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诗眼睛||他评:汤养宗《盐》(连载3)(总269期)

石城云经立荣光启 诗眼睛 2021-10-07

荐赏连载3


《盐》



《盐》

 

汤养宗

 

那牧师对我说:圣经对我们的提醒

就是盐对味觉的提醒。千声万色,众口难调的人世

只有盐在看住我们贪吃的嘴巴。

而我那座村庄的说法更霸气

某妇煮白猴在锅里,本地叫妖,妖不肯死,在沸水中叫

她撒下一把盐,像一个朝廷水落见山石

沸水安静了,没声音了,锅里的肉与骨头,都有了去处

我的村庄说:“盐是皇帝的圣旨。”


2009-10-16晨写于深圳某租房窗前


诗评

诗评:


对生命敬畏与悲悯的诗性表达

 

    石  城

 

汤养宗的诗歌有着一贯的语言霸气。不同的读者,会读出不同的汤养宗。这首《盐》是汤养宗大量好作品中的一首,品质硬朗,语言粗粝有力,掷地有声。从文本上讲,整首诗就八行,前三行,可以看作是一个部分,后五行是另一部分。前一部分,通过向遥远的圣经虚晃一枪,将诗意引出来,后一部分急转直下,借助家乡“煮白猴”的残酷故事,使诗意获得情节化和形象化。读之,令人心惊肉跳。

诗中有几个关键词,即:“盐”、“看住”、“圣旨”。《圣经》教义中的“做盐”,是提醒人们对世界感恩。诗人这里的“盐”,语义比较模糊,既有从这个“千声万色,众口难调的人世”抽象出某种可管束的“真理”的企图,又把它实证式地具体落实到“提醒”人们的“味觉”上。诚然,为满足“我们贪吃的嘴巴”,“盐”作为最基本的调料,曾经残害过多少生命!特别是“某妇煮白猴”时的那一把“盐”,跟动辄夺人性命的刀子又有什么区别,而这把刀子,跟说一不二的“圣旨”又有什么区别!难怪诗人说“盐是皇帝的圣旨”。这里,诗人给我们来了一个巨大的跳跃。必须提及的是,“盐”对于“嘴巴”,本是借助于“味觉”的一种调适关系,但诗人不正向说,而是反向说成“看住”。 想想多妙。满足了不就“看住”了吗?总之,不管是充满歧义的“盐”,或从“盐”到“圣旨”的巨大跨越,还是正话反说的“看住”,都只是汤养宗神出鬼没的语言技巧的一个小小展露。但不管怎样,诗的主题已经凸显,那就是,对当今社会被物质严重异化的伪善人性的批判,籍此呼吁人们:对生命的敬畏与悲悯。

汤养宗在诗的最后注明:“2009-10-16晨写于深圳某租房窗前”。这就是说,他的写作灵感,或许与深圳这个特定地点有关。我们知道,广东深圳一带生吃猴脑的恶习由来已久。是否正是这种残忍、甚至有点卑劣的人类行径唤起了诗人对生命的强烈悲悯与敬畏之心,从而激发了写作灵思?我认为极有可能!




附云经立评汤养宗诗歌《空气中的母亲》:


一首思念母亲的歌


----汤养宗<<空气中的母亲>>赏析

 

空气中的母亲

现在,母亲已什么也不是,母亲只是空气

空的,透明的,荒凉与虚无的

空气中的母亲,不公开,不言语,不责怪

一张与我有关的脸,有时是多的,有时是少的

 

现在,母亲已什么也不是,母亲只是空气

摸不到,年龄不详,表情摇曳

空气中的母亲,象遗址,象踪迹,象永远的疑问

够不着的母亲,有时是真的,有时假的

 

现在,母亲已什么也不是,母亲只是空气

飘着,散着,太阳照着,也被风吹着

空气中的母亲,左边一个,右边也一个

轻轻喊一声,眼前依然是空空的空空的



诗人反复吟咏“现在,母亲己什么也不是,母亲只是空气”,一唱三叹,回环往复,达到了感人的艺术效果。

诗人反复说母亲现在什么也不是,母亲只是空气,实质上是表达了诗人无时无刻不在思念母亲,无时无刻不在想念母亲,母亲的形象无时无刻不存在于诗人的天空,身边,眼前。这是多么好的一种母子之情。

生命的存在和失去,丰富了我们的人生和情感。

我们得好好品味一下这首好诗。先看第一段:


现在,母亲已什么也不是,母亲只是空气

空的,透明的,荒凉与虚无的

空气中的母亲,不公开,不言语,不责怪

一张与我有关的脸,有时是多的,有时是少的

 

母亲已离诗人而去,肯定是“空的,透明的”,诗人感到“荒凉”,母亲也成了虚无的形象。“空气中的母亲,不公开,不言语,不责怪”,这表达了母亲离诗人而去后的一种苍凉。

再看第二段:

 

现在,母亲已什么也不是,母亲只是空气

摸不到,年龄不详,表情摇曳

空气中的母亲,象遗址,象踪迹,象永远的疑问

够不着的母亲,有时是真的,有时假的


这其实是接着上面母亲是“空的,透明的"具体阐述。摸不到,也不知道年龄,表情也看不到,确实就象遗址,象踪迹,永远是疑问,这是诗人对生命消失后的一种探问。表达了诗人心中对生命的一种无奈。


最后一段最精彩,最动人,看:

现在,母亲已什么也不是,母亲只是空气

飘着,散着,太阳照着,也被风吹着

空气中的母亲,左边一个,右边也一个

轻轻喊一声,眼前依然空空的空空的


母亲已经死了,在诗人的心中,成了空的,透明的,看不到,摸不到,年龄不详,看不到表情,象遗址,象踪迹。

接着到这里表达诗人对母亲思念的另一种阐述:母亲飘着,散着,太阳照射,风吹着,“空气中的母亲,左边一个,右边也一个”,“轻轻喊一声,眼前依然是空空的空空的”,一种强烈的思念母亲的浓列之情在此达到巅峰。让人感动不已。

诗人为什么要说“空气中的母亲”,为什么要这样说,诗人这样说,不是随随便便,而是有所寄托。

我们都知道,空气看不见,摸不着,但却时时刻刻围绕在我们身边,我们的生命与它息息相关。母亲的离世,对母亲的思念,诗人必然有所依托,于是与我们生活紧密相联的空气成了诗人感情的依托之所。

于是诗人的心中自然而然就流露出这样的诗句:


现在,母亲什么也不是,母亲是空气


这一句诗带动全诗,带动诗人整个感情的倾泄。诗人对母亲的思念之情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

也许诗人坐着或站着,正思念着离世的母亲,望着空中发呆,看到空气,自然就有了“空的,透明的”,“摸不到,年龄不详,表情摇曳”,“象遗址,象踪迹”,“飘着,散着,太阳照着,风吹着”这样的诗句,“空气中的母亲,左边一个,右边也一个”。

上面这一切的一切,都是表达对母亲的一种强烈的思念,同时也存丰富了母亲的形象。当母亲还存在于世时,诗人对母亲的感情不会是这些,而只有当一个生命终结,它在人的心中所造成的影响就成了另外一种感情,同时也丰富了人类的情感,丰富了生命体验。


这首诗最大特点是,简单,清晰,质朴,动人。给时下泥沙俱下的诗坛增添了一道风景。也是一首难得让人碰上的佳作。

《空气中的母亲》,汤养宗一共写了三首,这是第三首,也许诗人并没有意识到这是其中最好的一首,不得不说,有时一个诗人作出一首好诗时,他是意识不到的,这是创作的一个大境界。《空气中的母亲》(三)是诗人思念母亲不经意的流露,所以这首诗没有特别以另外的标题标出。

我以为这首诗应该重点推出。这首诗也应该是汤养宗诗歌创作的代表作。也因为这首诗,让人牢牢记住他的名字。




附:荣光启评汤养宗的诗评


“往黑看”的诗人

  ◎  荣光启

 

    我读到汤养宗的第一首诗是《断字碑》,我震惊于这首短诗,它的确是“碑”,是墓志铭,铭刻着一个人对自我的疼痛的断定。这首诗,每一节都值得玩味,“雷公竹”、“落地生”、“相思豆”、“绿毛龟”、“枇杷树”、“丢魂鸟”、“白飞蛾”,这些有点陌生的意象,一个个饱怀忧伤,与“我”相映,意趣无穷。“……丢魂鸟是往苦看的,活着也象死过一回,哭丧着脸,仿佛是废弃的飞行器/白飞蛾是往光看的,生来冲动,不商量,烧焦便是最好的味道/我往黑看,所以我更沉溺,真正的暗无天日,连飞蛾的快乐死也没有”。这“往黑看”的自喟,至少对我来说,是一种极大的触动,是我作为现代人的一个事实。对于这个地上的世界,我不抱多大希望,我没有有些诗人的那种觉悟,说今天这个时代是最好的时代,和中央说的一样。我眼前常常一片黑。对于我自己,我为里面的黑所纠缠,如鲁迅所言,“总觉得我的灵魂里有毒气和鬼气”(1924年9月24日给李秉中信);也如保罗所叹“我真是苦啊,谁能救我脱离这取死的身体呢?”(《罗马书》7章24节)

    我想起我曾经见过汤养宗,当时没甚交流,印象中他须发蓬乱,似乎还有点花白,但又正值壮年,有一种当代诗人少有的侠气和沧桑感。他眉目间常常肃穆,给我一种忧患深重的印象。在《与子书》中,诗人写道:“我是根睡不着的针。我命苦我命该生就/望眼欲穿的眼神。我有针尖和针眼。我针眼的眼又在看自己针尖上的尖/……它扎的是因果浩大,却难以托付的空气”。有些时候,我更尊敬那些诗作让我疼痛的诗人,在这个弯曲悖谬的时代,有什么值得好欢欣的呢?奥地利大诗人里尔克(Rainer Maria Rilke,1875-1926)曾有感叹:“有何胜利可言,挺住意味着一切。”(《给沃尔夫·冯·卡尔克罗伊德伯爵的挽歌》)这里“挺住”也可译为“忍耐”。我相信汤养宗是那种在“忍耐”的诗人,对这个世界,他必须忍耐黑暗与污秽;对自我,他必须忍耐虚无的纠缠和与爱有关的针尖般的疼痛。“我命苦,患有梦游症,总按耐不住/一次又一次摸进自己的迷宫……”(《我命苦》)   

    汤养宗是一个专注于自我与内心的人,他的诗常常向内返观自身,他的言语常常停驻在自我的痛苦与宽慰上,他的诗中,有一个痛苦而又不甘的现代人的真切形象。他的诗常常呈现出一种尖锐而沉重的个体经验,这种生存经验通过自我感觉的描述和意象化的想象被传达出来,让你也被迫感同身受;纠缠诗人的那种“疼”,也会同样去纠缠你。

    每个人都有刻骨铭心的瞬间,某个“曾经的一秒钟”,在汤养宗的感觉中,这个难忘的瞬间“……比一枚针慢/但比一枚针更锋利地留在/我身体中的某个部位中,那东西// 开始是轻,现在已渐渐变沉;如今/我感到疼了,它被锁在某只盒子里/某只手摸出了它的锈迹斑斑。……我绝望它曾经的短瞬变成了今天的悠长/变成一条隧道或一个贮藏室/取出来已经不可能,公开它//我会成为一个哑巴……”这诗,你几乎看不到技艺,但它有一个痛苦的境界,它的技艺纯粹由心灵的疼痛感觉构成,即使是最直接的口语,在这里也变得意味丰富。汤养宗的诗有许多新鲜的技艺,但比这技艺更大的是,这诗那不俗的大境界。典型的例子即是《断字碑》。

    《洞穴》一诗,亦是佳作,“洞穴”的意象,对现代人来说,往往让人浮想联翩。但诗人在这里想象不俗,联想驳杂,整首诗意趣丰富,耐人品读。“关于洞穴,更多的人还没有出来。在某一个夜晚 /我是进去了,二十年后,我还是这样说: /‘它象花朵。但更象 /永不能愈合的伤口。’我想我是细菌,是 /一双迫不及待的鞋子。是长达几十分钟的 /一次闪电。关于洞穴,我想我没有身份 /其他男人也没有。……关于洞穴 /我卸下了蜜,卸下了许多块骨殖 /那里头有高利贷,有精密的坡度。有豢养在 /秘室里的一条跛腿的怪兽。有风声 /当它吹来时,我想到了数字,是相加和相减 /的数字。……”“洞穴”在这里有性的意味,但也超越了性。这个意象如同一个漩涡,将男女情爱、青春成长、生存之艰等等话题携带进来。诗的结尾说:“关于洞穴 /更多的人还没有出来。”似乎是在形容这首诗:它的意味在不断生成,你不能完全“出来”。汤养宗的诗总是给我一种大境界又不失小技巧的感觉,同样的诗人我想起武汉的余笑忠。

    汤养宗是一个大气而又不失细致的诗人,这也体现在他对现代汉语诗歌(“现代汉诗”)的写作的自觉意识上。他有一种对现代汉诗的当代语言的焦虑,对如何用当下显得日益贫乏的口语写出动人的诗篇颇为忧心。不过,作为局外人和阅读者,我觉得汤养宗是走在正确的方向上。诗歌的语言不仅仅是语言的问题,口语当然能写出动人的诗篇,我相信耶稣所说:“人心里所充满的,口里就说出来。”(《马太福音》12章34节)有对个体生存和人类命运的关切,有心灵的大境界在先,有对世界对人生的充沛的感觉和丰富的想象,语言不用花哨,诗作也会真切动人。

 



诗人简介:


汤养宗,1959年农历白露生,福建霞浦人。曾服役于舰艇水兵部队,从事过剧团编剧,电视台记者等职业。写有长诗《一场对称的雪》、《危险的家》、《九绝或者哀歌》、《寄往天堂的11封家书》、《举人》等。出版诗集《水上吉普赛》《黑得无比的白》《尤物》《寄往天堂的11封家书》《去人间》五种。曾获得福建省政府首届百花文艺奖、人民文学奖、中国年度最佳诗歌奖、诗刊年度诗歌奖、储吉旺文学奖等。部分诗作被翻译成外文在国外发表。一直选择诗歌作为自己所追求的第一写作,并写有部分诗学随笔。

名人名言

黎巴嫩诗人纪伯伦《美》中所说的“美不是干渴的口,也不是伸出的空虚的手,却是发焰的心,陶醉的灵魂”。


欢迎关注《诗眼睛》微信公众号


投稿邮箱:1248424054@qq.com或happy2008poiuyt@qq.com

微信号:ZhongGysyp

主编:王恩荣(微信号:a1026874138)


视频 小程序 ,轻点两下取消赞 在看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