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郁土:王锡侯与约翰逊

郁土 郁土 2024-02-05


初看这个题目,你可能会感到莫名其妙,因为熟悉英国文学史的人,不可能不知道塞缪尔·约翰逊(1709~1784),他是著名的《约翰逊字典》(1755年出版)的编纂者、作家。那王锡侯又是何许人也,敢来和大名鼎鼎的约翰逊相提并论?


其实,熟悉清代文字*狱的人,应该对王锡侯(17131777)并不陌生,《清代文字*狱档》(上海书店版)即收有王锡侯《字贯》案,而《字贯》(1775年刻成)就是一本字典。前者因为《约翰逊字典》而名垂青史,后者则因《字贯》而被杀头抄家,连累三子四孙被杀,牵连一百余人。翻手头所有的辞书《辞源》《辞海》《国语辞典》《中国人名大词典·历史人物卷》(上海辞书)与《中国历代名人辞典》(江西教育),均无王锡侯之名,而《辞海》中却收录了约翰逊词条。同样是字典编纂者,生前的遭遇差别如此之大,死后的际遇又不同如此,这又是为什么呢?


约翰逊出生于利奇菲尔德镇一个小商人家庭,曾就读于牛津大学,因家境贫寒中途辍学,后漂泊至伦敦,以卖文为生,写过诗歌、戏剧、散文,办过刊物,花费9年时间编纂《约翰逊字典》并以此成名,生前备享荣宠。其事迹可于杰姆斯·鲍斯威尔(17401795)撰写的《约翰逊传》里寻求。


而王锡侯,自小苦读,于38岁才中举,后于科举灰心,因其善于考证字形字义,对《康熙字典》做过精深研究,并针对其不足之处,花费17年心血,编纂而成《字贯》。没想到为仇家王泷南告发,乾隆“及阅其进到之书第一本序文后‘凡例’竟有一篇将圣祖、世宗庙讳及朕御名字样悉行开列,深堪发指,此实大逆不法,为从来未有之事,罪不容诛,即应照大逆律问拟以申国法而快人心”(《将王锡侯迅速锁押解京严审治罪谕》。于是,王锡侯由凌迟改为斩立决,15岁以上子孙七人斩监候,秋后处决,其他人统统充发黑龙江,与披甲人为奴。此案牵连近百人。《字贯》当然也被销毁了。


其实,可叹息者绝非王锡侯一人。在康熙五十年(1711年),翰林院编修戴名世就因为在《南山集》中使用了明朝永历年号,不但自己被砍头,而且牵连了300多人。到了雍正朝,雍正在杀了年羹尧后,抄家后发现钱名世称颂年功德的赠诗,于是雍正“着将钱名世革去职衔,发回原籍。朕书‘名教罪人’四字,令该地方官制匾额,张挂钱名世所居之宅”。你能想象一个曾中过进士、官至侍讲的人,住宅大门口悬挂着皇*帝写的“名教罪人”的匾额,亲朋好友与走过路过之人都能看到,这让人情何以堪?非但此也,雍正居然还想出了更刻毒的办法:


可令在京见任官员,由举人、进士出身者,仿诗人刺恶之意,各为诗文,记其劣迹,以儆顽邪,并使天下读书人知所激劝。其所为诗文,一并汇齐缮写进呈,俟朕览过,给付钱名世。(《“名教罪人”谈》)


于是满朝文官撰诗批判钱名世,写好后交雍正审阅,认为满意后交付钱名世刊印。其中翰林院侍读吴孝登、陈邦彦等因作诗不合圣意,吴被发往宁古塔给披甲人为奴,陈则落职。于是就有了汇编385人大批判诗的《名教罪人》一书了。这是发生在雍正四年(1726年)的事。而有清一代的文字*狱多达123起。


说完了王锡侯的悲惨遭遇,让我们再来看看约翰逊所受到的礼遇吧。1760年,乔治三世即位,鉴于“作为一个有学识的优秀人物的约翰逊,竟无任何固定资产,于是,国王恩宠他年俸300镑”(鲍斯威尔《约翰逊传》)。非但此也,1767年2月,国王还接见了他。而接见的过程更堪称奇特:


国王听说约翰逊常到他的宫廷图书馆来,就说,如果约翰逊来了,马上向他禀报。一天晚上,约翰逊一到图书馆,就从书架上取下一本书,坐在火炉边,凝神阅读起来。于是巴纳先生(图书管理员)悄悄走进国王的房间,禀报说约翰逊博士已在图书馆里了。国王说他现在有空,愿意去见他。于是,巴纳先生拿起放在国王桌上的一支蜡烛举着,给国王带路。他们穿过套间,直走到图书馆的一道禁门,国王有钥匙可以开启。进得房门,巴纳先生走到正潜心研究的约翰逊博士跟前,悄悄说:“先生,陛下来了。”约翰逊突然惊起,静静伫立着。国王走近他身边,他很快就不感到拘束了。


国王说,他知道约翰逊常来图书馆,还说他听说约翰逊最近去过牛津,并问是否喜欢还去那里。约翰逊回答说,他确实喜欢到牛津去……于是国王问他,牛津大学在干些什么……国王又问,在牛津和剑桥有没有更好的图书馆……国王又问约翰逊:“万灵图书馆与基督教会图书馆是否算最大。”约翰逊说:“除包得利恩(博德林)图书馆外,万灵图书馆可算最大。”国王说:“对,这就是公共图书馆。”


国王问他在写什么东西……国王好像鼓励他应该相信自己作为一个有创作能力的作家会有不少知识储存着的,而且鼓励他继续创作,然后说:“我认为你不会从别人身上借鉴更多的知识。”约翰逊说,他认为自己已经尽到了一个作家的职责。国王说:“如果你不是曾经写得这么好,我倒也是这么想的。”(《约翰逊传》)


乔治三世之接见约翰逊,是“愿意去见他”,而非召而见之;当时英国已有牛津、剑桥等大学并图书馆,还拥有公共图书馆。国王与约翰逊之间的谈话是如此平易近人,而非像我们的皇*帝动不动言刮言杀。十八世纪的英国正在进行工业革命,其后很快成为世界霸主。


十八世纪的中国正值康熙(1662~1722年在位)雍正(1723~1735在位)乾隆(1736~1796在位)统治时期,也就是所谓的康乾盛世,却发生了一百多起文字*狱。世人皆知清末国力衰弱,国势不振,为外人所欺,而不知病因其实早在所谓的盛世已经种下;而大英帝国的崛起也绝非仅仅是工业革命后所带来的船坚炮利,王锡侯与约翰逊的遭遇就是明证。

二O一六年十二月六日上午


郁土微信相关文章

————————

郁土:康熙的软硬两手

郁土:乾隆的皮鞭

郁土:面首的诗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郁土:王锡侯与约翰逊

郁土 郁土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