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他花一辈子想活在他人余光里,这次……

咨询师 Robin 时空艺术心理 2022-10-20

 

 

“如果有一天,你不再寻找爱情,只是去爱;

你不再渴望成功,只是去做;

你不再追逐成长,只是去修,

一切才真的开始。”

 

—— 纪伯伦

 


 

《Soul》心灵奇旅在2020年末,点燃了一大批观众的火花。一度豆瓣评分9.3,如今下降到到8.8。

 

看了两三遍电影,还是觉得这部电影在整体世界观的设计上有点弱,觉得这电影配不上那么好的口碑,心想凭啥???和不同的朋友讨论了两三次,朋友都说,你跟一个动画片较什么逻辑的劲?

 

对于很多人来说,这个电影只要有那么些故事情节打动他们就可以了。然而,作为自己咨询师实在觉得参考主角来说有些不得不说的内容。

 

(本文有大量剧透,请谨慎阅读)


01

 Joe是帮助22获得火花的人,

 他也是那个失去了火花的人。


 一个人“大器晚成”,到了30岁,

终于得到了梦想中的工作,然后突然死了。

遗憾不遗憾?可惜不可惜?


然而,放下个人情感色彩,

主角 Joe 死存在某种必然性。


Joe 偏执地沉浸在所有和爵士乐有关的事情上,而忽略身边的一切细节。他缺乏对于自我情感的体验能力,也失去了对于外界环境的感知能力。一得意忘形,就掉进了环境中暗藏的危险之中。

 

他也没有花太多时间关注在他人身上。理发时,他谈的只有Jazz,从来没问过理发师的生活。

 

他看不到学生Connie (康妮)的成长与烦恼,而是一味地向同学们讲述着自己过去如何被音乐吸引的历史,引得学生忍不住打断他,“老师,我已经12岁了(已经不需要这种鸡汤了)”

 

他也看不到,是自己曾经的作为老师的热忱和投入,成功地让学生喜欢上爵士乐成为鼓手。并且这位学生最终与他心里崇拜的演奏家一起工作,顺便也带给了他自己工作的机会。


迷失在“梦想”里的他,其实也看不到自己。



02

   一味寻求幻想的火花,

  背后是对于空虚的焦虑



Joe 竭力想让自己能够成功演出,无非就是向世人证明,那个火花是在的。他的潜意识,是想走父亲曾经走过的路来证明父亲对于自己的爱一直还在。


然而,爱与被爱不是靠“我觉得”来证明的。


Joe 越是渴望证明自己,

其实越是想否认心里的恐惧与匮乏,

越是无法成为自己。

 

Joe 看起来像是尽力去追求梦想,想要获得自由,却没发现自己早就成为“梦想的奴隶”。他把不认同自己的感受,投射到外界,以回避自己内心的矛盾、孤独与恐惧。他越不认同自己,就越要逼着自己多做尝试和努力,可越做尝试和努力,反而对于自己越不确信。

成为一个钢琴演奏家,在明面上看起来是Joe的梦想。但从结果上来看,当他真正获得了乐队的工作之后,他感到的也唯有惆怅与失落。

 

他,其实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因此即便他得到了所谓的梦想,

他都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

 

而他对于自己内心的迷茫,观众们早在电影的一开场就可以看见端倪。当Joe得到全职工作的Offer 的时候,他第一反应就是有些失落和矛盾。有人会说,这是因为成为钢琴老师并不是他的梦想。但从后面的故事就可以知道,Joe这份钢琴老师的工作也不是随随便便做那么十天半个月,他至少做了几年。

 

从现实的角度来讲,得到这份工作,是他过去几年的努力与投入的证明。不管他接受不接受这份Offer,Joe 内心并不认同自己的选择与投入是有价值的。


突然而来的乐队的工作,对于Joe 是一个很好的外在理由,给了他机会去见诸行动回避自内心对于自我的不认同。这是典型的见异思迁,没有主见。

 

没有稳定工作不是问题,没有达到梦想不是问题。

对于自己生活选择权的否认,才是最大的问题。


Joe 看不见自己是如何选择了自己的生活,把无法实现自己想要的生活怪罪到他人身上,终究要为这种幼稚的想法付出代价。


没有人有能力免除 Joe 的痛苦,也没有人有义务代替他成长。如果不看清自己,那么Joe 就会被这个世界牵着鼻子走,付更高昂的学费。

 



03

生活总是在别处,

  是想找借口回避当下生活的沉重。

 

电影中的证券交易员的情节也是如此。神秘主义者们宣称要借助媒介帮助证券交易员找回自己和身体的链接。但也并没有帮助他看到自己是如何选择了这种生活。像极了市面上一些不靠谱的“心灵成长”课程,让参与的人把生活的主动权,交给某些特定外在力量。


心理咨询工作,讲究的是助人自助,相信每个人内在都有自我改变的能力。而不是把咨询师作为某种能够回答一切答案的权威,甚至是神。这样会占据来访者的空间,剥夺走来访者自己的力量。


当一个人的内心的空间被各种情绪,外在的事物占据,他就不太能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而反过来,一个人越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内心感受就更加空虚。对于空虚的恐惧,就越需要抓住外界的东西来占据自己。


它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一味激活身体的感受,并不总意味着都是好的。每个人有权为生活做最适合自己的决定。如果当事人没有意愿主动去面对痛苦,那所谓的成长与改变,就是虚假的狂欢。最后将经历进一步的幻灭。被激活的越充分,对痛苦的感受越明显,症状就反弹得越厉害。

 


当证券交易员用一种近乎极端的方式,把自己的,甚至是同事桌子上的所有办公物品都扫到地上的时候,他是在回避自己体验到人生没有意义的无力感。


他可能不会想到,在“做自己”的发泄之后,另一部分的自己要承担什么的样的代价—— 同事的敌意,经济的赔偿,失去工作的可能性,家人生活的风险等等。


他也不会想到,对于过去的生活的一味否认,其实是关注点放在别人那里。自己内心仍旧没有改变。这样的行为很可能也还是仍旧在重复,甚至是在加剧自己原来的不良生活模式。

 

这样的“成年人”只知道自己不要什么,却不愿意反思自己是如何一次又一次让渡出自己的权利的。他们把自己放在一个受害者的位置上。他们渴望快速成功,渴望有人主动来满足自己的需求,而非自己主动争取。


因为承认内心真正想要的东西,主动去争取就要去面对和克服挑战与挫折,需要面对自己不完美的羞耻感、无力感和恐惧感。

 

因此,他们封闭自己真实的感受,把真实的自己和世界都隔离得远远的。人变得越来越孤芳自赏,郁郁不得志,责怪这个世界,责备自己。.到头来,什么都入不到他们法眼,觉得全世界都与自己为敌,越变越孤独。



04

   内心没有长大的人,看见不见目标,

   看到的只有“被肯定”与“没有被肯定”。


一个成年人要在社会上生活,需要有满足自我和他人的能力。可一个人内心没有长大,内在的渴望没有被满足,他就只能停留在内心最原始的一部分需求中——被肯定(被无条件的接纳)。


被原始的渴望占据,他们就不可能为了自己的目标,放下个人的成见与傲慢,主动去倾听他人的想法,接受真实的反馈,以便于真正地综合地考虑最好问题的方案。更不用说点滴地累计实际的业绩,来获得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


他们渴望自己被肯定,但又极力想证明自己长大了,好让自己回避表达内心需求的羞耻。拧巴地接受他人对于自己的善意,而不自知。


正如同妈妈希望 Joe 能够有一份稳定的工作,这个工作能够支持他一直弹钢琴。可Joe看到的只是妈妈在否认自己对于梦想的渴望。他停留在青春年少时期无法长大。他会认为母亲对他的担心,只是束缚他追寻梦想的阻碍。


母亲提出的现实的问题,你光靠Jazz你吃什么?Joe却任性地说,我每天从早到晚就想Jazz,我就不吃了。

 

事实上,束缚Joe的只有他自己。因为内心感受上太过于缺乏,他很在意被肯定,被看见。



他总以为母亲不理解自己,不在乎自己。因此,更加难以跟母亲表达真实的情感。Joe其实沉浸在自己的孤独与不快乐里很久了。当母亲能够在教堂活动中得到快乐的那些日子,Joe并不快乐。真正能陪伴到Joe的只有钢琴。


他没有办法真正跟母亲说出自己的痛苦和艰难,而是音乐让自己活了下来。自己是那么孤独,没有觉得人生没有意义。如同他在回顾自己的人生的时候,看到的都是失败的那一面一样。他被自己困住了。


他获得不了自己想要的爱,

也忽略了自己其实也正活在爱中。

 

就像是鱼和大海的比喻。“小鱼跟老鱼说,我想要找海。老鱼说,你就生活在其中。小鱼却说,不,我要找的是海,而不是水。”

 

面对30岁的“一事无成”,Joe 害怕自己真正接受了那份有着稳定薪水,按时交社保的工作,就意味着坐实了自己是Loser的事实。



他害怕:“自己的不完美等同于人生没有意义”。

 

他害怕进一步的亲密与真实的他人接触,来回避亲密之后可能带来的更深的孤独感的想象,就像是他永远可以借口自己没有时间,不去找那个“喜欢”的姑娘,来保证自己的完美。

 

他害怕接受梦想的工作后,还要进入“庸俗”的日常。就像是身穿华美服饰在一场百里挑一的完美演出之后,众人离场,他还是不得不回到纽约的拥挤的地铁上,独自回家。

 

Joe一直在逃跑,一直否认自己对于生活的渴望,渴望被倾听,渴望被理解,渴望被靠近,渴望被看见自己的不完美。也就回避了真实体验生活的美好的机会。

 

04

看见自己的需要,无力和恐惧,

   是活过来的开始

 




不管再怎么逃跑。潜意识对于亲密的渴望会让那些隐藏起来的无力、恐惧、爱与悲伤突破现实的防御,试图被看见。人越想控制自己的情感,会发现越是失控。


而无力感,意味着我们是一个真实的,有情感的人。

 

电影中,Joe有两处不得不,让他有机会面对“梦想”背后所藏着的种种情感。

 

1.Joe死而复生,当身体的使用权在22手中,Joe有机会借另一个自己来从新审视自己的人生。

 

他做一个不能发出自己声音的猫,他才有机会看到原来自己是多么活在自以为世界里。当他不再讨论他自己的Jazz,备受欢迎的理发师原来也有梦想,并且享受生活的每一刻。妈妈对他的爱,他以为只是打压。其实也是出于对于他的关爱。

 

2.当人生高光点激情褪去之后,原来用于防御恐惧的“梦想”被实现而消失,当自己又进入到孤身一人的状态的时候。

 

Joe忍不住回忆一路上的种种,才看到22说的看天空的梦想。这也让他忍不住想起自己出生到现在,一路走过的成长的遗憾与美好。他想到了儿时的记忆,成长,以及和父亲生命最后时光的陪伴。观众们也在观看这一幕时候留下了眼泪,因为那些细小的日常也连接了观众的身体记忆。

 


如同美丽的银河,只有在夜幕降临,刺眼的灯光都熄灭后,才得以显现。而绚烂的青春在经过生活琐碎细节,才会终于走近真实的平凡的生活。而当Joe放下对于自我执迷的想象,也才看见生活中日常的美丽。


Joe 也才意识到从小到大被爱过的痕迹一直都在。生命本身就是一个伟大的旅程,就像是22在Joe身体里最后时刻看到那个父亲与女儿的日常,看到树叶会枯黄落下,也会有新的种子飘落。

 

05

   爱,不止是幻想的满足。

 还是作为一个生命与之相伴,看缘起缘灭。


动画故事里的公主和王子,总是在故事结局里完美地在一起了。可故事却也从来不说,他们结婚了之后的故事。在一切看起来美好光鲜的生活背后,都是有人在为之付出坚持与努力。Joe的父亲之所以能成为一个钢琴演奏家,也正是因为家里有一个能够支持和信任他的老婆为日常的生活支付账单。


而母亲一直为儿子的生计担心,所以一直祈祷孩子能有份稳定工作,也没有看到Joe 内心的痛苦和所追求的“火花”。父母不理解你起来,是真不理解你。可那些母亲听起来老套的唠叨背后,不正是讲述着一个同样的少女,少年的青春梦想走进现实生活的故事吗?


那不也是一个生命对于另一个生命最真实的分享吗?



当Joe问Jerry关于火花的问题。


Jerry说,火花才不是生命的意义。甚至带着有些嘲讽说完;“你们这些所谓的导师,生命意义,所谓的激情。”然后转身离去。


Jerry们并不会给灵魂去赋予意义。

没有火花,也并不代表一个人不能幸福地活下去。


生活的意义,就一个完整人愿意投入它自己完整的生命,快乐,悲伤,痛苦,无助,幸福,喜悦……


这个电影最让我喜欢的部分是片尾的OST。伴着音乐,最后的字幕滚动的那几分钟里,在场的人没有人主动离开,都是默默地坐在那里。中间偶尔听到结伴而来的小姐轻轻的抽泣声。


然后,可爱认真的Terry 跳出来说,

“Movie is over,Go Home!”



原来我很不平衡,说:“主角Joe凭什么就能一次次复活,没有看到他在剧中太多努力,不过是变成猫给22叼了块披萨。”


谢谢Terry,告诉大家,这确实是梦工厂给大家的有一个梦而已,特别是2020。


人总是会不舍青春,因为那是绚丽的舞台。

但舞台终究落幕,总归各回各家。


那里会有温热的米饭的香气,让你舒服的热水澡,温暖的被窝,或许还有爱的人的温暖拥抱。还可能还有,你要面对的挑战。但这是真实的生活。

 


现实的生活没有回程票。

长大就是要和过去好好告别,

然后拥抱自己的遗憾,

继续向前。


06

  如何在现实生活中,

  获得让自己保持愉悦与幸福?


现实生活中的我们并不能像Joe可以从死里复生,获得一次又一次改变自己生命的机会。但,我们仍旧可以有意识地专门规划出时间体验自己,在日常的生活中,主动邀请他人的爱与视角进入我们的生命。


以下有一些小Tip能够帮助你做到这些,也欢迎你留言,跟大家分享你的方式。


  1. 规划好自己的生活与工作的作息,吃早餐

  2. 定期与家人,朋友沟通与交流情感

  3. 良性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游戏

  4. 定期体检,运动,冥想,感受自身的感受

  5. 加入一些兴趣小组,和他们发展友谊

  6. 阅读相关的书籍,定期自我反思,

    比如《人到中年仍要爱》

  7. 向心理咨询师寻求心理支持和相关服务

  8. 参加一个专业的心理咨询团体

  9. ……




在此,Robin 也邀请你来参加各种活动,

在生活与关系中体验自己,了解关系。


1.本周六1月30 晚上,在漫漫心理有一场关于《Soul》电影讨论的年终活动。详见链接:2021的年味有点“丧”,如何过好这个春节?


2.突破亲密的阻碍 | 每周四 上海线下的人际关系心理团体

突破亲密的阻碍 | 上海 人际关系团体招募


3.《人到中仍要爱读书会》

你准备好开始收获成熟的爱了吗?| 亲密关系读书会《人到中年仍要爱》

人到中年,还来得及爱吗?建议年轻的你别放弃治疗


4.每月一次 宝藏之旅 第七期 线上训练营正在筹备中

往期:

如何成为宝藏男孩/女孩?(第三期)

宝藏之旅·第五期招募 | 找寻你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

宝藏之旅·第六期招募 | 做彼此生命的朋友 NPC



 

Robin | 罗彬彬


时空艺术心理主创,

二级心理咨询师,

团体心理咨询师俱乐部会员


曾经的建筑设计师、创业者、人际动力、表达性艺术、人本存在主义取向团体带领者,结合多元文化背景,从自身出发,理解人与人际、家庭、社会、文化的关系。寻找每个人诗意栖居的方式。


工作微信号:“Robin_Psy”


点“在看”帮忙把声音传得更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