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诗眼睛||洪烛点评3:戈多《书,记忆,镜子和她》(连载3)(总199期)

洪烛 诗眼睛 2021-10-07

荐赏连载3



《书,记忆,镜子和她》



《书,记忆,镜子和她》

  ◎戈多


一本书,从诞生到翻阅

这些都不是它的选择

所有的快乐、忧伤、苦难和幸福

都不是它的,它只是一个旁观者

复述者,或者只是一面镜子

里里外外,照留着别人的真假和命运


如果记忆只是一个词语

它不会比一片叶子坠入泥土的时光更长

那个傍晚里的春天,梦想,和翅羽

离一面镜子有多远,就离一个人有多近

一本书敞开扉页,看着,爱着,颤栗着……

带着爱,冲动和满足,翻动着反复奔跑的风光


一本书不只是词语,故事和镜子

一本书是一个花园,这里有她所有细枝末节的美

当她醒来了,她就是黎明

当她睡着了,她就是黎明未到之前的黎明

我是有福的,在时间老了之前,还来得及

坐在灯影里被她捕捉,此刻我是唯一轻唤她名字的人



诗评

洪烛点评:


好的诗人,不仅能把“死书读活”,还能把“死书写活”。戈多的《书,记忆,镜子和她》一诗,给我们提供了想象的另一种可能:书不是死的,而是活的。一本拟人化的书,有生日也有记忆,有沉睡也有苏醒。正如书外面的世界,有黑夜也有黎明。在戈多眼里,这本书更是一个睡美人,等待被一次凝视、一个亲吻唤醒。从这个角度来说,再好的书也是半成品,需要读者付出另一半的劳动,才能够产生“化学反应”,而不能只是“物理反应”。爱才能够溶化在血液里,成为灵魂的燃料与动力。你在读书,书也在读你;人在挑书,书也在挑人……读书的过程是一次深呼吸。你在给书进行“人工呼吸”,在你温情的抚慰下,书果然就活了过来——至少,那里面的情节、人物乃至哲理,栩栩如生。读死书与死读书,都是不可取的,是笨拙的方式。有心人才能点铁成金。哲学家说过:我思故我在。对于我辈:我读故我在。书是一面镜子,使人照得见自己。




附洪烛的两个一诗一评:


《江湖宴饮歌》

 

    孙文波

 

呆在家是修炼意志,出门是聚众吃喝,

在杯光酒影中,看见一个时代的风景:

美丽的颓废。我不反对颓废。我喜欢酒桌上

让灵魂高高翘起。身体的政治是:一个人

是诗人,一群人是混混。所以,我不说

我是一大群人中的一员,我不说共同的事业

支撑了我们的行为——写作,是孤独的事,

它首先与别人为敌,然后与自己为敌;

我早已知道我是我的敌人;年青时过去是

敌人,到了年老时敌人是未来——如果

在酒桌上谁向我谈论诗,他就是在向我谈论

战争——在酒的烈焰中,我看见血染大地。

或者说我看见朔风烈烈,漫天旌旗嘶鸣。


 

洪烛点评:


孙文波的这首诗与其叫“江湖宴饮歌”,莫如叫“孤独之歌”。可他所歌颂的孤独不仅一点不可耻,反而显得无比高贵,也无比自豪。原来他歌唱的是诗人的孤独:“一个人是诗人,一群人是混混”,“写作,是孤独的事,它首先与别人为敌,然后与自己为敌”。这也是众人之中的孤独,曲终人未散的孤独。怎么听怎么像屈原的遗传、李白的遗传。从孤独的冬眠中醒来的不仅有蛇,还有神情恍惚的诗人。他在纸上写下一首诗,作为蜕下的蛇皮,向春天献礼:“我早已知道我是我的敌人;年青时过去是/敌人,到了年老时敌人是未来……”也许没有哪位诗人不曾唱过“孤独之歌”。我想起我也写过“孤独之歌”:他们把你叫做孤独/你不太合群,总是独来独往/不是他们中的一员/所以他们把你叫做孤独/我高高地向你翘起大拇指/意思是说你太棒了/你不是他们中的一员/甚至跟我也不一样/我也把你叫做孤独/其实我比你还要孤独/因为你的缘故/我既不是他们中的一员/又得不到你的认同……”古希腊的哲人说过:甘愿与孤独作伴的,不是神,便是兽。孤独既像一种兽性,又像一种神性。而诗神是不怕孤独的,只怕不孤独。诗人不以孤独为耻,反以孤独为荣。追求的是理想,是个性化生存:不仅活得跟别人不一样,所思所想也跟别人不一样,而且,写的诗也跟别的诗人不一样。什么是诗人,就是敢为天下先的人。诗人中的诗人,就是敢为诗人先的人。


 

 

《回故乡》

 

北国雪

 

村子,在山的那边

茶青色的池塘,倒映

远不可及的事物

一只鹰从自己的影子飞过

群山之中

那些熟悉的橡树

用无序排列的热情

演唱一首七彩秋歌

夕阳喜欢坐在山顶

倾听流水

而此刻有一片云

正从泉韵的夹缝行走

面对山我只有沉默和崇敬

风吹过来,万物之心都在颤动

崖柏,我生命的菩提

伸出手臂,与我相拥

落叶掩盖了小路的抒情

啄木鸟敲响木鱼

故乡,我心灵的寺庙近了

黄昏正提着月亮回家

 

 

洪烛点评:


诗歌最古老的母题中,让诗人写不完同时也让大众百读不厌的,除了亲情、友情、爱情之外,就要数乡情了。所谓母题,不仅因其古老,更因其触及人性,触及人类共性。但越是共性的,越需要用个性来表达,才不落俗套,更容易唤起共鸣:“啄木鸟敲响木鱼/故乡,我心灵的寺庙近了/黄昏正提着月亮回家……”每个人都有一个桃花源,那就是他的故乡。有的人回去又走出来了,有的人走出来就再也回不去了。有的人只离开一天,以为是一年。有的人己离开一年,以为是一天。只有长着候鸟一样的心灵,才懂得还乡。只有渴望回归的人,才明白流浪的涵义。把羽毛弄脏了很容易,难的是把它再洗干净,而故乡能帮助我们返璞归真:“村子,在山的那边/茶青色的池塘,倒映/远不可及的事物/一只鹰从自己的影子飞过……”只有离开家的人才会想家,只有想家的人才会回家,只有回家的人才会明白家到底是什么,才会爱到骨子里。叶落归根,返老还童,讲的都是这个道理。故乡与童年同在。或者说,童年与故乡同在。我们怀念故乡,有相当一部分的原因,是怀念童年,怀念童年的自己。童年回不去了,能回的只有故乡了。北国雪的《回故乡》,告诉我们:离故乡越近,就离自己的心灵越近。作为童年的物证,故乡的山水、树木、老房子,无处不唤醒我们温暖的记忆。回到故乡,等于回到记忆里去。回到故乡就像回到童年,只有名字没变。可这个名字,仅仅构成对另一个自己的纪念。


 



评论家简介:


洪烛:原名王军,1967年生于南京,1979年进入南京梅园中学,1985年保送武汉大学,1989年分配到北京,现任中国文联出版社编辑室主任。

出有诗集《蓝色的初恋》《南方音乐》《你是一张旧照片》《我的西域》,长篇小说《两栖人》,散文集《我的灵魂穿着草鞋》《眉批天空》《浪漫的骑士》《梦游者的地图》《游牧北京》《抚摸古典的中国》《冰上舞蹈的黄玫瑰》《逍遥》《拆散的笔记本》《铁锤锻打的玫瑰》《风流不见使人愁》《多少风物烟雨中》《舌尖上的狂欢》《中国人的吃》《闲说中国美食》《北京往事》,评论集《眉批大师》《与智者同行》《晚上8点的阅读》《明星脸谱》,历史文化专著《北京的梦影星尘》《北京的前世今生》《北京的金粉遗事》《颐和园:宫廷画里的山水》《永远的北京》《老北京人文地图》。

另有《中国美味礼赞》《千年一梦紫禁城》《北京AtoZ》等在日本、新加坡、中国台湾出有日文版、英文版、繁体字版。

九十年代成为掀起散文热的现象之一,被《女友》杂志评为“全国十佳青年作家”。 获徐志摩诗歌奖、老舍文学奖散文奖, 央视电视诗歌散文大赛一等奖,《萌芽》文学奖及《中国青年》《诗刊》《星星》等奖项。


名人名言

黎巴嫩诗人纪伯伦《美》中所说的“美不是干渴的口,也不是伸出的空虚的手,却是发焰的心,陶醉的灵魂”。


欢迎关注《诗眼睛》微信公众号



投稿邮箱:1248424054@qq.com或happy2008poiuyt@qq.com

微信号:ZhongGysyp

主编:王恩荣(微信号:a1026874138)


视频 小程序 ,轻点两下取消赞 在看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