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健康丨门诊输液被取消,对身体有危害,易出现不良反应
输液容易出现不良反应
相比口服药物治疗,输液更容易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特别是过敏反应。口服药物,是先在胃肠道吸收,然后再进入人体的血液循环,如果药物中存在可以引起过敏的物质或者杂质,可能就在胃肠道先被吸收了。
但是,输液是将药物直接注射入人体的血管内,那些可以引起过敏的物质或者杂质就直接进入了人体的血液循环。在输液时,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病人突然出现发冷发抖,俗称“输液反应”就是来源于此。
输液可能堵塞血管
不溶性微粒是指直径在50μm以下的微小颗粒,一般肉眼看不到,倍数不高的显微镜也不一定能看到。不溶性微粒的产生途径有几种:
①输注的药液(俗称盐水)生产过程中;
②输注的药液(盐水)本身;
③输液(吊盐水)的用具;
④输液(吊盐水)配伍不当;
⑤输液(吊盐水)操作不当。
人体的毛细血管直径一般为4~7μm,输液(吊盐水)时直接将药液(盐水)注射入人体的血管内,不溶性微粒就会蓄积在微血管丰富的心、肺、肾等重要器官内,久而久之,就会引起血流不畅,甚至堵塞微血管。
输液可能导致人体自身免疫力下降
人体的体表及体内存在很多细菌,有好细菌,也有坏细菌,比如我们的胃肠道内就有很多有益的细菌(益生菌)来帮助我们消化,正常情况下保持好细菌和坏细菌之间的平衡,就不会引发疾病。经常输液,尤其是应用抗生素补液,可能会打破人体本来的好细菌和坏细菌之间的平衡,增加细菌的耐药性,人体反而更容易感染疾病。
END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健康中国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