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技术洞察 | AI是否会让译者失去话语权?

问题六

    大语言模型翻译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似乎正在逐渐取代人类译者的角色。您认为这种趋势是否会让译者失去或削弱其话语权?在人机共生的翻译生态中,译者如何保持自己的主导地位?



王华树教授解答

    在审视大语言模型翻译技术对译者话语权的潜在影响时,我们首先应洞察这项技术的本质。大语言模型基于海量的训练数据以及不断优化的复杂算法,在一定程度上能模拟人类在语言理解与生成方面的能力。这一技术跃进,实际上标志着一种人机共生时代的来临。这种共生关系并非简单的功能替代,而是一种对人类能力边界的延展与强化。


    在此背景下,译者的主体性被赋予了更深层次的哲学内涵。译者主体性,不仅仅体现在对原文的深刻理解和“创造性叛逆”上,更体现在翻译过程中所彰显的自由意志与创造性劳动,这正是人类译者区别于机器翻译的根本所在。大语言模型尽管强大,却依旧缺乏人类译者所独有的主体性。它们受限于既定的数据和算法,尚不能企及人类对语境的微妙感知、对文化背景的深刻洞察以及对深层含义的精准捕捉。


    在技术盛行的时代,技术的意志以一种“计算统治”的逻辑规范着世界的运行,技术理性趋向把人变为“单向度的人”。因此,我们需要重新界定人机之间的互动关系,人机孪生(Human-Machine Symbiosis)昭示着我们未来的发展方向。这种人机孪生关系,可以理解为一种互惠互利的双向强化的关系:技术赋予人类超凡的能力,而人类赋予技术意义和价值。在这种共生模式下,人类译者的创造力、批判性思维以及对文化的细腻感知,构成了其不可替代的价值。


     正如海德格尔所言,人类应“诗意地栖居”。在翻译领域,译者需要以一种充满诗意、敬畏与感知的姿态,深入语言的世界中。这种栖居方式不仅仅是表层的语言转换,更关乎对语言背后所承载的人文、历史与哲学的深度挖掘。正是在这种充满诗意的探索中,译者的主体性得以彰显和重构。


    通过与技术的和谐共生,译者不仅不会丧失话语权,反而能够在技术的辅助下,进一步发挥自己的主体性。这种共生关系的实现,正是依赖于译者对语言深邃的洞察力和对翻译过程的积极投入。因此,大语言模型翻译技术的发展不会让译者失去话语权,而是赋予了译者在新兴翻译生态中争取主导地位的契机。


(根据王华树教授互动答疑活动内容整理)


扫码试读



特别说明:本文仅供学习交流,如有不妥欢迎后台联系小编。


推文编辑/审核:李丹

资讯推荐

GenAI时代译者如何跟上技术步伐?



问题回顾

【01】AI时代,传统的翻译理论是否需要被重构?

【02】GenAl时代,外语专业教育如何转型?

【03】AI翻译是否会削弱译者的主体性?

【04】何为翻译技术跨学科研究的根基?

【05】GenAI时代,是否需要重新审视翻译伦理?



如您喜欢我们的内容,欢迎您点赞、在看、转发,更多问题可后台留言小编哦



翻译技术教育与研究

科普翻译技术知识

推动翻译技术应用

促进翻译技术融合研究


    后台留言,小编会尽快回复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翻译技术教育与研究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