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军事文学·军旅日记:《夜色朦胧的海》三

周伟良/海风 深海蛟龙 2021-02-11

这本日记在水兵的在1975年-1980年的五年心情写照,回家后整理不便发表,默默珍藏了几十年,后形成文字自己珍藏……

夜色朦胧的海

一个特殊的年代

一段青春岁月

已经很久远了

却总是固执地

挥之不去

像大海一样日夜不息地奔逐,放荡不羁。

像大海一样敞开宽阔的胸怀,托起巨轮。

海上的人们应该爱海,虽然它的脾气古怪,有时候那么坏,但毕竟是海呀!

有多少诗人写过海的抒情诗,有多少作家把海作为创作的题材,但我觉得还没有写够。海, 是写不完的。人们爱用“沧海一粟”表示渺小。海,是多么伟大!

人民的呼喊,大海的呼喊,我的呼喊。

准备叫郝士成排节目(今天专业学习),上楼去,见他们正整理专用柜,我 发现郝士成手中一本通讯科发的军事学习本,是精装本,封面很硬,纸张也不错,便往腋下 一夹,——“算我的了。”

离元旦没有几天了,我实在担心。文艺委员最怕过年过节,支队又要汇演.

我实在担心我们的节目要流产,时间少,又不集中,而场次动作安排又非得我这个半瓶子醋不行,简直头痛死了。

今年革委会改选,我提出了辞职的要求。

“干下去吧,你不干谁干?”副主任、鱼雷的黄军士长这样对我说。

我能说什么呢?以后走着瞧吧。

往往是这样的,你在干这件事的时候,人们总是指责你这也不行,那也不好,但你想不干的 时候,他们又会觉得除此以外没别的人合适了,只有你才最有资格干这件事。而你叫他们亲 自去试一试,他们就会嚷开了:“哎呀,我的天呀,原来是这么一回事,叫我怎么办好呀! ”束手无策了。

这种人往往搞不清楚自己有多大的能耐。主席说:“人贵有自知之明”,他们缺乏的正是自 知之明。

因此,在这些人中间,你觉得不好混,难以摊开来讲几句知心话。

还是到大海边去吧,瞧瞧恬静的海,什么情绪也没有了。滚它的吧!就这样,就这样!

夜色朦胧的海呀,原来也有你特有的姿色!随着一阵阵的微波细浪,无数点荧光在一闪一闪 ,倒像是神话般的世界!扔一块小石头,泛起一圈圈荧色的光环,好看极了。

我问机电长:“为什么夜里有这种荧光呢?”

机电长也答不上来。“大概是磷光吧。”那么,哪来的这种磷光呢?连《十万个为什么》上好像也没介绍过的呀!

以后要搞明白。

这好看的只有夜里才有的光,恐怕是一般人所不能见到的。我向朋友们讲的话,他( 她)们一定会闪烁着多么奇怪的眼神呢。海在夜色里蒙上无限神秘面纱.

配图

夜色的海是平静的,除了微波细浪和美丽的神秘的光外,什么也没有,寂静的像死了一般。 然而,大海深处,蕴藏着多少惊心动魂的、你死我活的斗争!海岸上,睁大着多少警惕的眼 睛!夜色之中酣睡着多少藏龙卧虎的人们!天复一天,年复一年,他们生活着,为生活而斗争 着,为理想而斗争着。

夜色中,这些是看不见的,但这是可以想象到的。

当黎明来到的时候,一轮红日出现在东方,让人们说,是的,我们早就准备好了,在黑夜的 时候,我们就说过,这是必然的。

夜色朦胧的大海呀,什么时候,你再掀起惊天的狂涛? 人们哟,什么时候,再驾驶着理想的白帆去远航?我的思绪又去了远方…….

大海不会辜负我们的,我们不会辜负大海的。

配图

我在《航泊日志》上用正规的字体写上“一九七七年一月一日,周伟良”的时候,我觉得 我是最早迎接新年的人,不是吗?从零点开始正好是我的更。

好大的风雪呀!山头盖上了白发,大地一片晶莹,即使在夜间,还是白茫茫的。外面好冷!艇上温暖!码头上风雪交加!静静的滴滴答答船钟声,雪给我们艇披上了素装,“八一”军旗在白色中辉映,格外威风,给人一种威武不屈的印象。艇体的蓝灰色在白色的衬托下,格外严肃,给人以钢铁般坚强的感觉。

冬雪是好的,雪铺得越厚,今年的丰收越有把握——几年农村生活使我懂得了这一点。“瑞雪兆丰年”嘛。

咱们这罕见的大风雪(其实也只不过一指来厚)激动着人们的心,艇长拿出 了照相机,热情的人们又是拿手枪,又是坐藤椅,忙得不亦乐乎,留一张雪景呀!留下一张张珍贵的照片,(没有彩色照片,只有120相机留下的黑白照片).

洁白晶莹的雪景固然好看,可是,当太阳升起在东方的时候,它还能保持这玉体吗?——顷 刻就溶化在褐黑色的土壤中了。只有太阳依然如故,光华万丈。

大海没有冻,依旧在悄悄地涨潮,落潮……

不管人们高兴不高兴,激动不激动,海还是海。

我是喜欢这场风雪的,站在雪地,使人凉爽,痛快,使人深思,进入回忆的遐想……

我想起了我的“自白”:“你所喜欢的颜色:红与白”。

我想起了大雪的一九七一年冬天,我下乡的第一个难忘的冬天,在“第八队仓库”靠东头的 一张用破木板搭起来的床上,睡着刚下乡的我。外面下大雪,屋里飘雪花,只好把塑料纸、蓑衣盖在被子上。当我从梦中醒来,枕头边堆上了一堆雪花!

我感慨万分,当时在柱子上写下了即兴诗“有感”。

大雪封住了道路,回不了家。“白雪茫茫路漫漫,欲上归途道难觅”,反映了当时的情景。

同时这也是当时精神上的反映,离开了沸腾的学校生活,离开了我的红卫兵分部委员会,离开了朝夕相处的战友,来到了人生地疏的乡村,没有知音,倍感惆怅,生平第一次几乎丧失 了自信心。

俱往矣!

人类从大风大浪中走了过来,是那样的自然,“像旭日东升那样合情,像婴儿落地那样合理 。”我终究找到了人生的道路,奠定了自己的思想基础,有了越来越多的志同道合的同志和朋友。今天的世界已经不是儿童时代的眼睛所见到的世界了,一切好的、坏的、美的、丑的 、善的、恶的东西都赤裸裸地暴露在我的眼前。具有清醒的头脑,对前途充满着胜利的自信 ——这就是今天的我。

海燕

我想起了高尔基的《海燕》: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我想起了雪莱的《西风歌》:

“如果说,冬天已经来了,那么春天还会远吗?”

一月四日,我们的迟机电长调走了,想起一起出海的日子,想起一起喝酒的情景,想起会餐时的吼声,我们想着你。便会想到这一九七七年一月四日的早晨!”

文章回顾:

军事文学·军旅日记:《夜色朦胧的海》一

军事文学·军旅日记:《夜色朦胧的海》续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