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明清萧氏|庐陵萧镃家族

2017-01-15 林吉玲 王耀祖 萧氏文化

欢迎加入萧氏文化交流群,qq群号码:64116315 欢迎转发赐稿

萧氏文化交流微信群可加微信(xiao8828xiao)

1.霁公源流|吉安淡江村-菩萨节

2.寻祖追宗|虎溪萧氏外徙人员(部分)名册

3.纠肖复萧-申请资料

4.隋唐萧氏|皇舅房-宰相萧至忠

《中华名门才俊-萧氏名门》

                 ---林吉玲 王耀祖

第十六章 吉水文名远 宰相门第高  

                   --明庐陵萧镃家族

        

        庐陵萧氏在明代萧氏家族中是非常强盛的一支,有明一代名人辈出、文士迭现。无数萧氏儿女在明代历史上书写了浓重的一笔,他们或出将入相,运筹决策,或为一方父母,忠于谋国,为民谋利,谱写了一曲家族发展的壮丽赞歌,在庐陵萧氏众多名人中,一代名相--萧镃,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一) 泰和灵秀萧氏望族

       江西吉安(庐陵)是一块人文风情钟灵毓秀的好地方,从古至今这块神奇的土地哺育了无数英才,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就诞生在这儿。吉安有丰厚的人文积淀,历来有重视文学的传统,宋代以降出现了一大批人才。据记载,从北宋开始,仅在殿试中位列三甲和会试中中过会元的就有五十五人之多。其中状元十六人,榜眼十六人,探花十四人,会元九人,而这批科举精英之中更以明代居多,共出了十二个状元,十三个榜眼,十二个探花和八个会元,占有绝对多数,于此可见,明代吉安文运之昌盛,士林才气之浩瀚,博学名士之多,难怪当时有这样一种说法:国朝自从永乐以来,"馆阁儒绅"多吉郡人,而西昌(今泰和)人尤其有名。


明清时期,泰和萧氏是江西的一大望族,在全国萧氏家族中也是极为蓬勃兴旺的一支。泰和萧氏据说系出名门,乃是南朝齐宗室西昌侯萧叔诔的后裔,在历代王朝中也不乏高官显宦,宋代泰和萧景纯就曾经担任殿中侍御史一职,萧森也中过进士,并任过言官,具有丰厚的家族传统。泰和萧氏,重视文化的继承与传播,历来有"文献故家"的美誉,是当地的一个文化世家。据《明人传记资料综合引得》统计,明清时期全国萧姓被收入此索引者,共有五十六人,在这五十六人中,江西籍的有二十四人之多,在这二十四人中,泰和萧氏就达十二人,占有较大的比重,由此可见泰和萧氏不仅在江西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在明代历史上也占有一席之地,对于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二) 宰相门第道德世家35 43330 35 15287 0 0 3515 0 0:00:12 0:00:04 0:00:08 3515g>

            明代著名的政治家萧翀、萧镃父子就是泰和萧氏的杰出代表。萧翀(1339~1410),字鹏举。他幼年丧父,家贫而好学,明洪武十四年(1381),以贤良应制,因为奏对称职,被授予苏州府同知一职,后来又担任山东盐运副使,为官清正廉名,颇有政声,永乐八年(1410)死于任职之上,年七十二岁。娶妻郭氏(1344~1431),生子萧镃、萧孟廉。萧镃,字孟勤,号尚约先生,宣德二年(1427)考中进士,"需次于家",宣德八年(1433),被选为庶吉士,授职翰林院编修,不久,迁-国子监祭酒,全面主持国子监事务,结交名士,颇有官声,史载其"勤于训士,矩度整肃","桃李满天下",其中不乏名士、名臣,如后来曾经担任过礼部尚书的丘溶就是萧镃在担任国子监祭酒时非常器重、并时时加以提携点拨的学生。自国子监祭酒后,萧镃历任太子太师、户部尚书兼翰林学士,并入值文渊阁,后来由于参与景帝"易储"之争,明英宗"南宫复辟"后,被罢官削籍,死于明英宗天顺八年(1464)。萧镃学问渊博,文章尔雅,在诗学上有较高的造诣,著有《尚约居士集》。萧孟廉,萧镃之兄,居乡以道德文章为人所重,因为曾经在居住地建立藏书处"西轩",乡人尊其为"西轩先生"。


1.坎坷仕途路荣辱系一身

        泰和萧镃家族的发展主要是在明初,这既是萧氏族人数代以来辛勤经营、苦心创业的结果,也与明初特有的政治形势是密不可分的,尤其难能可贵的是萧氏族人抓住了这个时机脱颖而出,从而跻身于统治集团中,彻底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实现了整个家族的大发展。

朱元璋开国后,不拘一格的用人方针使许多知识分子平步青云,步人仕途,成就了一番功业,实现了人生的转折。萧翀的一个。史载他"少孤好学",有非常强的进取心,在年轻的时候,他曾经拜当时的名士刘崧为师,并且深得刘氏的真传,学问人品早已声名远播,并且"居家以仁义闻",美名流传乡间。洪武十四年(1381),他以贤良应征召,"赋指佞草诗",大合朱元璋的心意,朱元璋非常高兴,当即授予萧翀苏州府同知,从此泰和萧镃家族在明代步入了官僚阶层,实现了整个家族地位的垂直流动。以后,萧翀还担任过山东盐运副使,为官清正廉明,颇有政声,深得民众爱戴,是明初循吏的典范。据记载,萧种为官山东期间,以其品德清正高雅为士大夫所推崇,时人就曾经感叹,像萧公这样的品行高洁之士,恐怕是很难找到了!萧翀的品行由此可见一斑。此外,萧翀还颇有才气,他工于书法,在文坛上较有名气,这也影响到他的后人,他们都重视文化崇尚道德,至此泰和萧氏的家风已颇为改观,俨然有世家大族之风。萧翀死后,"父以子贵",因为其子萧镃担任过"宰相"而被追赠太子太师一职,极近一时之荣耀。


萧翀的出仕,使得泰和萧氏家族的境况得以彻底改观,这为萧镃以后的中进士,入翰林,并最终出任宰相作了必要的准备。萧镃,字孟勤,号"尚约居士"。幼年非常聪明,五岁就"能历历对长者道故事",被人称作"神童"。七岁时,对对联,就能应付自如,九岁开始学习做诗,在他十六岁的时候,拜名师演习章句之学,开始准备科举考试。他读书勤奋刻苦,年轻时在经史方面已经有较为精深的造诣,这为他以后参加科举考试作了充分的准备。

在宣德二年(1427)的大考中,萧镃考中进士,但是这科进士并没有直接授予官职,而是回家等待,于是萧镃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在这期间,他勤奋苦读丝毫没有懈怠。经过六年的漫长等待,机会终于来了,宣德八年(1433),明朝廷决定通过考试合选三科进士,以除授官职。在这次考试中,萧镃力挫群英,独占鳌头,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授予翰林院编修一职。明代政治体制中,翰林制度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举子中进士后,除了一甲的进士,即状元、榜眼、探花,授进士及第,可以直接进入翰林院,担任修撰、编修以外,其他的进士都必须要经过选拔。一等的选人翰林院,成为庶吉士,经过学习后可以直接担任翰林院的官职或其他官职,稍次的可以担任清议、台谏等官职,最差的才被直接授予知县、知州等地方官职。同样是进士,这里边可是有不小的差别,三等进士虽然直接有官做,但是政治前途比较渺茫,一般很难得到升迁,二等进士虽然俸禄微薄生活清苦,但是明代清议、台谏之官,因为往往敢于犯颜直谏,重操守,所以声誉极好。最好的是一等进士,他们被选人翰林院供职,虽然是清水衙门,但是政治前途非常好,在以后的仕途上真是"前途无量"。明代大多数的大学士都是翰林出身,在明代政治体制中内阁制度本身就与翰林制度是密不可分的,素有"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之说,据统计,有明一代,大多数的大学士都曾经在翰林院供过职,因此翰林素来有"储相"之称,所以,能够入选为翰林院的官员,是举子考中进士后的最佳选择。但是明代翰林院庶吉士的选择并不十分规范,萧镃于宣德二年(1427)考中进士后,并没有出任任何官职,而是在六年后,直到宣德八年(1433),"帝命杨溥合选三科进士,拔二十八人为庶吉士,钹为首",才得以出任翰林院编修。在这次于文华门举行的选拔性测试中,萧镃显示了他超常的文学才识和应对能力,在关于"礼乐明备天地官"的策论中,萧镃的对答切中题目,得到诸位考官的赞赏,被简拔为第一名,并出任翰林院官职。不久萧锚的母亲去世,他暂时离开官职,回乡守制,直到杨士奇向明宣宗推荐才重新步入仕途。萧镃能够在以后为官生涯中有所作为,这其中与杨士奇的推荐是密不可分的,在萧镃回乡为母守制之时,明宣宗与杨士奇君臣间,对于朝廷的人事安排曾经有过一次对话,明宣宗曾经问杨士奇说,"爱卿你已经年老了,是不是可以替朝廷选拔几个年轻有为的官吏,加以教导,等到你百年之后,让他们为朝廷效力,你看谁合适呢?"杨士奇于是果断的推荐了萧镃,"进士中有萧镃者,臣邑子也,今居尤于家,可用"。在杨士奇的大力推荐之下,宣宗下令召萧镃回京,先在翰林院读书。


第二年,萧镃返回京师,不久宣宗驾崩,皇太子即位,就是后来在"土木之变"中被俘的明英宗。新皇登基,萧镃被重新授予翰林院编修的职位,虽然暂时比较清苦一点,但是这也是等待机会的过程。在担任翰林院编修期间,萧镃参与编修了《明宣宗实录》,实录修成后,萧镃又被选人内府校刊书籍,正统三年(1438),萧镃进为翰林侍读。这一段时间,萧镃一直供职于翰林院担任文职工作,并没有在职务得到实际的升迁,直到后来,国子监原任祭酒李时勉因年老辞职,朝廷关于祭酒一职的人选问题产生了分歧之时,明英宗才任命萧镃担任国子监祭酒,全权负责明代的高等教育。萧镃在国子监祭酒的位置上工作做得非常好,他"一遵李公教法而和易诚笃",深得下属和监生的爱戴。萧镃死后,他在担任国子监祭酒时的学生,后来的礼部尚书丘潜,在为萧镃的文集《尚约居士集》写的序言中,就曾经满怀感激的追忆了萧镃在担任国子监祭酒时不辞劳苦、奖掖后学,以天下为己任,忧劳国事的情形,非常感人。丘溶回忆在他的成长道路上,萧镃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他第一次会试落榜进入国子监学习的时候,萧镃就对他勉励有加,经常表扬他的著作,这对于刚刚落第的丘溶是一种鞭策和鼓励,这使丘溶重新鼓起了科考的勇气,在丘涪考中进士后,萧镃大力向朝中的官员推荐自己家乡的这位年轻后生,充分肯定丘潜的能力,"溶时发一言,先生辄首肯。公卿间有询及诸生者,先生必斥名以过誉"。可以说丘潜能高中进士,并且在仕途上步步高升,最后担任礼部尚书一职,此中不无萧链之功。萧镃为官,不管担任何种职务,都能尽心尽力,这实在是难能可贵的。

正是萧镃不计报酬,实心实意地对待学生,使得他在国子监享有崇高的威望,赢得了大家的普遍尊重。景泰元年(1450),萧镃因为年老请求退休,获得景泰帝批准,这一消息传出去之后,国子监举监震撼,"监丞鲍相率六馆生连章乞留",在众人的尽切挽留之下,景泰帝终于收回成命,拒绝了萧镃的辞职请求,并且于景泰二年(1451),任命萧镃以本官兼翰林学士,与侍郎王一宁共同人值文渊阁。这时的萧镃才真正时来运转,在仕途上也越走越宽,步步高升,最后登上了宰相的高位。景泰三年(1452),萧镃进位为户部右侍郎,署理部务,并"兼官如故",进一步巩固了自己的地位,在此期间,萧镃还与同僚编著了《勤政要典》,博采了古代圣贤一些可以为帝王所借鉴的事迹,得到了景泰帝的充分肯定。从此,终景泰一朝,萧镃始终深得景帝眷顾,官运亨通。


这时,发生了一件对于景泰、天顺、成化三朝都有重大影响的事件,那就是明景帝的"易储"事件。元朝被推翻以后,并没有直接退出历史舞台,而是到了中国的北部边境继续存在,后来分裂为几部分,明初蒙古的瓦刺部强大起来,正统十四年(1449),瓦刺首领也先率领大军侵犯明朝。明英宗宠幸宦官王振,在王振的怂恿下,不顾众臣的反对坚持御驾亲征,后来在河北的土木堡战败被俘。消息传到北京,顿时一片恐慌,朝野上下人心惶惶。为了安定局势,皇太后下诏书立英宗之子不满三岁的朱见深为皇太子,并且任命明英宗同父异母的弟弟成朱王祁钰监国,后来随着形势的进一步发展和北京保卫战的需要,廊王登基称帝,是为明景帝。景帝的即位对于保卫明代的江山社稷是一件重要的事情,景帝力挽狂澜,在极其危急的形势下挽救了明王朝,在当时享有崇高的威望,所以虽然后来明英宗得以生还,景帝仍然没有让位,而是将明英宗尊为太上皇,幽禁南宫了事。随着皇位的稳固,受"父有天下,传之于子"观念的影响,景帝日益萌生了"易储"的想法,力图废掉太子朱见深,改立自己的亲生儿子朱见济为皇太子,于是就发生了在明代历史上产生重大影响的"易储"之争。

明景帝虽然早就萌生了"易储"的想法,但是迫于舆论的压力并没有立即付诸行动。当时的文武百官,如萧镃、陈循、高谷、江渊、王一宁、商辂等人就明确表示不支持景帝易储,他们认为太子早已正位东宫,且并无什么失德之举,无故被废,不但难以服众,而且可能会导致政局的动荡。这样景帝一时无法开口,但是这件事搁在心中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况且景帝生子朱见济也已年近十岁,事不宜迟。于是明景帝决定先发制人,他"先赐阁臣已缄其日",先给阁臣一些甜头,堵住他们的嘴,然后再慢慢说出自己的打算。于是,景泰三年,景帝先加都御史杨善、王文太子太保衔。四月,明景帝又赐给文渊阁大学士陈循、高谷白银各一百两,侍郎江渊、王一宁、萧镃,学士商辂白银各五十两。诸位大臣哪里知道景泰帝的意图如何,他们无功受禄,莫不感激涕零却又诚惶诚恐,不知圣意如何,然而就在此时,一封来自边地的奏疏使得事态终于明朗化了。

广西土司头目黄五幺谋害其兄,夺取土司职位,结果阴谋败露,朝廷下诏缉拿。为了求得一条生路,他孤注一掷上书景泰帝建议废掉太子朱见深改立朱见济为太子。这本是黄珐走投无路之时作的垂死挣扎,可是此举却大快景泰帝之心,黄兢被无罪释放。从此,易储之事正式拉开了帷幕。


景泰帝的"易储"之议,遭到了文武百官的大力反对,他们纷纷上疏,极言"易储"之不妥。为此,萧镃也上了有名的《陈易储疏》,明确表明自己反对"易储"的态度。在上疏中,他首先拿出了"天人感应"和"阴阳学说",指出"人事顺其序,则天地安其常;人事失其宜,则天地示其变",强调自从三代以来"授位之命,顺序为正",只有顺序正了,阴阳才能调节,国家才能长治久安。紧接着,萧镃把矛头指向了时政,他说,陛下是千古圣君,于国事宵衣旰食,励精图治,在国家危难之际,力挽狂澜,堪称"中兴"令主,但是却"嘉祥未集,地震先现",这正是阴阳失调的表现,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呢?萧镃认为,皇太子正位东宫,这是宗社生民之福,乃是"阳之相者",而景帝把广西土官"易储"的奏折,公然传示臣下,这是"阳伏而阴炽",大违天理之道,这决非社稷之福。紧接着,萧镃劝谏明景帝,无故更改储君,这是"霸主"们都不会做的事情,我们堂堂天朝如果这样做,势必会给后世留下议论的话柄,这是非常不明智的。并且举出了历史上周公辅佐成王的例子,反问景帝"周公曾立己子为皇太子乎?"劝谏景帝,"毋听黄王灰之言,立寝易储之念"。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在"易储"之议初起时,萧镃跟其的重臣一样都是反对的。但是,随着形势的变化,他们的态度也渐渐的起了变化。在乾纲独断的皇权时代,一切出自圣意,臣下是没有决定权的,况且此时景泰帝"易储"的决心已定,更是万难更改。为了保证自己的权势,这些大臣们在历经多次抗争都回天乏力的情况下,被迫接受了现实。但是,在他们的心中是非常无奈的,这对于他们来说也是一种煎熬。景泰帝完成了太子的废立,算是了却了一桩心事,为了笼络诸臣,他下诏加赐陈循、高谷、江渊、王一宁、萧镃等人各"黄金五十两",这更让大臣们内心充满了愧疚,王直等"受加等金币赏"后,捶胸顿足,羞惭无地自容,说,"此等何大事,乃一蛮酋所坏,吾辈愧死矣!"

沸沸扬扬的"易储"之争,终于告一段落。但是景泰帝的太子朱见济却没有当太子、继承大统的福分,景泰四年(1453)十一月十九日,不幸因病夭折。这使得景泰帝非常伤心,多年的苦心经营,一朝还是化为泡影,他的希望粉碎了。皇太子死了,将来谁继承他的皇位呢?景泰帝又一次陷入了痛苦之中。

于是"立储"一事,又一次浮出了水面,而已被废弃的朱见深又一次成为舆论的焦点,一场关于皇太子的明争暗斗又一次在朝廷中展开。大臣们都在讨论"储君"一事,并且发生了激烈的争论。


景泰八年(1457),正月十六日,群臣齐集左顺门,拿出各自的疏稿,不约而同的要求复立沂王为皇太子。可是,几个老谋深算的内阁大臣却不同意,王文主张只要求立东宫,不提复立沂王,以窥圣意。此时,萧镃也一反常态,坚决反对复立沂王,并且说,"沂王既退,不可再也",在此体现了萧镃作为一个政治家的精明,他深知景帝不愿再立沂王,因此坚决反对,以顺从皇帝的意思。然而,在这场政治赌博中,萧镃却输了,紧接着就发生了"夺门之变",明英宗复位,景泰朝的大部分官员因为在"易储"问题上的态度都被处置,萧镃也被削籍,走完了自己的政治生涯。

作为明代著名的政治家,萧镃在政治上具有非常独到的见解,有非常高超的为政艺术,这是他在仕途上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他善于进谏,能抓住历代帝王对于"天变"的畏惧心理,结合古代传统的"天人感应"学说,不失时机的提出自己的政治见解,而且他的进谏具有高超的艺术,讽婉而不直接,但是却招招命中要害,便于主上接受。在景泰三年,萧铉上了著名的《乞致仕疏》,他首先针对出现"日食"这一不祥的天象人手,采取欲抑先扬的手法,夸奖了景帝即位以来的政绩,把日食的出现归咎于臣下,旁敲侧击,最后提出自己的建议。这样使明景帝不至于面子上过不去,便于君臣之间的交流。萧镃的上疏屡屡被采纳,这与他高超的政治艺术是分不开的。

萧镃在景泰朝担任文渊阁大学士,为相数年,处于权力的巅峰。他为政比较清明,敢于任事,对朝廷忠心耿耿,鞠躬尽瘁,在各个方面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为当时社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萧孟廉,号西轩先生,萧镃之兄。性耿直廉介,孝于亲,恭于友。自幼喜欢读书,在母亲的教导之下,成为一个饱学之士。其父萧种常年在外做官,萧孟廉肩负起了家里的事务,这使得他少年老成,稍长"即颀然特立"。他对待母亲非常孝顺,对待父亲也是孝敬有加,萧翀外地做官期间,他曾经数次跋山涉水,不远万里去探望父亲,父亲死后他悲痛无比,把对父亲的哀思之情寄托在对母亲的尽孝上。萧孟廉对待自己的兄弟也是非常的尽职尽责,萧镃就曾经满怀感激地说,"铉玺自幼荷先生之爱甚",萧镃担任京官之后,他的后人还比较年幼,萧孟廉义不容辞的担起了教育抚养的重任,帮助操持家务维持家计,"抚诸侄若己子",把他们教育成人,这种兄弟之情令萧镃十分感激。萧孟廉为人非常正直,对人坦诚以待,不管对于后辈子侄还是同乡朋友,从不矫饰,对于他们的过错直言不讳,"面折之不少"。他生性淡泊,虽然出身于官宦家庭,但是对于做官没有多大的兴趣,居家很少参与官府的活动。

萧孟廉生性豪爽喜欢交游,跟当时的许多名士都有密切的交往。他与当时的尚书王直等人,关系颇为融洽,经常把酒言欢,惺惺相惜,王直就曾经为萧孟廉的藏书斋"西轩"作过记。萧孟廉虽然居于穷乡僻壤,却与当时如此多的名士结交,这不能不说是他的人格魅力使然。他精于学问,是当时的一位饱学之士,曾经在家乡开辟空地,广置图书,经常"游息其中",以"西轩"自号,乡人尊之为"西轩先生"。


2.官声震古今交游遍天下

江西泰和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好地方,数百年的文化积淀,使得她,如一坛甘洌的老酒,历久弥香。在这块人杰地灵的土地上,孕育了一个又一个的文化精英,自从宋明以来,文坛上这股气息始终展示着她的魅力,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江西人。泰和萧氏,作为江西一个文化大族,在明代历史上绽放了辉煌的一页。萧镃,不仅是名振朝野、官声显赫的宰相,而且还是一位在文学上具有精深造诣的饱学之士,这才使得他在宦海、文坛上能左右逢源、应对自如。翻开同时代人的文集,我们可以发现,萧镃同当时的许多高官显宦、文士硕儒都有非常密切的交往。

明初名臣吏部尚书江西人王直,既是一位操守廉介,居官颇有官声的廉吏,在当时的文坛上也颇有影响。他与萧家有通家之好,萧镃中进士,返乡前去拜访过他,他撰文赠与萧镃,是为《赠萧进士南归诗序》,在这篇序中,王直以长辈的身份,语重心长的对萧镃进行了一番教导,他劝萧镃要戒骄戒躁,不要因为自己中"拄士就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最好是每日都要参省,"必使言行皆合乎天理之宜",这样才能够以后有所作为,言词恳切,非常感人。萧镃对于王直也是非常尊重,在以后的相当长的时间里,他们一直保持着深厚的友谊。后来,王直毕生的心血《抑苍文集》定稿,邀请萧镃做序,萧镃欣然从命。在萧镃的这篇序言中,他追忆了自己跟王直的友谊,对于王直的道德文章作了充分的肯定,他评价王直的文才,"汗漫演迤,若大河长川,沿迪曲折,输写万状",认为王直的文风纯朴但不呆板,温厚和平有长者气象,这个评价是比较中肯的。

晚辈后学对于萧镃的人品和道德文章也是非常敬仰的,芾铉曾经在国子监担任祭酒一职,除了在学问上对诸生严加教导以外,在生活上对于学生也非常关心,赢得了大家的敬仰,这从丘清为其《尚约居士集》所作的序中就可以看出,在这篇序言之中,丘溶声情并茂的回忆了萧镦与自己的师生之情,在后辈的眼中,萧镃是一位熟读诗书,待人和善的忠厚长者,立身行事可圈可点,而且文如其人,真正达到了人品与学识的天然合一,以至于他发出了这样的感慨,"世无复斯人亦无复斯文矣"!(编著言--明朝的官员江西的居多,特别首辅-宰相,江西人居多,例如解缙、胡广、陈循、夏言、严嵩、杨士奇等等。正是这种乡党观念,让江西人互相提携,互相帮衬。还有自身的努力。在有明一代,吉安文运之昌盛,士林才气之浩瀚,博学名士之多,闻名天下。)


(三) 道德立世文章传家

泰和萧氏在江南发展几百年,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家风,以道德立世,靠文章传家,居官则清正廉明,敢于任事,居乡则温良恭俭,造福桑梓,这是泰和萧氏家族数百年来,长盛不衰的根本原因。萧家重视文化教育,这与当地的社会风气和时代背景是分不开的。隋唐五代以来,随着北方少数民族的不断入侵和江南社会的持久开发,中国的经济文化中心已经转移到南方,自从魏晋以来北方大量的文化家族就如"过江之鲫''般,大量迁徙到南方,他们的南迁,促进了南方经济文化的繁荣。在江西一代,宋元时期的文化已经非常发达,不仅大量的世家大族在文化上卓有成就,而且下层民众也认识到文化的重要性,出现了不少世代相传的"耕读世家"。至明代,泰和萧氏已经成为当地的一个名门望族,不管是居于"庙堂之高"的卿相,还是处于"江湖之远"的名士都不乏其人。萧孟廉,从小熟读经书,以道德高尚、有文学盛名而闻名乡里,"西轩先生"的美名远播于乡间陌下。萧镃,以善文而中进士入翰林,参与编修《明宣宗实录》,主持纂修《寰宇通志》,文章"苍然古色",丘溶曾经称赞他的文风,"其文正大光明,不为浮诞奇崛",是洪宣年间台阁体的典型代表。萧镃也曾经赋诗言志,"功名分上无心愿,经史案头有墨香",后文章奏议结集出版,以书斋"尚约轩"命名为《尚约居士集》。其父萧翀,其叔父萧鹏汉,也颇有文名。泰和萧氏以文名彰显,历经数代人苦心孤诣的经营,形成了重文的良好家风,这是整个家族得以崛起的重要原因。


在中国古代,整个社会坚持一种道德至上的原则,只有有浓厚的道德积淀,才能做出流传于世的好文章。自从宋代程朱理学勃兴以来,对道德的要求,对个人修养的重视,便成为知识分子中的一个潮流。泰和萧氏重视文化,也不放松对自身道德品质的要求。萧镃,为官清廉,敢于任事,以社稷安危为己任,为国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堪称明代大臣的楷模。萧孟廉,居乡有操守,能和睦乡里,为家乡的发展尽心尽力。乃父,萧翀,受业于明初饱学之士刘崧,继承而不拘泥能有所阐发并传之后人,而且"操守可嘉","居家以仁义闻",在乡间颇有名声,步入仕途以后,严于律己,处处为国家着想,"以清德为士大夫所推重",连王直都曾经感慨,"当时求其似者不多见"。


      优秀的道德品质和丰富的文学素养,形成了萧氏家族数百年来绵延不断的家风,这使得萧氏成为庐陵著名的家族。这留给了我们深刻的思考,不管是一个家族还是一个民族,如果要取得长足的发展,就必须要养成良好的风气和传统,形成自己的家族精神,惟有如此,这个家族、民族才能够有强大的凝聚力,才能够有积极向上的进取心和蓬勃发展的勃勃生机,这对于今天的我们仍然是具有借鉴意义的。



------------------------------------------------------------------

欢迎各位宗亲提供萧氏家族相关资料,历史古迹,宗祠建筑,谱牒文化,人文典故等,将为您传播发扬!可发资料到邮箱:binyuliyun@vip.qq.com


纠肖复萧,欢迎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萧氏文化”

ID:zhxiaoshi


欢迎加入萧氏文化交流群,qq群号码:64116315

兰陵世家  光耀中华

萧氏文化  发扬光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