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郁土: 储安平,一个不应忘记的人

郁土 郁土 2024-02-05

读《储安平:一条河流般的忧郁》


 

一个偶然的机会,于路边旧书摊以两元买得这本由谢泳编的《储安平:一条河流的忧郁》,如获至宝。


储安平何许人也?许多中学生朋友可能会问。因为这个名字在人世间消失有几十年了,发出这样的疑问正是当然。书的勒封上这样介绍:


    储安平是继胡适之后我国又一位著名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代表,他于抗战胜利后创办的政论周刊《观察》,曾在当时名噪四方。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光明日报》总编辑,因提出“口天下”被打成右派,“口口”又被批斗,终于含冤出走,至今下落不明。


这几句话,简明扼要地介绍了储安平的主要生平。欲进一步了解他,这本书能提供很好的帮助。


全书共分两大部分,一是谢泳写的《储安平评传》,二是储安平所写的散文、政论、序跋与书信。当代关于名人、伟人的传记出得不少,我看得不多,觉得好的只有周作人的《知堂回想录》。今日读谢泳所写《储安平评传》,就觉得他十分客观地介绍了储安平的一生,十分难得。读过这个评传,再阅读下面储安平自己的文字,理解起来就更容易一些。这个评传等于是搭建了一个舞台,一个业已过去了的世界,储安平的文字就要在这上面起舞了。


民国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历史学家我们知道得不少,但关于社会观察家、政论家,因种种原因,就很难进入我们的视野,储安平就是一个好例。储安平虽自谦“我自问我自己对于文学丝毫没有一点修养,有的只是‘兴趣’,我的作品可以说明我在文学上的造诣是如何的肤浅和空虚”(《〈说谎者〉自序》),但我觉得,他所写下的《母亲》《小病》等,放在他那一代的文学大家的作品中,也毫不逊色。且看《母亲》的开头与结尾:


我生下来了6天,我的母亲就死了。还只有6天生命的小生物的我,所给予我母亲的印象,就像白烟一般的淡吧!但母亲所给予我的印象更渺茫……


   每次,我的思潮一溅上了旧事之追忆,我便会分外地怀念到我的母亲;而每当怀念到我的母亲时,我便更会感到一种恐惧,一种来日方长的恐惧!


假如不是政治的原因,他的作品一定会进入中小学课本的。


而他一生最杰出的贡献,当在他创办《观察》杂志与所撰写的锋芒毕露的政论。《观察》杂志于1946年9月1日在上海创刊,1948年12月25日遭到国民党的查封。“他的理想是做个有资格批评一切政治势力的言论代表”,“由于《观察》是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以超然态度创办的,所以它能够在具体政治具体态势的评价中,保持客观、公正的立场,以知识分子的良知和责任感,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多方面地进行畅所欲言的自由评说,体现了知识分子在事业之外对社会的关心”(谢泳言)。正因他秉持知识分子的良知与责任感,且处于党派之外的超然态度,所以,他对于执政的国民党的批评也就一针见血:


但是我们的口口,一看见有人批评它,便脸红耳赤,度量既小,疑心又重,总以为人家要“颠覆”它,殊不知口口人物固无不可替换者,口口制度尤无不可更改者。拆穿了讲,毫无稀奇可言,只有那些占了茅坑不拉屎的人,才怕人家把他拉下来,于是今天想封这家报馆,明天想封哪家刊物,说到头来,还是为了自己的私权,不是为了国家的福利(《口口利刃指向〈观察〉》)。


他理直气壮地宣称:“一个从事言论的人,假如环境允许他秉其智慧,凭其良心,公平论政,他对国家所能有的贡献,未必即在一个部长之下。”(《我们对于美国的感觉》)。

这就是储安平!

  二O一一年九月十二日上午

(刊《新读写》2011年第12期)

(特别鸣谢 照片拍摄 杨友苏)



郁土微信相关文章


郁土: 刘文典因称蒋为“先生”被罢职入狱

郁土:“中国文艺复兴之父”

郁土: 不只鲁迅骂人,章衣萍也骂人

郁土:太原报纸骂阎锡山,而阎不封报馆

郁土: 钱穆所受之社会教育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郁土: 储安平,一个不应忘记的人

郁土 郁土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