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深度长文】我国人口所面临的挑战与非对称机遇!

胯下痛公寓新之助 悟空新之助 2022-04-10
前言
春节期间完成的中国人口节点性总结文章,总字数6000+,最后5%的内容是收费的,象征性收费50微信豆。
理解透中国的人口至关重要,这将是理解我国大政方针以及经济发展战略的坚实基础,这关系到你的工作、生活和投资。最近两年,我多次在文章中强调一个观点:人口(结构)将是理解中国未来大政方针和经济活动的基础。
比如世界工厂、房地产、生育政策、整治教培、城市抢人大战、双循环、产业升级、消费升级、一dai一路、RCEP等等,背后的基本盘都是我国人口,尤其是人口老龄化要素。
中国人口几个关键事实及其拓展研究如下:
1、2022年或将是人口负增长元年
2022年1月17日,统计局公布2021年全年出生人口1062万人,死亡人口101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8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34‰。2020年出生人口为1203万,因此2021年相较于2020年减少141万,下降幅度11.72%。七普统计局修正数据说2016年出生人口1800+万,意味着5年时间,出生人口下降约800万。
其后,2022年1月24日,公an部发布2021年全国姓名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2021年出生并已经进行户籍登记的新生儿共 887.3万。2020年的数据是1003.5万,意味着公an部数据来看,2021年出生人口减少约115万。
两种口径都可以看到我国出生人口急速下滑,短短5年,出生人口几乎减半,出生人口敏感型产业正在经历巨变,比如奶粉、婴幼儿生活用品等市场面临腰斩,意味着16年和21年出生的人中高考难度系数天壤之别。
不仅如此,由于建国初的人们寿命将至,这意味着死亡人口不会减少,只会继续增长。一方面出生人口还会下降,而且是按照10%+的速度减少,另一方面死亡人口却会继续增加,这意味着2022年就是人口负增长元年。
此前联合国、各大机构以及著名专家预测的中国人口负增长元年约在2030年,现在来看,显然乐观过头了,实际上提前了至少8年。
  1.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2019年初发布的《人口与劳动绿皮书》指出,中国人口会在10年后到达最高峰水平,即2029年之后出现负增长。
  2. 联合国《世界人口展望2019》预测中国的生育率2021年为1.70,2030年为1.75,人口到2032年开始负增长。生育率是指出生人数与同期平均育龄妇女人数之比。
  3. 美国人口普查局2021年预测中国的生育率在2021年为1.50, 2030年为1.52,人口在2031年开始负增长。
  4. 中国《国家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预测2020-2030年生育率稳定在1.8,人口在2031年才开始负增长。
2021年公布的出生人口数据显示二孩占比43%,这表明二孩已经生不动了,我国出生人口19-20年二孩占比高达57%,16年属于完全放开二孩政策元年,该年出生人口二孩占比45%,21年已经跌回完全放开二孩政策之前了,说明二孩政策红利已经吃完了!
对了,2021年我国男性人口已经负增长了,以至于总人口男女性别比都更好看了一些。2021年公布的《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20年末中国男性人口为72357万人(七普数据为72334万),而统计局公布的2021年末男性人口为72311万,意味着2021年男性人口减少46万。
由于中国女性寿命高于男性,因此可以预见未来我国总人口男女性别比会越来越趋近100,看似更合理,但是存在结构性问题——少时男多女少、老了女多男少。
2、老龄化加速
统计局公布的2021年末老龄人口(65岁及以上)占比14.2%,正式超过分界线14%,步入老龄社会。我此前预计22 年我国老龄人口占比突破14%,还是低估了老龄化进程速度。
而且从历史数据来看,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加速度越来越大,七普相较六普老龄人口占比增加4.63%,六普相较于五普则仅增加1.91%,充分说明我国人口老龄化在迅猛加速。
最近5年中国老龄人口占比加速度高位运行,主要经济体方面也仅次于韩国,按照我们这种速度超越韩国也是指日可待。历史数据还表明日本貌似已经度过了人口老龄化最艰难阶段。在和主要对手美国比较下,我国人口劣势将越来越大。

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速,带来的最直接影响是人口抚养比急速拉升。劳动年龄人口的育儿养老负担不断加重, 总抚养比(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15-65岁】数之比) 从2010年的34.2%大幅上升至2020年的45.9% ,这相当于两个劳动力养一个非劳动力。 
下图可见少儿抚养比整体是向下的,最近十几年保持平稳,最近两年是因为全面放开二胎导致少儿抚养比小幅增长。但是,老年人口抚养比则是明显处于上升势头,而且是加速。2010到2020年,老年人口抚养比上升7.8个百分点至19.7%。
那么2050年中国总抚养比将达到多少呢?
联合国预估2050年老龄人口占比约30%,国内绝大部分机构甚至预测低于30%,甚至有机构预估仅23%,这典型闭门造车,存在过分乐观的大毛病。按照最新生育率和总和生育率来看,我国2050年65岁以上老龄人口占比或达35%,总和生育率或接近100%,意味着一个劳动力要养活一个非劳动力。
目前我们是两个劳动力养一个非劳动力,28年后劳动力创造价值的压力将翻倍。养老压力将空前大,我国人口老龄化峰值在2055-2060年区间。
中美PK下,我国人口优势或即将变为人口劣势。体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每年净增人口开始少于美国,因为美国人口暂时还不会负增长,而我们已经进入人口负增长通道了。上图也揭示了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是远大于美国的。
其二,美国最近20年出生人口保持400万规模,最近几年略微下降,但是我们的出生人口下降速度更快啊,出生人口是经济发展的源动力,目前综合国力还较落后美国,如果在出生人口这方面不具备压倒性优势,国家后续发展动力将锐减,比如出生人口降到500万,那样其实在国家发展源动力方面已经输了。
其三,美国人口还有一个优势就是移民流入,美国高峰期年移民净流入超过100万,现在也有60万左右净移民流入,美国只要稍微放宽移民管制,移民人口还可以迅速增加。美国移民的特点是年富力强、高净值、高学历的优质人才。而我国却在流失这种优质人才,不少还是去美国了,一增一减自然更加不利。
人口不仅是社会学问题、也不仅仅是经济问题,而是一切问题的核心。我个人认为我国要守住出生人口不低于800万的底线,否则即便GDP总量可以超过美国,也是短暂的超越。
3、城镇化见顶
七普数据显示,中国城镇化率由2010年的49.68%达到2020年的63.89%,增幅14.21%, 年均增速1.42%, 处于城镇化高速发展阶段。
2000年到2010年21世纪首个十年城镇化增幅为13.46%。1990年到2000年20世纪最后一个10年城镇化增幅为9.78%,而1982年到1990年8年城镇化增幅仅为5.53%。
上述数据表明1990年到2020年为中国城镇化最快速的30年,尤其是2000年到2020年的20年增速最快,这也是我国房地产发展最快的20年,20年发展抵得了先行发达国家的100年。
2021末,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4.72%,比2020年末提高0.83个百分点,明显低于1990年至2020年的城镇化增速,进一步表明我国城镇化到顶。
1980年时我国和世界中等偏上收入国家平均城镇化率的差距高达28.3个百分点, 到2019年时该差距已经缩小到不足2个百分点, 目前已经基本达到中等偏上收入国家的平均城镇化水平 。
“十四五” 规划提出, 到2025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65%,这一目标其实我们在2021年就实现了,说明顶层人士也清楚地知道我国城镇化到顶了。
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结构性问题,如下图所示,农村老龄人口比例远多于城镇,二者差距越来越大。2020年全国乡村地区60岁、 65岁及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比重分别达到23.8%、 17.7%, 分别较城镇地区高约8个百分点和6.6个百分点。
以我国当前人口老龄化城乡模式,随着农村老龄人去世,城镇化率会被动快速增长(类似日本)。  
下图为日本城市化的历史走势,日本的城市化经历过四个阶段,其中第四个阶段尤其应该得到我们的重视。1975-2000年,日本城市化率基本保持不变;但是到了2000年,开始了一波大幅增长。这是什么原因呢?
就是因为日本人口老龄化到了一个阶段:农村老龄人口死亡骤增,而年轻人又大多待在城市里,因此在计算城市化的时候,分母减少的速度大于分子,因此日本的城市化在2000年开始大幅增长。这个时候日本政府基本不需要出台政策吸引年轻人去城市买房生活,就可以自然而然地看到日本的城市化大幅增加。
日本在1975年左右基本结束城市化进程,目前城市化率稳定在91%左右。1945年-1975年,由于人口加速流入城市和“市町村大合并”,城市化率快速提高至76%;1975-2000年,城市化率基本保持稳定;2000年至今,因为町村老龄人口离世和第二轮“市町村大合并”导致的被动提升,城市化率由79%进一步上升到91%。

4、人口素质上升、中等收入群体扩张
七普数据显示, 1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由2010年的9.1年提高至9.9年, 文盲率由4.1%下降为2.7%, 九年基础教育更加普及。
从具体的受教育程度来看, 与2010年相比, 拥有大学(大专及以上) 文化程度的人口占比增长最多, 由8.9%提高至15.5% , 高等教育持续快速发展;拥有高中(含中专) 文化程度的人口占比也由14.0%提高至15.1%。相应地, 拥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占比由38.8%回落至34.5%;拥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占比由26.8%回落至24.8%。
最近几年都是我国大学生毕业高峰期,因此人口素质的提升还将快速发展。目前我国的难题不是人口素质提升,而是无法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给这么多大学生产业升级没有足够的规模就无法消化这么多高学历人群,以至于学历贬值和内卷严重,进体制成为了大学生争先恐后的选择。学历贬值也很厉害,考研报名人数不断创新高。
好处就是为产业升级储备了大量粮草,一旦某个方向产业升级急需人才就可以得到充足供应,不必烦扰人才不足的问题。高学历人才的供应充足也会降低人力成本,在中国企业挺进全球第一方阵的过程中具有相当成本优势。
从历年高考数据以及2021年出生人口仅1062万来看,我国人均大学生是确定性事件,如果中考一直实行50%分流原则,那么18年后,高考报名人数就会减半,即便100%录取,也不能填满那么多学校,意味着现在的很多高校(包括专科)18年后将不复存在,这种现象在韩国已经上演,有些大学因为招不到人而倒闭。
中等收入群体扩张方面,国家已经发文“十四五”时期,加快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构建“橄榄型”分配结构社会,加快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构建“橄榄型”分配结构,是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石。
消费升级或者说扩大内需毋庸置疑都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大战略,是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重塑公平合理的分配制度,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规模。
按国家统计局绝对收入标准计算,我国拥有约4亿人以上的中等收入群体,是全球规模最大、最具成长性的中等收入群体。正如统计局局长宁吉所述:我国有14亿多人口、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这是我们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构建国内强大市场的立足之本。
下表是两种GDP增速情景下的“十四五”期间中等收入群体测算,5.5%的GDP增速还是比较难,按照5%的测算十四五期间中等收入群体将增加9000万。
【从国际经验看,只有中等收入群体比重超过50%以上、形成橄榄型分布格局时,收入结构、分配秩序和社会流动性才能与高质量经济循环形成良性互动,方可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当前,我国中等收入群体比重约为35%左右,如果按照3%增速计算,到2035占比将超过50%,未来的十年是决定我国能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并迈进高收入国家的关键时期。
5、人口老龄化的影响
经济增速与劳动力人口增速密切相关。劳动力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生产要素之一, 劳动人口下降会加大成本压力, 影响经济增长速度。劳动力人口是创造价值的根源,非劳动力人口归根到底靠劳动力人口创造的价值养着。
年轻人口(儿童人口+劳动人口)是消费的主力军。人在幼年时只消费而不储蓄,是纯粹的消费者;在成年后收入增加,对于汽车、房地产的购置需求会上升,因此会增加在衣食住行各方面的支出;步入老年之后,随着收入逐渐减少,除医疗保健外其他各方面消费需求也相应减少。因此,一个国家的人口年龄结构直接影响该国的消费结构与消费增长动力。
高等教育群体大幅锐减是17年后的事情,短期内影响不大,但是,婴幼儿敏感型行业就没那么幸运了。比如幼儿园将会在未来10年内经历大变局。
21世纪教育研究院编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2021年中国教育观察》报告指出,由于2016年和2017年两个因“二孩政策”新生儿增加的年份出生的儿童已经在园,而幼儿园普及率在当年也达到了历史新高85.20%,2020年是幼儿园在园人数峰值,在其后,“十四五”期间幼儿园在园人数将逐步下降。
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幼儿园在园人数4818.26万人。报告预测,2021-2023年,学前教育将迎来总供求平衡的拐点,正式进入后普及时代。
以2020年幼儿园总数29.17万所,基于在园儿童4818.26万静态测算,未来十年期间,在园人数对应的园所总数量将缩减15%-40%。
机构预测还是太乐观了,2021年出生人口相较于2016年减少800万,降幅超过40%,后续出生人口下降还是大概率事件,因此可以说10年后幼儿园人数减半是大概率事件,减少40%算好的了。
下图可以看到乡村幼儿园人数已经开始大幅减少,农村合村并校已经不是稀罕事儿。不过大城市的婴幼儿市场最后受到影响,因为大城市对年轻人的虹吸效应可以延迟婴幼儿负增长时间点到来。(以下收费内容主要是具体投资思考分享,原本分享到VIP群的内容)

微信扫一扫付费阅读本文

可试读95%

微信扫一扫付费阅读本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