzi),写于2018年。
约翰·斯卡尔齐是雨果奖主办方“世界科幻协会”的主席,可能是目前身价最高的科幻作家。
《自动化客服》原著小说是感恩节的小礼物,篇幅很短,全篇通过客服电话的视角呈现。这就像苹果台Apple TV+惊悚剧《骇人来电》(Calls ,2021)那样,全剧都是电话对白,并没有具象化内容,全靠观众、读者脑补。
动画片将故事具象化后,脑补出了一个人工智能较为成熟的赛博世界。
在未来世界,机器人高度智能化,人类可以充分享受机器人带来的全方位服务。片中一个负责清洁卫生的机器人触发了暴走模式,直接违反机器人三定律,严重威胁人类生命财产安全。
说白了就是资本家为了利益最大化,不断诱导客户氪金,甚至不惜动用武力威胁客户。
猛一看故事是对于人工智能/智障觉醒的警世,仔细一下,机器人一直没有违背造物主的意愿,所有行为都是按照既定程序执行。需要警惕的是无良商人,他们为了逐利可以漠视一切,“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他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死的危险。”
第2集《冰》(Ice)
片长:13分钟。
评分:6分。
原著作者瑞奇·拉尔森(Rich Larson),写于2015年。
里奇·拉尔森出生于西非,曾在罗德岛学习,在西班牙工作,现在艾伯塔省格兰德草原写作。他的短篇作品获得了西奥多鲟鱼奖提名,并出现在多本年度最佳选集以及Asimov's、Analog、Clarkesworld、F&SF、Interzone、Strange Horizons、LightSpeed和Apex等杂志上。他是2015年最多产的短篇科幻小说作家。
本集的制作团队在第一季做出了口碑最佳的《齐马蓝》,大家从类似的粗犷画风就可以看出一二。
这一集的故事则相对简单很多,哥哥是整个星球唯一一位没有接受身体改造的人类,而其余人都经过了身体改造。
为了照顾哥哥的感受,弟弟故意买了个破绽,假装扭伤脚踝,给哥哥一个救助的机会,安抚一下哥哥脆弱的心灵。
表面看起来,就是一群精力旺盛的熊孩子们去看鲸鱼,实际上是一个温情故事。
第3集《突击小队》(Pop Squad)
片长:18分钟。
评分:8.5分。
原著作者保罗·巴奇加卢皮(Paolo Bacigalupi),写于2006年。
保罗·巴奇加卢比是一位美国科幻小说作家,大学时在欧柏林大学主修东亚研究,毕业后曾到中国工作,1996年回到美国波士顿工作,现任职于《高乡新闻》。
他于1999年开始推出短篇小说,2005年就获得雨果奖的提名,其后又凭《黄卡人》等短篇小说再次获雨果奖提名。
2009年终于凭《六号抽水站》首次嬴得轨迹奖。翌年,保罗再下一城,凭《曼谷的发条女孩》分别夺得康普顿·库克奖、约翰·坎贝尔纪念奖、星云奖及雨果奖等多个国际大奖。2011年的《废船拆卸工》再次嬴得Michael L. Printz奖。
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本集融合了大量成功科幻影视作品的优点,主要风格参考了《银翼杀手》,加上了《碳变》的一些画风加以改良。
整部短片看起来更加具有赛博朋克和未来感。贵族在高耸入云的建筑内优哉游哉聚会又让人联想到《第五元素》。
短片内容和《碳变》十分相似,未来人类掌握了长生不老的秘诀,理疗一下就能返老还童,人类随便活个几百岁丝毫不成问题。
但资源毕竟有限,如果人口无限制膨胀,地球上的资源肯定不够分。于是人类开始禁止生育,一旦发生私自生育,格杀勿论。
原著小说中有详细屠杀幼童的描写,短片中肯定不会表现这种灭绝人性的事情。
男主角正是专门从事捕杀人类幼崽的“突击小队”队长。常年屠杀让他渐渐对自己的工作产生怀疑,他也开始思考长生不老和自私自利。原本人类的繁衍才是延续种族的根本,现在生育反而成了犯罪。
疑惑一旦产生,问题就会出现。他很快就要面对孕育生命和维护统治的两难选择。
整个8集看下来,本集是最有深度的一集。
生命存在的意义在全员获得永生后,发生了变化。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和认同这种变化。
第4集《沙漠中的斯诺/雪》(Snow in the Desert)
片长:18分钟。
评分:8分。
原著作者尼尔·亚瑟(Neal Asher),写于2002年。
尼尔·阿舍1961年出生于巴西埃塞克斯的比勒里凯,父亲是一名学校教师和一名应用数学讲师,他们也是科幻迷。
在2000年之前,亚瑟的故事被英国小报、科幻杂志和奇幻杂志刊发,2000年之后,他的写作生涯一飞冲天。潘·麦克米伦向他提供了一份三本书的合同,现在已经出版了更多的英国、美国、俄罗斯、德国、法国、西班牙、葡萄牙、日本、捷克斯洛伐克和罗马尼亚的书。他的大部分小说都以一个未来的历史为背景,被称为政体宇宙(the Polity universe)。小说中包含了许多经典的科幻比喻,包括统治世界的人工智能、机器人、蜂巢思维和外星人。
男主角名叫雪诺(Snow),故事发生在沙漠中,因此片名由此而来,通过人物名字玩了个梗。
这位雪诺可不是“啥都不知道的”雪诺,他心里明白得很。他的睾丸可以分泌一种神奇激素,这让他拥有快速恢复能力,不管缺胳膊还是断腿,都能很快速地重新长出来。
为了获得肢体再生和生命永生的能力,无数人悬赏重金想要拿到他的睾丸。这就是本片第三个小图标的含义。
为了活下去,雪诺和络绎不绝的赏金猎人展开殊死搏斗。
期间雪诺邂逅了另一位神秘女性,第三个小图标也可以看成是这位女性的tits。
短片将小说具象化的时候,应该参考了很多相似作品。
看到本片,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范·迪塞尔的那个《超世纪战警2》( The Chronicles of Riddick,2004),不论整体布景还是个体造型,还是独狼式的求生故事,都和《超世纪战警2》十分相似,就差复制蓝色太阳了。白化的人物造型还有一点点像《巫师》的白狼。
孤胆英雄要在黑恶势力横行的未来世界活下去,免不了一番厮杀。
本集奉献了大量精彩动作场面,是本季的武戏担当。大家可以从上一集的深度思考中换换脑子,感受一下暴力美学。
第5集《高草丛》(The Tall Grass)
片长:11分钟。
评分:6分。
原著作者乔·R.兰斯代尔(Joe R. Lansdale),写于2012年。
乔·R·兰斯代尔是美国一位多产的类型小说家,是英国幻想奖、美国恐怖奖、埃德加奖和六项布拉姆·斯托克奖的获得者,住在德克萨斯州的纳科多奇市。
他出版了数百部长篇小说、中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童书、漫画书、漫画小说和文集,他曾担任武术教练,并入选国际武术名人堂。小说类型涵盖西部小说、恐怖小说、科幻小说和悬疑小说,最出名的是他的《海普与雷纳德》(Hap and Leonard)系列。
故事设定在1901年,一列火车半夜突然停在半道上。铁轨周围长满浓密的一人多高的高草丛,一旦误入其中,很快就是迷失自我。
一位旅客烟瘾犯了,趁着停车的档儿下车抽烟,突然发现草丛中有点异样,于是好奇地走进高草丛中。
这一集改编成动画后,采用了浓郁的水彩画风。这种画风质感强烈,可以很容易地突出重点内容。
深蓝色的夜幕、深绿色的高草,唯有列车员手中的油灯和旅客叼着的香艳是难得的亮色。
忽闪忽现异样亮色很快成了焦点,只是这个焦点并不友善。
这集《高草丛》不论立意还是内容,都十分像斯蒂芬·金的《高草丛中》(In the Tall Grass ,2019),甚至连配乐都很像。不得不让人怀疑创作者在偷懒了。
《高草丛》气质还有一点像《灯塔》(The Lighthouse ,2019),一直保持了一种未知神秘的气息,未知恐怖的气氛直到真相揭示为止。
第6集《整个房子》(All Through the House)
片长:7分钟。
评分:6分。
原著作者约阿希姆·海因德曼斯(Joachim Heindermans),写于2017年。
约阿希姆·海因德曼斯是一位来自荷兰的作家和艺术家。他的作品曾出现在《聚集风暴》《疯狂科学家》《克拉克森》《不对称小说》和《隐喻》等刊物上。他喜欢读书、绘画、旅行、收集稀有玩具。
圣诞夜两个小孩死撑着不睡觉,突然听到异响,感觉是圣诞老人来了。于是他们俩跑到客厅里一探究竟,想看看传说中的圣诞老人长什么模样,如何给他们送礼物。
不看不要急,一看吓一跳。两个小孩总算是见识到了心心念念的圣诞老人。
原著小说是一篇千余字的短文,是圣诞夜的一个特别节目,据介绍文章的目的是“帮助小孩子上床睡觉”。
看过短片后你肯定会对这句话产生深深的怀疑,会不明白这个帮助小孩子睡觉的意思,可能是吓得躲进被窝了吧。
这里完全颠覆了圣诞老人的传统形象,赋予圣诞老人一个全新形象。希望这能够帮助更多人成为无神论者吧。
第7集《生命之笼》(Life Hutch)
片长:13分钟。
评分:7分。
原著作者哈兰·埃利森(Harlan Jay Ellison),写于1956年。
哈兰·杰·艾里森是美国科幻小说大师,《星际旅行》最初的创作者之一,共获得过10次雨果奖和4次星云奖,也是唯一一位赢取3次美国作家指南最佳剧情奖的剧作家。
哈兰·埃利森创作范围广泛,包括科幻小说、侦探悬疑小说、剧本创作等,1955年开始致力于科幻小说创作,从此开始了多产生涯。
2006年,为表彰其为科幻小说事业所作贡献,艾里森被美国星云奖授予“科幻大师”称号。
2018年6月28日在睡梦中安详逝世,享年84岁。
《生命之笼》是一个小品级的故事,讲述一名迫降战斗机飞行员在救生舱内的故事。
飞行员在激烈的太空战斗中飞机受损,迫降在星球表明。眼看着氧气即将耗净,他来到最近的救生舱。
救生舱也受到损坏,里面的维护机器人发生了故障。飞行员需要在救生舱内救下自己。
本集采用实拍 + CGI的方式,效果十分逼真。本身台词寥寥无几,全靠动作戏完成。
飞行员需要在极度不利的情况下完成自救,整体代入感比较到位,算是宏大太空背景下的一个小插曲故事。
这篇小说已经被改编成同名VR游戏。
玩过的人不多,评价也寥寥无几。
第8集《溺水的巨人》(The Drowned Giant)
片长:13分钟。
评分:7分。
原著作者J.G.巴拉德(James Graham Ballard),写于1962年。
J.G.巴拉德是一名英国科幻小说作家, 1930年11月15日出生于上海。
他的故事背景大多设定在低劣技术造成了环境失衡,描写最极端非人性的性和技术,饱含对虚无主义的思考。
他的半自传小说《太阳帝国》(Empire of the Sun )在1987年还被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改编成同名电影。
这个短片中,一个巨人的尸体被冲上海岸。男主角跟随着众人一起观望巨人的尸体。
一开始人们对巨人满怀敬意、敬若神明,很快就变得习惯,紧接着破坏开发利用了巨人的尸体。
就像本片开头的小图标所示,第一个小图标代表巨人的尸体,第二个小图标代表巨人的骨头成了人们的装饰品,第三个小图标代表巨人的牛子成了马戏团单独帐篷里的展览品。
我们通过人们对于巨人的形容词变化,可以看出人们对巨人看法的改变。
原本人们毫不吝啬赞美之词,将所有美好的词汇都用在巨人尸体上;很快人们就将巨人视若草芥,肆意破坏涂鸦。原本亮泽的皮肤成了涂鸦墙,原本完整的尸体变得支离破碎,总最后剩下几根肋骨。
整个过程就像是破窗效应。在一个无人监管的环境中,不好的行为会得到放大和效仿,直到最后变本加厉,破坏殆尽。原本高不可攀的巨人也逃不过这个定律,活着的时候或许还能依靠权威让蝼蚁臣服,死后只能任人宰割。人走还会茶凉呢,何况挂了呢。
往期推荐
这里是硬核影迷集散地,欢迎关注公众号:妙看影视
分享、在看与点赞
只要你点,我们就是好胖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