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由中国外文局与鹏城实验室主办,中国外文局翻译院、外文出版社承办的人工智能与国际传播高峰论坛在京举行。论坛以新技术赋能国际传播为主题,深入研讨利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推动和加强国际传播工作议题。来自中央国家机关、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院所、媒体机构、高新技术企业等领域的近百名专家学者参会。
中国外文局局长、中国翻译协会会长杜占元,中国工程院院士、鹏城实验室主任高文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国外文局副局长于涛主持论坛开幕式,中国工程院院士、教育部原副部长赵沁平,中国工程院院士、鹏城实验室数理部主任于全,中国翻译协会原常务副会长,中国驻瑞典、新西兰原大使,外交部翻译室原主任陈明明出席开幕式。
杜占元在开幕致辞中指出,以人工智能为引领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加速推进,也深刻改变着国际传播的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把握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机遇,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是事关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要聚焦战略引领、强化技术创新、加快融合发展、深化跨界合作、遵循传播规律,充分集结跨领域的资源力量,推动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和人工智能发展协同共进、实现新的突破。
高文在开幕致辞中表示,外文局作为国家文化交流的重要出口单位,站在新时代中国国际传播事业的新起点和最前沿,承担着党和国家对外宣传重任。鹏城实验室将携手外文局,肩负国家使命,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融合发展的契机,以“开源、开放、共建、共享”为宗旨,聚合国内外优势资源,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国际传播产业深度融合,助力国际传播建设向着更加智能化、精准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
于涛表示,在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之际,举办人工智能与国际传播高峰论坛,共商国家翻译能力建设和对外话语体系建设,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要求的具体举措。
▲中国外文局与鹏城实验室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
论坛期间,中国外文局与鹏城实验室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旨在加强人工智能与媒体融合方面的全方位合作,全面实施精准传播联合行动,共同促进国际传播事业融合发展。成立中国外文局翻译院智能翻译实验室,依托实验室平台,发挥优势、凝聚力量,明确任务、推进项目,力争通过实验室建设赋能新时代翻译行业和语言服务行业科学健康发展,充分运用科技进步成果提升国际传播能力。科技日报社副社长李惠安,中国翻译协会常务副会长、中国外文局原副局长兼总编辑黄友义,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胡百精,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副司长刘宏,中国语言智能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工智能学会语言智能专委会主任、首都师范大学原副校长周建设,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研究员冯志伟,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宗成庆,航天科技集团研究员敬石开,鹏城实验室智能部专家相洋等作主题演讲。
李惠安表示,人工智能是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国际竞争的焦点和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国际传播事业不仅给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应用提供了新的场景,也为媒体提高全球报道能力搭建了广阔的舞台。
黄友义表示,人工智能技术与国际传播工作的融合,对加强国家翻译能力和对外话语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未来是大数据时代,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将助力打通国际传播“最后一公里”。
胡百精表示,人工智能正在深刻影响新闻媒体的生产模式和传播模式,推动国际传播向着更加智能化、精准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成为影响国际传播格局的重要变量。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人工智能既是抓手,同时也是支撑、保障和方向。
刘宏表示,要大力提升语言文字信息化水平,进一步关注前沿信息技术与语言文字应用的交叉融合,加强语言文字信息处理中的智能计算理论研究,加强面向实际需求的各类数据库建设,加强语言文字处理、基础理论、关键技术、资源平台的转换和应用。论坛举行“人工智能时代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技术赋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播”和“翻译技术、翻译标准与国家翻译能力建设”两场平行分论坛,与会人员围绕论坛主题,开展深入研讨交流。论坛期间,中国外文局翻译院智能翻译实验室发布了《翻译技术发展共同行动计划》,鹏城实验室发布了“丝路2.0多语言翻译平台”。本次论坛是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举措,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成果应用快速发展为基础,深入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国际传播事业的新思路和新举措,通过技术传播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中国提供新路径和新方法。- END -
供稿、供图:中国外文局国际合作部、翻译院
编辑:袁帆
推荐阅读
千帆出海—网络文学走出去论坛举行
中国外文局对外话语创新合作基地授牌仪式举行
新时代国家形象国际传播途径与方法高级研修班在京举行
首届战略传播论坛在江西举行
《中国关键词:生态文明篇》多语种系列图书发布
中国国际出版集团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中国国际出版集团天猫旗舰店:一本好书开启新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