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诗眼睛||理论园地:潘洪科《读书札记(一)》(总516期)

潘洪科 诗眼睛 2021-10-07


理论园地TO BE

读书札记(一)

(作者:潘洪科)


读书札记(一)


潘洪科

 

认识旷野

 

认识旷野,是在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行走者丛书”的时候。当时旷野创作了一部55万字的长篇小说《艰辛人生》,正在出版社出版。我也在为自己的第二部20万字的长篇小说《废矿》的出版与出版社接洽。在这次偶然中,结识了旷野;后来由于在同一个企业工作,便熟悉了,也就有了接触的机会。

说来很是惭愧,在旷野的书出版后,她曾亲自下山来到我办公室,把她的大作签名送到我手中,希望我能提出些意见,听听我的看法。转眼,两年过去了,在河南义马参加中国煤矿文联举办的全国煤炭系统中青年作家培训班的火车上,旷野又和我提起,问那部书看了没有?我没好意思地说:还没有来得及细读,主要是事情太多,没有时间,我一定会抽时间细读的!

从义马回来已经是深秋。一晃又到了年底,旷野交待的事还没有完成!在来年的春节,我利用假期值班的时间,放下手中所有的工作,一个人坐在办公室,用了整个假期的时间,把这部书细读了一遍。当合上书的最后一页,这个年伴随着正月十六落下的雪花,过去了。我的心也静了下来。

我望着窗外的雪花,一个人走下楼,在静静的雪地上,回味着书中的情节,雪洋洋洒洒地下着……

我理解旷野。

理解旷野的苦难,和心中感受与所思所想!她走过来了,并走到了今天。

旷野的书,我看后,写了一篇评论,发在当年的《山西作家》上。没想到的是,在两年后我到徐州参加中国煤矿文联举办的创作笔会上签到时,遇到了汾西参会的宣传部王部长,他说:“你单位有一位写了50多万字小说的女作家来没有?”我说是的,你从哪里知道的?他说,在《山西作家》看到的,是煤矿作家的骄傲,你写了书评,才知道的。

回来后,我和旷野说起,旷野羞涩地脸一红说:“还有那样的影响!”我笑了。

旷野在休息了一段时间后,又断断续续利用三年的时间,写出了第二部长篇小说《孔明康的老宅》;书的前半部分,我间续地读了一些,后半部分,由于烦杂的事务,便搁了下来。这一放,直到书正式出版,便再没有看完。

后来我又读过旷野发表在刊物上的短篇小说《路途》,给我的印象是旷野对人生的独处、体验与感悟,是入心的呵。说来让人泣血!

那是个寒冷的冬天,作品中主人公下山为单位报送材料,到达山下,已经到了下班时间,赶在下班前把材料交上去,出来时天已经黑了!一个23岁的年轻女子,在昏黄的路灯下,来到设在山下的转运站,已经八点钟了。她还要连夜赶回去,问过站上的调度,说上山的车已经开过;要想回,只能搭顺路的车了。她等至近10点钟,夜已经深了,有一趟运设备的车路过,调度让师傅把她梢上,送到山上总部门口就行了。在那个冬夜,在寒风刺骨的近五十公里的山路上,由于路不好走,走了约四个小时,在凌晨两点多回到山上,她经历了那场痛彻心扉的惊魂一夜,情节之波澜与曲折超出了人们想象,引人之入胜,又让人长叹之!

但生活就是这样!我们在生活中前行。每个人的一生中,都有诸多的事情需要去面对和解决。旷野也一样,她同样生活在现实和矛盾之中;有这样那样的事情、矛盾和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要逐一地去面对。她写了《三毛兄弟与他的唢呐》、《我的婆母》、《草原南端的古木》等,从这些文章中,可以看到旷野的秉性、追求、情感和寄托。因为文人都是有情之人,旷野更是从乡村最底层走来的一位女子,她走出了乡村,走进了城市,并成为一名企业职工,最终离开了乡村,在城市结婚、成家、定居、生子和生活,一步一个脚印,走到了今天。她不仅担负着妻子、女儿,媳妇、母亲的义务和责任,更有自己日常的工作,她什么事情也不想落下,包括做人、处事等,这是她性格决定的。

旷野虽为女人,但她有男人一样的性格、豪爽与担当!她把家治理得井然有序,工作上也是干练有致,她把对父母、姊妹们的爱深埋于心中,用行动践行着爱的分量;她把对大哥的情与牵挂,和对故土、老屋、村庄的怀念,在《远逝的村庄》中,用了相当的篇幅尽情地进行了展现。她把对故乡的情感已经渗透到骨髓里,那里留有她童年苦涩、屈辱的泪水和记忆,以至于成为她成家后,发誓不再回去的主要原因。旷野身为一介女子,她说到做到,在走出村庄的这些年里,不遇特殊事情,她一般很少回去。特别是在父母去世后,她更是有数地在侄子、侄女们婚嫁时,回去过几次,办完事就匆匆地离去。因为一踏入这片土地,她就有一种透不过气的感觉,那不堪回首的往事就会浮现眼前。当忽然一天听说生养自己的村庄将要整体拆迁,不复存在时,她坐不住了!在这种煎熬中持续了两天,她便约上朋友一大早出发,开车赶往市区外的山村,对村内的一土、一峁、一沟、一坎和每一道山梁,进行了细看,往事一幕幕浮现在眼前……

——尽管她不愿去回首。

 

旷野作为一个女人,她是有心之人,在她的心中,总有一种说不出的东西在涌动,要想去诉说,可又说不出,这就有了《今夜无战事》、《堂嫂》、《那场风波》、《无颜回家》等多篇文字,让人去深思、回味。在旷野的骨子里,有一种不屈的、向上的精神在闪烁,又让你看不见,摸不着,这就是旷野。也就有了这本《前方有盏葵花灯》的照亮。

是为序。

(注:旷野,本名曹荃斓,现为西集团公司古交物资供应公司职工,省作协会员)。

2015年6月 夏天

 



读《爱,坠斜了天空》

——对中宜散文、诗歌的理解

 

清明过后上班的第一天,临近下班的时候,收到了中宜用特快专递寄来的他的首部散文、诗歌作品集《爱,坠斜了天空》。该书由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是中宜出版的第一部文学著作。我因和中宜是同乡,在他还在宁夏读研究生的时候,间续读过他通过网络发来的一些散文诗歌作品。当时中宜为毕业论文的事,在前一年假期回乡时,通过街坊打听到我的手机,给我发了一条短信。我随后给他去了电话,问他所学专业和论文的内容,他说自己学的是哲学,论文自然是这方面的。我说哲学方面文章学术性太强了,也比较抽象,一般报刊不适合刊用,也较难发表,相应政工专业和经营、管理方面的文章要好发一些儿。除非专业性很强的刊物和报纸,如《求实》杂志、《光明日报》理论版等。中宜说也是,他的博导老师也这样说。他才想到了我,想让我在山西这边帮他看看。他随后又谈到了文学创作,称自己已写了大部分的文学作品,让抽时间帮他看看,提些意见和不足。

从中宜随后发来的作品看,多是一些诗歌和散文作品,我抽时间看了一部分,感觉散文轻了些,都是他生活的一种吟唱和对人生的独处与感悟;但中宜的诗,给了我另一种感悟和认知,这其中就有收在集子中的《雨·伞》、《盐》、《磨》、《耕》等。中宜的诗歌给人一种与他的年龄不相符的沉重与意念,并附有某种酸涩的感觉。起码在我看来,这可能与他的生存环境与人生阅历、体验,和在乡村生活有关,与他大学所学的哲学有关。他的诗,透着一种岁月的酸楚和沧桑,给人一种涩涩的意味。在他的诗中,有一种对脚下生活土地的爱与思考,他用哲学的理念和认知,用诗的寓意和意境,去审视脚下这块自己祖辈几代人生活的土地,以诗的形式,展现给世人。

在《耕》一诗中,他这样写道:“古老的犁/在农人的手中/执著地破译着/黄土地的秘密/而/人们记住的/只是很多残损的犁/掩埋在/他们所钟情的土地”。在《磨》一诗中,他写道:“太阳和月亮/摞成/一盘磨/拉磨的/是/倔犟而不肯回首的岁月”。这是中宜的体验。也正是在“晶莹的年龄”,在“倔犟而不肯回首的岁月”中,年轻的梦“被默默地碾碎/——碎成/一个个脚印”;在一个个脚印中,中宜走了过来。

他走出了乡村,走进了县城,走过了一个个不眠的月夜和中原大地的清晨与黎明,走到了塞外的省城。在都市繁华的街上,感悟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和都市文明,与乡村生活的对比,使他的心,产生了创作的冲动。多少次,他一个人,在学校对面租住的孤独的斗室内,“一杯浓茶相伴,忘情地学习、写作。”每当倦怠的时候,他都会想起早逝的父亲与哥哥……在那段艰苦的求学岁月中,为了能完成学业,在经济相形见拙的窘态中,为了解决温饱和生计,他利用双休日与假期,在校外郊区的一所民办学校谋得了一份代课的兼职,靠着一种坚守和农村青年的吃苦精神,熬了过来。

他在散文《人生随笔》中这样写道:“大西北银川这座城市,冬天早上5点多钟,城市还都在热腾腾的暖气中呼呼沉睡的时候,我像一只孤独的幽灵,拎着提包,已早早出现在校门口的公交车站台。瑟瑟发抖地在刺骨的风雪中,不停地跺着脚,焦急等待着最早一班公交车。公交车冷如冰窟,坐着或站着大约一个小时,才可以到达70里开外的兼职学校。也许,大西北的风雪过于凛冽,时间不长,我原本乌黑的头发已被染白了许多……常常,从兼职学校下班,拖着一身的疲惫,饥肠辘辘的我,无力地逃下几乎要把人挤压成相片的公交车,才发现大学的周围早已华灯如昼,一对对年轻潇洒的大学生情侣,手牵手在悠闲地品尝着辣香的烤串,也在优雅地品尝着香辣的恋情。”

中宜对爱的理解,也有自己独特的阐释,他在《永远的徐红》中,把考研复试时,在异乡遇到在英语方面对自己施于帮助而落选的——黑龙江女孩徐红的那份弥足珍贵的感动,和春天般温情的记忆,镌刻心中。在开学时得知“她”被淘汰时,他发出“也许今生,我再也没有机会向她表达我心中那山一般沉重的感恩”的遗憾,和“涩苦的伤感”涌上心头。他感到“原本晴朗的天空,一下子变得阴霾起来”。针对“她”,他虽然“明知”这似乎并不是一个出人意外的结果,但他深知“茫茫人海,青春不在,即使,将来有朝一日有千万分之一的机会擦肩相遇,恐怕彼此也无法相识”……这是中宜的心声。

在《爱,坠斜了天空》中,开篇首句“是我害了她!”中宜给我们讲述了作者“他”和“莉”之间的一段真挚感情。他和莉是大学同学,莉能书擅画,温柔得如一湖春水,花前月下留下了太多的浪漫风情,毕业后他们却出人意料地分手了!原因是莉在都市生活的父母把他拒之门外,而他也不忍让莉为自己而舍弃自幼生活惯了的都市,跟着一无所有的自己到偏僻的乡村过“漫长而清贫的一生”。他写道:“不是不爱,而是太爱,为了爱我选择了痛苦,用男子汉豪迈和辛酸结束了这段情感。”之后,莉和别人成了家;仅过了半年,莉在信上说,她的婚姻很不幸,那个男孩骗了她的感情。主人公当时心中一酸,泪水一下子浸透了字里行间。他仿佛听到了莉在远方动情的召唤,用男子汉粗犷的胸怀容纳下她满腹的委屈与辛酸。因为,他是爱莉的呀!所以,他写道,“每当岁月的盐洒满记忆的伤口,潮汐般的忏悔便袭上心头,苦涩的感觉无声地爬满了每一根敏感的神经。”这时,他(主人公)望着自己已有身孕的妻子,只能将莉的名字,连同这份弥足珍贵的感情,悄悄地深埋心底,然后,在每一个月光皎洁的夜晚,虔诚地祈祷、忏悔——为莉,也为自己……

这篇文章发表在当年的《热风》杂志上,当时,该杂志的编辑在文章寄语中写道:人在感情生活上,真情也许就一次,世事沧桑,万物思变,但我们对爱的追求不变,这就有了伤痛别离,重要的是不是错过,是我们曾经拥有呵!后来,河南人民广播电台发现并转播了该文,在听众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回到中宜的书上,在工作的间隙,我挤出了两周的时间,间续地读了书的前半部:散文部分,对这本集子有了初步的印象。再说中宜的诗歌,中宜的诗歌都很短,极少风花雪月的弹唱,给人一种立体的意念和让人咀嚼的味道,一如山西的老咸菜,那种味道,是淹出来的。如,发表在《七色花》杂志上的《思念》、《车·轨》《藕》等,“藕/在淤泥里/沉默/才有  荷花/亭亭的风采//不过/人们/常常忽略/藕的襟怀”。全诗短短九行,便写出了“藕”的性格。在《面具》中,他这样写道:“面具/有时/很狰狞/令人心惊//其实/这种单纯的表情/比一些笑容/更容易/让人适应”,全诗也是九行,便活灵活现地把“面具”的灵动展现出来。

收进本集子中后半部分的70余首诗作,我数了一下,超过30行的,几乎没有。全部是10或20行左右。也可能是与中宜学的哲学有关,几乎有一半的诗作,是写古人的。诗人用现代人的思维,去审视古人生活的环境与那段历史。在《李白》一诗中,他写道:“诗仙的美酒/可以  醉倒躯体/却  无法麻醉/一个/入世  经邦的梦……”在《孔子》中,他写道:“周游的足迹/丈量着/春秋的历史//车轮身后/依然是/滚滚的狼烟/沸沸的民怨”。在诗的结尾,他写道:“先生的泪水/终究——/无法  稀释/人性的贪婪”。在《秦始皇》一诗中,他写道:“熊熊/焚书的烈焰/烧伤了历史/也灼伤了自己”。在《李白》这首诗的结尾,他写道:“于是/一叶扁舟/载满  明月的孤独/多情的江水/痛苦成/一行行诗”句。在《柳永》一诗中,他写道:“词人/遗忘的美酒/醉倒  江边/一位位过客/卧听  清秋/凄美的寒蝉”。在《关羽》中,他写的尤为悲壮:

 

“……

桃园的黄土

填满了

坎坷的征途

英雄  却无法

从自己的影子里

走出

 

麦城的鲜血

痛苦地流淌

瞬间  染红

白帝城与江水

蜀汉的残阳”

 

在《杜甫》一诗中,他短短几笔:“简陋的草堂/无法  遮挡风雨/更无法  安放/自己的灵魂和躯体”,便勾勒出诗人“秋风为茅屋所破歌”的风骨和忧国忧民意识。在《杨贵妃》中:“回眸的笑容/倾倒了/盛世的君王/也醉倒了/伟岸的大唐”,几句便切中了人物的形象与历史背景,也是这首诗的诗眼,让人咀嚼和回味。结尾处,诗人写道:“然而  美丽/并不是灾难/复制灾难的/是  疯狂的欲望”。更增添了诗的情趣和幽默感,更给人以警示。中宜也有一些歌颂现实主义的作品,如《月下,握一杯冷饮》、《农民工》等,但他诗的内涵,要远高于散文,这是我对该书的看法。好在这是中宜的第一本著作,相信不久的将来,中宜会有第二本、第三本著作奉献给世人。

我期待着……

                                                2015-5-21晨 太原雨中



 

读武恩利的《沱江坐船》

 

武恩利的《沱江坐船》发在山西省文联《九州诗文》2013年第9期上,小诗不长,短短不足二十行,但所表达的诗意意境穿越百年,让人感悟到诗人的胸怀和洒脱大气与思想。这是一个春日,诗人坐在竹排上,沿江而上,江水缓缓,吊脚楼立在两岸,诗人进入到“竹杆一点,历史就倒退百年”的意境中,品味沱江两岸的秀美风光,带给诗人的感动。他写道:

 

当年的画中人  换成我

没戴斗笠和银饰  渔网、竹篓

也成为省略的细节

江水一脸柔情

似一个体贴的女子,伴我

行程……

 

生在北方的诗人,看惯了北方的山石、沟壑,面对南方山川的清丽、秀美,所产生的反差,让他心动生情并产生联想。也许是诗人第一次来到沱江,沱江之美和江水的平缓,如一幅古代的山水画,“铺开/一幅珍藏的昨天”,这是诗人的印象。

但诗人非常珍惜笔墨,他并不贪求,沱江之美是精神里的,有这么一次,就已经够了,他在诗的结尾这样写道:

 

行程短短一截

已经足够

不需要折返

顺江而下

我只临摹古人的悠然……

 

这就是诗人的高明之处,把全诗推到了顶点。

2014-12-12晨



 

常驻心中的“风景”

——读郭宏伟的散文《故乡的风景》

 

郭宏伟的散文《故乡的风景》发《石柱山》2011年第3期“散文精华”栏,初读这篇散文,给人一种亲切的美感,似童年小河的流水,给人以明丽的韵味,让人难忘。可以说,这是一篇“短”而“精”的散文,写出了作者对故乡童年美景的奢望和二十年后社会发展与变化过程中故乡人文观念和世事变迁对环境的影响,是一曲豫西家乡夜曲的合唱,让人心驰神往,在神往的同时,也有那么些许的怅然与感伤。

读过该文后,我如同跟随作者的意绪和笔触,一同重新回到了故乡,亲历了故乡月夜的美景和童年坑塘边的水草、哇鸣、高飞的水鸟和想象,也感受到了现代文明的发展和变化所带来的,对环境的污染和故乡土地的破坏所付出的代价。是入心的!作者开篇写道:“家乡地里田间有两个坑塘”,记忆里“以前都是清澈碧水,周围长满了牵牛花”,“小时候我们几个小伙伴还偷过二爷的甜瓜。”第二段接着写道,“责任田后,地里的庄稼产量逐年增高,农药、化肥也用的愈来愈多”渐渐地,塘里的鱼虾便没有了,水也变成了“红褐色”;就连二爷的瓜也种不成了……转眼,二十多年过去后,当作者再一次回到故乡,来到“田间”,“踏着明媚的春光”,快要到西坑塘边时,美景出现了:“只见坑塘的边上有三只白鹭在盘旋,其中一只绕塘转了个圈,到塘边的地里去了。”而在“东边的那个塘边”,作者的感觉却是截然两样,他遇到的是“满面油光的两个厂的纸厂老板”,其中一个还是作者“我”儿时的伙伴,俩人呈现给人的是“那趾高气扬”,让“周围人羡慕”的景象!与作者发出的“但那个塘里的水已经成了‘黄铜色’,原来的塘已不存在了”的叹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此刻,把全文的精华推到了高潮,是一曲乡村风景与发展的绝唱,也是这篇文章最出彩的地方。

在文章的结尾,宏伟写道,“我”待了一会儿,“不想离开故乡”,又“不想离开和惊扰塘中的鸟儿。”因为这是这次回乡(作者)心中留下的“永恒的风景”。所以才在最后发出了“但愿这种风景在故乡人生活中常驻!”的美好愿望。也是我们所有看过这篇文章的读者所期待的“故乡”景象……

希望宏伟能写出更好动人的篇章。

2011-7-21 晨



 

心的歌唱

——读荫丽娟的诗歌《心在旅途》

 

2011年10月14日《太原日报》“憩园”版“诗词欣赏”栏发表了荫丽娟的诗歌《心在旅途》,全诗分为两段,均不长,加起来,也不超过二十行。读过全诗后,有几秒钟,我让自己处于静止的状态,把大脑中一切杂念剔除后,再回到诗的题目上,用心去品读和回味。

在读过第二遍后,对诗的理解和作者的意境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诗的开头写道:“在赏尽满眼的青翠后/能否到达/你如镜的心湖”接着,作者笔锋一转:“心的旅途啊/究竟有多么遥远/只是担心/我们虚假的掩饰/坏了这一路的好风景”。第一段便完了。从诗的意境中,我们悟到了作者对人“心湖”距离的向往和美好的体验,生怕“虚假”的阴影坏了那种“抵达”的旅途感受。

第二段作者写道:“在穿越时间的界限后/能否再达到/彼此的交融”?诗人提出了疑问,也是一种忧虑。后来接着写道:“日子可以计算/而心的旅途啊/究竟有多么遥远/也许咫尺 也许永不可及”全诗便结束了。也回应了题目。第二段是第一段的深入,在心的跋涉和“穿越时间的”界限后,能否在“镜的心湖”中达到交融?作者不清楚,也是不可预见的。这是字面上的理解。再往深的细品和理解,诗人真不清楚吗?不是的。他引用了隐喻的手法,才有了后四句的深远意境和效果。全诗的结尾非常好,既出其不意,又在情理之中,把“心的旅程”作了有力的诠释。让人回味和联想……

不足是诗的语言和表述显旧了些,结构应更精练些为最佳。

2011-10-14晚

 



由爱想到的……

——读鲍文昌的散文《娘心如灯》

 

鲍文昌的散文《娘心如灯》发表在《西山煤电》报2010年4月20日“生活与家庭”副刊上。看后,让人唏嘘和长叹。文中写了为让“儿子受到良好的教育”,我(作者)思虑再三,将儿子转入“离娘很近的学校”,便开始每天跑家和娘为儿子上学“操碎了心”的情感过程;又联想到自己(我)在没成家前初参加工作的10年中来回跑家,偶遇交通不畅,回家迟了或彻夜难归,娘就一直在深夜亮灯、“焦虑徘徊”、“手持电筒,站在街头张望”的牵挂和无微不至地关怀,让人感动。

特别是儿子转学初期,由于不适应“新环境”而脾气狂躁,顶撞奶奶、招之痛打出走追回的过程,作者写道:“回家的路上,我见娘深一脚浅一脚,跑得上气不接下气,声嘶力竭地呼唤我们……走进家门,儿子‘扑通’哭着跪在地上‘奶奶,我错了’。娘一看,立即坐下去,抱着我儿,老泪纵横……”的描写,看到这里,我不禁有些哽咽。就连作者自己写到此时,也“不禁心酸起来”。

文昌的文笔很细,在这篇散文中,几近白描,让读者随着作品情节的深入,更深地体验到“娘”对儿女和更小一辈——我儿的关爱和辛苦。在儿子渐渐熟悉了学校的生活,偶尔夜不归宿时,娘拖着孱弱的身体一个小区一个小区找的身影,像一幅水墨画,在阅读的同时,就印在了人的脑子里。作者在最后写道:“娘为我儿,操碎了心。早上,天不亮,就起来做饭;晚上,守着灯陪儿子写作业。儿常常是做好的饭不吃,却要钱买零食。如果有一天,儿子吃饭时狼吞虎咽一回,娘就会像孩子过节一样快乐!”“……4年来,我发现,娘的头发如雪,人明显的老了!”娘对子女们也只有这样了。看到这里,我想到了我们世间的所有父母,他们对儿女们的爱和那份亲情,是永远无价和割舍不断的……

文章结尾更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文昌在文中写道:“每每临睡前,我总在想,娘的心,就和灯一样,只要还能发出一分光和热,就要照亮儿女,温暖子孙。”这也许就是这篇散文起名《娘心如灯》的主要动因!

2010-5-6 晚



 

评蔡全胜的散文集《人在旅途》

 

《人在旅途》是蔡全胜创作出版的第一部散文作品集,全书收入了作者创作的125篇散文作品,蔡全胜是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和中国煤矿作家协会会员,他的这本36万字的作品,是他这些年来对生活和人生的一种感悟与心歌,也是他在豫西这座重工业城市汲取中原文化和殷墟文明营养,融汇、滋养、丰富思想内涵,增强文化底蕴,由一名矿工对文学挚爱、求索,始终追求的结果。

他的这种行进和理性前行,如他多年采撷的地下乌金一样,那种光热的能量,在精神的旅途中,照亮他对文学执著的热爱和梦想。

记得那是2006年,在义马矿业集团举办的“中国作家看义煤”暨“首届煤矿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临近结束的晚宴上,蔡全胜举杯走来,在和大家一一碰过杯后,他自我介绍说,他的名字非常好记,就如同这桌菜一样,“菜全剩”下了,就是他的名字。过后一想,也确实是这样,他随后又说,他是平顶山平煤集团的。自此,便记住了他的名字。

从义马返晋后,便时常收到他的信息,偶尔也有电话往来,从那时起,便开始有意无意地在全煤报刊和网络上浏览“蔡全胜”名下的文章,后来在中国煤矿作协主办的《阳光》杂志上看到了他的一篇五六千字的故事性散文——《又苦又涩的情人节》,读后让人忍俊不禁;不久,又收到了他的这本《人在旅途》文集。一年后,我们又在徐州相遇。这次则是我们分别代表自己单位的刊物,去参加“第三届中国煤矿企业优秀文艺期刊颁奖大会”而相遇。老友再度重逢,无疑备加亲切。因为从事文学创作的人,心是相通的,人到中年的全胜更是如此。大家在会上一见如故,五六天的会议下来,全胜豪放的性格,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二次分手回到单位后,由于从事文字工作的原因,长年来事务不断,不是审稿、编稿、写稿,就是开会、应酬;几年下来,一直也没有抽出整块时间静下心来读全胜的这部作品。这部集子在桌边放了有三年的时间。直到今年11月份,手头的那部历时近一年时间编纂的500万字的8卷本丛书完成,这才有时间静下心来拿过这本集子读之。说实话,过去拿到朋友的书,有的认真读了,有的则泛泛地翻过就久久的放下了。而对全胜《人在旅途》这本书,不读则罢,一读,便放不下了!我被作者风趣、幽默的文风所打动,集中收入的文章均不长,但每篇均讲一个完整的故事和典故,如书中首篇虚光实影中的《铁拐李主义》,是讲八仙之一的铁拐李,云游时路过一座用两根方木搭建的一边高一边低的简易小桥,与他的拐腿刚好对势,他平生第一次走这样平稳的桥,待到得对岸后,便称:“世界上只有这座桥造得最好”!可当他返回时却犯难了,整个情形反了过来——他的腿比平时颠跛得更厉害了。及至过去后,他回过头用拐杖指着桥面骂道:“世界上只有这座小桥造得最孬!”看到这里,我笑了!现实生活中的实用主义比比皆是,其作品的寓意不言自明。

纵观《人在旅途》这本书,全书分为“虚光实影”、“世象百态”、“叹古咏今”、“史海叶片”、“人生驿站”、“心灵绿洲”、“悠悠岁月”、“效应物语”和“山思水想”九辑。在阅读至第五辑时,我被“人生驿站”中的《表姐》一文所感动,我曾在早年出版的散文集《相互流传的故乡》中也写过一篇题名为《表姐》的文章,看到此文的“表姐”,我落泪了!我为“表姐”的苦命和艰难而长叹,更为“表姐”的朴实和奋斗精神而起敬。表姐靠一种勤劳在文尾富了起来,而我的表姐仍生活在贫困中!这使我常常难以释怀和叹息的原因之一。

大凡文人,都是性情之人,正因为情之所系,才能写出感人的篇章。蔡全胜也不例外。从《生死夫妻》的情感,到《理解万岁》的二妗子,那种震撼心灵的良善和生死回转与大悲大喜让人长叹!在阅读的过程中,感悟作者发自内心的情感、善良与美好的愿望和政论性的思想,透着一种人格的光芒。孟子云:“吾善养吾浩然之气”,这种“浩然之气”正是蔡全胜所追求的,也是一个文人所必备的。

希望看到蔡全胜更多的佳作!

                                                                                                            2009年12月16 日晚于太原

再修订于2010年12月



 

初识李芮兼评

短篇小说《窑坡新来个女人》

 

李芮本名李光蕊,河北唐山市人,供职于开滦集团煤业公司,说实话,2010年7月之前,我们并不认识。我是在陪同开滦几位文友参加完“郑煤”会议返晋游览平遥和晋祠后的新浪博客上,结识李芮的。知道李芮是位文人,也写一些文章,算是同行了。

真正读李芮的作品,是在新出版的第9期《阳光》杂志上,我当时正在北京,参加文联的会议。在刊物上见到李芮的名字,本期刊物“新锐作家”栏发了李芮的三篇文章:一部中篇小说、一个短篇和一篇创作谈。由于正在开会期间,没有来得及读。会议结束返回工作单位后,这是中秋节的这天上午,我正好值班。这天的阳光非常好,我一早来到办公室,处理完一应事务,已经十一点钟了;看看再没有其他事情可做,便静心地坐在办公桌边,开始读李芮的小说《窑坡新来个女人》。这篇小说讲了一个很久远的、发生在煤矿窑坡一个女人和三兄弟的故事;李芮以女性的视角和语言,为我们讲述了“得金、得银、得财和秋兰”之间“爱”、“恨”、“情”、“仇”的故事!李芮的讲述是舒缓的,小说开篇第一句话写道:“窑坡新来个女人。”一句话,便点明了主题。李芮接着写道:“有一天,一个二十来岁的女人在窑坡的一间棚屋里住下了,没有人知道她从哪里来。女人的到来,引起了窑坡汉子们的极度关注……把常氏三兄弟的日子搅得波涛汹涌。”

在女人没来之前,窑坡上异常平静,三兄弟的日子过得不算富裕,但也还算平静。自女人秋兰来了后,秋兰的美丽,让窑坡上无数个下井挖煤男人的心活了起来。秋兰的要求不高,只要能填饱肚子就行,在到窑坡的第四天,便做开了生意。自此,坡上那些看惯了自己家里粗糙女人的男人们,面对物美价廉的秋兰时,没有几个人还能够把持住自己迈向(秋兰住的)棚屋的脚步。正是有了这些挖煤人,使秋兰的日子渐渐有了生气。

在秋兰没来坡上之前,常年生活在窑坡上的三兄弟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有钱大家一起花。兄弟间也免不了到秋兰的棚屋里去,大家心里都清楚;到秋兰屋里去,是要有钱的。日子久了,二弟得银便生了私心,从克扣菜金开始,到最后克扣伙食,兄弟间的隔阂由此产生!大哥得金发现后,很揍了得银,到最终决定以得银的名义把秋兰娶回,兄弟共用;祸根由此而产生。真不愧应了“女人是祸水”的古训!

小说的结尾,得金、得银为了达到各自独自“享”用秋兰的目的,而互起杀心;在二弟得银计划杀死大哥得金不成,反而大哥把二弟得银砸死在井下的结局,让读过小说的人不免震撼和长叹!这是小说的高潮和李芮创作这篇小说的“点睛”之笔。最终在小说的结尾,得金也没有得到秋兰,他把秋兰留给了三弟便离开了,投奔了抗日的队伍,说这个家他永远不再回来。

看完这篇小说,李芮的构思和作品透出的人性的自私与残忍的心理和回归,在文章中得到了尽情地宣泄和展示,为我们现代人敲响了警钟。得金的出走离去,是一种作为“人”的“人性”的复苏和回归;似乎也只有这样,才符合当代人的审美情趣和文学内在之“魅力”,是可取的。但纵观本篇小说,不足之处是李芮的语言显平了些,这无形中降低了小说的“厚重”和阅读之美感,是李芮今后写作过程中要克服的。

……

2010-9-28晚

 



在路上……

——李振虎印象之《论人生与做人》序

 

李振虎先生的随笔文论集《论人生与做人》,早在几年前我就读过,并对初读时文集中的个别篇章,提出过个人的理解与看法,也指出了作品中存在的局限,对作者思想认识深度与结构布局进行过剖析。后来也多次与李先生就“人生”与“做人”的认知与感悟进行过探讨。李振虎说,是“入心的”。这部书是他几十年来对人生的悟彻与做人量衡的尺寸与标杆,也是他对做人与人生的经验总结。他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和人生体验,用饱蘸情感与激情的文字,记述了人生的艰难、不易和做人道德行为准则,读来给人一种禅的寓意,是教人向善的。在夜深人静或闲暇的时间,读着这一篇篇诚挚的“增广做人效应”与“做人先于做事”的心路标杆与意识理念,把一种哲学教化的精髓贯穿其中,使人的灵魂得到洗礼和净化,不失为喻世警言。

年轻人也许体会不到,但对于过来人,都体会得很深:人生是一种苦难。人生的不易和艰难对于每一位现实人来说,都是一条河流,迂回、曲折、暗礁、险滩,到最后流至终点的感悟,是四季的变换,最后你兀自立在白茫茫的雪原上,望着远山,发出一声长叹!做人的艰难更是一个人思想、修养、认知与文化积淀和禀性的综合体现。与一个人的爱好、善恶、价值取向和观念是分不开的。有的人刚正不阿,有的人趋炎附势,在当今社会,再多不过了!人们受经济利益的驱使,道德和价值观念都发生了改变,在未来甚至很长的日子中,我们在接受新的价值观念与事物的同时,对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已经提上了议事日程,在国家大力提倡国学的同时,这部文集的出版,对于传承优秀文化,将起到积极的意义。

李振虎其实并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文人,只能算半个。他是一个杂家,幼年由于家境贫寒,只上过六年学,便辍学了。他当过农民,放过羊,参过军,当过煤矿井下的掘进工人,到成为一名基层的中层政工管理人员至退休、从商、为文等,经历坎坷。他的一生中,因为对经历和发生在身边的诸多事情和现象感到不解和彷徨,便从十七、八岁起,开始思考和关注做人处事的道理,并将自己多半个世纪来的思考和感悟写成心得札记,于2004年,整理成这本十余万字的《论人生与做人》文集,以给正在路上行走的人一些启示和借鉴,使他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少走一些弯路……

李振虎又是一位诗人,在半个多世纪的人生旅程中,他曾写过三百多首格律诗词,虽说大多没有发表,但足见他诗人的气质。和李振虎接触过的人,都被他的人格魅力所感染,他待人热诚、真挚,不虚伪,性格豪爽,大气,秉承正直的为人、为文理念,被大家所称道。他又是个求知为乐,兴趣广泛、性格活泼的人;读书明理,非常好学,像《资治通鉴》、《曾国藩家书》、《孙子兵法》、《蒙田随笔全集》、《四书》、《诸子百家》等经典著作,全都涉阅。对所有不懂不会、不了解的人物事情,他都要探出个究竟,包括《易经》、医道、音乐、舞蹈、玉石、古玩等门类学科,皆有涉猎,非常勤奋、刻苦。由于自身文化水平所限,所以他付出的努力往往更大。他也乐于这样,他说。近年,李振虎在经商的间隙,又重拾起了文学创作,他先后创作的散文、游记、诗歌《秋之赋》、《天下第一长联礼赞》、《腾冲火山之旅》、《临潼石榴》、《多瑙河舞魂》等,分别发表在省、市报刊和新浪网上。他认为,文学是一个人情感的真实流露,更是一个人思想、价值的真实体现。它是一种心歌,是一个人心的歌唱,如一场梦一样,让人回味。

大诗人艾略特说过,诗人的诗通常有三种声音:即对自己说话的声音;对听众说话的声音;和由一个想象中的人物向另一个想象中的人物说话的声音。李振虎以自己的声音在歌唱,在他行走的路上。他也非常清楚,自己已是六十岁的人了,行进的路还有一段时光,他会在这有限的时光,用自己手中的笔,写出一个行进者对人生更多的感悟和所思所想。他在诗歌《端午独饮》中写道:“汨罗江水酿制的美酒/斟满了屈原断魂的酒杯/两千三百年前的兵戈马啸/搅乱了滇国永恒的春色//没有女人/没有音乐/没有朋友/没有贵客/只有心灵的琴键伴奏着《离骚》/醉意中默吟着悠长的《九歌》//屈原醉倒了/再没有醒来/我虽没有醉倒/但也不想醒来/如果今天能淹死在屈原的酒杯里/定然是一首美丽的歌谣”。这首诗可以说是诗人诗歌的绝唱,李振虎把一颗诗心,在诗中得到了尽情地释放。我真心地祝愿他在未来的人生路上,写出更多的优秀篇章,供世人阅读,传唱!

2009-3-2 晚



 

放歌十月

——读西山矿区退休职工征文集《皓首丹心》随感

 

拿到西山退休职工“我和我的祖国”主题征文作品集的初稿,说实话,我被西山退休职工对祖国,对矿山,对60年祖国的发展变化和对矿山那种痴热的情怀所感动;他们那种淳朴的,发自内心的对工作和为之奉献了一生的矿山这块土地的热爱和亲身感受与经历,无时不打动着我的心。特别是他们经历了旧社会、解放初期到改革开放,迎来祖国的六十华诞;体验了由解放初与建国初期的一穷二白、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轨过度和发展,人民生活的富裕,那种变化是发自内心的。我为我们的上一辈人感到自豪和欣慰,为他们的情感、自足精神和所表现出的豁达与胸襟肃然起敬。他们伴随着共和国的诞生、成长,走到了今天。他们的经历是一笔财富,在共和国60华诞之际,他们用自己手中的笔,回顾往事,赞美祖国,赞美今天的好生活,赞美改革开放的成果,写出了一首首人生动人的赞美诗,在矿山,开花、结果。

在阅稿的过程中,读着这一篇篇让人感怀、激动、奋进和动情的篇章,我似乎看到了共和国60年的步履和西山矿区60年发展建设的轨迹,和我们一代代矿山建设者的情怀。通过《建矿那一天》、《我的梦想成真在马兰》、《好时代带来的好生活》、《拼搏奋斗60年,西山矿区换新颜》以及《圆梦》、《我和祖国共成长》、《畅想辉煌》等文章,抒发了西山老一代矿山职工的情怀。同时,也感谢集团公司退管中心,在庆祝新中国60华诞之际,为退休职工举办的“我和我的祖国”为主题的征文活动,不仅丰富了矿区退休职工的文化生活,也为退休职工抒发情怀和记录时代感悟、变迁提供了一个机遇和参与平台,使他们在精神和思想领域与空间驰骋、畅游和缅怀!

60年春华秋实,60年蹉跎岁月,60年奋斗拼搏,60年豪情壮歌,60年矿山火热的生活,是一部60年矿山建设发展的史诗,照耀着我们和未来的生活!

愿我们所有的矿山职工,都拿起笔,记述煤海火热的生活,来歌颂我们亲爱的祖国和矿山美好的生活。

……

              2009-12-3 于西山




由《故乡》想到的

——读卢辉的诗歌《故乡》


卢辉的《故乡》发表在《太山国学》2017年12月15日(总第28期)上。全诗短短十二行,读后让人震撼和回想。诗的开始首句:“一个人说故乡/是否奢侈”用疑问的方式,“一群人喊故乡是否荒凉”提出;紧接着“我看见一株株麦子/扛着太阳”。这是第一自然段,写出了“故乡”的广阔与苍凉!麦子扛着太阳的广阔,在诗人的意念里,那种力度和博大,让人震撼和充满联想。这就是诗的力度和语言,也是好诗歌的体现。

第二段用“麦杆是直的/心是空的/天长日久/麦粒/也饿”,写出了诗人的思想与思乡之情。麦杆当然是直的,在常人看来。“心是空的”是诗人的发现;时间久了,特别是离开故乡久了的游子,心都空了,化作一根根“思乡”的长线!“天长日久/麦粒/也饿”就可以理解了。

最后一段,就两句:“饿了,割断头/渴了,叫故乡”全诗结束。整首诗可谓是借一株株麦子的形象,用极精短、压缩的语言,写出了诗人借麦子蕴育的情怀和思想,让人回味。

          2018-1-26 下午




潘洪科诗歌十六首:


风一直以它的颜色飘荡(组诗)


潘洪科

 

《风一直以它的颜色飘荡》

 

腊月,风一直以它的颜色飘荡

这是在我的北方

腊月的阳光下,凉气透彻

我们的思想

冷风刮过干裂的土地

在无风之树上  写满暖意与吉祥

新年的气息越来越近了

在腊月的日子走过

风一直以它的颜色在飘荡

2016-1-19下午

 

《放飞我们的思想》

 

下午茶喝过  在散文空间

那种抒情的美,似夏天的一场雷雨过后

草地的滋味  舒缓,思绪于感觉中

把万壑情怀与感慨  无声释放

缠绵怀悱的过往

在风流倜傥的风中  把惊鸿的舞步

与韵律  唱响

正月的下午茶喝过,放飞

我们的思想

2016-3-4(正月廿六)

 

《那被我找回的声音……》

 

那被我找回的声音

是在昨天  腊月最冷的时节

你说你在女儿家,过着生活

女儿这里的生活要比老家暖和一些

自己的身体也比先时好了些。

这是在一个腊月的周末

那种找回的声音  我听到了

在阳光透明的下午

风起劲地吹着  那种歌唱与心跳

在腊月的风中,在异乡飘着……

                  2016-1-17下午

 

《中年的瞭望》

 

中年随想  如白昼正午的太阳

在没有娱乐新闻的空间

茶水和小憩  是一种假设

透着间歇  负重的启示与安祥

汗水浸透背部的图案

定义生存的意义  与感想

现实生活的体验是入骨的

只有在现实中  感悟生存在不易

与分量;

窗外日子如旧,云在阳光下飞翔

夏风掠过树梢的感觉

把岁月,在中年瞭望……

2016-3-13上午

 

《记忆中,马的轮廓逐渐清晰》

 

闭上眼  黑骏马驰骋于

记忆的荒原。身后蓝天辽阔

风儿带去青蒿的苦涩

在岁月的根部  整装的

蚂蚁,列着队,涉过麦田

空气中花粉的味道

在城堡与麦田间  弥漫成

沉重的传说,苍白了岁月的夜

在值更鸟唱过的春天

风穿梭的脚步,涉过夏季的水系

在宣纸上,延展开去……

有关马的轮廓  逐渐清晰

2016-3-14夜

 

《于现实与虚无中走过……》

 

盲目,起于虚无

我感到一种膨胀了的幸福

蓝天之上的白云  远远地

见证心灵之音  把那片春天的

相遇  演义成内心蕴藏了多年的

花事

一朵开过,牵着  又一朵的世界

溪边的树木  以一种新的感觉

昂首,走过视野  这种亲近的过程

与动作  恰似故乡四月清明前的样子

与世界,盲目而快乐

于现实与虚无中  走过……

2016-4-1下午

 

《向前路上》

 

张开翅膀  就张开了想象

叶子飞过黑白的空间

在向前的路上  脚下的山路依旧

逆向的风  打在脸上;

雨已经下过  风雪的潮汐

风干成冬之记忆  在走来的路上。

翅膀如伞,在张开的空间

凝聚起力量  在向前的路上

2016-1-12下午

 

《命运与经典》

——观英国影片《安娜·卡列尼娜》

 

命运  困住了安娜

在一个周日的下午

安娜·卡列尼娜在人生的站台

在血泊中倒下

她再没有起来  成为了绝唱

窗外干冷的风依旧  腊月的风吹来

像在召唤  那个为情所困的女人

很多年了,依然楚楚动人

这个多情的女人  许是命运的安排

一次次刺疼我们的灵魂

成为经典

                  2016-1-10周日下午

 

《春天,把灵魂释放》

 

春天,辽阔的风  把风筝的翅膀

展开成想象  放飞  感觉中的相思

使我,回到了童年与故乡

那种浪漫的情怀  与希冀  与发自内心的

感想,是入心的。走在春天的路上……

夜风如旧  路灯照亮前方,视野处

霓虹灯的迷彩  映红了诗人的旁白与绝唱

把灵魂,淋漓尽致地释放……

2016-3-20晚

 

《点缀在春天的美》

 

走过一季,列车向春天开去

溪边的潺水  润过

桃花的美,眼波所及的

柔晖  任眉宇间的风

轻轻吹。轨道边的鹅卵石

夸张地在阳光里  熠耀

故事中的艳美,耳边的鸟鸣

在一节节车厢外  把浅绿色的气息

在春天点缀

2016-3-27周日上午

 

《马蹄声中的年味》

 

草木萧杀……

春天的马蹄声渐近渐远

冬的坚守  在雪域的风中  感知

枯枝召唤的温暖

新年的脚步一步步逼近,马蹄声渐近渐远

卦辞里的伤痛  在冬夜翻转

无需粉饰  马蹄声中品味

脱胎换骨的体验

           2016-1-24 黄昏

 

《元月,把心事打开》

 

窗户推开  耳鸣犹在

热气散去的过程中  心中的燥热

随推开的窗户  裸露在外

被年底的心事承载。昨夜的风过处

奔跑的影子不在  风知道的痛

已被冬雪覆盖;小路上行走的步履

有节奏地  在心底沉默

只是  猝不及防的耳鸣,又一次

在午后袭来

在这个元旦假期的下午,把心事

炒热、打开……

2016-1-2下午

 

《开在四月的想法》

 

雨水下过心的湿地

在清明过后的四月

中旬后的阳光  也曾照过

从乡间回来  我病了

打过点滴的手臂

间续四天三次  在青筋凸起的血管里

铺开  一段结痂的痛事

多像二十年前岳父坟前的唏嘘

与无奈

像一缕烟云  切入

此时的风景

在一次次失真的意境中

情感里的平静  一如田埂上的梨花

开在四月的枝头

            2016-4-15黄昏 雨中

 

《我听见水声,正朝我而来……》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

风已经远去  你坐在路口

奢望  拉长了相思

 

春天是静止的

阳光是静止的

念珠中的释怀

蝴蝶与行人  各自离开

时间是一济良药

我听见水声,正朝我而来……

                  2016-4-16 晴

 

《有关长岛》

 

长岛很长,在蓝色的海洋

长岛崛起海的思想

在放飞情感的同时  把胶东半岛的思绪

拉——长。氧离子的清新

润湿观岛人的思想  以独有的真挚

与魅力

把蓝色的胶东半岛  延展成

长岛的童话

悠然绵长……

2016-3-22雨中

 

《写给中国诗歌的墓志铭》

 

诗是民族血脉的传承与歌唱

更是一种会说话的思想。


2016-3-16中午





诗人简介:



潘洪科,男,1964年6月生于河南唐河,当过矿工、单位宣传干事和编辑;1979年参加工作,大学专科毕业。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和中国煤矿作家协会理事,任山西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太原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和太原市万柏林区作家协会副主席。著有诗集四部《轻轻的风》、《爱的情结》(与王起合著)、《绿色的河》和《感觉的季节》;散文集《相互流传的故乡》及两部长篇小说《感情从经历开始》、《废矿》等百余万字。作品荣获第四届全国煤矿文学乌金奖“组诗创作奖”和省、市级多个文学奖项。现在太原市西山煤电集团公司工会文联工作。


视频 小程序 ,轻点两下取消赞 在看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