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什么音乐节越来越贵了

王枻坤 真故研究室 2022-09-13

7月10日,柏林护士巡演过程中,一乐迷当场洒酒;九宝巡演台下有人喷洒防狼喷雾;万能青年旅店演出因天气原因临时取消,鼓手被台下扔的水瓶砸晕;脏手指巡演,一包烟差点扎进主唱眼睛里。一天四场演出事故,齐上热搜,乐迷们称其为“滚圈事变”。

而在这之前,一条"谁来管管演出刺客"的话题早已突破一亿阅读量。受疫情影响,全国的演出活动已经偃旗息鼓许久,无论是组织者、歌手还是观众,对现场的怀念情绪都积蓄到一定程度。自从七月起,铺天盖地的演出信息霸占大麦、秀动等平台首页,乐迷们看着纷至沓来的场次信息,忽然发现票价已经变得高攀不起了。

#01

以前的音乐节已经死了,现在是钮钴禄·音乐节。
最先冲进高价音乐节前列的是温州楠溪江·星巢秘境音乐节,预售788、全价988、VIP1288,呼声最高的许嵩也是摆在了海报的第一行,价格相比于疫情前,翻了不止两三倍。主办方同样为晓峰公社的成都仙人掌音乐节,票价更是高得离谱,单日预售票999元,VIP票1599元,双日VIP联票更是炒到2999元。不少摇滚死忠粉们调侃道:“摇不动了,我还是滚吧。”
图|成都仙人掌音乐节票价
票价100、200元,拼手速的音乐节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在遭受疫情重创后,音乐节绝地反弹的一大重要标志是票价直线上升。拿草莓音乐节来说,2009年的草莓音乐节票价仅为80元,2014-2016年在100-200元不等,三日通票预售380元,而现如今单日预售票价就已来到580、680元。
如果演出阵容足够值回票价,观众自然不会有太多怨言,但是现实情况恰好相反,票价直线上升,但演出阵容的含金量却在降低。
2018年,第一届仙人掌音乐节举办时,主打的就是摇滚类别,首次请到的就是崔健、黑豹、唐朝、郑钧、许巍等一众老炮,是真正的“活化石”级别的摇滚歌手,这样的阵容至今仍是十分罕见。
图|第24届仙人掌音乐节演出阵容
当时的票价也是十分亲民,早鸟票仅260元,预售单日300元,三日通票才800元,真正做到了雨露均沾,没有在价格上将任何收入群体的观众排除在外。而对比今日,以往三日通票、群星云集的演出票价,现在连一天的预售都买不下来。更何况,如今音乐节的阵容已经无法与当时相提并论。
资深摇滚乐迷楚阳也深有体会:“第一次参加仙人掌音乐节的时候,无论是从阵容、灯光还是选曲,给我的体验都是极致的,在台下和朋友一起感受摇滚带给内心的那种震撼和肆意,是我永远忘不掉的,在那以后,再也没有过那种响彻心扉的感觉了。”
#02
观众吐槽票价贵,音乐节主办方这边也苦不堪言。
音乐节在国内的历史并不长,很多音乐节更是近几年才成立,没有几个能够在市场变幻莫测的形势下保持从容。
国内第一家音乐节品牌——迷笛,其负责人曾表示,公司在经营后的第七年才实现“音乐节盈利”。老大哥尚且如此,行业的艰难可见一斑。目前除了为数不多运营十几年的老牌音乐节之外,新兴品牌的音乐节演出普遍都是赔本赚吆喝。
图|梅卡德尔演出现场
疫情之后,市场更是加快了对音乐节厂商的筛选。头部唱片公司摩登天空表示,2020年初,取消的音乐节在20-25场,公司损失在1.2-1.5亿之间。这种情况不止发生在摩登天空,整个演出市场都呈现“绝收”的惨淡局面。
去年五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演出市场随之回暖,乐迷积压一年多的躁动迎来释放的机会。音乐节、Livehouse两大演出类别的观演人数井喷式增长,较2019年分别上升了173%和326%。可惜好景不长,今年年初,广东、上海、江苏、北京疫情反复,超过20多场音乐节集体“爽约”。好不容易等到七八月,天府成都迎来音乐节旺季,却因突如其来的疫情,不得不将一些的演出延期举行,星巢音乐节负责人徐晓峰只能含泪为乐迷们退票。
不久前的星巢秘境音乐节,同样因为成都突发疫情,不得不延期至10月举行。音乐节临时爽约,场地租赁费、音响设施费用以及艺人的预付款都会有相应的损失。此外,赞助商的品牌资助计划也有可能会因为日期的变动而取消或降低。同时,短期内骤增的退票业务也是对财务的一次冲击。在小红书平台上,不少等待退票的乐迷表示自己排队排到千名开外了。
靠这个夏天回血的计划落空,很多中小音乐节已经面临破产的境地。
即便有的音乐节能够如期举行,付出的成本也要远高于以往。承办过多场演出、同时也是国内一摇滚乐队的主唱的程旭表示,由于疫情反复,一些不可控的隐形成本才是最为头痛的。既然是线下演出,防疫是重中之重,除了场地费之外,日常消杀、医护用品、艺人的隔离费用都是不能省的。
此外,现场的工作人员的费用也水涨船高,如搭建LED屏幕的工人,2018年工人一天的费用差不多在200元左右,而现在时薪都快突破300了,一天算下来要千元以上。
图|痛仰乐队
筹备执行成本之外,各个艺人和乐队的出场费也是音乐节成本的大头。
2019年《乐队的夏天》的成功,让一些地下小众乐队出现在大众的视野。程旭表示,自从《乐队的夏天》出圈后,许多腰部艺人身价暴涨,来到了20-60万之间,头部艺人普遍超过80万,一些乐坛老将更是要百万以上,短短两年涨了将近三四倍。
相较于前几年,现在音乐节艺人成本整体涨了20%-30%,这些成本中不单单只有出场费,还包括艺人团队的人员配置、服务等其它费用。
#03

音乐节刺客被诟病,归根结底是演出模式的发展与受众的期待产生了偏差。它建立在乐迷对音乐的情怀和热爱之上,但同时作为商业活动,它又必须以盈利为目的。

音乐节作为舶来品来到中国,最初形态只是一个展示的舞台。2000年的第一届迷笛音乐节,不过是迷笛音乐学校给学员们举办的一场文艺晚会,此后的两届也依旧免费。

随着乐队、摇滚和音综的成功破圈,听乐队、看演出、蹦live像是一种新的潮流风向标,这些代表着自由、青春、热血的年轻符号,迅速成为Z世代必不可少的社交文化。潮男潮女们开始涌入各大音乐节盛况的热烈背后,是基数庞大具有消费力的群体。自资本嗅到商机后,音乐节从零星散落到遍地开花,只用了五年。

从以前摇滚一家独大,到现在争奇斗艳的音乐"大乱炖",音乐节不再是滚圈自嗨,嘻哈、重型、电音等多种元素混合的拼盘演唱会屡见不鲜,不同类别的音乐文化在同一场域不断碰撞。

图|痛仰演出现场

商业化让音乐节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也产生了许多问题。一是,为了票房和关注度,厂牌开始奉行“流量至上”的原则,经常会请一些跨界明星、网络歌手作为特邀嘉宾站脚助威。二是,大小音乐节都在争抢几位当下大火的艺人。去年国庆,五条人在八天内要奔赴五个不同的城市演出,音乐节最终成为网络流行的附庸,观众在现场只能看到阵容、曲目同质化严重的演出。

在这样的基础上,今年音乐节还是以令人高不可攀的姿态出现在众人面前。

这样的定价,恐怕是整个行业的共谋。演出行业断粮许久,一旦抓住机会有饭吃,就想一顿把过去两年饿的肚子都填回来。

乐评人邓柯对此也表示过无奈:近两年的演出行业比餐饮还惨,提价回血可以理解,要优先满足购买力强的人群,看不起的先忍忍,后面会降的。

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了,当市场变得飘忽不定时,音乐厂牌只能选择优先服务它的核心用户。而检验核心用户的标准也很简单——消费能力高,买得起高昂的门票的人,而不是那些内心狂热但口袋空空的大学生。

令人唏嘘的是,今年的仙人掌音乐节从预售到演出之前,不再像往常一样很快售罄,开场之后依然有大量余票。


- END- 
撰文 | 王枻坤
编辑 | 马   路



- 互动 - 
如果您有线索或想要讨论更多,
欢迎在后台输入关键词“读者群”,加入我们。



- 推荐阅读 -
SHEIN啃不动东南亚
商超盯上了绿化带
烂尾楼套牢670位硕博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