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诗眼睛||缅怀大师,传播文化:多倫多「湖畔書院」主辦的洛夫詩歌朗誦賞析追思會纪实(总394期)

王恩荣 诗眼睛 2021-10-07


与余光中并称诗坛“双子星”,现代诗人、中国“诗魔”洛夫詩歌朗誦賞析追思會




多倫多「湖畔書院」主辦的洛夫詩歌朗誦賞析追思會回放(一)



多倫多「湖畔書院」主辦



「因為風的緣故」洛夫詩歌朗誦賞析追思會 

 

多倫多「湖畔書院」主辦

缘起


「在涛声中唤你的名字而你的名字/已在千帆之外」。著名詩人洛夫於3月19日仙逝。為緬懷故人,重溫經典,向大師致敬,我发起组织了一个活动,「洛夫詩歌朗誦賞析追思會」。特请各位师友参加。趁此机会,来看看我也好。          


大约1983年春季,我还是一名中文系大三的学生,每周都会去魏公村或王府井逛书店。有一次,买了一本书,《台湾诗人十二家》(流沙河编)。那时,信息还比较闭塞,第一次看到从大陆到台湾的新老诗人真的继承了五四以来的新诗传统,并在这基础上有所创新,很是喜欢。从中知道了很多诗人的名字,郑愁予、羊野令、余光中、痖弦、罗门、商禽,还有这位洛夫。他的《石室之死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直没有忘记。    


▲洛夫畫像

      


我的生命线跟洛夫先生没有交集,没见过他,也没有书信往来,只是有诗中的思想交流。


斯人已逝,感恩相遇。滴水滋养,万不可忘。(古土手记)


斯人已去,诗卷长留。读之吟之,涕泗横流。





“在涛声中唤你的名字而你的名字/已在千帆之外”。著名诗人洛夫于3月19日仙逝。为缅怀故人,重温经典,向大师致敬,多伦多“湖畔书院”特举办“洛夫诗歌朗诵赏析追思会”,特邀请诗人故旧、诗人、评论家、研究者和朗诵家贡献才艺。




本活动主要有四个内容:


一、旧友怀念 ,邀请洛夫生前友好回忆与洛夫交往的情谊;


二、作品朗诵,邀请朗诵家和歌唱家歌咏洛夫诗作;


洛夫和妻子近照。来自微信


洛夫于1981年献给妻子陈琼芳的《因为风的缘故》



三、展示纪念诗作,朗诵近期创作的纪念洛夫的诗歌作品;


四、简要分析台湾诗坛历史和洛夫诗歌的风格和特色。



追思會主辦者诗人古土




多倫多「湖畔書院」主辦的洛夫詩歌朗誦賞析追思會活动纪实(二)


七夕诗歌采风笔会



加拿大洛夫詩歌朗誦賞析追思會 

+


多倫多「湖畔書院」主辦



摘要: 多伦多3月27日电 加拿大多伦多“湖畔书院”于当地时间3月25日在加拿大佛教会湛山精舍举办了“洛夫诗歌朗诵赏析追思会”,邀请知名诗人洛夫先生的生前故旧、当地诗人和评论家、研究者和朗诵家一起缅怀故人,重温 ...


▲主持人玉華和古土



著名詩人洛夫於3月19日仙逝,享年91歲。多倫多「湖畔書院」於3月25日舉辦「洛夫詩歌朗誦賞析追思會」,邀請洛夫先生生前故舊、當地詩人和評論家、研究者和朗誦家一起緬懷故人,重溫經典,向逝者致敬。


▲《北美楓》成員追憶洛夫


追思會在一片燭光和古筝聲中開始。「我是火/隨時可能會熄滅/因為風的緣故」洛夫的動人詩篇,在這次活動上一再地被詠唱。這次活動的發起者、詩人古土說:「在征集洛夫詩歌朗誦賞析追思會節目的時候,我們發現:很多人不禁對洛夫的詩歌成就推崇備至,對他提攜後進、推動北美華人文學創作活動的的貢獻以及他平易近人、永不停歇的精神也極為感佩。我們這次沒有特別強調洛夫是台灣詩人,因為優秀的詩人從來不僅僅屬於某一個地區。但台灣詩人真的有他們獨特的經歷,特別的體悟。」


1949年,21歲的莫洛夫匆匆打了一個電話,就告別了母親,從湖南來到台灣。這次竟是母子永訣。三十年後,洛夫在台灣得知母親去世的消息,哀慟難已。洛夫說:「我的眼淚是千萬斛淚水中的一小滴,我個人的悲劇實際上已成為一種象征。」  聲樂家、朗誦家程路禹朗誦了洛夫的長詩《血的再版》,渾厚蒼涼的聲音完美地詮釋了洛夫的作品。程老師認為,洛夫這首詩是歌頌母親的,但也總結自己的一生。這幾句詩表達了洛夫自己從礦成鋼,然後以肋骨為軌道,讓子孫選擇這個方向。

25日的詩歌朗誦賞析追思會,與會者大多是詩歌創作者和詩歌愛好者,但還來了一位小說家,跟洛夫先生的交情匪淺,他就是加拿大中國筆會會長孫博。他動情地回憶談談他跟洛夫交往的往事。他認為,洛夫先生具有大師的品質,其作品值得後人研讀,其獻身文學事業的精神也值得後來者學習。他的話,引起了大家的共鳴。

《北美楓》曾是加拿大詩譚最重要的詩刊,洛夫先生曾擔任北美楓的顧問,并親自題寫了刊名。雖然這本刊物因故停刊了,但洛夫先生選詩、評詩、改稿的情景深深印在詩刊的編委們心裡。詩人曉鳴、秋葉、曉松、白水各自給大家講述了洛夫先生關心支持這本詩刊的事跡。往事歷歷在目,讓人潸然淚下。老詩人秋葉特作輓聯,


     地出人傑,早建詩坛《創世紀》

     天妒英才,長流翰墨《北美楓》

     横批:洛夫大师千古


著名诗人、小说家及剧作家、国际大雅风文学奖评审委员会主席、大雅文化国际总裁川沙給大家講述他與洛夫先生的情誼。洛夫擔任幾個大型詩歌活動的評委,盡心盡責,表現了一位大師的對詩歌的熱愛,對詩歌事業的關注。大雅風詩歌獲獎者孟沖之回憶了洛老對自己詩歌的評價,自己受到的鼓勵。


▲著名詩人川沙與追思會主辦者古土和彬兒合影


中國古代詩歌有詩聖(杜甫)、有詩仙(李白)、詩佛(王維)的說法,洛夫被稱為「詩魔」。這是因為他用超現實主義的手法,風格晦澀、意象繁複,具有語言實驗和詩藝探索的貢獻。朗誦家高原聲音朗誦了洛夫《煙之外》和詩人楓舟的《悼詩魔洛夫》。加拿大密西沙加首位桂冠詩人星子安娜連夜寫了悼詩,并翻譯了洛夫的名篇《因為風的緣故》,並在會上用聲音表達了自己的深情。

洛夫晚年的作品,走下了超現實主義的險峰,從現代派的影子走出,洛夫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寫詩,其意境與內涵卻直達古典詩歌的高度。AM1540 A1中文電台主持人、中國國家一級播音員菲菲給大家朗誦洛夫的作品《寄鞋》,就是這樣一首傑作。這首詩的背後是一個有關海峽兩岸的悲情故事。洛夫的好友張拓蕪和表妹沈蓮子,他們自小訂婚,但後來因為戰亂,天各一方,音訊隔絕。四十年後,一雙表妹親手做的布鞋輾轉寄到了張拓蕪手中。張拓蕪看這這雙一針一線做成的布鞋,老淚縱橫。年華老去,真情還在。洛夫知道這個故事后,用表妹沈蓮子的語氣寫了一首詩。其真摯情誼,令現場許多聽眾在傾聽中流下了感動的淚水。

多倫多有很多傑出的詩人,有很多富有造詣的詩歌研究者,他們和有眾多的詩歌愛好者、學習者、朗誦者,組成了加拿大文藝美麗的風景線。詩人謝駿、墨望山、江南、李莉、湖邊、丹丹等在會上朗誦了自己新近創作的悼念詩作。

洛夫詩歌朗誦賞析追思會在湛山精舍素心閣舉行,加拿大佛教會會長達義大和尚在法會間隙,特意看望了與會的詩人、評論者和朗誦者們。

大家表示,洛夫詩歌朗誦賞析追思會辦得很成功,不虛此行,有所收穫,有所感悟。詩人彬兒說:「不管怎麼樣,我們走到一起,匯聚在這裡,就已經顯示了我們心中的敬仰,寄託了我們的哀思,顯示了我們對詩意的追求。」

 

 

追思會現場回放(图片)



▲主持人玉華和古土



▲歌唱家、朗誦家程路禹朗誦


▲朗誦者丹丹


▲朗誦者菲菲


▲朗誦者高原聲音


▲詩人白水發言


▲作家孫博回憶洛夫


▲多倫多詩人合影


▲追思會現場


▲會後合影





追思會現場掠影























多倫多「湖畔書院」主辦的洛夫詩歌朗誦賞析追思會活动纪实(三)「湖畔書院」诗人悼念洛夫诗文


七夕诗歌采风笔会


《從石室到聖殿的旅程》


 古 土



你鑿山為洞

為了珍藏對母親的思念

我飲下石壁上潮濕的字跡

消化了所有的石頭


在這飛彈時代 

一顆古老的炮彈打了過來

以彩虹的軌道

擊沉了我心中的小島


我們在同一時間把炮聲灌入耳洞

把濤聲灌入胸腔,但 

終於未能握手擁抱

終於未能徹夜長談


命中註定要等待

等到那聖殿的聚首

在那長長的台階之上

等待不是久別的重逢


我將講述隆隆的的炮聲

如何成為催我上路的鼓點

我們將一起回憶一個朗誦會的情景

此時,遠在地球之上


九曲回腸的石室,防空洞的笛空


在演奏我們天籟般的詩篇


3月23 日生日悼洛夫

這幾天一直忙於籌備洛夫詩歌朗誦賞析會,這首詩寫在紙上,一直揣在兜里,今天將它打出來,記在電腦里。



诗人古土剪影



《悼诗魔洛夫》


文:枫舟


题记:诗魔像夕阳一样坠落了,却没有像初日那样升起。他去另一个世界撒播他的光,爱上了那里。在汉语诗坛没有人比洛夫更爱诗歌,并为之奋斗一生。纪念他的最好方式就是写诗,一直写,不停地写,直到洛夫复活。


一觉醒来,是个阴天

原来你已是一条躺下的长江

我在这头,你在那头

之间是追随你的风


总是在两端

从地上久仰云端的诗魔

不曾握一次你的手

不曾听一句你的话

从此,我只是一块漂木


漂你九十年的文字雨

蓄满,一条创世纪的长江

你累了,需要好好地安息

有浮云轻抚你的心底

有星光点缀你的一寸寸流水

还有,走到江边的我


一次次,掬起一捧水

湿了我的脸

亮了我的眼

你为我打开一扇门一个星空


我登陆你停留过的星球

巨石上刻有你光的字

你诗的情

吸入你爱的气息

从此无法走出你遗留下的光影



诗人枫舟剪影



《漂逝》


文/风动


沿着水路一路向西

你坐实了漂木

不再回首


他们在哭泣什么

水面的反光再也

追赶不上你的风帆


在水中,在灰烬里

预演过的等待

一一成真


因为风的缘故

火熄灭了

时间在石室中疗伤


诗人风动剪影




加拿大白水诗歌《悼》《也是金字塔》《永远的怀念-洛夫追思》


《悼》


白水/加拿大 多伦多



那束烛火灭了

长夜的烛

此刻,如果可以

我更想让指尖滑过琴弦

轻揉魂灵的颤音


湖南大雪飘着飘着

便飘散漫天撕碎的宣纸

我喊老师,老师

却误入昨日诡异的梦境

太阳黑子缠缠绕绕忽明忽暗的光焰

波粒,波粒

波粒之间如若真有必然的联系

我陡然醒悟

看一束烛火飞往天宫


诗魔洛夫先生去世


2018年3月19日记



诗歌《也是金字塔》表现了对战争的厌恶,对死亡的恐惧。作者深刻而又诗意地传达出人性的普世价值观与悲悯的关怀情愫。


---洛夫


洛夫先生的诗评,给我留下的不仅仅是鼓励,更是前辈诗人支持关爱年轻人热爱文学的那种执着,希冀的精神。这种精神就像长夜的烛光,无论在人间或是天堂,都温馨地引领着我们不羁的魂灵。




永远的怀念


白水/加拿大 多伦多



今天,是一个沉痛的日子。此时此刻只想和大家一起共同哀悼我们尊敬的洛夫先生。洛夫先生我们北美华人文学社社长也是我们《北美枫》纯文学期刊的顾问。由于北美华人文学社是一个跨地界的文学组织,我们的另一位副社长和平岛在维多利亚,他和洛夫先生有着非常深切的交往,在洛夫先生仙逝之后他写了一篇数千字的回忆文章。由于他不能参加今天的哀思会,他希望我能代他朗读一段节选,以寄托他对洛夫先生的哀思。他这样写到:


洛老对北美枫的关爱是无微不至的。我们通过书信电话见面, 讨论了很多改革建议。想起还没来得及实现的几条。心生愧意。北美枫初办时有一条潜规则。每期每人只发一首诗歌。本意是争取让更多的诗人发表作品。有鼓励新人的意思。洛老说, 需要把门槛提高。当年创世纪诗刊的审核非常严格。许多人投稿无数次也未必能发表。一旦刊发, 则欣喜无比。现在想来洛老是对的。另一条建议就是: 把文学期刊的定位, 换成专注于现代诗歌。砍掉小说散文。少发或不发古诗词。洛老又是对的。北美枫每期印刷2000册。洛老说500足矣。最后, 因种种原因暂时停刊了。洛老三番五次对我苦口婆心说, 北美枫名气在外, 停了太可惜, 鼓励我们把它继续办下去。他指着雪庐说, 当年为了办创世纪, 所用的金钱时间和精力, 可比这楼房更高!



和平岛这段文字勾起我们许多往事的回忆,就说少发或不发古韵,他说洛夫老师是对的,我认为不对,并据理力争,除去冠冕堂皇的理由之外,还有我们古韵专栏的大编辑黄洋界,秋叶,晓松,听云馆主,飞鸿,笑聊,冰清等朋友极高的古韵的造诣和对诗歌的执着。据理力争的结果是,一直到最后一期北美枫期刊,我们的古韵还堂堂正正的印在期刊上面。这些有趣的往事,让我们看到了什么呢? 当今社会有的人喜欢拉大旗当虎皮,许多社团顾问是顾而不问,许多社长就是挂名的社长。但是洛夫先生80多岁高龄仍经常给我们提出许多中肯的建议,更重要的是对不同的意见,他也不像有些权威人士,唯我独尊,说一不二。他尊重普通人,尊重小字辈。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他令人尊重的人品。在海外办以中文为主的文学期刊,由于经费,精力等各方面的问题,我们面临着不少苦难,运行过程中少不了常常产生打退堂鼓的想法,而洛夫先生给予我们极大的支持和鼓励,可以说每一期北美枫都渗透着他的心血。我认为他这不仅仅是对北美华人文学社的支持,也不仅仅是对北美枫期刊的支持,而是对众多下一代文学人的支持。记得有一次他读北美风杂志的时问和平岛“白水是谁?”和平岛,还写了一首诗歌,然后那首诗歌里面的白水,实际上包括了许许多多为北美枫期刊付出心血的人,也包括了许许多多我们未曾谋面的世界各地的诗人。我很赞同他的这个观点,白水不是某个人,而是一群无名无分,所谓草根文人的共同体。 


记得大约十多年前,那时候洛夫在我心目当中就是一颗遥远的星星,完全不了解他,只知道他是诗歌泰斗,是一位令人瞩目的大诗人。记得出于猎奇,我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参加了一次诗歌大赛,没想到获得到了洛夫和谢冕先生为我写的点睛的诗歌评论。当时难免有一点沾沾自喜,甚至有点虚荣心爆棚。但我很快发现他不仅给我,同时也给另外入围的诗人写了诗评,起码我知道一位。再往后,我受川沙邀请参与组织大雅风文学奖的诗歌初选,有机会更多的看到洛夫先生为入围诗人写的诗歌评论,使我有了更多的反思。老一辈诗人他们不辞劳苦,一次次为这些名不见经传的草根文人们写诗歌评论,并不能说明我们的诗歌就写得多么好,而是他们从这些人的身上看到哪怕一点点闪光,就给于很大鼓励和支持。这让我想到他曾经为一个叫白水的人写过鼓励她的诗歌评论,后来却又问白水是谁? 那么白水究竟是谁?是你我他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白水只是千千万万个文学爱好者当中的一个,是一代又一代普普通通的草根文人的集合。那天我曾经给程路禹老师聊到这个话题,我问他老一代的诗人,他们这么辛辛苦苦的读诗、评诗,为这些草根文人写诗歌评论究竟是为什么? 自私点说,这些人不能给他们带来任何个人的好处。那么究竟是为什么?我觉得程路禹老师说了一句让我非常认同的话:这是他们的使命感。这是一种什么样的使命感呢?就是他们希望文学艺术能够得到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他们为我们这些普普通通的文学爱好者点亮了美丽的烛光,引领我们在茫茫的文字海洋中探索光明。那天当我听到洛夫老师仙逝的消息,心情非常沉痛,感觉就像一束温馨烛火熄灭了。但后来我陡然醒悟那烛光只不过从人间汇入了天堂,你看那晴朗夜空,一颗慈爱的文曲星正关爱的注视着我们。





【诗意的空间】-  致洛夫


文/爱米 


用一块漂木安抚

行进的河流

一步步远离

故乡,还有所有

关于故乡的传说

这是一条不归的旅途

从出发就无法再回流


用一块漂木敲打

死亡的石门

沉重的喘息

还是那么铿锵有力

这是一条新生之路

每一次死亡都是浴火重生

这是一场必须履约的盛筵


用一块漂木点燃

生命之火炬

点燃山川河流

点燃复活之神

以证明另一种生活

延续在诗意的空间


用一首诗歌

一曲音乐

来演绎人生

鄙视死亡

再没有比这更荣耀

更动听的声音


2018.3.19 于加拿大多伦多



【忆秦娥 - 纪念洛夫先生】

文/爱米


山河咽,

亲朋好友伤心烈,

伤心烈,

风悲雨凄,飞泪弦月。


人生坦荡神清澈,

诗歌咏叹情真切,

情真切,

天长地久,不舍离别。


2018.3.28 于加拿大多伦多


【追思会 -  洛夫】

文/爱米


很遗憾

我对你的了解

是在死了以后

相信吧,灵魂是有的

一行行诗句


我仔细地聆听

有人正在

讲述你和诗的故事

吟诵你写的诗

回忆多少年前的场景


隔着一层屏墓

天堂在屏里,我在墓外

你说你也要来参加追思会

这不是一个梦

我听见,也看到了


2018.3.29


诗人爱米






《因为风的缘故》

----忆洛夫与他的诗


文/丹 


你的眼睛在阳光下

和着额上初霁的晴光

旅人割下的你的衣角期盼那粒种子


烟之外在风中

是层层脱落的时间之伤

还有青了又黄了的岁月墓草


河畔 月光在草叶上

握母亲蓟草般的手

又回到搁置额头的土以及漂木


风雨之夕的小船

是否系住了你腕上的青苔

与你窗外的向日葵一起靠岸


因为风的缘故

在涛声中呼唤你的名字

而你的名字已在千帆之外


(写在加拿大多伦多台湾诗人洛夫先生追思会)

2018.03.24

诗人 从左至右  有丹丹  彬彬 星子安娜 




《 三月追风诵》

文/伊莲娜

 默然昕...三月有感。

因为风的缘故
欢聚一堂
来到你身旁
你如此安祥的不平凡

因为风的缘故
风吹过的地方
是一片欢乐海洋
有星光
是我追忆你的痴迷目光
有月光
月光洒落的地方
清晰可见你的模样
是微风轻抚海面
温柔的梦乡

因为风的缘故
漫长夜的黑
也阻隔不断思念的渴望
渴望拂晓的晨光
引领诗的方向

2018.03.27


诗人伊莲娜剪影




《 我撑着一只荷花伞来找你》


——记念洛夫


文/湖边的红衣卫

撑着一只荷花伞
我来到湖北的时候
你已不在湖南
我向湖心扔去一粒石子
有只水鸟飞起来
说你在去了海峡的对岸

驾着一朵漂泊的云
我来到温哥华的时候
你躲在一扇窗户里面
正大口地哈气,然后
用手指画一条长长的小路
小路的尽头有一个背影
在雨中飘过,你不知道
那就是我

你满头乌发的时候
乡亲啊,可望而不可及
如今千帆过尽
我来了,你却走了
可是我想知道,谁的发
从你的指缝间漏下来
竟然可以是长江的水

我也不懂荷花的升起
是一种欲望或某种禅
佛祖喜欢拿花当座垫
我却喜欢拿叶子当伞
不管是在雨里还是日里
因为你说过
水来,你在水里等
火来,你在灰烬里等

匆匆成文,潦是潦草了些
而我的心意
则明亮亦如你窗前的烛光
不妥之处未竟之言
纯属能力有限
跟风无关

诗人红衣卫剪影






《奠一位詩人》


文/墨望山


黑夜 只比白天長一點,

太陽即將 直射赤道——

而你的腳步有些匆忙了,

詩人。


虛幻的一生裡,

妳來的熱鬧,

走得喧囂;

每一步,

都是一個 標點符號。


來前走後 和這一生,

你和我 註定一樣孤獨,

像人一樣活著,

用活著 

做一劑 慢性毒藥。


還好,還好。


除了旅程開始 和結束時,

來自自己 或旁的什麼人的哭,

還有每一個深夜裡

遠去的風,

不滅的火,

和嘴角一絲 真切的笑。


(2018-03-20)


诗人墨望山剪影





《风,吹过我的身旁》

一一悼念洛夫先生


文/谢骏


清晨,在翠江边垂钓

风,吹过我的身旁

在童年生长的闽西山城

溪流哼着客家歌谣


夜空,双双星星向大地张望

风,吹过我的身旁

在校园飘香的玉兰树下

精心编织诗的阳光


黑幕,矿工点亮两排白牙

风,吹过我的身旁

在埋藏地火的煤井深处

风流送来黑色的凉爽


湖水,推涌多伦多这艘大船

风,吹过我的身旁

枫叶之国天空放飞五角红叶

片片叶上都刻铸诗行


诗行,漫天白雪纷纷扬扬

天地间都在为“诗魔”送行

我知道他没有走远

因为风,吹过我的身旁


2018-3-25


诗人谢骏剪影





《风之缘 爱之故》


文/李莉


于纪念洛夫诗歌朗诵赏析追思会2018-3-25


今天我们在此相聚

因为风的缘故

你来了

在人间

因为爱的缘故

你留下

燃尽了

灰烬之外

是你的火焰升腾起的

不熄而耀眼的火光


因为风的缘故

你走了

在天上

你累了

你睡吧

云雾之外

有阳光雨露环绕

有清风明月抚慰

内伤消散在

天边之外


因为爱的缘故

我们来了,

在佛堂读你念你

你说,

你在天堂等我们

一起以同一速率

极目同一个方向

用十二法读诗


诗人李莉剪影




一副挽联和《忆秦娥 • 悼洛夫》


文/Tony  Wu秋叶


上联:地出人杰,早建诗坛《创世纪》;

下联:天妒英才,长留翰墨《北美枫》。

横批:洛夫大师千古


《忆秦娥 • 悼洛夫》


诗坛咽,惊天动地悲情烈,悲情烈,文坛振动,巨星沉折。


题刊墨宝心尤热,

诗魔一代情豪杰,

情豪杰,音容永在,共伤离别。


诗人秋叶剪影



《悼念诗魔》 

 

文/曼都娜

            

风的缘故降落人诗间

飞过九十载三界叹息

方块字哭泣诗国降旗

粉莲一朵惊现极乐界


诗人曼都娜剪影








多倫多「湖畔書院」主辦的洛夫詩歌朗誦賞析追思會活动(四)洛夫诗选




洛夫诗选

+



《湖南大雪》

赠长沙李元洛


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
雨雪霏霏


君问归期
归期早已写在晚唐的雨中
巴山的雨中
而载我渡我的雨啊
奔腾了两千年才凝成这场大雪
落在洞庭湖上
落在岳麓山上
落在你未眠的窗前
雪落着
一种复杂而单纯的沉默
沉默亦如
你案头熠熠延客的烛光
乍然一阵寒风掠起门帘
我整冠而进.直奔你的书房
仰首环顾,四壁皎然
雪光染白了我的须眉
也染白了
我们心之中立地带
寒暄之前
多少有些隔世的怔忡
好在火炉上的酒香
渐渐祛除了历史性的寒颤
你说:
酒是黄昏时归乡的小路
好!好!我欣然举杯
然后重重咳了一声
带有浓厚湘音的嗽
只惊得
窗外扑来的寒雪
倒飞而去

你我在此雪夜相聚
天涯千里骤然缩成促膝的一寸
荼蘼早凋
花事已残
今夜我们拥有的
只是一支待剪的烛光
蜡烛虽短
而灰烬中的话足可堆成一部历史
你频频劝饮
话从一只红泥小火炉开始
下酒物是浅浅的笑
是无言的唏嘘
是欲说而又不容说破的酸楚
是一堆旧信
是嘘今夕之寒,问明日之暖
是一盘腊肉炒《诗美学》
是一碗鲫鱼烧《一朵午荷》
是你胸中的江涛
是我血中的海浪
是一句句比泪还成的楚人诗。
是五十年代的惊心
是六十年代的飞魄
这时,窗外传来一阵沙沙之声
嘘!你瞿然倾听
还好
只是一双钉鞋从雪地走过

雪落无声
街衢睡了而路灯醒着
泥土睡了而树根醒着
鸟雀睡了而翅膀醒着
寺庙睡了而钟声醒着
山河睡了而风景醒着
春天睡了而种籽醒普
肢体睡了而血液醒着
书籍睡了而诗句醒着
历史睡了而时间醒着
世界睡了而你我醒着
雪落无声

夜已深
你仍不断为我添酒,加炭
户外极冷
体内极热
喝杯凉茶吧
让少许清醒来调节内外的体温
明天或将不再惊慌
因我们终于懂得
以雪中的白洗涤眼睛
以雪中的冷凝炼思想
往日杜撰的神话
无非是一床床
使人午夜惊起汗湿重衣的梦魇
我们风过
霜过
伤过
痛过
坚持过也放弃过
有时昂首俾睨
有时把头埋在沙堆里
那些迷惘的岁月
那些提着灯笼搜寻自己影子的岁月
都已是
大雪纷飞以前的事了
今夜,或可容许一些些争辩
一些些横眉
一些些悲壮
想说的太多
而忘言的更多
哀歌不是不唱
无奈一开口便被阵阵酒嗝
逼了回去

江湖浩浩
风云激荡
今夜我冒雪来访
不知何处是我明日的涯岸
你我未曾共过
肥马轻裘的少年
却在今晚分说着宇宙千古的苍茫
人世啊多么暧昧
谁能破译这生之无常
推窗问天
天空答以一把澈骨的风寒
告辞了
就在你再次剪烛的顷刻黑暗中
我飞身而起
投入一片白色的空茫
向亿万里外的太阳追去
只为寻求一个答案



《河畔墓园》

为亡母上坟小记



膝盖有些些
不像痛的

在黄土上跪下时
我试着伸腕
握你蓟草般的手
刚下过一场小而
我为你
运来一整条河的水
流自
我积雪初融的眼睛

我跪着。偷觑
一株狗尾草绕过坟地
跑了一大圈
又回到我搁置额头的土
我一把连根拔起
须须上还留有
你微温的鼻息



《车上读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


摇摇晃晃中
车过长安西路乍见
尘烟四窜犹如安禄山败军之仓皇
当年玄宗自蜀返京的途中偶然回首
竟自不免为马隗坡下
被风吹起的一条绸巾而恻恻无言
而今骤闻捷讯想必你也有了归意
我能搭你的便船还乡吗?


初闻涕泪满衣裳


积聚多年的泪
终于泛滥而湿透了整部历史
举起破袖拭去满脸的纵横
继之一声长叹
惊得四壁的灰尘纷纷而落
随手收起案上未完成的诗稿
音律不协意象欠工等等问题
待酒热之后再细细推敲


却着妻子愁何在


八年离乱
灯下夫妻愁对这该是最后一次了
愁消息来得突然惟恐不确
愁一生太长而令又嫌太短
愁岁月茫茫明日天涯何处
愁归乡的盘缠一时无着
此时却见妻的笑意温如炉火
窗外正在下雪


漫卷诗书喜欲狂


车子骤然在和平东路刹住
颠簸中竟发现满车皆是中唐年间衣冠
耳际响起一阵 之声
只见后座一位儒者正在匆匆收拾行囊
书籍诗稿旧衫撒了一地
七分狂喜,三分唏嘘
有时仰首凝神,有时低眉沉吟
劫后的心是火,也是灰


白日放歌须纵酒


就让我醉死一次吧
再多的醒
无非是颠沛
无非是泥泞中的浅一脚深一脚
再多的诗
无非是血痞
无非是伤痕中的青一块紫一块
酒,是载我回家唯一的路


青春作伴好还乡


山一程水一程
拥着阳光拥着花
拥着天空拥着鸟
拥着春天和酒嗝上路
雨一程雪一程
拥着河水拥着船
拥着小路拥着车
拥着近乡的怯意上路


即从巴峡穿巫峡


车子已开出成都路
犹闻浇花草堂的吟哦不绝
再过去是白帝城,是两岸的猿啸
从巴峡而巫峡心事如急流的水势
一半在江上
另一半早已到了洛阳
当年拉纤入川是何等慌乱凄惶
于今闲坐船头读着峭壁上的夕阳


便下襄阳向洛阳


人蜀,出川
由春望的长安
一路跋涉到秋兴的夔州
现在你终于又回到满城牡丹的洛阳
而我却半途在杭州南路下车
一头撞进了迷漫的红尘
极目不见何处是烟雨西湖
何处是我的江南水乡



《雨天访友》



雨天过访
尚未敲门
伞的水渍
溅入颈项
沿背而下
一阵寒意
如刀划过
猝然想起
江南水声
泠泠响自
小小运河
蜿蜒绕过
我家后门
三月水涨
鱼群吹浪
河中有船
岸上有人
隔水相问
原是同村
什么样的天气
什么样的乡愁
满街只有风雨
不见一瓣杏花
骤闻高楼有人
哀歌胡笳十八
不待主人开门
我又隐入伞后
翻起风衣领子
追踪雨声而去



《裸 奔》



之一

自成形于午夜
午夜一阵寒颤后的偶然
他便归类为一种
不规则动词,且苦思
太阳为何坚持循血的方向运行
窗外除了风雪
仅剩下挂在枯树上那只一瘦
再瘦的纸鸢
鹧鸪声声,它的穿透力
胜过所有的刀子
而广场上
那尊铜像为何从不发声
他说他不甚了了

他就是这男子
胸中藏着一只蛹的男子
他把手指伸进喉咙里去掏
多么希望有一只彩蝶
从呕吐中
扑翅而出

之二

帽子留给父亲
衣裳留给母亲
鞋子留给儿女
枕头留给妻子
领带留给友朋
雨伞留给邻居

(他打了一个哈欠)

床铺留给白蚁
书籍留给蟑螂
照片留给墙壁
信件留给炉火
诗稿留给风雨
酒壶留给月亮

(他缓缓蹲下身子)

手脚还给森林
骨骼还给泥土
毛发还给草叶
脂肪还给火焰
血水还给河川
眼睛还给天空

(他猛然抬起头来)

欢欣还给雀鸟
愠怒还给拳头
悲痛还给伤口
抑郁还给镜子
仇恨还给炸弹
茫然还给历史

(准备冲刺——)

他开始溶入街衢
他开始混入灰尘
他开始化入风雪
他开始步入树木
地开始熔入钢铁
他开始揉入花香

遂提升为
可长可短可则可柔
或云或雾亦隐亦显
似有似无抑虚抑实

赤裸

山一般裸着松一般
水一般裸着鱼一般
风一般裸着烟一般
星一般裸着夜一般
雾一般裸着仙一般
脸一般裸着泪一般

之三

他狂奔
向一片汹涌而来的钟声……



《金龙禅寺》



晚钟
是游客下山的小路
羊齿植物
沿着白色的石阶
一路嚼了下去

如果此处降雪
而只见
一只惊起的灰蝉
把山中的灯火
一盏盏地
点燃



《顿 悟》



刺藤向天空投射
那墓地,茫然如我们
已死的与未死的,都在寻求一种顿悟
一种月光照在草叶上的
单纯

我们曾舍命爱过,真的
一枚自杀未遂的榴弹可以作证:
一颗早晨欢呼而至
晚上就呼啸着坠入海中的太阳可以作证
而我们自己能证明什么?
散步、唱歌,以及给领带能证明什么?
我们曾爱过,因我们曾再三死过
在一座久久未曾温柔过的城中
在铁轨捆住大地鞭打之后
在峡谷的那一边
至于那些鲜花
已被他们高高举起且塑成一来微笑

假如从墓地来,你会记起许多事
许多碑
许多名字
许多在泥中握着的手
许多脸
许多脸上的含羞草
灰尘扬起而遮住视线
为了使我们无法辨认
悬荡在危崖上的灵魂谁是谁

你便从墓地走出
从异乡人的瞳孔中走出
充满一些期许,一些早熟的忧戚
不知身在何处
泪流向何处
下个清明
水酒与素花撒向何处

或许你因此而遗忘了许多事
许多风筝在许多天空
许多轮辙在许多地上
假如,你从墓地回来



《洗 脸》



柔水如情
如你多脂而温热的手
这把年纪
玩起水来仍是那么
心猿
意马

赶紧拧干毛巾
一抹脸
抬头只见镜中一片空无
猿不啸
马不惊
水,仍如那只柔柔的手
——一种凄清的旋律
从我的华发上流过



《剔 牙》



中午
全世界的人都在剔牙
以洁白的牙签
安详地在
剔他们
洁白的牙齿

依索匹亚的一群兀鹰
从一堆尸体中
飞起
排排蹲在
疏朗的枯树上
也在剔牙
以一根根瘦小的
肋骨



《李白传奇》

相传峨嵋峰顶有一块巨石,石上铺有一张白纸,一天午后
风雨大作,天震地撼之际,一只硕大无比的鹏鸟碎石破纸,冲天而飞……

第一站
他飞临长安一家酒楼





整个天空骤然亮了起来
满坛的酒在流
满室的花在香
一支破空而来的剑在呼啸
众星无言
又有一颗以万世的光华发声
惊见你,巍巍然
据案独坐在历史的另一端
天为容,道为貌
山是额头而河是你的血管
乘万里清风
载皓皓明月
飞翔的身姿忽东忽西、忽南忽北
中央是一团无际无涯的混沌
雷声自远方滚滚而来
不,是惊涛裂岸
你是海,没有穿衣裳的海
赤赤裸裸,起起落落
你是天地之间
酝酿了千年的一声咆哮



撩袍端带
你昂然登上了酒楼
负手站在阑干旁,俯身寻思
谁是那灯火中最亮的一盏、、。
这时,半空蓦然飘落一条白色儒巾
随风化为满城的蝴蝶
旋舞中,把所有窗口的灯
一盏盏扑灭
这样正好,你说你要用月光写诗
让那些闪烁的句子
飞越寻常百姓家
然后一路亮到宫门深锁的内苑
拿酒来!既称酒仙岂可无饮
饮岂可不醉
你向墙上的影子举杯
千载寂寞万古愁
在一俯一仰中尽化为声声低吟
你犹记在那最醉的一天?
在禁宫,在被一大丛牡丹吓醒之后
磨墨濡笔的宫女问:
你就是那好酒,吐酒,病酒的饮者?
宽衣脱靴的内待问:
你就是那飞扬跋扈的诗人?
你仰着脸不答,挥笔如舞剑
顿见纸上烟霞四起
才写下清平调的第一句
便惊得满园子的木芍药纷纷而落
沉香亭外正在下雪
在盈尺的冰寒中
你以歌声为唐玄宗暧手
以诗句为杨贵妃铺设了
一条鸟语花香的路



而长安
是一个宜酒宜诗不宜仙的地方
去吧!提起你的酒壶
挟起你的诗册,诗册中的清风和明月
过走过饮去游你的三江五湖
去黄河左岸洗笔
右岸磨剑
让笔锋与剑气
去刻一部辉煌的盛唐
而做官总是败坏酒兴的事
再也潇洒不起来的事
永王不见得能分享你月下独酌的幽趣
对饮的三人中
想必不会有喋喋不休
向高山流水发表政见之辈
你又何苦去淌那次浑水
放逐夜郎也罢,泛舟洞庭
出三峡去听那哀绝的猿声也罢
人在江湖,心在江湖
江湖注定是你诗中的一个险句



不如学仙去
你原本是一朵好看的青莲
脚在泥中,头顶蓝天
无需颖川之水
一身红尘已被酒精洗净
跨鲸与捉月
无非是昨日的风流,风流的昨日
而今你乃
飞过嵩山三十六峰的一片云
任风雨送入杳杳的钟声
能不能忘机是另一回事
就在那天下午
访戴天山道上不遇的下午
雨中的桃花不知流向何处去的
下午,我终于看到
你跃起抓住峰顶的那条飞瀑
落入了
滚滚而去的溪流



《长恨歌》

那蔷薇,就像所有的蔷薇,
只开了一个早晨
——巴尔扎克





唐玄宗

水声里
提炼出一缕黑发的哀恸



她是
杨氏家谱中
翻开第一页便仰在那里的
一片白肉
一株镜子里的蔷薇
盛开在轻柔的拂拭中
所谓天生丽质
一粒
华清池中
等待双手捧起的
泡沫
仙乐处处
骊宫中
酒香流自体香
嘴唇,猛力吸吮之后
就是呻吟
而象牙床上伸展的肢体
是山
也是水
一道河熟睡在另一道河中
地层下的激流
涌向
江山万里
及至一支白色歌谣
破土而出



他高举着那只烧焦了的手
大声叫喊:
我做爱
因为
我要做爱
因为
我是皇帝
因为
我们惯于血肉相见



他开始在床上读报,吃早点,看梳头,批阅奏折
盖章
盖章
盖章
盖章
从此
君王不早朝



他是皇帝
而战争
是一滩
不论怎么擦也擦不掉的
黏液
在锦被中
杀伐,在远方

远方,烽火蛇升,天空哑于
一 叫人心惊的发式
卑鼓,以火红的舌头
舐着大地



河川
仍在两股之间燃烧

不能不打
征战国之大事
娘子,妇道人家之血只能朝某一个方向流
于今六军不发
罢了罢了,这马嵬坡前
你即是那杨絮
高举你以广场中的大风

一堆昂贵的肥料
营养着
另一株玫瑰

历史中
另一种绝症



恨,多半从火中开始
他遥望窗外
他的头
随鸟飞而摆动
眼睛,随落日变色
他呼唤的那个名字
埋入了回声
竟夕绕室而行
未央宫的每一扇窗口
他都站过
冷白的手指剔着灯花
轻咳声中
禁城里全部的海棠
一夜凋成
秋风
他把自己的胡须打了一个结又一个结,解并再解开,然
后负手踱步,鞋声,鞋声,鞋声,一朵晚香玉在帘子后
面爆炸,然后伸张十指抓住一部水经注,水声汩汩,他
竟读不懂那条河为什么流经掌心时是哭泣,而非咆哮
他披衣而起
他烧灼自己的肌肤
他从一块寒玉中醒来
千间厢房千烛燃
楼外明月照无眠
墙上走来一女子
脸在虚无飘渺间



突然间
他疯狂地搜寻那把黑发
而她送过去
一缕烟
是水,必然升为云
是泥土,必然踩成焦竭的藓苔
隐在树叶中的脸
比夕阳更绝望
一朵菊花在她嘴边
一口黑井在她眼中
一场战争在她体内
一个犹未酿成的小小风暴
在她掌里
她不再牙痛
不再出
唐朝的麻疹
她溶入水中的脸是相对的白与绝对的黑
她不再捧着一碟盐而大呼饥渴
她那要人搀扶的手
颤颤地
指着
一条通向长安的青石路……



时间七月七
地点长生殿
一个高瘦的青衫男子
一个没有脸孔的女子
火焰,继续升起
白色的空气中
一双翅膀

一双翅膀
飞入殿外的月色
渐去渐远的
私语
闪烁而苦涩

风雨中传来一两个短句的回响



《石室之死亡》(选十首)



1

只偶然昂首向邻居的甬道,我便怔住
在清晨,那人以裸体去背叛死
任一条黑色交流咆哮横过他的脉管
我便怔住,我以目光扫过那座石壁
上面即凿成两道血槽

我的面容展开如一株树,树在火中成长
一切静止,唯眸子在眼睑后面移动
移向许多人都怕谈及的方向
而我确是那株被锯断的苦梨
在年轮上,你仍可听清楚风声、蝉声

2

凡是敲门的,铜杯仍应以昔日的炫耀
弟兄们俱将来到,俱将共饮我满额的急躁
他们的饥渴犹如室内一盆素花
当我微微后开双眼,便有金属声
丁当自壁间,坠落在客人们的餐盒上

其后就是一个下午的激辩,诸般不洁的显示
语言只是一堆未曾洗涤的衣裳
遂被伤害,他们如一群寻不到恒久居处的兽
设使树的侧影被阳光所劈开
其高度便予我以面临日暮时的冷肃

5

火柴以爆燃之姿拥抱住整个世界
焚城之前,一个暴徒在欢呼中诞生
雪季已至,向日葵扭转脖子寻太阳的回声
我再度看到,长廊的阴暗从门缝闪进
去追杀那盆炉火

光在中央,编幅将路灯吃了一层又一层
我们确为那间白白空下的房子伤透了心
某些衣裳发亮,某些脸在里面腐烂
那么多咳嗽,那么多枯干的手掌
握不住一点暖意

6

如果骇怕我的清醒
请把窗子开向那些或将死去的城市
不必再在我的短眦里去翻拨那句话
它已亡故
作的眼睛即是葬地

有人试图在我额上吸取初霁的晴光
且又把我当作冰崖猛力敲碎
壁炉旁,我看着自己化为一瓢冷水
一面微笑
一面流进你的脊骨,你的血液……

15

假如真有一颗麦子在磐石中哭泣
而且又为某一动作,或某一手势所捏碎
我便会有一次被人咀嚼的经验
我便会像冰山一样发出冷冷的叫喊
“哦!粮食,你们乃被丰实的仓廪所谋杀!”

夏日的焦虑仍在冬日的额际缓缓爬行
缓缓通过两壁间的目光、目光如葛藤
悬挂满室,当各种颜色默不作声地走近
当应该忘记的琐事竟不能忘记而郁郁终日
我就被称为没有意义而且疲倦的东西

30

如裸女般被路人雕塑着
我在推想,我的肉体如何在一只巨掌中成形
如何被安排一份善意,使显出嘲弄后的笑容
首次出现于此一哑然的石室
我是多么不信任这一片燃烧后的宁静

饮于忘川,你可曾见到上流漂来的一朵未开之花
古人不再莅临,而空白依然是一种最动人的颜色
我们依然用歌声在你面前竖起一座山
只要无心舍弃那一句创造者的叮咛
你必将寻回那巍峨在飞翔之外

51

犹未认出那只手是谁,门便隐隐推开
我闪身跃入你的瞳,饮其中之黑
你是根,也是果,集千岁的坚实于一心
我们围成一个圆跳舞,并从中取火
就这样,我为你瞳中之黑所焚

你在眉际铺一条胳。通向清晨、
清晨为承接另一颗星的下坠而醒来
欲证实痛楚是来时的回音,或去时的鞋印
你遂闭幕雕刻自己的沉默
哦,静寂如此,使我们睁不开眼睛

52

赤着身子就是你要到临的理由?
女儿,未辨识你之前我已尝到你眼中的盐
在母体中你已学习如何清醒
如何在卧榻上把时间揉出声音
且挥掌,猛力将白昼推向夜晚

我们曾被以光,被以一朵素莲的清朗
我们曾迷于死,迷于车轮的动中文静
而你是昨日的路,千余辙痕中的一条
当餐盘中盛着你的未来
你却贪婪地吃着我们的现在

53

由一些睡姿,一个黑夜构成
你是珠蚌,两壳夹大海的滔滔而来
哦,啼声,我为吞食有音响的东西活着
且让我安稳地步出你的双瞳
且让我向所有的头发宣布:我就是这黑

世界乃一断臂的袖,你来时已空无所有
两掌伸展,为抓住明天而伸展
你是初生之黑,一次闪光就是一次盛宴
客人们都以刺伤的眼看你——
在胸中栽植一株铃兰

57

从灰烬中摸出千种冷中千种白的那只手
举起便成为一炸裂的太阳
当散发的投影仍在地上化为一股烟
遂有软软的蠕动,由脊骨向下溜至脚底再向上顶撞
——一条苍龙随之飞升

错就错在所有的树都要雕塑成灰
所有的铁器都骇然于挥斧人的缄默
欲拧干河川一样他拧于我们的汗腺
一开始就把我们弄成这副等死的样子
唯灰烬才是开始



《众荷喧哗》



众荷喧哗
而你是挨我最近
最静,最最温婉的一朵
要看,就看荷去吧
我就喜欢看你撑着一把碧油伞
从水中升起

我向池心
轻轻扔过去一拉石子
你的脸
便哗然红了起来
惊起的
一只水鸟
如火焰般掠过对岸的柳枝
再靠近一些
只要再靠我近一点
便可听到
水珠在你掌心滴溜溜地转

你是喧哗的荷池中
一朵最最安静的
夕阳
蝉鸣依旧
依旧如你独立众荷中时的寂寂

我走了,走了一半又停住
等你
等你轻声唤我



《血的再版》
--悼亡母诗






读过
一再默诵过的
你那闪光的

用黄金薄片打造的封面
昨日
你被风翻到七十七页
便停住了
且成为海内外的孤本
而你的血
又在我血中铸成了新字
在我的肉中
再版

四月,谷雨初降
暮色沉沉中
香港的长途电话
轰然传来
一声天崩地裂的炸响
说你已走了,不再等我
母亲
我忍住不哭
我紧紧抓起一把泥土
我知道,此刻
你已在我的掌心了
且渐渐渗入我的脉管
我的脊骨
我忍住不哭
独自藏身在书房中
沉静地
坐着看落日从窗口蹑足走过
黄昏又一次来临
余辉犹温
室内
慢火在熬着一锅哀恸
我拉起窗帘
夜急速而降
赶来为我缝制一袭黑衫
母亲
我真的不曾哭泣
只痴痴地望着一面镜子
望着
镜面上悬着的
泪滴
三十年后才流到唇边
我垂首无言
如大风过后偃伏的蓟草
默念着你--
母亲
记忆如一把锐利的刀子
刃锋所及
你在血中见到我
我在肉中见到你
一切的爱与死
欲念与寂灭
苦藤一般无尽无止的纠缠
都从一根脐带开始
就那么
生生世世
环绕成一只千丝不绝的

我是其中的蛹
当破蚕而出
带着满身血丝的我
便四处寻找你
让我告诉你
化为一只蛾有多苦
在灯火中焚身有多痛
母亲,我追你到旷野
四顾茫然
我在等你为我解释时间的意义
等到
月亮第一千次升起
我黯然不解
为何每一颗星都不是你
今晚,我只好
仍攀着脐带爬行到生命的起点
但我抓到的只是
你冰凉的手

我冰凉的手
从箱子里翻出你的
遗照,还有一封
大哥哀伤而无声的信
信纸触目阴冷
而每个字却热得烫手
三十年的隔绝
三十年的牵绊
日日苦等
两岸的海水激飞而起
在空中打一个结
或架一座桥
夜夜梦中
把家书折成一只小船
漫卷诗书喜欲狂
且学老杜
扬孤帆入洞庭
溯湘,资,沅,沣
然后夜泊在
你白发满覆的枕边
那是千里停舟的码头
我欣然抛过缆索
你却一把抓住我的臂
体内
有晚潮澎湃
任咸咸的水渍
溅湿了我的衣襟
你的枕头...
不,我的枕头
系着满载哀伤之舟的
枕头



梦境纵然依稀
却象一快黑色的膏药
紧贴在
三十年来犹未结疤的伤口
母亲,你可记得
那一个风雪载途的寒夜
我颤颤怯怯地走近家门
院子的霜枫已凋
阶前的秋菊已残
水塘中喧哗的童年
已凝结成零度以下的坚冰
这时
鸡犬俱寂
村中无灯火,无梆声
荒草埋径
我已找不到儿时的归路
寒风猎猎吹衣
好冷,母亲
我为你窗前的烛光吸引
踮起脚尖跨上石阶
脚下响起落叶的细碎
细细碎碎,一步一阵心跳
我举手敲门
又颓然放下
我怕门环答我以一声陌生的惊呼
更不忍见你惊醒之后
抱住的只是
一阵冷风
于是我蹑足挨近你的窗口
只见你侧身而卧
墙上浮贴着卷曲的影子
炉火已熄
挂钟似睡犹醒
茶几旁搁着一根手杖
手杖旁
躺着一双又黑又瘦的布鞋
天井里星光映着积雪
雪白如婴
如你解衣哺我的乳房
而今,你已齿落发枯
委顿成
壁上那幅父亲唯一留下的
郁苦的山水
从你荒芜的额间
我读出了
天地间的苍茫
且隐约听到你的泪水
穿过宇宙洪荒
穿过一部历史的滴落

母亲
你为什么不言语
你为什么不侧过脸来看我
你可曾听见
我掩口不及的惊呼
母亲,你为什么不说话
我已在你的窗前
把雪站厚了两寸,三寸,五寸
你看,我的须眉皆已染白
当然不完全是雪
也掺有三十载的尘与土,悲凉的月
好冷,母亲
你赶快侧过身来看我脸上的泪
唉,来不及了

已结成了冰柱
我是梦
没有肌肤毛发的梦
梦如何能抵抗寒气与饥渴
那年临别
你塞在我行囊中的一件毛衣
早已象我们的家
碎了,碎了
一个个窟窿,一个个疮疤
三十年前的一件棉袄
翻过来穿
便是三十年后的新袍
触手处一片冰凉
唯有你的呼唤
--或一声温婉的呵责
你那暖如一盆炭火的拥抱
才会使我深深感知
取暖的最好方式就是回家
不论在梦里
在康乃馨的微笑中
或一支蜡烛的小小火焰里...



乡音未改,两鬓已衰
母亲
三十多个寒暑匆匆的催逼
我仍只是一只
追逐天涯的孤雁
日升月落
山高水长
我仍坚持最初展翅的方向
春天,我曾涉过多雨的江湖
夏天,我曾鼓翼掠过大地
盘旋峰顶如一制造风云的鹰隼
到了秋天
我困顿如一只纸鸢
断了线后才拥有全部的天空
入冬后
我惴惴然踏着薄冰
再一次展开河底激流的旅程
千年前屈原在汨罗的那种
冷冷的旅程
而我的离骚
则以亚热带的湿疹与孤寂写成
癣一般顽固
无边无际扩张的乡愁写成
是青青的芰荷而无根
是多手的荇藻而抓不到泥土
随着水面浮云的足迹
向滚滚而来的尘烟
向一座从云雾中升起的城堡
向一声声
激越清朗而听不懂的晚钟
踽踽独行
汗流东南,血洒西北
任时间
一刀一刀地
将我削得无鳞无鳍
全身只剩下一把多刺的梗骨
怕只怕,夕暮多风
风中多落叶
飒飒声中
又见到
秋,捧着霜枫血红的两颊而来


据说某月某日会圆
会吗?母亲
有人偏说今年秋天有雨
果然可恶
天际万里皆墨
在五楼的阳台上
人淡如菊
而登临之前
早就按捺不住阵阵的惊怯
迎风解衣
披襟而歌
余音中挟有呛呛的轻咳
唉,中秋岂可无月
无月叫我如何想象你早年的容颜
教我如何能感应
一夜的乡心
五处的悸动

母亲,你是一株苍松
伸展手臂等候鸟的归来,而
十年雷轰电掣
十年虫蛀霜袭
十年浑浑噩噩
你已枯成了秃枝败叶
风来再也不闻松涛哀哀无告亦如满上的夕阳
山岗沉寂
你额头上的星光,无声且盲
你也曾仰首问天
天空比你的双瞳更为茫然
你伸手向雪
雪片冷冷地给你一巴掌
没有诅咒,没有逃避
你安安静静地咀嚼着
别人分配给你的孤独和绝望
身旁子女们滚铁环的山坡
山坡上躺着大朵大朵的山茱萸
蒲公英随风远扬
再过去是一条浅溪
正在等待春水暴涨
为它带来一群鱼婴的嘻闹
这时,母亲
我仿佛听见
你俯身对着水中的自己轻呼:
“我的孩子们呢?
我的乳汁虽干
但被猛力吸吮的余痛犹在
你们在哪里?
你们在哪里?

一夜的乡心
五处的悸动
悸动正因为我们与你的血同其浓度
泪,同其咸度
母亲,你可知道
在天涯之外的天涯
在每夜的碧海青天中
我是唯一在光年以外的太空中
燃烧自己的海王星



树欲静
而风不息
子欲养
而...母亲啊
你沿着哪条河流
归入哪个大海?
今夜好静,好长
在众星惊呼中月亮跃入海里之后
在腕表猝然停在午夜之后
在太阳花全部凋落之后
雨来之后
鼻子伤风之后
在冷得只想一头撞入
你那温暖的襁褓之后
我惊愕失声
竟如此难以释然于--
为何你我三十年前一别
一通三十秒钟的电话
即成永诀
母亲,你在哪里?
我曾觅你于汹涌的波涛
过尽千帆
竟没有一幅是你的脸
觅你于沉沉的沼泽
水边不见你走过的脚印
觅你于通衢长巷
只隐隐听到
全城的灯火都在呼唤你的名字
觅你于清晨的草原
于一朵初绽的纯白的水姜花中
于黄昏的峰定
于苍鹰扇起满天暮色的绝崖
南山烈烈,飙风发发
母亲,你在哪里?
这时我只看到
一颗落日越沉越深
越冷越美
    越
    淡

母亲
夜,好静好静
我忍住不哭
独自藏身在书房中
安静地坐尽了一支烛火
又点亮一支
我再次摊开那封揉皱了的信
当读到
吾儿啊吾儿...
乍见烛光闪烁不定
是你来了?
或是一阵来意不明的风?
亡故
是一种纯粹的远行
是生命繁殖的另一过程
或许明年春天
我将再看到你扬着脸
在满山桃树灼灼的花瓣中
因为你是树枝,也是花粉
你是根,也是果
昨日你是河边的柳
今日你是柳中的烟
你是岩石,石中的火
你是层云,云中的电
你是沧海,海中的盐
你卑微如青苔
你庄严如晨曦
你柔如江南的水声
你坚如千年的寒玉
我举目,你是浩浩明月
我垂首,你是莽莽大地
我展翅,你送我以长风万里
我跨步,你引我以大路迢迢
母亲
你掘我为矿
炼我为钢
将我的肋骨铺成轨道
让我的子,我的孙
永远坚持我选择的走向
母亲
今夜好静,好长
我真的不曾哭泣
三十年前的那滴泪
早已在镜面上风干
你已成灰
成土
化为茫茫的时间
你是历史中的一滴血
我是你血的再版
千册万册
源远
流长.....



洛夫简介:


洛夫,本姓莫,湖南衡阳人,1928年生,淡江大学英文系毕业,1973年曾任教东吴大学外文系。1954年与张默、痖弦共同创办《创世纪》诗刊,并任总编辑多年,对台湾现代诗的发展影响深远,作品被译成英、法、日、韩等文,并收入各种大型诗选,包括台湾出版的《中国当代十大诗人选集》。

洛夫写诗、译诗、教诗、编诗历四十年,著作甚丰,出版诗集《时间之伤》等十一部,散文集《一朵午荷》等两部,评论集《诗人之镜》等四部,译著《雨果传》等八部。他的名作《石室之死亡》广受诗坛重视,廿多年来评论不辍,其中多首为美国汉学家白芝(Cyril Birch)教授选入他主编的《中国文学选集》。1982年他的长诗《血的再版》获中国时报文学推荐奖,同年诗集《时间之伤》获台湾的中山文艺创作奖,1986年复获吴三连文艺奖。

洛夫是台湾现代诗坛最杰出和最具震撼力的诗人,为中国诗坛超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由于表现手法近乎魔幻,因此被诗坛誉为“诗魔”。台湾出版的《中国当代十大诗人选集》如此评称:“从明朗到艰涩,又从艰涩返回明朗,洛夫在自我否定与肯定的追求中,表现出惊人的韧性,他对语言的锤炼,意象的营造,以及从现实中发掘超现实的诗情,乃得以奠定其独特的风格,其世界之广阔、思想之深致、表现手法之繁复多变,可能无出其右者。”吴三连文艺奖的评语对他更为肯定:“自《魔歌》以后,风格渐渐转变,由繁复趋于简洁,由激动趋于静观,师承古典而落实生活,成熟之艺术已臻虚实相生,动静皆宜之境地。他的诗直探万物之本质,穷究生命之意义,且对中国文字锤炼有功。”





沈奇:从“大中国诗观”到“天涯美学”


——诗人洛夫访谈录



沈 :终于有幸来温哥华,在先生的寓所与先生谈诗,感觉很特别。首先感兴趣的是,您将这幢漂亮的房子起名为“雪楼”,不知是因为加拿大多雪、您也爱雪而随意想到的,还是潜意识尚有别的什么深意?


洛夫:欢迎你来雪楼做客,近年来造访雪楼的名家不少。有叶维廉、痖弦、白先勇、、铁凝、苏童、池莉、刘登翰、马森、龙彼德、徐小斌等。你这次远从西安来访,算是老友重逢,倍感亲切。


我一直有这么个感觉,由台北移居加拿大温哥华,只不过是换了一间书房,每天照样读书写作,间或挥毫书写擘窠大字,可说乐在其中,活得潇洒。我曾说过:愈到晚年,社会的关系网愈缩愈小,书房的天地愈来愈大。这种现实世界的萎缩,心灵空间的扩大,或可视为一种修养,但多少有些无奈,却绝非逃避。书房毕竟是文人作家上焉者读书养性、制造梦幻,下焉者鬻文卖稿、为稻粱谋的场所。如此重要的空间,总得为它取一个既风雅而又符合自己身份的斋名,于是我也为我新居的书房取了一个不太酸也不够风雅却相当冷的名字:雪楼。取这个名字固然由于冬天可在二楼的书房窗口负手看雪,但也像鲁迅的名句一样,“躲进小楼成一统,管它春夏和秋冬。”多少暗示我这纯净冷傲的个性,和目前这与世无争的隐逸生活。



沈:临来之前,在北京参加了由《新诗界》主办的“首届新诗界国际诗歌奖”开奖新闻发布会,得知先生荣获此奖中的终生成就奖“北斗星奖”,代表海外华文诗歌写作的最高成就,殊荣难得,在此先表示祝贺!


作为此奖评委之一,我觉得这个被称为“旨在打造在中国举办的属于世界诗歌领域的‘东方诺贝尔’品牌的权威奖项”,确有一些特别的意义。首先它是纯民间性质的,因而保证了纯净诗学的价值;其次评委构成也较纯正,学术性强,非一般奖项可比。再就是评选目标定在世界诗歌领域,也算是空前的高规格了。而先生好象也是第一次在祖国大陆获如此大奖,不知有何感想?另外,据悉此奖海外诗人候选人中,您与余光中先生竞争很激烈,且余光中此前在大陆的名声也确实远远大于先生的影响,而最终还是由先生获得殊荣,对此又有何看法?


洛夫:很高兴我有幸获得在“中国”名下所创设的首届具有国际性的诗歌大奖。这还是一个含有引导方向、确立标杆之意的“北斗星奖”,这就更感荣幸了。我在台湾也得过不少大奖,有官方的,也有民间的,但坦白说,我更加珍重北京的这个奖,因为正如你所说,它是纯民间性质的,因而具有纯净的诗学价值。象征地说,台湾那些奖虽也有“纯净的诗学价值”,但毕竟只能代表几千万人,而北京这个奖却暗示了一个不平凡的意义,它的背后不但有十几亿人民,还有一个庞大而深厚的文化传统在撑腰。


这个“新诗界国际诗歌奖”,我是以海外诗人的身份获得的。其实我这一辈子,政治(国家)身份有点复杂,湖南出生成长,然后流放台湾,我的文学生涯的发展与成就不能不归功于这个小岛,但我一直受到中华文化的哺育,未曾中断过汉语诗歌美学的熏陶与传承,我的文学心灵始终不曾自限于那狭隘的时空。我是台湾诗人,但我更是中国诗人,我的文化身份,我的中华诗魂永远不变。因此能第一次获得祖国的大奖,实在感到莫大的荣宠。


我特别珍视这个奖的另一原因,是它经过一个极为客观、公正而严格的评审过程,而评委们又都是国内极负盛名,一向为我所敬重的权威学者与诗评家,获得此奖不会有“浪得虚名”或“当之有愧”的感觉。记得十几年前某一国际组织要颁我一个“荣誉博士”,我就因为这个头衔并未经过严谨的推荐与评审过程而毅然婉辞了。一个诗人应重视真的荣誉,而轻假的桂冠,因此我这次能得到国内评委的肯定比获得任何一个世界性的大奖更具意义。尤其使我感动的,是他们在欣赏我的意象世界和诗歌的独创性的同时,也能容忍我那冷涩孤绝的语言风格。


在诗歌的领域内,各人有各人的路子、风格和成就,在台湾和大陆的影响下,也各人有各人的一片天空,我用不着跟任何人去争。余光中的成就,尤其是散文,大家都有目共睹,他有他的读者群,他的文笔淳雅,充满机智幽默,题材多元,历史感和社会意识都很强,是“明星”型的作家。痖弦幽默甜美,有一支富戏剧性的笔,虽洗手诗坛甚久,但喜欢他的读者并未忘情于他。在台湾诗坛,余光中、痖弦、和区区在下,一向是被两岸诗评家追索探究的对象。余光中近年来走红大陆,有两岸二余之称(另一余为余秋雨),他们都在官方和书商的操纵下,炒得极热。不过大陆一般读者在传媒的误导下,以为余光中只有一首《乡愁》什么的。其实这类乡愁诗,既不是他最好的作品,也不算是诗坛上最好的作品,他另有一些更具有深度的作品反而没而不彰,这对余光中颇不公平。



沈:这次奖项的开展及先生获奖,使我想到一个有意思的话题:先生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就提出了“大中国诗歌观”的命题。显然,这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一个提法,它牵涉到百年中国新诗之历史书写、版图梳理和对台湾及海外华文诗歌重新定位等大问题。依我个人揣度,先生及不少台湾前行代诗人,恐怕从来就不乐于被“历史老人”认领为“台湾诗人或“两岸三地”什么的,这样的措辞很别扭,本来台湾诗人就是中国诗人,一脉相承的大版图中的一个特殊的板块而已。可长期以来,却一直各自为阵,且各自以我为主为重,蒙上挥之不去的意识形态阴影。本来大陆应该更主动些,却一直在各种的历史书写框架中,屡屡将台湾和海外诗歌单列,将一个序时性的顺理成章的架构,硬拆为不同的板块。或单列一章,续于尾后;或另行成书,难以整合。这已成为一个历史症结,困扰至今。当然,台湾诗人也很尴尬。一方面,抛开政治分割,从文化的归属和诗学本体去看,本就是一个历史整体,理所当然该纳入一个框架内去看待的;另一方面,又确实是台湾这块土地,这段“双重放逐”的特殊经历,造就了你们这批诗人,造就了这段相当悲壮而相当壮观的诗歌历程,有其与这块土地和这个时代血肉相连的体验与记忆,以及为此而骄傲和自豪,因而也难免常有独书历史又何尝不可的情结存在。先生高屋建瓴,在两岸诗歌交流展开不久,就慨然提出“大中国诗观”,看来还是想还历史以本来脉络,且不甘于或被“打入另册”,或自行“另立门户”。但遗憾的是,好象此一具有重写诗歌史、文学史的命题,至今依然是曲高和寡,未得以两岸实质性的认同与展开。尽管此间我也曾提出过以“三大板块”整合百年中国新诗论,以及此次“新诗界国际诗歌奖”也在无形中呼应着这种整合的理念,但总体而言,似乎还是未有大的改观。近年大陆新出版的一些颇有突破性的各种现、当代文学史、诗歌史,在这个命题上依旧沿袭旧套路。而台湾文学理论与批评界,受“本土化”、“去中国化”的恶劣影响,似乎也大有以“自立门户”为归所的趋势了。这是个十分沉重而令人痛心的话题,如今先生“自我放逐”于异国他乡,超然“两岸”,回头客观再审视这个问题,可有新的思考?


洛夫:你提到的这个问题是一个“大哉问”的问题,点点滴滴在心头,大有寒夜饮冰水之感。这也是我在第二个问题中尚未答完的话题,现在我愿借此机会再表示点意见。


我重视北京的这个国际诗歌奖还有一个原因:这就是我在漫长而孤寂的诗歌旷野中和历史的坐标上,今天总算是找到了一个恰当的位置。正如你所指出,我在上世纪的八十年代中期,曾率先提出“大中国诗观”的宏观视角。我这一主张乃企图整合中国新诗的历史版图。现在看来,我的“大中国诗观”其实也就是“一个中国诗观”,目的在消除你曾指出的“因历史原因所形成的两岸三地和海外各自为阵、各以自我为中心而造成的尴尬和困扰”,遗憾的是我这一呼吁并未获得两岸诗坛的积极回应,反而经常遭遇到这种尴尬和困扰。所以这次获奖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关键,不但象征对我历史定位的一次校正,同时也表示,这才是我精神和心灵的回归。


其实所谓“中心”与“边缘”,只是两岸三地中国人的各自表述,这种争论不休是毫无意义的。我从来没有听到任何一位大陆诗人提到谁是中心,谁是边缘的问题,也从来没有见到任何一位台湾诗人因自己所处的位置区域化而感到自卑。当然我也发现两岸三地的诗人和诗评家在探讨历史发展过程,或诗人为自己寻求历史定位时,无形中也会产生一种现象,即一种霸气凛凛然驾凌于另一种霸气之上。这又使我想起你提问中的一句话:你说,“另一方面,又确实是台湾这块土地,这段双重放逐的特殊经历造就了你们这批诗人,造就了这段相当悲壮而相当壮观的诗歌历程,有其与这块土地和这个时代血肉相连的体验与记忆,以及为此而骄傲与自豪,因而也难免常有独书历史又何尝不可的情结存在。”事实上你指出的这种情结的确存在。他们早就有一个共识,认为大陆的小说远非台湾的可比,但就诗而论,大陆则不如台湾。不管这是“骄傲自豪”或“夜郎自大”,的确有一部分台湾诗人并无强烈意愿并入中国诗歌的历史版图,甚至有人不愿去大陆访问或开会。近年来在强烈的“本土化”、“去中国化”的政治意识形态熏染下,更是变本加厉。这种“以狂对狂”的心理只能证明双方的小气。诗人是民族的精神象征,是世界人类的良心,他超越一切界限而独立于宇宙万物之中,中心与边缘之争实属无谓。我个人认为: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可能成为政治或经济中心,而文学中心是耸立在一个个伟大作家和诗人的心灵中,中心应是多元的,地域上的区隔等于是画地自牢,没有任何意义。有人说:“大师在那里,中心便在那里”。这一说法也不无道理。



沈:由此使我联想到先生的另一个提法,即在长诗巨作《漂木》问世的同时,郑重提出您的“天涯美学”的概念。这个概念,在我看来,表面上是代表个人或者一个漂泊族群的诗歌美学之追求的重新定位:即我不再纠缠于所谓文化版图意义上的归宗认祖,而就是遗世而立的一个特殊历史族群,以天涯漂泊之独在的文化身份为终极归所,我诗故我在,我的行走就是我的家、我的历史,不再作“回归”或“还乡”的梦,一种无奈中的超拔。当然,从大的历史观、文化观来看,今日全球一体化笼罩下的地球村人,哪一个族群又何尝不是从此步入“不归路”的漂泊与放逐境地呢?不过,我还是想追问的是:在潜意识中,先生“天涯美学”的提出,是否还与那个“大中国诗观”的无从落实而失望,于是重归孤绝之思有关呢?您觉得这样一次观念的转换,是一次跃升,还是一次无奈的退隐?


洛夫:我认为当年揭橥的“大中国诗观”与晚近倡导的“天涯美学”,实为两个不同的概念,但二者并不相互冲突和抵触。换句话说“天涯美学”并不是“大中国诗观”的转换,无所谓“跃升”,也无所谓“无奈的隐退”,这是两码事。“大中国诗观”主要在检讨两岸近五十年来各自发展的诗史,引介一些现代诗歌美学,以促进当时大陆诗歌的独立性和现代化,并希望籍理论与创作的交流,以消除狭隘的地域性、族群性的意识形态阴影,使两岸的诗歌既能保留其精神上和风格上的独特性,也能整合为一块完整的大中国诗歌版图。


其实这些思虑,我早在1983年10月出版的《创世纪》社论中提到:“——深盼从事现代诗创作的朋友们千万别把诗的题材局限于某城某乡某一地区,诗文学是没有时空束缚的,大至宇宙,小至沙砾,无一不可入诗。我们何不于热爱台湾现实的小乡土之余,同时也热烈拥抱整个中华民族的大乡土?”不过我得立刻声明,我心中的“大中国”实际上是一个包括两岸三地及华人活跃的海外,意义更为广袤的文化中国。


而“天涯美学”,基本上诚如你所指出:“代表个人或者一个漂泊族群的诗歌美学的追求。”这个理念也是我开始写《漂木》长诗时的核心美学思想,但后来始料不及地扩展成为一个庞大的美学结构,而它的发展是与《漂木》的写作时序同时并进的。最后完稿时,我才发现《漂木》的思维结构可归纳为三个层次,也是三个相交的圆:第一个,也是中心的圆,乃写我个人二度流放的漂泊经验与孤独体验;第二个圆范围较大,宏观地写出对生存的困惑和对生命的观照,并包括对当下大中国(两岸)政治与文化的严肃批判;第三个圆周就更为广阔,它概括了宗教的终极关怀和超越时空的宇宙胸襟。


当然,这种抽象理念的陈述是很难说得更具体,更清楚的,除非你能从头到尾把《漂木》读透一遍。



沈:回到“天涯美学”的命题上来。我认为这一命题,是新世纪以降,以汉语写作的诗歌领域,乃至文化领域,特别重大的一个命题。传统的强行断裂,一体化的无孔不入,不知其他人感受如何,至少在大陆文化界,在那些尚存有汉语根性和传统文化记忆的诗人及知识分子那里,放眼今日处境,确有望断家园无归处的困窘。我们虽然没有肉体放逐的亲历,却不乏精神放逐的痛苦体验,找不到自己的家,成了有家而不可归的另一种漂泊者,所谓 “同是天涯沦落人”。因此,我特别认同先生所解释的,你的“天涯”,并不指“海外”,也不指“世界”,而主要是精神上和心灵上的,放逐或自我放逐的生存感受。记得十年前,读到北京大学一女生在一首诗中写过这么两句:“在这片土地上/我找不到自己的家/祖国 我要为你生一个父亲”至今想来都很震动。它代表了新一代的迷惘,这迷惘在今天是更加沉重了。“漂泊”一词,已真的在成为整个地球村人共有的姓氏。由此重新认领先生的“天涯美学”,颇具共鸣。只是您在具体的阐释中,将其限定于两个基本要素,一是悲剧意识,一是宇宙境界;一指向与存在的关系,一指向与自然的关系,是否显得过于高蹈?至少在大陆诗界,现在年轻诗人更多注重的是对当下生存与生命体验的记录与书写,不太关注诸如终极关怀一类的命题了。


洛夫:这个问题我在动笔写《漂木》时就已考虑到了。一开始我就把它定性为一种高蹈的、冷门的,富于超现实精神和形而上思维的精神史诗。诗中的“漂泊者”也好,“天涯沦落人”也罢,我要写的是他们那寻找心灵的原乡而不可得的悲剧经验,所以我也称它为“心灵的奥德赛”。


有一点比较特殊,上面已提到过,现在再强调一下:就是《漂木》也涉及到某种程度地对现实层面的触及,譬如第一章第三、四、五节,我运用了一些反射现实的意象和特殊表现手法,对大陆与台湾两地的政治、文化、社会现象,做了深刻的批判。不过《漂木》中仍有大量篇幅探索了一些形而上的命题,只是这种抽象思维都是通过具体鲜活的意象来表现的。“天涯美学”虽以诗性为主要内容,但它必须具备哲学基础,这就是悲剧意识和宇宙境界。它的确给人“高蹈”的印象,但我的考虑是,两岸诗人都在狭隘的民族主义和本土主义两种强烈的意识形态阴影下画地自牢,动弹不得,我们如能把创作心态提升到浩瀚无垠、超越时空的宇宙境界,我们的心灵便可得到更大的解放。广义的说,每个诗人本质上都是一个精神的浪子,心灵的漂泊者。“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杜甫以漂泊天涯的沙鸥自况,他应是一个最能体味这种心境的诗人,在人生中他有过大失落,体验过大寂寞、大痛苦,但他在写那些具有宇宙境界的诗时,他便获得了解脱。


前两年,在另一篇访谈录中,提问者要我对当前年轻诗人说几句话,当时我感到这个问题很难回答,不过我提到一点,我说我们已有很多优美的抒情诗和代表民间性的叙事诗,但诗人较少在捕捉形而上意象这方面去努力,以至他们的作品缺少哲学内涵和知性深度。这其中,是否沉溺于当下境遇,尚来不及去关照更大范围及世界性的问题?或许,这也是我们今天尚未出现大诗人的缘故?



沈:如果认同精神放逐已是个全球化的问题,那么,又该如何界定先生“天涯美学”中的汉语性呢?我是想问:汉语性的“天涯美学”与全球性的“天涯美学”有何共性与区别?同时,更想进一步了解,先生在持续半个世纪的现代诗写作中,从“魔”到“禅”,从超现实主义的《石室之死亡》,到“天涯美学”的《漂木》,有没有关于“汉语性”的生发或盘诘?另外,在您的写作中,对不足百年尚处于生成发展中的现代汉语之诗性书写,有过多少的信任或多少的怀疑?并以此来调整自己的语言创造,以求有所创新与突破。还是从来就没有过这样的问题?


洛夫:所谓“汉语性”,这个名词对于台湾诗人多少有些暧昧,很难准确地把握它的含义。据我个人的理解,其潜台词似乎是指诗歌的根性和民族性。如果我没有说错,则汉语性的“天涯美学”与全球性的“天涯美学”是一体的两面,汉语性是它的根,全球性则是它的翅翼,它的飞翔,它的梦幻,它的理想。文学的特性本来就是个人风格的特殊性(particularity)与世界观的共通性(universality)二者的有机结合,而个人风格又无不是建立在他民族语言的特色上,这两点可说是所有伟大作品的基础。“天涯美学”的汉语根性是与生俱来的,不假外求,无须强调的。我还以为,所谓汉语性的涵义不仅仅指语言文学,更应扩展到具有民族特性的哲学,譬如表现东方智慧的老庄和禅学,以及亘古传承不息的历史和文化。我可以毫不讳言地说,不论是四十多年前写的《石室之死亡》,或最近写的《漂木》,不论是超现实主义(修正过的)或天涯美学,骨子里都浸漫着民族的哲学思想和传统文化。


事实上,老庄哲学对我的影响早在我的第一个诗集《灵河》中即已出现,我在这个集 子的自序中已做另外分析与举证,当时我只有二十来岁。但二十来岁的大陆第二代与第三代诗人却不是这样,他们在一直未曾消退的文革语言的无形影响之下,对我那汉语性甚强的诗公然表示难以接受,我也曾亲耳听到他们对古典文学与唐诗的厌弃。好在现在时移势转,近十年来大陆许多诗人、学者和诗评家都自觉在探索研讨如何重建“现代汉语诗歌”之美的问题,于是我便有了“吾道不孤”的温馨感。1996年我移居加拿大,临老出国,远走天涯,人在漂泊中虽割断了两岸地缘和政治的过去,却割断不了养我育我,塑造我的人格,淬炼我的精神和智慧,培养我的尊严的中国历史与文化。其实,漂泊海外的华裔作家诗人,他们作品中的汉语性有时远远超过国内的作家诗人。


在现代诗的创作过程中,现代汉语的运用正在日渐调整完善中,我对自己在这方面的探索与实验颇具心得和自信,因为我曾长时期地投入对西方现代诗歌美学、尤其是对象征、意象、超现实等主义的深入探讨,后来又专程地翻箱倒柜地对中国古典诗的再认与价值重估,然后长时期在实验中将中与西、现代与传统的诗歌美学加以有机性的融合,便奠定了台湾称之为“中国现代诗”、大陆称之为“现代汉诗”的基础,这可能就是中国新诗的传统。



沈:语言与形式问题,是新诗百年如影随形的困扰。近两年国内诗界有两个重要的讨论:一是《诗刊.下半月刊》组织的关于“新诗标准问题”的讨论;一是郑敏先生与吴思敬先生“新诗是否已形成自己的传统”的论辩。前一个讨论,以诗评家陈超的理论为旨归,认为“现代诗写作的标准,像一条不断后移的地平线”,并坚持他一贯的看法,将新诗的本质定位于追求“活力、有效性、可能性”这三点。我自己则认为还是要逐步寻求一个典律的生成,不能一味变动不拘。主要观点已在刊于《新诗界》第四卷的《重涉:典律的生成》一文中表述,先生想已看过。后一个讨论,郑敏先生认为新诗并未形成明晰的传统,并对此一直担忧,对任运不拘、惟求新求变是问的积弊提出批评。吴思敬先生则认为新诗已形成了自己的传统,这传统就是一种“永远在路上”的状态,以对自由精神的向往和不断的形式探索更新着新诗的面貌。看来,两个讨论的焦点,最终可说是落在了“可能性”与“典律性”这两个关键词上,对此,先生可否依您半个多世纪的创作与观察,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洛夫:近年来不论是在文章里、讲演或座谈中,我都一直不遗余力地在为失落很久的汉语诗歌之美招魂,把它的纯粹、精致、气势、意境、韵律(非指格律)、象征、隐喻、妙悟、无理而妙、反常合道、言外之意、想象空间、暧昧性、朦胧美等找回来,予以重建。这正是对你“重树典律,再造传统”之说的呼应。你在北京《新诗界》第4卷的《重涉:典律的生成》一文中所提出的意见,深中肯棨,颇获我心,尤其你指出的那些时弊与问题,我读了几乎要拍案而起,譬如你说:“格律淡出后,随即是韵律的放逐;抒情淡出后,随即是意象的放逐。散文化的负面尚未及清理,铺天盖地的叙事又主导了新的潮流,口语化刚化出一点鲜活爽利的气息,又被一大堆口沫的倾泄所淹没。由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兴起,继而推为时尚的叙事性与口语化诗歌写作,可以说是自新诗以降,对诗歌艺术本质最大的一次偏离,至此再无边界可守,规律可言,影响之大,前所未有。”这一段一针见血的肺腑之言,正是许多人想说而不便说的。


我对大陆诗界所谓“叙事性”的崛起与泛滥,感受极深,这绝对是当代诗歌的一大误区,吸鸦片上瘾,最初都是以治病为借口的。我发现许多诗人对“叙事诗”本质上的误解甚大。叙事性绝不是诗的本质,只是一种诗歌策略,一种诗歌表现手法,西洋史诗都采用叙事体,我国唐诗中也偶见叙事诗。如李白的《长干行》,杜甫的《兵车行》,韩愈的《石鼓歌》,崔颢的“君家住何处/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都是叙事手法写的诗。不知你同意否,我的那首小诗《窗下》,也应算是一首叙事诗:


当暮色装饰着雨后的窗子

我便从这里探测到远山的深度


在窗玻璃上呵一口气

再用手指画一条长长的小路

以及小路尽头的

一个背影


有人从雨中而去


可时下所读到的叙事诗,只见叙事不见诗,即使叙事也多是婆婆妈妈、琐琐碎碎、满纸口水。我以为,要写好叙事诗,得考虑戏剧手法的穿插,即使胡适主张作诗如作文,追求口语化散文化,他也认为好的诗中都有情节,不过这种情节如未经高明的戏剧手法的处理,也就谈不上什么诗味了。


关于新诗是否已形成自己的传统问题,我较靠向吴思敬这一边,他的“还在路上行走”的解释比较接近事实。传统是时间和智慧的累积。实际上传统也就是历史,只不过一种可大可久的传统,并不是由走过来的每一个脚印所堆积而成,而是必须经过历史的梳理和论证的辨析后所形成的共识。最近我为《创世纪周年特辑》写的一篇纪念文章,题目就叫《创世纪的传统》,我认为《创世纪》五十年来所形成的传统可归纳为两项:一是追求诗歌的独创性,重塑诗歌语言的秩序;二是对现代汉诗理论和批评的探索与建构。最后我谈到,《创世纪》五十年来先跋涉过西方现代主义的高原,继而拨开传统的迷雾,重见古典的光辉,并试着以象征、意象和超现实诸多手法来表现中国古典诗歌中那种独特美学,经过多年的实验,我们最终创设了一个诗歌的新纪元——中国现代诗。这不仅是《创世纪》在多元而开放的宏观设计中确立了一个现代汉语诗歌的大传统,而且也是整个台湾现代诗运动中一项不可置疑的傲世的业绩。这里我所说的传统其实也正是一种新典律的建立。新典律最明显的性格是创造性。求新是它的指标之一,但新典律不能只一味地求新,而忽略了求好。当下许多年轻诗人一脑门子的求新求变,写出的诗光怪陆离,在后现代的旗帜下兴风作浪。但“新”并不等于“好”,“新”一夜之间可成,而“好”则非经过长时间的淘洗与锤炼不可。今日诗坛的时弊即只顾求新求变,而忽略了、甚至有意鄙弃了成就一首诗的诸多条件,如抒情性、象征性、意象结构、想象空间等。当年胡适为了使新诗明白易懂,他改革了语言,不幸也革掉了诗,今日民间派追求诗的大众化,拒绝了隐喻,也拒绝了诗。



沈:为新诗塑形,是一个乌托邦,还是一个可探求的事,实在有些两难。新诗是一次伟大的创生,如春潮勃发,一发而不可收拾。这个春潮,若无法度拘束,任其横溢漫流,难免会散乱成百湖千沼,难以汇流成海。但若拘束过早或太甚,也会导致一汪死水,生腐而败。但“法度”或“标准”的问题总是存在着的,百年进程中,不断被重新涉及,重新讨论,就说明这问题总是悬而未决、悬而待决,不决就生困扰。道成肉身,安身则立命。这个身不安,那个道就总是如幽灵般漂游不定,也难成正果。国人至今还有不少的旧诗爱好者,恐怕不是一词“传统”或一句“怀旧思古”所能解释的。古典汉诗的那种形式感,那具中国韵味、汉语诗性的肉身,依然在现代审美中具有吸引力和欣赏性,可能是更重要的因素。有如传统的书法艺术在今天仍能生发新的审美效应一样。可新诗的形式美感在何处呢?只剩下分行和一些现代意象的经营,再具体讲,就讲不了多少了。这是新诗的一个“软肋”,迟早都操着这份心。包括先生前些年作“隐题诗”的实验,恐怕也非一时心血来潮玩一把而已,深层心理机制中,还是在寻求形式的可能性。我当时就很敏感,为之大呼小叫了一阵,可惜先生的一番苦心孤旨,又未得以深入理解,不了了之。看来,一心“在路上”奔走的新诗,暂时是不作“回家”的打算了……


洛夫:我从来没有意愿要去研究、创发一种诗的形式,或诗的格律,前人在这方的努力,今天看来仍是一种徒劳。严格说来,我的隐题诗不算是格律,格律二字太沉重,隐题诗充其量可称之为一种严肃的游戏。在《隐题诗》这个集子的卷首,我虽说过这样的话:“诗,永远是一种语言的破坏与重建,一重新形式的发现。”但这种形式并不意味着一种格律。我一向钟情于自由诗,我以为一个作品的偶然性是决定其艺术性的重大因素之一,而自由诗的偶然性远远大过格律诗。格律当然也有它的优点,否则不可能流传数千年,但不可否认的是每种诗体用久了势必趋于僵化,不但内在情感变得陈腐,对事物感受的方式也日渐机械化。抒情语言更是带有浓烈的樟脑味。一般人仍留恋旧诗,是出于一种心理的“固定反应”(Atock response ),读起来和写起来都很方便,就像买鞋子,因有固定的型号,穿上合脚就行了。韵文时代已一去不返,用散文体写格律诗,读起来怪别扭的。语体诗还要押韵,感觉十分做作,很不自然。


不可否认,任何一首诗都有它的形式,它被创作出来的那个样子就是它的形式,每首诗本身就是一种形式,它并不排斥“中国韵味”,他同样可以具有汉语诗歌的优良品质。格律本身是一个机械性的载体,而一首诗的存在是形式与内容不可分割的有机体。我赞成诗应有形式感,但那不是格律。我也承认典律的重要性,但并不以为典律必须依附于某种固定的形式。


沈:典律的缺席,形式范式机制的缺失,造成百年中国新诗的发展,越来越倚重于诗人个人才具的影响力和号召性,而非诗歌传统的导引。由此,那些足以代表这百年新诗进程之“重心”、“坐标”与“方向”的诗人,重要而优秀的诗人的写作,及他们的代表作品,方成了惟一可资参照的典范和标准。这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探讨这个问题恐怕需要另一次专门的对话。这里我只想借此引出个轻松一些的话题:假若让先生开列一个以百年及全球汉语诗歌写作为框架,而足以代表这一“重心”、“坐标”与“方向”的大诗人、典范式的诗人名单,不知在先生的视域中,该有哪几位?当然,先生应该列其中的。所以这样的发问可能有些不合适,但我还是想满足一下好奇心,请先生不妨作玩答一答。


洛夫:依我的看法,“典律”并非指一种诗型的生成,而在强调一种内在的机制,它应是一种诗的气势,一种诗的精神样貌,一种知性的深度,尤其是一种前所未有的特殊的语言风格。以此而论,我认为上面讲的那种典律并未完成,我实在难以列出谁处于百年以来汉语诗歌中具有“重心”“坐标”与“方向”的位置而当之无愧。何况我个人说了不算,这种事不能处以“戏说”的态度,而须得到多数诗歌读者与诗学专家的共识与公断,尤须经过长时期的淘洗与考验。李杜的光芒照耀千古,而百年来的新诗史上虽也江山代有才人出,可他们领风骚也就那么几年。其次,我对前面涉及传统的意见,想做一点翻案文章:如果说“大师就是传统的创造者”,或干脆说“大师就是传统”,这一说法能够成立的话,我又不得不赞同郑敏教授的“新诗并未形成明晰的传统”的看法。当然。我所谓的大师也就是你说的具有“重心”“坐标”“方向”等标准的诗人。


沈奇于温哥华




《诗眼睛》平台主编简介:

 

王恩榮,網名,雨中思緒集,山西省晉中市和順縣人。晉中市作家協會會員。閑時進行寫作,詩評微信平臺《詩眼睛》的主編。中国诗歌流派网之《詩歌周刊》評論版执行編輯。美国《新文學》雜誌平臺編委。在《山西日报》、《都市》、《火花》、《並州詩匯》、《光線詩刊》、《詩歌周刊》、《詩日歷》、《大詩刊》、《山西经济日报》、《三晉都市報》、《九州詩文》、《关东诗人》、《太原晚報》、《鄉土文學》、《天涯詩刊》、《新詩刊》、《晉中日報》、《梨花》、《汾河》等報刊雜誌和大型網站(作家網、中国诗歌流派网、中国作家在线、中工网、華語作家網、中國詩歌報、中國散文網、詩歌中國、河南詩歌網、诗网络、愛文化等)、天天快報、今日頭條、各類平臺有發表作品,作品包括古體詩、現代詩、散文、詩評、小說等。古詩體作品《大話“喬家大院”》在觀電影《喬家大院》大賽中入圍。古詩體作品《七絕.賭東風》在晉中詩協"金秋美"家鄉好山河詩詞歌賦賽獲優秀獎。




视频 小程序 ,轻点两下取消赞 在看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