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丨《西藏的变迁》:听爱泼斯坦讲西藏故事
《西藏的变迁》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持续关注跟踪西藏变迁的英文著作。作者伊斯雷尔·爱泼斯坦是享有国际盛誉的记者,曾任中国外文局《中国建设》(现《今日中国》)杂志社总编辑。该书是爱泼斯坦在担任《中国建设》总编辑期间,三次远赴西藏,采访报道西藏社会的发展变迁,并在此基础上所撰写,是中国涉藏对外报道的一部重要著作。
▲《西藏的变迁》(点击图片即刻购买)
爱泼斯坦一生持续关注西藏社会的进步与发展20余年,分别于1955年、1965年、1976年三次赴藏,以记者身份深度采访西藏一线干部群众,整理上百万的采访笔记,以此撰写的英文著作Tibet Transformed于1983年由新世界出版社对外出版发行。
该著作以国外读者为主要受众,介绍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西藏民主改革前后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为读者呈现了一个真实生动、不断发展进步的崭新西藏面貌。
Tibet Transformed曾长期没有中文译版,也是爱泼斯坦唯一一部尚未有中文译版的英文著作。对于国内读者和研究爱泼斯坦、西藏传播的学者来说,不能不说是件憾事。
2019年,西藏民族大学教授高全孝与翻译团队完成Tibet Transformed中文版译著《西藏的变迁》,这对于国内读者进一步了解西藏民主改革前后的巨变,多了一本难得的历史参考和学术指南。
▲爱泼斯坦在西藏采访。
爱泼斯坦在西藏期间的采访调研深入到家庭、学校、牧场、建筑工地、医院、草原等基层,采访对象多是工作在一线的基层干部群众。他们中不少是曾经的“朗生”(农奴主家里养的奴隶,被视为“会说话的牲畜”)、“差巴”(农奴),爱泼斯坦通过讲述他们的故事展现了西藏发生的巨大变化,生动地勾勒出了西藏社会的新面貌。
《西藏的变迁》兼具科普性和学术性,是一部介绍西藏民主改革伟大成就的巨著。其中,大量内容均首次展现在读者面前,著作中对话和讲述内容充实,可信度和可读性强,让读者对西藏的过去和现在有清晰、明确的了解,兼具史学和文化传播双重价值。
▲爱泼斯坦(左一)于198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20周年之际第四次进藏采访。
爱泼斯坦撰写文章时还查阅了诸多史学资料,融史学、民族学、新闻传播学、政治学于一体,将“西藏问题”从源头开始进行了系统分析,将旧时代西藏的黑暗与欧洲中世纪进行了客观对比,从学术视角揭批了藏独的真实面目,阐述了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中文译著的出版,对于了解和传播西藏文化、加强民族团结、反对藏独分裂、维护祖国统一具有一定的促进意义。它既是民族团结和反分裂教育的普及读本,也是研究西藏历史、传播西藏、驳斥藏独势力的学术著作。
《西藏的变迁》最初撰写使用的语言是英语,相对于其传播内容的文化背景而言,属于“异语写作”,而中文版译著将原本用异语描述的文化场景用中华民族的通用语来诠释,属于“文化回译”。
原著记录的内容在时空二维上与现当代中文读者,特别是年轻读者有一定距离,译著较好地掌握了忠实原则,保留了时代特征,语言朴素,符合新闻纪录的特点。例如,赤脚医生、政治挂帅、互助组、阿佳、差巴,这些体现时代和民族特征的词语很容易把读者带回到往昔时代,回到遥远的青藏高原,融入感极强。
对于现代读者不太熟悉的内容,译者也适时以脚注形式增添了译者注,在方便读者理解的同时,又保持了阅读的连贯性。
《西藏的变迁》是爱泼斯坦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的客观呈现。其中文译著版的出版,不仅填补了爱泼斯坦英文著作仅剩一部尚未有中文译版的空白,也是对爱泼斯坦最好的纪念。
作者:周德仓(西藏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
原文于2019年11月刊登于今日中国杂志社官网
- END -
编辑:袁帆
RECOMMEND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