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今穗爱心联盟199大病互助靠谱吗?“今穗北京”“山西新晋锋”均没有销售保险的审批资质
近日有网友咨询今穗爱心联盟199大病互助靠谱吗?
小编搜索下,居然都是正面报道;
今穗爱心联盟199大病互助介绍
加入条件:
1、年满1周岁至65周岁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仅限中国大陆居民)
2、加入本计划之时身体健康,未患有本计划所保障的重大疾病;
3、一次性缴纳139元网络服务费,并给本人账户预存60元互助金,合计199元。
4、认同并承诺遵守《今穗互助平台会员公约》及本计划规则。
互助规则:
1、会员加入本计划180天后(以平台收到网络服务费次日0点开始计算)初次发生并被三甲医院的专科医生首次诊断罹患计划所列大病,本计划项下的其他会员为其发起互助;
2、互助会员的互助权利保障截止70周岁(含本数);
3、遵循防止会员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原则,罹患本计划保障大病最高可给予40万互助金,
大病互助金额具体确定办法:
(1) 互助会员加入今穗互助首年患病按照医疗费的100%给予互助金;
(2) 互助会员加入今穗互助次年患病按照医疗费的100%加医疗费用10%的康复费用给予互助金;
(3)互助会员加入今穗互助平台第三年起至70周岁患病,按照医疗费的100%加医疗费30%的康复费用给予互助金;
(4)会员在等待期内罹患计划所列大病不具备互助资格,在住院治疗期间今穗互助可为其发起一次医疗费筹款。
我们看到,这个“今穗爱心联盟”宣传2011年就在捐助需要帮助的人,但是小编查了下,这个公司还是2018年注册的,这分明是造假嫌疑,再者,保险行业不是打着互助的名义就可以让冠名堂皇的让人参与的,而是需要获得审批等等手续的。
通过天眼查得知“今穗(北京)信息服务有限公司”经营范围根本没有销售保险类产品审批核准,属于非法经营。
小编还发现2017年11月30日,三晋头条发的《山西: 今穗大病互助是什么?首例患病会员竟得到30万元的救命钱!》
文章中的“山西新晋锋文化交流有限公司”于2017年注册的,但是在2018年6月份,法人由“周先锋”更改为“魏淑”,且有多条风险预警提醒。
而且“山西新晋锋”注册资金为500万,实缴资金为0.
而且“山西新晋锋”公司的经营范围里也没有经营保险业务的许可
同时小编在网上搜索了下相关材料,发现网上有类似的以互助保险名义圈钱的,一篇来自于《经济日报》的文章《“您有一份30万元的大病互助金”,这靠谱吗?》
近日,在外企上班的王女士在微信朋友圈看到一条消息,“请领取您的爱心奖励30万元大病互助权益”。在点击并缴纳3元费用之后,又收到平台提醒,想要获得30万元互助权益,需要再充值一定金额到账户中……这时王女士心里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被骗了?
同时,家住北京海淀区的张先生向记者表示,近期手机总是接收到类似的信息:“特为‘健康人’量身定制一款爱心产品——大病互助保障计划,加入该计划仅需9元钱,以会员互助分摊体系来保障计划内的会员60种大病,最高可获得30万元的保障金。”“看完信息我以为是保险公司在搞活动,9块钱便能买一份大病保险呢。”张先生说。
不少人都有类似张先生这样的困惑:“互助计划”符合相关规定吗?它是相互保险吗?加入网络“互助计划”等于购买大病保险吗?
其实,早在2015年,当时的中国保监会就曾多次公开强调,现有“互助计划”经营主体没有纳入保险监管范畴,部分经营主体的业务模式存在不可持续性,相关承诺履行和资金安全难以有效保障,且个人信息保密机制不完善,容易引发会员纠纷,蕴含一定潜在风险。也就是说,“互助计划”不是保险产品,网络互助平台与相互保险社也有着本质区别。同时,所谓“互助计划”目前没有看到较清晰的盈利模式,游离在监管之外,未来走向存在不确定性。
截至目前,网络互助平台已有上百家,其中成立较早的几家大型平台会员数量已经超过千万。与此同时,也有众多同类平台纷纷倒下。仅去年初,先是“同心互助”宣布停止互助计划,接着“八方互助”宣布暂停互助计划,“全民保镖”宣布解散平台,终止全部互助计划。
此外,曾在2016年9月份获得3000万元Pre-A轮融资的某网络互助平台,在2017年6月份要求老会员将预存的互助金额从9元提高到49元,如果会员不充值,便默认退出。对此,有市场人士分析指出,这说明平台没能有效控制赔付风险,按照该平台当时来自超过100万会员、共约290万元的预付费计算,承诺最高救助金30万元,实际上只够救助9个人。
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院长李晓林表示,按照疾病发生率测算,网络互助平台的分摊远不只眼下的费用,但目前网络互助平台不仅没有针对相关的承诺安排社会公众可以信任的兑现机制,同时向社会不特定群体作出的承诺存在明显技术障碍,难以兑现。此外,还有一些专家学者直指互助计划缺乏长效保障机制,无法避免如造假骗钱、逆向选择等风险,参加人员未来很难得到保障。
针对一些互助平台究竟是金融创新还是非法集资,目前虽然还没有定论,但监管层已频频发声提醒。今年4月份,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关于互联网保险的风险提示》称,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互联网平台虚构保险产品或保险项目,或承诺高额回报引诱消费者出资,或冒用保险机构名义伪造保单,往往涉嫌非法集资。提醒消费者购买互联网产品时,务必要谨慎小心,避免落入骗局或非法集资陷阱。据悉,这已是进入2018年以来,中国银保监会发布的第二份与互联网保险相关的风险提示。
文章来源:综合预防犯罪研究中心,经济日报,特此鸣谢!
【长按图片即可关注本号,还可以定制文章投稿】
小编qq微信1505304892
往期推荐
更多反传防骗资料请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