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修脚店才能穿越周期
最近几年,“泡泡玛特”风靡全国,似乎已经成了大型商场的标配,在很多城市的地铁站,也常能看到它亮黄色的自动售卖机。去年,有数据机构爬取了泡泡玛特线下门店周围一公里内的品牌,发现与它同时出现频率最高的不是同样常见于商场的星巴克、优衣库或名创优品,而是“郑远元专业修脚房”。
两个毫不相关的品牌扎堆出现,并无任何联系。在日常生活中很少被关注的郑远元修脚店,实际上数量庞大,远高于人们印象中大热的潮玩店。截至2021年底,泡泡玛特在国内开有295家门店,1611家机器人商店,基本集中于一、二线城市。而“远元集团”官网显示,目前郑远元修脚店有6520家,覆盖了大陆所有省份。
修脚,这个看似不起眼的行当,也能做成年入几十亿的大生意。
郑远元出生于陕西省安康市紫阳县的一个偏远山村。因家庭贫困,他初中辍学,十几岁就下煤窑干活,还学过厨师、杂技。十七岁时,他去四川跟亲戚学修脚。出徒后,他辗转至汉中,想在足浴店打工,租好房子、置办好生活用品,却几次登门求职被拒,花光现金的他只好走上街头。
2003年,20岁的郑远元开始摆摊修脚。
最初他把摊摆在客运公司门口,被人赶走后换到路边,一下子生意激增,修脚3元一次,他第一天就挣了120。就这样干了两年,有次一个客人提醒他,摆摊终归不稳定,还是得有个正规的店面。郑远元立刻行动起来,租店面、办执照,在2005年底开起了自己第一家修脚店。
凭着积累的客源,较低的价格和周到的服务,修脚店的生意一直很红火。郑远元想扩张店面,找乡亲来帮忙,但人们都不愿意“捧着别人的脚赚钱”。几番动员,他才拉来姐姐、嫂子和几个老乡。2006年,他相继在汉中、安康和四川达州开起分店,2007年正式注册了连锁有限公司。
回顾这段飞速发展的创业史,郑远元称自己找到了一片蓝海。“医院没有专门针对脚病的诊室,足浴店又只按摩不治病,修脚虽然有上千年的历史,可真正钻研这行的人越来越少,需求却逐渐增多,这就是商机。”
进入2000年后,洗脑般的“亮甲”广告为人熟知,灰指甲成了被大众重视且广泛讨论的足病,这为大大小小的修脚房的冒头创造了土壤。
除了郑远元,其它几家名号响亮的修脚巨头也基本上都是在2000年初发展起来。从湖北起家的彭有兵在2005年注册了“彭世修脚”的商标,他的修脚技法属于南派,与北派修脚的龙头郑远元分庭抗礼。
2004年创立“朋朋修脚店”的高广东则是把国内“两派三路”传统技法和西医理论结合,发展成“第三流派”。
十几年来,修脚江湖群雄逐鹿,郑远元稳坐头把交椅。目前,朋朋修脚大约有400家门店,彭世修脚有4000多家,而郑远元门店已达到6520家,且均是直营店。
郑远元最初占据市场的方式是打价格战,在所有门店推出“泡脚+修脚+按摩=8元”的超低价套餐,这个套餐几乎不盈利,但占住了客流量。有了稳定的客源,再推广利润更高的修复、治疗项目,就容易许多。
此外,“政商合作”对郑远元的产业扩张起了极大的助力。“他在产业扶贫这方面,赶上了一个非常大的红利。”朋朋修脚创始人高广东曾这样总结郑远元的成功秘籍。
2013年,国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的理念,作为国家级贫困县的紫阳县积极响应。当年年底,正在不断扩张分店的郑远元急需员工,他主动联系家乡县政府谋求合作。县领导对郑远元的公司和修脚行业进行调研,决定在紫阳开办修脚培训学校,以促进县民的就业与脱贫,同时向郑远元的公司定向输送人才。
政府将花了3000多万建造的职校楼改造成修脚学校,每年还拿出1000万作为培训经费。培训班一期12天,学杂费全免,还有交通补贴,包吃、包住、包就业,提供的岗位只在郑远元修脚店。
每年,县政府都有一定的招生指标,2019年前是6000个,2020年是4000个,分派到各村,每村30个左右名额。村干部挨家挨户宣传,为了方便村民报名,还专门制作了微信小程序。
大力推广下,“专业修脚县”初具雏形,仅紫阳县就有4万人通过培训成为了修脚技师。
2016年,郑远元的家乡紫阳县铁佛村人均收入达到了2.5万元,存款100万元以上的修脚店小老板有200多户。曾经一贫如洗的煤矿村成了致富示范村。每年春节前,在全国各地做修脚生意的村民返乡过年,村道上跑着的车子挂着全国各地的牌照,宝马、奥迪等豪车随处可见。
目前在北京丰台一家郑远元修脚店做店长的张金燕就来自紫阳,多年前家里发生一次意外火灾,烧光了她的全部积蓄。在福建鞋厂打工的她,迫切地想要找份更赚钱的工作。她回老家后发现很多人都在从事修脚,就赶着报名了培训班。上岗第一个月,她拿到6500元的工资。三个月后,经理将她提拔成店长。现在,她的丈夫也入了这一行,夫妻靠修脚一年能有30万的收入。
修脚培训学校让无数村民获得傍身之计,改善了生活,也源源不断地为郑远元集团输送员工。2014年至今,远元集团的职业技术学校已经开到了19家,遍及陕西、湖北、河南、山西等地。
走出紫阳县的修脚师里,自立门户的也不少。面对个体户的冲击,郑远元对产业链进行整合,向上游延伸,研发并生产泡脚粉、软化膏等产品、生产技师工作服,这些产品在修脚产业中不可或缺,且毛利都不低。不管是开加盟店还是自建品牌,大多乡亲都还是会从郑远元这里进货,在“手艺活”之外形成了又一笔稳定且可观的收入。
郑远元集团扎根秦川,早年间这里以保健品闻名全国,除此之外并不具备生物医药创新独当一面的土壤。郑远元的产品本质是一种“低端创新”,涉及的“药品”研发本身不具备真正核心的技术。据南方周末记者调查,郑远元修脚店内一款“净舒康抑菌乳膏”的产品外包装显示,该产品由安康市郑远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卫生许可证号为“陕卫消证字2010第0111号”,这是外用消毒杀菌产品的批准文号,与药品有本质区别。
远元集团的工作人员透露,自2020年起,因市场饱和,郑远元修脚店不再接受加盟。6000多家直营店,即使大部分店面不在核心地带,背后的地租成本依然是笔不小的数字。郑远元的修脚店能在这几年稳稳当当地壮大,很大程度上是家乡政府给的底气。企查查信息显示,远元集团2020年3月曾向安康市财信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出质部分股权,据记者调查,后者的实际控制人为安康市财政局。
凭借相对稳定的职工与资金来源,和对产业链的掌控,郑远元在行业内稳坐龙头地位。2016年,远元集团营收13.8亿元,到了2019年,这个数字达到76亿元。疫情对郑远元的修脚生意似乎也没有很大影响,远元集团官网显示,目前“集团生态产值”达到90.6亿。
品牌的形象和影响力是企业续航的要素。企查查显示,远元集团的业务除了商贸、培训、研发外,还涉及影视传媒和济困慈善。“远元集团”的官网上专门设有企业文化的栏目,刊登了包括央视在内的各个媒体平台对郑远元修脚店的报道与企业内部廉政的公示,以及企业宣传片和内部刊物。
2016年,郑远元投资8000万在陕南建设“远元花园”,为农民工提供避灾扶贫安置房。此外,他还办过“爱心土豆厂”、“远元幼儿园”,资助过贫困家庭和贫困学生。
慈善活动可以给品牌形象带来附加值,但在服务业,顾客投诉对口碑的负面影响直接且致命。尤其是在修脚服务中,挑肉刺、除脚气霉菌、治疗甲沟炎等项目,触碰到了医疗的边界,处理不当反而会加重顾客的病症,引发纠纷。
对此,郑远元集团进行了风险规避,和IBM公司合作,推出了一套AI识别系统,为顾客提供免费的AI检测,判断顾客的足病是适合来店里修治还是去医院就医。
这套系统要在6000多家线下门店落地,还是有一定难度,也无法达到一劳永逸的效果。即使通过了检测,在店里修治的过程中,仍会出现种种细节问题。现在打开大众点评,几乎每一家郑远元修脚店的评分都只有3分左右,点评里,不乏痛诉“修破了”、“越治越痛”的苦主。
知名维权节目1818黄金眼曾报道过几次顾客对郑远元修脚店的投诉。在杭州的顾女士去郑远元修脚店修脚,大脚趾被修破了一点皮,第二天就肿得走不动路。她又去店里修治了几天,不见好转。去医院检查,医生告诉她感染了丹毒,一种急性细菌感染性皮肤病。她连续几天吃药、挂盐水,才逐渐好转。
价格不透明、乱收费也是广泛存在的行业乱象。1818黄金眼报道的另一桩投诉中,吴女士曾去郑远元修脚店拔肉刺,拔的时候店员跟她说48元一颗,等拔完账单递过来时,就变成了480元一颗。记者来店里调查时,店长完全否认了48元一颗的说法。店里价目表写着,治疗软性肉刺560-1200元,却并没有标注单位。顾客很难判断这是一颗肉刺还是一只脚的价格。
快速、大范围地扩张店面,势必会带来技师水平参差与店面管理不善的问题。郑远元集团旗下的培训学校一期只有12-15天,考核的内容是削肥皂、修筷子、修鸡蛋和抓黄豆,这些物品与指甲、软组织较为相似,但终究与实际上脚操作有差距。一个好的修脚师傅可能要经历四到五年的历练,才能保证刀刀精准,不见血。
在知乎上,一个郑远元修脚店的前员工揭露了当地公司的管理弊病。普通修脚30元,技师只能拿到两三元的提成,想要挣钱只能推销治脚气的药品,即使客户没有脚病也要忽悠成有病。这样的管理模式,很难留住专注技术的老技师。在店里,工龄超过2年的员工都很少。
对于连锁品牌来说,分店如同毛细血管,如果出现一定数量的阻塞和坏死,自然会影响整体的生态,让看似强壮的巨人日益衰颓。
“行业独角兽”的郑远元集团,从培训机制到具体的服务与管理,仍有待提高。
#04
穿越周期的韧性
根据郑远元官网数据,远元集团目前的“生态产值”达到了90.6亿,这个数字甚至超过了疫情前上海迪士尼一年的营收。游乐场、电影院、酒吧这些看起来高大上的生意,在疫情几年普遍遭受重创,相比之下,反而是最不起眼的修脚生意,无视经济周期和疫情等外部影响,依旧保持了十足的活力。
这其中的核心原因在于,修脚对于一些有难言之隐的人士,有着无可取代的重要性。
与人们的固有印象不同,足疗、修脚并不属于娱乐服务性产业,而是作为一种辅助医疗手段,归属于“大健康产业”中。甚至在某些疑难杂症上,一些人对修脚店的好感度甚至高于医院,从某种程度上,这也算术业有专攻。
例如甲沟炎这类足病,医院和修脚店会提供两种截然不同的治疗方案。在医院,医生一般会在无菌的环境下给病人进行切甲或拔甲手术,严重的要把整片指甲取下,有时还需病人外用内服一段时间药物。新指甲要几个月才能长出来,这段时间里病人穿鞋走路都要格外注意,以防再度感染。如果后续保养不到位,即使做了拔甲手术也不能根治甲沟炎。
而修脚店提供的则多为保守治疗,对指甲进行局部的修剪与矫正。这样的治疗方式对日常生活影响较小,就近前往修脚店也比去医院挂号方便一些。但保守治疗同样很难一步到位地治愈甲沟炎,容易让患者对修脚产生依赖性,需要定期去店里矫正指甲才能抑制复发。而在这过程中,如果有一次因消毒不到位或修破了皮导致细菌感染,就会加剧病情。
在社交网站上,到底去哪才能根治甲沟炎的问题引发了无数病友的讨论,个体的情况与体验不同,无法得出定论。与此同时,观看修脚视频成了一种新的解压风潮。欣赏视频里修脚师傅的精准操作,把原本歪斜、流脓的指甲打理得干干净净,很多网友直呼治好了多年的强迫症。
这也是修脚店始终保有着一定的吸引力与市场需求的原因。
将视线拉高看,修脚所在的大健康产业在近些年正是方兴未艾,据艾媒咨询调查,2021年中国大健康产业营收规模达8万亿元,较上年增幅8.1%。在疫情期间整体经济下行的趋势下,大健康产业仍旧保持了较高的增速。作为其中最具中国特色的领域,修脚乘着大健康之风起飞也就不足为奇了。
疫情真正检验了什么才是刚需。过去三年,无论是科技互联网、房地产,还是餐饮、快消,这些大行业都没能展现出修脚一般跨越周期的韧性。毕竟漫漫长路在足下,脚上没有疼痛和肉刺,才能稳稳当当地穿越寒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