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诗眼睛||理论园地:沈天鸿诗学简述 ——《现代诗学形式与技巧三十讲》读书笔记(总628期)

木叶 诗眼睛 2021-10-07


理论园地TO BE

沈天鸿诗学简述

(作者:木叶)



沈天鸿诗学简述

——《现代诗学形式与技巧三十讲》读书笔记


●木叶



究竟有没有形成沈天鸿自己的诗学?虽然在此前,我也零零碎碎不成系统地读了一些沈天鸿先生的诗学文章,其实并不很分明。待到细读完《现代诗学形式与技巧三十讲》,我被深深地震撼,直如醍醐灌顶。

沈先生的《现代诗学形式与技巧三十讲》,我以为大约可以分为三部分来读。一,什么是诗,体现在代序《科学的现代诗学》、《诗是什么》和附录《诗,经受着考验》、《诗歌哲学笔记》、后记节录的《技巧·形式·思想》,以及第22、23、29讲《形而上学·符号·零度》、《总体把握:反抒情和思考》、《诗歌的三个问题》这几篇文章之中;二,关于现代诗的技巧,可看作属于创作论的范畴,集中体现在从第1讲《意象》起到第17讲《观看》,其中从第13讲到第17讲又是对于前12讲的深化;三,对于当代诗歌状况的横向扫描,这包括第19讲到第21讲、第25讲到第28讲,对于现实主义、后现代主义诗歌、爱情诗、城市诗、乡土诗、西部诗歌、先锋派(新诗潮),从横的断面上,同时又以历史的眼光给予了必要的考察,其中又对当代后现代主义写作及“口语诗”投以相对较多的理论关注和思考。当然,这只是粗略的划分,这部著作有着它严密的体系,而且大多数的篇章,既独立成章,同时又可以“变形”地来阅读它,——不独附录的关于散文的论文如此——这也是这本书吸引我爱不释手的原因之一。


(一)


判断一位理论家的著述,我个人朴素地觉得首先在于他的理论是否是建基于对前人观点的总体把握,确有批判性的理解与独见,并在此基础上生长出自己的体系。沈先生在其《现代诗学》里,开宗明义,提出“诗是什么”这一元问题,并对此问题做出了自己的回答,由此,建构起了属于他自己的“科学的现代诗学”。


那么,诗是什么呢?对于诗的本体,沈先生首先具论当代研究之失(流沙河:古典意象观,谢冕:哲学和人文观念),然后指出了中国古典文论之失(“道”本体观,“语言本体观”)及其在当代诗学研究之中的变体(语言,“诗到语言为止”;生命,生命哲学),提出了形式的本体观这一沈先生之当头棒喝:“诗之所以是诗,首先在于它的形式”。(p.6)


这一观点统领全书。在《形而上学·符号·零度》篇,沈先生更直接指出:“任何诗学都是对于诗的一种反思和诠释。”“任何诠释都发生于对形而上学、符号和意象所持的立场。”(p.224)后记附录的《技巧·形式·思想》中,沈先生又一次致意这一问题,指出“技巧——形式是诗的艺术本体。”(p.326)当然在这里,沈先生深化了他对诗本体的见解,提出了他对于现代诗歌技巧高度关注和肯定的本体论层次上的理由,对此,后文详述。


沈先生得出这一结论,原因在于他对于诗的本质的追问。当我们刨根究底地试图将诗歌和其他文体区分开来,我们会发现,缘情也好载道也好,都不足以充分地说明诗歌的本质,不足以令人信服地说明文类之间的区别。相反,“文体就是一种隐喻,潜隐喻”(p.225)恰恰是形式,甚至几乎只有形式,才能对此做出解答,也就是说形式必然要站立出来,自足地证明它作为文体的存在。如此,看似貌不惊人的不解而答,其实点明的是一个简单的、然而却困扰了现代诗歌太久的一个事实。


“科学的现代诗学必须是这样的一种诗学:它必须是以科学的理论体系从诗歌本体出发,回答了什么是现代诗歌、现代诗歌为何如此等等一系列问题的诗学……”(p.1)“现代诗学要通过意义与形式之间的‘脱节’、‘模糊和不稳定的领域’,也就必须依据现代诗形式和意义不可分离、形式就意味着意义这一特质,从形式开始,并将意义(即内容)作为(实质上也就是)作品形式结构的功能之一来研究,这样,才有可能从诗学上打通这个‘脱节’的领域,建立起科学的理论体系”。(p.6)


然而沈天鸿诗学是形式主义诗学吗?这让我颇有一些踌躇。形式主义理论突出地表现在俄国形式主义、捷克与法国的结构主义和英美“新批评”派等文论中。如俄国形式主义认为,能够成为文学作品的东西全在于它的“文学性”,而“文学性”在于它的形式,主要是语言形式;艾亨鲍姆说:“作为有美学意义的统一体,艺术作品乃是由许多手法组成的体系,就是说由词和词组构成的体系,这些词和词组就是完全独立自主的口头表现的手段。”(转引自阿·梅特钦科《继往开来》)以杨·穆卡洛夫斯基为代表的捷克结构主义虽然认为文学作品是社会历史内容与语言形式这两种事实、两种力量的“合力”,但认为前者是“外部干涉”,后者才是“自主”的“内部运动”。到了R.巴特和英美新批评派那里,本文研究就是语言、形式本身的美学结构研究。


指认沈天鸿诗学为形式主义(结构主义)诗学,我以为沈先生未必首肯,因为在他的《现代诗学》里,沈先生赋予了现代诗“形式”以全新的质。“诗学的基本任务——揭示作品及其每一个成分的结构意义便可在下列方式上完成:将作为诗学结构的两个组成部分‘内容’和‘形式’的理论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既掌握形式结构的具体的和物质的统一,同时又因将意义在形式中物化而将意义理解为形式结构的意义,从而成为‘在艺术结构的统一体中,把单个作品的直接的物质现存性、它的‘此时此地’性与注入其中的思想意义的无限远景结合起来的’那种结合,在总体上对现代诗做出理论阐释。“(p.6)在这些论述中,我们可以清晰地认识到,沈先生标举的现代诗的“形式”并非传统意义上与“内容”对举的“形式”,也不是克莱夫·贝尔的“有意味的形式”,更不是仅仅到形式“为止”甚至推到极端的简单的“到语言为止”。克氏的判断,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一个偏正词组;但在沈先生这里,“形式”与“意义”是化合的;对于“到语言为止”,沈先生在22、23讲论述后现代主义写作之失时,更有着深刻而精辟的论述。形式直接就是意义。这就是现代诗个中三昧。


现代诗学由此得以建立。然而沈天鸿诗学是二元诗学吗?


回答是否定的。“我以为诗歌作为人类的诗歌,作为这个世界的存在物之一,它是‘自我设定自身’思想和存在的统一体。”(p.327)“诗在艺术本体之外,还有一个精神本体——人。”“诗在承担对哲学本体文体的思考方面,不比哲学逊色……诗对哲学本体文体的思考必须是诗的,以诗的艺术本体即诗的形式进行和表现。以诗的艺术本体形式进行对哲学本体问题的思考,是我所说的‘技巧即思想,思想即技巧’的依据,也是‘技巧即思想,思想即技巧’得以成为可能的先决条件。”(p.328)为避免读者理解上的偏颇,沈先生同时又转过话锋,——“思想精神固然因有设定作用而先于诗的形式,但从写成的诗来看,精神必须与精神的对象合一,也就是必须与诗的形式合一,以诗的形式为自己的形式和内容,于是精神又在形式之中,从而失去它的先在性和首要性,以与形式既合一又双向转换。”(p.329)


“我所持的观点似乎是二元论的,但实质上却是一元的,当然,一元中不妨或者说本来就应该有悖论存在。”(p.329)


文学史告诉我,诗学观其实就是哲学观、天人观。英国天体物理学家霍金在《时间简史》中提出“人择原理”——我们之所以看到宇宙是这个样子,只是因为如果它不是这样,我们就不会在这里去观察它。“择”即技巧。宇宙是技巧的宇宙。我想可以这样来理解:是技巧让我们看见了宇宙;宇宙因技巧而存在。


(二)


确立了诗的形式本体观之后,沈先生自然就得出了现代诗学必须“从形式开始,并将意义(即内容)作为(实质上也就是)作品形式结构的功能之一以来研究”的逻辑结论。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对于诗歌技巧的高度关注。“形式,由形式规范(即作品的基本组织原则)和技巧组成。技巧和形式规范二者之中,技巧又是最根本的,因为特定的一系列技巧具体化并体现形式规范。”(p.326)


由此出发,沈先生详解了构成现代诗的基本技法——意象,隐喻,象征,变形,反讽,通感,戏剧化,意境,叙述,视角,张力,结构,时间空间,观看等(第1讲起到第17讲)。值得注意的是,沈先生对于现代诗歌技巧的研究是与此前学者的研究全然不同甚至大相迥异的。体现在他对于技巧的建构和不断“破我执”——技巧是诗歌写作中存在的技巧,同时又远不只是技巧,它就是而且应该是或者表达着思想,从而将现代诗“是什么”与“怎样写”这两个问题一而二、二而一地统一在他的诗学当中。


比如意象。


考察意象一词的源流、重申其在现代诗学中的应有之义,沈先生将此作为《现代诗学》的开篇。是的,意象这一概念既耳熟能详,又模糊古奥含混。《周易·系辞》说,“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言,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所以在古意中,意象就是“表意之象”。流沙河先生解释说:意象“特殊而言,它的涵义是意和象”。这一解释较之“意似主人,辞如奴婢”(袁枚)这样的见解显然要更加科学了一些。但是远远不够。沈先生指出——“现代诗的意象意与象之间不是‘和’,而是‘就是’,意就是象,象就是意。”(正文,p.2)而古典诗歌意象“它一出现便变迁性地驶向其它字词或意象,形成一种表面的意象链,而没有潜入与它的构图共存的内在现实。”(正文,p.1)沈先生以艾兹拉·庞德的《在地铁站台》一诗为证,让我们看到,(现代诗歌意象)“‘花朵’非变迁性地直接与‘面庞’并列,并且叠加。它们之间消除了‘关系’,而‘就是’,花朵就是面庞,面庞就是花朵,两者同一。”(正文,p.3)究其实质,“这种‘就是’的同一的建立,不是两事物相似性的单纯比较,也不是拉郎配的强合,而是在于对对象实质与感性特征的相异性的把握,在于通过对相异性的把握所发现的相似——相异的相似。”(正文,p.3)“现代意象乃是克服了感性分离的理性与感性的复合体”。其艺术功能则表现在“复合的同一性使意象的涵义具有模糊的准确;含意不定而多变,随读者的感受而异,这是它的模糊;含意尽管多变,但意象与意象依托的特定语境,又规定了感受流程的向量和性质,这便使得它又具有如来手掌那样的准确性。”(正文,p.3)


沈先生进一步申论,在现代诗中,“意就是象”,这意味着“意”首先“是一个以诗的方式进行、完成的认识过程”,其次还必然要求着“回到事物中去”这一胡塞尔的现象学原则。“意象事物在同一的同时又必须保持独立。”(正文,p.5)但同时必须注意:“诗歌意象是意义的延搁,意义的‘在途中’,是对‘完成’的拒绝。”(p.157)因此而敷演的就是现代诗歌意象所要求的看起来复杂其实当然的构造原则:比如陌生化,“个人意象”等。但沈先生强调:“意象必须包含它的对立面,这个对立面对于具象性原则来说就是抽象,对于非具象意象来说就是具象。抽象的观念与具体事物并列、渗透,产生出诗所需要的强劲张力;有了具象与抽象、意象与意象之间广袤的补充性趋势,一首诗的全体才能都充满活力。”(正文,p.9)


这才是现代诗歌的意象,或者说现代诗歌中所存在与要求的意象,也是沈天鸿诗学的基石之一。不从此开始,不足以写作现代诗,非此,不足以谈论现代诗,不足以探讨《现代诗学》的奥义。


再比如零度写作。


我之所以要特意掂出沈先生在第22讲《形而上学·符号·零度》中的论“零度写作”,原因在于沈先生通过考察存在于现代诗歌以及后现代主义诗歌创作中“命运庶几相同,性质截然不同”的两种“零度”,既探究了现代诗写作的玄妙,又切中肯綮地剖析了后现代主义诗歌的偏颇。


当我们谈论“零度写作”时,首先想到的是R.巴特和他的《写作的零度》,以及后现代主义诗歌。沈先生是如何看待的呢?他指出,在后现代主义诗学那里,“‘零度写作’者企图推翻形而上学者那里被理解为一种从‘完全不存在’开始的写作。”(p.226)而“对于试图重新确立形而上学的现代诗歌来说,零度是一种有意义的不存在,零度写作是为了创造有意义的不存在即‘无’,并进而从‘无’中创造意义”(p.227)——如此,将后现代主义诗学和现代诗学划清了界限,同时也直陈了后现代主义诗歌之失:“从如此零度开始的写作到结束时也仍是如此零度,实际上从未‘开始’”;现代诗歌写作则“必须经历两个‘零度’:零度1与零度2。”“零度2就是‘不存在’的意义”;“零度1相对于零度2它才称其为开始并有其扩展,零度2则表明现代诗歌收缩符号的所指乃是为了扩展、丰富符号的所指。”(p.227)但我们要看到这里的“零度”已经是沈先生专有的一个诗学概念,其含意已经与R.巴特的“零度”有了很大的区别,它特指形而上学在现代诗歌中的这样一种现身状况:“形而上学的在场是缺席的在场。它只能现身于‘无’之中。”“为意义之形而上学提供在场之‘无’的功能由零度1承担。零度2则承担诗它的在场成为‘缺席’以及使它‘现身’。”(p.228)如此的讨论之后,我们发现,对于一首现代诗来说,从语言(意象)开始的形式的浑成(技巧)就是意义(形而上学)。二者弥散而相互贯通,形式从而就是意义。


我个人对于这些关于技巧的论述的研习,更多的不是就技巧本身来看待,而是从作为“此在”的人的立场来看待,我想这符合沈先生的本意,——“技巧即思想,思想即技巧”,沈先生对此的解释是:“不仅技巧的性质、运用方式和所达程度直接显示作品(作者)的思想,因而可以被看作就是思想,而且更重要的是,技巧引导作者发现思想。而思想,它指引作者找到、调整乃至创造或创造性地运用技巧。”(p327页)重视技巧,同时又否定技巧,技巧在对它自身的否定中完成对一首诗的建立,并最终退场,组成并最终就是思想,闪烁着“虚的空间”和“神秘的余数”(p.229)这或许就是技巧的本意与宿命?



(三)


分析、阐述了“诗是什么”、“怎样写”这两个大问题之后,沈先生从第1讲到第21讲、第25讲到第28讲,则在横的剖面上,对中国当代诗歌“写了什么”,以及应该“写什么”进行详加考察,对于当代诗歌驳杂纷呈的流派与思潮也作了深入的思考,举凡现实主义诗歌、爱情诗、西部诗歌,城市诗与乡土诗,后现代主义诗歌的创作状况,均做出了恰如其份的客观评价,指出了其得失,并提出了建设性意见。需要指出的是,“写什么”在沈天鸿诗学里并不构成问题,“题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怎样写,能将它写得怎样。”(p.241)就实质而言,它仍等同于“怎样写”,并且内在地反映着诗“是什么”。这三部分是合三为一的。


爱情诗。“爱情就是燃烧的迷津。”这迷津对于诗人而言,最终将有可能抵达哪里呢?沈先生对分别以舒婷、伊蕾、翟永明为代表的女性诗歌作者爱情诗以及男性作者的爱情诗中女性形象的嬗变加以了考察,着重区分了“只有爱情的爱情诗”,和并非只有爱情的爱情诗并肯定了后者,认为:“完全有理由要求爱情诗并不仅仅是爱情诗,它应当让我们感受得更多,见到它‘后面’的那些事物或东西,即见出存在的整体,见出天堂与地狱的相互对立、消长、转化或循环……”(p.242)


在这里,从“写什么”又跃入到了诗为何抒写,以及可能的抒写等种种更为本质性的思考。是的,它“后面”的那些事物或东西应该远不止是简单的平面的我们所熟知的爱情:“爱情,作为一种富有魅力的虚构,是一种在时间和空间方面都有限定的现象,它的无限只在于它的虚构性,在于它的虚构性在可能中等待被唤醒,而被唤醒之后,它绝不仅仅只是对两性之间婚姻关系或可能的婚姻关系中感情性质的揭示或判断,而是对人类本体存在本质的无限可能性的揭示。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我认为爱情是一个哲学问题,从它隐含着的男女之间的性关系是‘任何人之间最直接的、自然的、必然的关系(马克思)’来看,爱情本身就暗示了存在的每一个重要问题。”(p.243)


西部的孤独。在讨论新时期的西部诗歌之先,沈先生首先探究的是作为西部诗歌“第一推动”的西部“空奶桶似的孤寂”,究竟会是什么样的一份孤独?他认为——


“西部孤独是一种原始的孤独。而孤独是一种情绪。这种情绪是人类情感中最深层的东西,是‘更为原始的生命活动’(朗格)。人类,便是从原始的生命活动中一步步发展进化到今天的,而在今天,它仍然存在。


西部孤独是一种文化,是历史的淀积。形诸诗,于是便有了西部诗歌这种文化现象,有了文化心理学上的西部。


西部孤独是一种缺点。但正如叔本华将他的缺点化为一种哲学一种呼吁一样,它被化为诗以后,便成为一种价值,一种美。


孤独本质上是‘无’。西部孤独也是如此。”(p.267)


由此出发,沈先生梳理并回答了下述两个问题:1、为什么历史上‘西部诗歌’时隐时现;2、为什么本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新边塞诗’与八十年代的西部诗歌神貌俱异、其“异”又在哪里。通过对源流的探析、内地诗歌与西部诗歌中“孤独”情结、两相迥异的“天人合一”的区别,在文本比较中让我们看到了西部诗歌、西部孤独所应该融涵的真正的质,以及作为一名现代诗人,行走在西部大地上、扣问西部的苍茫与孤独时,所可能具有的文化心态,和在当代应具有的审美自觉。


口语诗。“口语诗”一身而二任,既标示了一种业已存在的诗歌抒写的状态,又标示着面对诗歌艺术的一种态度,鉴于它在当代诗歌流变中的复杂特质及其影响,沈先生对它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和全面的考察,结论则集中在第24讲《技术理性•操作主义与诗》——我以为这一讲可以加一个副标题:重审口语诗,因为此前在《中国后现代主义诗歌批判》等其它讲里,沈先生就已经多方对其给予了考察。这一讲则是就此问题的深化。


考察“口语诗”之失,首先要明确“口语”的性质及其意义。这首先要从对“话语”的剖析开始。“话语,是一种权利。文学语言,尤其是诗歌语言,是对日常语言的一种否定,它‘只讲缺少的事物’(瓦雷里),即创造出一个有别于实存世界的另一世界,实存世界及其日常生活只是它用以创造的元素。因此,表象与实质之间,实际与可能之间,始终存在着张力,保持着距离,而这种张力与距离的存在,即意味着对实存世界的否定和批判。”“这种否定的权利,正是文学语言所赋予并通过对日常语言的否定来实现的。”“而‘口语’,正是日常语言的别名,它只讲现存的事物,描述现在的世界。”(p.236-237)


这就是沈先生的立论依据和推理过程。紧接着,沈先生详细探究了“口语诗”存在于当代的思维性质上的根源:“……而这种口语所达到的直接同一在‘口语诗’中却是出于现代技术理性思维。”“工业文明以其严密而科学的管理和组织所造就所拥有的现代技术理性具有反理性的理性特征,这种反理性的理性特征从人与他的社会直接同一这一角度来说,就是理智以接受的方式屈服于生活事实,并且这种接受是无意识的直接同一,精神的否定力量……不构成对实存及其秩序的否定。”(p.237)


如此,“口语诗”写作必然就是与行为主义相携手,“内涵仅限于特定操作与行为的表达,越出此界就是越出雷池。”而且“‘口语诗’拒绝超越、持有平面的根源与方法均在于此。”(p.237)


一以贯之地体现在《现代诗学》当中的沈天鸿诗学观,说到底当是诗的哲学观点。“诗,难道不就是哲学的一种特殊形式?”(p.242)“在我看来,诗在承担对哲学本体问题的思考方面,不比哲学逊色。”(p.328)这一观点与支撑和形成诗的“形式——技巧本体观”密不可分。“拒绝形而上学的诗,是无意义的。”(p.229)然而就诗而言,形而上学如何现身呢?“在诗中,形而上学不是以纯思辩的形式‘在场’,而是在意象之间。”(p.228)我想正是缘于这样的体认,沈先生高度关注存在、构成或直接就是一首诗的“形式与技巧”。“……隐喻、象征并非如人们通常所认为的那样只是修辞手段的运用,而是重要的功能转换——依靠整体而在不着笔墨处言说。”(p.228)如果放逐了诗歌文体的隐喻,诗将最终沦为“非诗”。(p.225)


“意义和意味,是诗也是一切艺术区别于非艺术的关键所在——非艺术的作品,有意义而无意味。意义总是可以归属于艺术之外的某种价值的,意味则除了艺术价值之外无其它类价值可以收容。”(p.243)


“对于未知的沉默是在哪儿沉默呢?在情景之中。”(p.243)情景又呈现在哪里?在通过技巧之路而设定的形式之中。


《现代诗学》一书体系严密、推理精审、结论精当。这是本书让感觉我耳目一新的根本原因。沈先生诗人而理论家,采用了科学主义的态度,对建构其诗学的基本概念均作了细致的词源学上的梳理,结合中西诗学来细考其精义;对于诸如时间、空间、隐喻、象征等等诗学范畴的深入剖析,发微探幽,都是迥然有别于此前学人的研究成果的。我因此而深刻地领略到了《现代诗学》一书的科学性。


我愿意再一次引用沈先生在后记中节录的一段话,作为我对于通读《现代诗学》后的感悟,和本文的结尾:


“诗对哲学本体问题的思考必须是诗的,以诗的艺术本体即诗的形式进行和表现。”“以诗的艺术本体形式进行对哲学本体问题的思考,是我所说的‘技巧即思想,思想即技巧’的依据,也是‘技巧即思想,思想即技巧’得以成为可能的先决条件。”


二○○六年二月十二日,元宵节,初稿


(《现代诗学形式与技巧三十讲》,沈天鸿著,昆仑出版社,2005年10月第一版)


木叶,诗人。硕士。





读诗笔记之《另一种阳光》


耿耕


1:已经许久没有这样热爱读诗了,这已经是第三次读沈天鸿先生的诗集《另一种阳光》。而每一次读的时候,都有不同的感受,我所能做的就是记下这点点滴滴,这似乎也是对优秀文字应该有的态度,那就是尊重。“诗是唯一一种能将一切,即现实、历史和精神送交检验的文体。”这话让我激动,其实阅读诗歌的过程,也是感受现实、历史与精神的过程。我希望自己沉浸在这样的诗中,让时间与精神将我吞没。

这本诗集只有序,没有后记,所以我自己给自己的文字也加个序。这是我第三次阅读这本诗集的一点感受,很临时的,而且不权威的,肯定有错误与不对的理解,望读者与作者都能理解。也许我第四次读的时候,会有另一种感受,因为我相信好东西要多读,而这本诗集是我近年来读过最优秀的诗集。这也是我又一次热爱读诗的理由。

2:“光来了,那不是为了照耀我们”这是这首诗的第一句。“——光里除了光,没有别的东西”,这是这首诗的最后一句。似乎那光并不因为我们的存在而存在,那光里也真的没有其他东西。这是事实吗?我想不是,诗人告诉我们可以用眼睛注视,也可以思考,而“那些存在和不存在之物/发明或等待意义像/早晨的鸟群一样/在一无所有的空中纷涌到来”,也就是说光的照耀其实有着我们的参与,没有接纳的过程,光也不能成为光。当我们成为注视光的人时,我们其实已经是光的一部分。在学诗的这些年,我一直认为写一首诗就是挖掘词义的过程,将一些词汇正确的排列,可以表达出非常规的意义,而这是件非常吃力的事。当一个世界缺少了生命,那我们还“要光干什么?光又还能干什么?”同理,诗歌中如果词义表达不清,那诗的本身就没什么意义。

3:我很喜欢《拂晓》这首诗,也许近几年我一直喜欢短诗有关。觉得越短的诗越难写,因为词汇少,而表达的意义却不能少。此诗头二句用最朴素的语言描述了拂晓时的状态,然后设计了一个场景,最后二句让整首诗得到了升华,对事物本质的思考,并出现了诗意。全诗录入如下:群山有时从地底重新升起/夜晚正变成白色/如果此时有人走上最高的山峰/他将会同群山一起/向远方依然是黑色的大地/那总是最低处的本质倾斜。在这里本质一词应该是广义的,可以有多种解法。诗这东西是意会的,而不是有绝对正解的。

4:这里的零件,不是我所熟悉的机械零件,但也可以说是。因为世上所有的零件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不确定性。记得小时候玩积木,因为使用不同的组合方法,可以组合出不同的形状,就可以说明这个特点。所以诗人认为:所有的东西都是零件/月光照耀着,零件组合/叮叮当当,不断重组、变化。而如何组合却要我们使用思想与感受。一个人可能是所有的人/这正如同/所有的时代可以被/浓缩为一个同时代,风,变成海。这里有深层的思考与体验,零件是思考过程的代名词。

5:每个人都会听雨,但听雨能听出诗意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这只有诗人的心境才能做到。其实静下心来想,雨总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有人会因为雨水而多愁善感,农民兄弟更是在某些季节盼着雨。所以诗人说:但我们可以给它找出/名种目的/咏叹或感慨。有人读诗喜欢像读小说一样,将一首诗的意义找出来,其实一篇真正的小说,也不一定能分出小说的意义与目的,或者里面的人物是好人还是坏人这样简单。读诗可能像诗人在诗中写的那样。“像停顿很久之后说出的又一句话/可以与前面一句分开”,诗不是读的,而是品的。在这里雨是种象征,从天空而来是一个过程,这过程中藏匿的信息是要用心感受的。

6:灵魂总是野蛮的,这句话很有杀伤力。我读到这句时,就觉得有根鞭子在我的头顶上抽了一下。我偶尔也会思考一下灵魂与宗教之类的问题,但从没想过灵魂是野蛮的。这首诗告诉我事实可能真的是这样,灵魂并不是温柔的,灵魂的温柔是有前提的,那就是阳光、亲切和色彩,也许只有外部温柔了,那野蛮的灵魂才会安静下来。“而灵魂,总是深藏不露,仅仅带动/所依附的肉体不断变幻/灵魂和肉体也不是一体/一次肯定,一次否定/肯定和否定都是一种痛苦”。这种痛苦是灵魂的必经之路,只有感受才能感悟。

7:“突然停住/一只鸟在雪地翻找食物/红红的脚爪,抓痛/先于这个黄昏到达的残忍/这几句也抓痛了我”。我看了几遍,只能用联想法来思考。红红的脚爪是关键,肉体在火焰中烧来后的颜色,所以才有残忍一说。而雪的白与红红的火是一个对比。不知这样想是否正确。算是个存疑吧。但这并不影响我读这首诗,感受诗的本身带给我的感觉。特别喜欢,“骨头在空谷中/血液被风吹动的声音”这样的句子,思想与诗意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带来阅读的快感,我想这对于一个读诗的人来说,已经足够。

8:“世界不可抚摸。/世界在地球表面,而不是地球/世界与地球之间/永远隔着一层”。这样的句式常常让我觉得,其实诗歌的写作,并不一定要那么用力,平平淡淡的一句话,也能出现诗与诗意。而这更见诗人的功力。一个地球仪可以成诗,那也意味着这世上所有的东西都可以成诗,只是看诗人如何去思考,如何去写。一首诗的好坏是不由题材决定,而是由诗人本身的素质与思想决定的。呵呵,说句题外话,这世上写诗的人不少,能成为真正的大诗人却是少之又少。

9:其实所有的人都有这样的感觉,一颗心里隐藏着一些曾经出现过的事物,而心里也在将这些事物重新演变、组合,找出能够让自己快乐的部分,或者让自己的心放大,成为一种容器,盛下所有的事物。其实做人真的只要有一颗心就够了,这颗心安放在任何地方/都能安然/到达无限的心。这首诗里强调的是一颗心,而这是一颗能安然的心。

10:这个世界已经有了很多的喧嚣,少的却是平静。《许多秋天》这首跟一颗心一样,带给我的是一种平静。这其实真是我想的,夜深人静的时候,常常觉得人很累,也很无奈。“秋天是一种时刻/并非季节”,我也只需要一种时刻,让我坐下来想想秋天,想想那些向东流的水,还有那些向下的事物。高处真的不是所有人向往和地方。

11:应该说这首《夜晚》是轻松的,因为回忆孩子童时代,都会带给我快乐。但这首诗最后一句:现在的夜,我感觉它是赝品。带给我的却是沉重,事实也确实这样。我在想思想总是有深度的,而这种深度的结果是沉重。记得很多年前,我曾写过一首诗,叫不愿长大。句子已记不住了,也懒得去翻。但长大确实是件有压力的事。呵呵,这几句和诗无关。

12:黎明是所有人的,因为黎明的意义就是让我们看见天空,然后在天空下生活。即使一个阴霾的黎明,光线也足以照亮所有需要照耀的事物,这一点足够了。这是命运,也是责任,那么我们人呢?也许人的一生就是在穿过黑暗与自己奋斗,就跟黎明一样。

13:读沈天鸿先生的诗,常常让我有种温柔的情怀,感受到诗人的心胸。诗中用的意象与句式都是很温暖的部分。“这些花朵/这些让我看见世界可以有/另一种形式的东西/如同今夜万里普照的月光”。这些的句子似乎如一些漂亮的瓷器,让人的心只有感叹,而不忍触碰,总是唤醒我们心里最柔软的部分,一些人文的情怀。所以一个人要改变自己的心境,劝你去读些好诗。

14:每个人都会醒来,看见的、感受的肯定不一样,而诗人的醒来是独特的、个人的;同时也是大众的、诗化的。黑暗、心跳,抓住的是事物本质。这首诗的结尾,我不知怎么读出一种幽默,只是这种幽默是深刻的。我这样的感觉不知对不对,自己都觉得有点奇怪。那不知谁谱出的歌,跟我听,又不在听,造成一个画面,似乎那些生命、天空,都在一种有意与无意间,可能本身就是个笑话。

15:读这首《现实》,我到常常觉得有一把现实的刀子,正等在某个角落,悄悄地扎伤你,让你感受到痛。其实针对现实这东西,我还是同意诗人的观点。“你如果盯着它看/它会变化得更快,更复杂/直到你不认识自己”。那么我们就偶尔看一眼,不看你会辨别不清事实,看多了会沉迷于这种事实,这都不是明智的做法。

16:《论灵魂》这首诗,可以和《灵魂总是野蛮的》可以对照着读,因为这是诗人对灵魂的思考。因为它们都提到灵魂是可能疼痛的。而这种疼痛是时间也不能止住的,那是怎么样的一种痛呢?其中的原因是灵魂,“更多地不是当下/让他生活的生活/而是琥珀中封存的历史”。所以,诗人在最后一段说到了历史,以及历史中的生活。我相信只要有生活,有历史,就有灵魂的痛苦在燃烧,那也许是人的根本,

17:《悖论》应该是哲学的命题,可我看见的却是一首完整的诗。对某种角度来说,诗人是勇敢的,也说明诗歌其实是哲学的诗意。“我梦见我两次/涉过同一条河流。”这其实是个很经典的哲学命题。而诗人告诉我们的是:在不同的空间里,却在/完全相同的时间里,这是一种否定,也是一种肯定。诗人的这不真实,这更不真实,可在我的眼里看来,却完全是真实的,就如诗人自己说的:这更不真实,但这就是/我在这个世界生存/并与万物同在的方式。我的手似乎已经触到那悖论后面的本质,通过这首诗。

18:《赦免》是一种权力。每个人都需要被赦免,也可以赦免别人,只要你心里这样想。可诗人说的是生活与现实。在这首诗里我看见现实生活的无奈与痛苦,因为人在成为纸一样的平面,有可能还不如一张纸。可我更多的看见诗人对未来的一种信心,这也是这本诗集给我带来阅读快感的理由人文的情怀总是停留在第一首诗里。诗人最后说:但获得了醒着的自我与天空。那是片什么样的天空,我期待我的灵魂能达到那样的高度。

19:在这里要的是寻找的过程,那月亮只是寻找的一个意象,因为诗人要圆的是自己的心灵。我曾见过那红月亮,可我当时只是惊奇,然后想到明天的天气,从这点来说,我不能成为一个好诗人,就算也在寻找,可也找不出自己的月亮。诗人的最后一段说:那也是我要寻找的/但一切丢失的都不能保存/包括那突然向我打开的门。我想这是句大实话,可就是这种实话更有意味与诗意。要比那啊!长城真长的感叹要高明得多。

20:博尔赫斯是诗人,也是小说家。读过他的作品,可在读这首《博尔赫斯的雨》时,我还是迷惑了。翻看了《博尔赫斯全集》,没有找到将雨做为题目的文字。这时我突然反应我是不是有点死读书了,人笨得很。博尔赫斯的一生,似乎都是在时间与空间里纠缠不清。而诗人所想说的也是探讨时间与空间的概念,完全可以单独阅读。诗人说:在所有看得见/和看不见的地点——/这个世界/已经只有地点/没有时间。这是一种思考,哲学性的解释,也是诗意的与博尔赫斯一起分享时间与空间的感受。

21:《我们·当代》是沈天鸿先生的诗中,较长的一首诗,这深诗应该说相对好理解。但好理解不等于不深刻。理解这词只是相对阅读来说的,而不是诗的本身。记得古诗中就有白居易的诗好懂一说。“我们这些度过忘川的人/是否可以有一个新的开始?”这是诗的第一与第二句。而结束的诗句是生活具有某种顺序的/连续性,一旦时候到来/雨,就会下来/汇入忘川,有一个新的开始/在这里雨是有所指的,指新鲜的生活或者时代。在中间的诗句中,诗人告诉我们一些现状,一些生活中存在的现象与思考。其实生活在当下,我们很多东西是无法摆脱的,但我们可以拥有我们自己对生活的态度与尊严。就如诗中说行为本身证明了/意义的存在。是这样吗?最后的反问告诉了我们思考,而这种思考是对人性的本身,人活着总要有点自己的东西。

22:《路上的石头》是哲学的石头。石头是静止不动的,但人是活动,与石头的碰撞会产生痛,而这种痛是必须的,因为感觉是生命存在的依据。那么在这里碰撞的不只是石头,而是诗人对生命的反问,所以诗人说:哦,存在,我必须学会/向所有的方向同时而行?/这多么令人痛苦。/我拒绝。在这里我也拒绝。

23:什么东西会飞下九重天/把人世张望?这个想象很奇特,只有飞上九重天的愿望,而现在是飞下,这一上一下,其实告诉我们一种不同的思想,一种是出世,一种是入世。诗人已经在这定下了这首诗的基调。其实这首诗里我还读出诗人的一种幽默感。九重天上有雪/它暂时还没有飘落。是啊,人世自有人世的快乐,那九重天有的只能是片雪,虽然美丽,但也有着寒冷。

24:在这首诗里我们能读到什么?一些哲学的词汇,一些逻辑学的词汇,也许还有化学与物理,谁知道呢。在我的眼里这就是一首诗,一首值得回味与品读的诗。当读到第三节的时候,整首诗的意味与感觉明显起来,当然诗是有整体性的,单独列一二句不能说明诗的本身。我的态度诗就是诗,不是别的什么。如果你要将一首诗切开来理解,那你是高手。

25:人人都需在《倾诉》,可有能倾诉什么呢?也许有很多的事实是和我们的感觉相反的,可我们并没有感觉,因为“黑暗中的事物这样近又这样远/只有雨准确地找到它们”,我能说什么?我什么也不能说,只能坐在黑暗中,伸出手感受那雨的凉意。也许有的时候雨是温暖的,凉的是自己。


26:完整相当于完美,这是人人都希望的答案。可我现在就不完整,因为少了一个胆。呵呵,第一反应。完整的本身是相对来说的,增加与消失都有可能使事物本身完整,这并不矛盾,世界上的很多事都有着偶然性,谁也看不见未来的样子。诗人说:但因我们的存在/使冬天得以完整。谁知道呢,也许我们让整个世界得以完整。


27:读到《蜡笔》这首诗时,第一反应是诗人怎么想到这个题目的,因为这个文具已经从我的记忆中消失了,现在的孩子都玩水彩之类的东西了。应该说这是首很抒情的诗,跟诗人前面的一些诗有些区别。但哲学的诗意似乎是诗人追寻的东西。在这里很高兴诗人提到“孩子们用的蜡笔/它有七种颜色/即使在冬天,它们也仍然有”。只是这些孩子应该都有我这么大了,因为我印象中没给儿子买过蜡笔。呵呵,在这首诗上我想的都是自己的事。


28:《威胁之物》很短,但很厚。诗人没有告诉我们什么是威胁之物,只是说“它们都是极其美丽/而威胁到/“我们的生活”之物”,这留下空间的目的就是想象,而且这威胁之物还是想对我们的生活来说的,虽然我们的生活打上了引号,但并不排除我们真实生活之意。我个人理解这威胁之物其实是我们的精神生活,这二种生活自古以来就是矛盾的、对突的。精神生活在丰满现实生活的同时,也在控制现实生活。而现实生活一直不满精神生活,总是想摆脱精神层面的生活。所以诗人说:让我再停留一刻,看看/这些属于又不属于我们的/身外的风景。这表明了一种存在的现状,人就在这二种生活之中,似乎谁也离不了谁。当然,这只是我一个人的感受。


29:读这些哲学意味很浓的诗,是不能将诗的整体分解的。在这首《抽象之夜》里,全诗是溶合在一起的,第一、三段,写的应该是画面与个人感受。而二、四段就是对这画面与感受的解释。只是这解释是深刻的,哲学思想的,而不是表面的东西。在这里我还是想说,一首诗的好坏,跟诗人的思想与表达能力有关,因为诗人要用自己的思想营造出一种境界,并且将这种境界传达给读者,让读者体验与回味。记得一位老外文学家说过,一个作者必须是优秀的读者。大概是这意思,从中可见阅读的重要,只有读懂优秀的作品,自己才能感受到精神世界的强大。


30:《即景》一诗中这句话让我迷糊。“这都必定是我看到的景象”,是说诗人在旅途上看到的,还是说这一生中曾经看到的?诗题叫《即景》,应该说还是旅途上看到的可能性大些,这也使后面二句成立。“毫无疑问/它们都是我不需在的”,也就是说诗人还有着其它的目的,虽然没说目的是什么,但跟美这类事物无关,所以诗人渴望领会“多余而必需的意味”。


31:《隐喻》是名词还是形容词,在这首诗里我有些迷糊。这首诗对我来说有难度,读了几遍似乎一直没有找到意义,但不影响我对这首诗的喜爱,可能这也是读者感觉不同造成的,有的文字你并不能全懂,但不影响你对这些文字表达出来的场景所喜爱。第一段应该明白,说的是黑夜与白昼之间的关系,但这关系是诗意与变化的,也是哲学的,因为“摇晃不定的阴影”也会被拉进白昼。第二段的第一句是问,这个问很漂亮,我个人喜欢,因为我也常常问自己一些别人看来没意义的话。后面是个场景,夜行的人在路上摇晃得像个隐喻。这后二句是我迷糊的,也可能我本身没有理解出这首诗的本意,也可能我想得太实,“不让我们看见他们的脸”,为什么就成了隐喻呢?存疑。


32:我发觉诗人关于这个时代的话题写了好几首,相对来说我喜欢这首,因为这首《在一个时代的喧嚣里》,可能更贴近我们本真的生活。“我沉默/给一个时代留下空白”,真的会是空白吗?我想起一句名句:不是在沉默中死亡,就是在沉默中爆发。谁说的记不太清了,我这脑子记忆力很差,也很少引用别人的东西。全诗中由泥土一词贯串全诗,泥土是什么,不用我解释,深层的意义也都能懂。


33、说真的,我在读这本诗集中,常常被诗人所折服,诗人总是能将枯燥的哲学,演变成有诗意的思考。这首《一直在试》本身应该不难懂,但诗人表达出的哲学思想,是值得慢慢回味与体验的。我常常喜欢将文字上的东西与我本身的生活相对照,去感受文字的力量,按套路说就是共鸣。这本诗集有很多诗可以让我们获得共鸣。一个人一生能做的/就是一直在试,但并非重复/每次都是从头开始。


34:《并非隐喻》确实比隐喻好懂,呵呵,隐喻的东西相对要复杂些,再加上脑子不好用。叶子的落下生长,确实不是隐喻,但它是种喜悦、愉快,生命与希望。我看见那绿色的叶子投下它们的浓荫,当然也想起夏天,以及夏天在叶子下面的一些故事。


35:关于桃花的诗我写过,当然没这首精彩。境界:“所有的雨和血,都落在桃花上”“忘却一切,忘却开过和未开过的花朵”“每一朵花里有一座花园”。诗意:“是谁,在阳光那边伫立/看落红萧萧,把春天开进绿荫深处”“神圣的劳动的手覆满大地/听任/花瓣悠悠飘落”。哲理:“骨头将活下去,后来者触手可及”“世界,所有已知的缺席之物/在桃枝上一瓣瓣地开!”


36:《大风》是一首我喜欢的诗,每次读都有不同的感受。那大风的意义在慢慢的扩大,似乎可以代表所有的事物,当然大风里的那个人,在我的心里已固定成一种思想,那就是坚定与执着。人有的时候是要有这种生活的态度。我的灵魂在感受那猛烈的大风。


37:《致新世纪》致的其实是自己的理想与愿望。我们在等待与倾听中感受着喜悦与痛苦,这是个什么样的新世纪?风暴这个词的出现,意味着一种变革,这是所有世纪的共性,因为变革是种发展,一种变化。“风暴带来了春天/但它仍使我战栗”,这里的战栗是一种人性的,本能的感觉,所以诗人说出“我仍在倾听,这是我一个人时/与你同在的方式——”其实做为个体的人,世纪的变化只是心灵的变化,我们都在这世界上悄悄的变化着。


38:读到这首《沉重的纪念:2008汶川地震》时,我总是想起那段日子,也想起那些日子诗歌所谓的繁荣。这首诗是那批诗中出色的一首,因为他没停留在表现的描述上,而是深入人性与灵魂,这也是我喜欢这本诗集的主要原因。诗人在第一节描述了地震的现象后,就转入了对生与死的拷问。“还有谁敢活下去?当大地/变得恐怖,将人蹂躏?/——活下去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克服多少次死亡”,我想这种拷问会让我们的灵魂变得坚强,会让我们的思想走向神圣。个人很喜欢这一段。“……我这时才醒悟:/即使是孩子们的哭喊/也多么动听”在这时,我们有的是人性的光芒,爱是让一切美丽的因素。


39:这一首应该是在前一首后面写的,因为题目中直接的人性这个词,诗人认为在灾难面前只有保持活着的人性,才能让灾难成为一种永久的记忆。关于人性我个人认为它只是人内心里的一点善良、一点温柔、一点坚强、一点爱,这似乎也是人与动物区别的条件之一,一个人只要有人性,那他是活的,而没有了人性,那他就是死的。


40:《树林》是一首淡淡的诗,没有树林本身那么茂盛。可我很喜欢这首诗,似乎每一字第一句都是我自己的感受,因为我进入树林里就有这样的感觉。记得在一座山上住的三年间,我曾经每天都在树林里待上一阵子,也写过一些与树林有关的诗,但从没这首诗写得平静而从容,富有深刻的思想。这也许还是功力的原因吧!有些事不服不行呵。


41:记得小时候吃过直接从蜂巢里取出的蜜,长大后反而不吃这东西,我总觉得太甜的东西,都有种不真实的感觉。可我现在读的是诗意的《洋槐蜜》,也是哲学的。“本质是对其事物的否定/蜜尤其如此,一滴洋槐蜜/与一朵洋槐花/相反远远大于对应/但花并未遗失/它就在蜜里,就在此刻/。


42:读这本诗集,我常常吃惊,诗人是怎么将那么多的原素,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象这首《在乡下》,诗人就罗列了晚上、暮色、小雨、蘑菇、泥点、劣质卷烟、姑娘、灯等等,一系列与乡村生活有关的场景与道具,使它们组合成一首漂亮的诗歌。我在重读这些诗的时候,总想走进诗人的世界,可总是觉得隔了一层纸。诗人说:“点上灯,一些东西立刻就/真实却又陌生,认识它们/要冒一点意外的危险/”,这似乎也是我读这些诗的感觉。


43:《另一种阳光》是什么?其实就是油菜花,这种在田边地头常见的农作物。诗人的诗从来不停留在表象的描述中,总是深入到事物的本质。“油菜花都无处不在/但它不照亮天空,它只//照亮生长它的大地——”这里面有思想,我知道,你也知道。我想诗人将这首诗做书名,是有自己深意的。


44:“仅仅为了最低的愿望而活着/被迫离开,被迫做的事/看上去就像自愿,而这些/会一再地重新开始——”,读这首《农历十二月》,我总是有些小小的伤感,想想自己其实也是这样,可能这一点更接近生活的本真,很多看上去必然的事,是否是真实的?是否是真的必然的,也许当事人自己都说不清,但我们得遵守这种规律,这也许是社会的意义。“这是十二月,降雪符合必然性/——这世界/除了必然性别无一物/一场暴风雪,正从不可知之处/深入到这里”


45:《他们其实就是我们》,这句话我认为没有诗意,但绝对有哲学意味,而哲学本身我认为是诗意的,因为生活本身是诗意的,所以这首诗也是诗意的,我这样说,不知逻辑上是否能说得通。这首诗并不复杂,只是赞美一种真实的生活,就如同我自己的生活一样,只不过我们并不知道而已。“你或者我,生活着但很少意识到/自己正在生活/”为什么会这样呢?这里面有着深意,可能读者的联想各不一样。我到愿意认为是我们太过于认真的生活,而忘记了生活本身,很少去关注我们的生活。可诗人是知道的,所以才有了这首诗,让我们思考,反省,他们其实就是我们,我们共同生活在一个背景下。


46:《人间的气息》是什么样的气息?亲切、自然、熟悉,气息做为名词,可以用这样有这样质感的词来描述吗?我想做为诗是可以的,因为深入了本质之后结果也是这样的。在这首诗里我是读出这样感觉的。在这本诗集中,有不少作品是与乡村联系在一起的,也许这是中国人的一种根或者说情结。“而我已提前看到天色暗下来了/无限的寂寞中/我闻到了人间的气息//”这种诗句的组合,表达了诗人的情绪,似乎可以感受到诗人的那颗心。


47:还乡之类的诗,很多人写过,只可惜我是没有家乡感的人,似乎也没乡可还。但诗一直跟人有关,什么样的人写什么样的诗,这也是写诗的人只叫诗人之理,呵呵,一个玩笑,也许不是玩笑呵。《春节还乡途经漳湖》一诗,只是诗人路途上的一点感悟与思想,场面其实很平淡,在下雪,看见了田野与路上的一些行人,但写得极其有诗意,让我再次想起功力一词。这首诗里有一句让我的心跳了跳。跪下看春天出生。没有对土地有深厚情感的人,是写不出这样句子的。


48:春天总是变化的,万物如此,变化的过程,其实就是自身成熟的过程,一种经历。诗人从桃花说起,但表达的应该是世上万物共同的过程。然后说到雨,这其实也是变化的一种,那就是积聚,从天空飘下的雨,在积聚的时候,已成为水,那滴答声,应该是它们的宣言。但变化之所以叫变化,是不停止的,事物也不会停留。水在地上寻找着变化,而这种变化是自然的,不可知的。


49:《门》做为一首诗的题目,总是有着哲学上的意味,因为进与出总是有着一种选择。在这首诗里,第二句的问号,已经确定了这首诗的基调。那田野里无人居住的庵棚的门,我不一定会关注,但我确实一直在关注自己身体里的那扇门,只可惜总是不得要领,也无法选择自己的进与出。我一直不知道自己现在是站在门里还是门外,因为我也还不知道那扇门是什么样的,门里有着什么东西,也许这是件要奋斗一生的事。就如诗人说:我不能相信它是。那么我也不能相信自己身体里真的有门吗?我应该向准求证。


50:《冬天,眺望原野》,你能眺望出什么?诗人眺望到了灰暗的原野、残存的树叶、飞翔过的人或鸟、风等等,这里面让我起疑的是飞翔过的人或鸟,鸟很好理解,可那人不好理解,我的理解是原野上视觉造成的错误,被诗人诗化与哲学化了。在空旷的原野上,一个人的行走视觉,其实与鸟飞翔的视觉效果一样,似乎都有地平线上飞翔,只不过一个轻盈,一个笨拙而已。当然这只是我的解释。这似乎也是诗人后面说的:“它们何时学会了/飞翔这件事/而原野接纳了它们。读一首好诗可以让人愉快,而能读明白一首诗,会让人觉得快乐,也许你明白的不一定是诗人表达的意思,但是你自己心里的意思,这就够了。


51:《还乡》这首诗绝对是首经典了,我看见过多篇关于这首诗的评论,问题是我再读这首诗考虑的东西。1、是写诗的用词,如何创造出诗意。“像最后一块石头那么谦逊”,在这里谦逊应该是静的代名词,十二月的山上当然只有石头,而石头是安静的,呵呵,石头折腾的活,那是地震。这只是一例,这首诗中此类的用词很多,使诗的本身有了质感,让读者很容易的抓住诗的本义。2、这个观点我似乎考虑过,那就是一首诗是不难分开来解的,所有的诗人写作时,应该都是一气呵成的,将诗分开来解,只会弄巧成拙,使诗歌失去了原来的意义。这首诗你读到的应该是站在黑暗的土地上,有些忧郁而坚定的身影,当你分开来时,读到的也许会是另一种形象。3、所有的作品,都会有人讲风格,我个人认为风格应该分二块,一块是语言风格,作者的语言体现出作品的风貌,另一个应该是作者个人的思想风格,有什么样的思想,就会出现什么样的作品,体现出一种风格。呵呵,自己看看都有点乱,也只能这样。


52:《夜间的老水车》很温暖,童年时常见的场景,只不过多年未见,读这首诗的时候,我总会想起自己当年还幼小的身体,扒在水车上,和同伴一起让那些水沉重的爬上高坡。其实在读这本诗集时,我常常在想,要写出好作品,跟自身的文学素养有很大的关系,特别是诗这种文体。像“老水车嘶哑的转动声/使夜的阴影/飞溅”这种句子,没有古典诗词的功力,是想不出这样的意境。但这首诗我最喜欢的段落是最后一段。“路途遥远,老水车/和所有更深地埋在黑暗中的/东西/都住在水的外面”读起来有一种诗意的忧郁,也有一种诗意的哲学。我喜欢这种感觉,也是迷这本诗集的理由。


53:真正的抵达应该是一种愿望,人类的心总有很多需要抵达的目标。诗人的这首《抵达》,告诉了我们一些事实,抵达要忍受的东西很多,只有忍受才能抵达。而抵达之后是什么呢?“它们终于抵达——/生活在继续,而危险/总是不肯被提前看见/”这是不说抵达之后,还有着抵达,因为抵达本身是件永远的事呢?


54:对于《被迫生存之地》这首诗,我是否可以认为是个哲学命题?当然这是诗意的哲学。生存是生命中必须的部分,但并不是所有的生存都来自心甘情愿。“有一些树是我栽下的/在我之外地活着/在我/强迫它们生存之处/”我是否可以延伸一下,每个人的生存是否也有着被迫的部分,可能这部分的外延要比一棵树大得多,所以诗人说“树木多么幸福!它们从不/关心抽象”可人类会关心,因为我们有思想,就算这思想让我们苦恼,可思想这东西给我们一些结论或者答案,也许这些结论或者答案不一定正确,但可以告诉我们,我们正在生存着,在我们的生存之地。


55:《泥土》一直以来是人类生存的根,没有泥土就没有生命,这话不只是对植物而言,而是对所有生命来说的。当泥土从我的皮肤渗出时,我考虑的不是它怎样进入内部?而是诗人站在怎样的高度,让这样的句式使我吃惊。泥土是有生命的东西,在这首诗中,泥土在创造生命的同时,也创造着人类的历史。天空、村庄、石头、陶罐、婴儿的哭声,组合起来成为泥土的故事。“一只土拨鼠碰碰我的脚/那么突然/宛如一道光照亮了泥土上/所有意味深长的裂痕/”其实这诗句也照亮了我的思想,读这首诗的时候,我似乎已经感受到泥土的柔软与坚强。


56:《深秋的树林》是静止的,是不会被光阴掠起的树木,可同时也是历史的,时间的。在时间的光阴中,那些树木还是会告诉我们一些什么,不然诗人不会说“二十年前是这样/二十年及至一千年后也是这样/我沉默。我终于多少有点明白/人为何物”我不知别人能读出什么,可我知道自己读出了什么,深秋那纵深的树林让我感受到一种气息,历史总是如那片树林,在悄悄的演变,别说你不知道。


57:《干草》的气息我熟悉,而且我少年时很喜欢这种气息,常常躺在干草上,望着天空。可却没有诗人对干草的这种感悟与理解。这首诗里,干草溶入了我们的生活,似乎已经是生活的一部分。在这里我不想将诗人用真情歌唱生活这样的句式,来表达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因为我们读到这些诗的时候,都能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希望,可能更多的是在诗中感受诗人对生活的思考。诗人的大多数诗不是表达生活,而是在思考生活,有着强烈的哲学意义。“因火光而出现的/本来不可能的幻象/在灰烬上获得了真实的热烈”。应该说这似乎也是我读这本诗集的感受。


58:诗人写了《深秋的树林》又写了这首《深秋的果园》,虽然都于深秋有关,但情感是不同的,这首果园思考的成份要多些,哲学的诗意要浓些。苹果在这里是诗人思想承载体,引发出诗人对空间与时间的思考,同时转换成诗意的表达。“一个人站在树下/浓郁地默想着所有不在此地的/果实/它们轻轻震颤,仿佛飞翔/经过思想和思想中的反思想/使空间和时间改变了质量,变化出/更改了名字的天空,与他会合/”。我不知道我站在果园的时候,是否会想一些与果实之外有关的事。


59:《返乡》这首诗应该跟前面一首《还乡》相似,都是诗人回家路上所想所感的诗作。相对来说《返乡》更注重自己实际的感受,而《还乡》是自己的所想。“只有乡路是熟悉的,但实际上/熟悉的只是尘土的余温/呛人,带着不变的昨天的气息/”这样的句子表达了诗人对乡土的情感。在这本诗集里,所有的诗不只是停留在表达一种情感或者一种思想那么简单,诗人总是在尽量诗化的过程,表达自己多方面的情感与思想。“我终于踏上了返回的地面/终于明白/人生其实只有一条道路/”这一节说的已经不只是返乡那么简单,而是对人生的总体思考。诗人说人生只有一条道路,其实对诗来说道路并不只有一条。


60:看见《麦子》这首诗时,想起当年这样题目的诗很流行,这应该归功于海子的诗作。在这首诗里,麦子只是一个载体或者说象征,我评诗不懂术语,只是一种感觉,呵呵这方面要加强学习。诗人说的其实是麦子以外的东西。“一个农民在寂静中干活/独自一人。那是块水田/寂静/与他脚下的水很有些相似/”这里农民与水相似,就让读者思考,还有那片寂静,那么麦子是什么?诗人没说,只是说稻秧与麦子拉开距离,只与自己成为一体,这是个很有意味的意象。值得回味。


61:《生存》是每个人必须的,而什么样的状态才是生存?在这首诗里打动我们的,也许跟诗人的感觉一样,就是那些我们经常目睹,生活在其中的日常生活,但我们也许跟诗人一样,这种极为熟稔的场景,并不是天天能打动我们,但在某个特地的时间或者场合,我们会被震撼,这其中包括我们自己的生活。


62:《停顿》是一首诗,也是一种生活状态。“我们与庄稼有何相似?/-------存在,一个短得/可以完全看清的停顿/”,在这里诗人将我们与庄稼相比,这可以说上一种思想或者主义。刚才录的是全诗的最后一节,现在我们来看看第一节,也许就明白了。“庄稼有它遵循的季节性/而其扎根的土地/也承载非季节的我们/”对比着读的时候,就可以明白,诗人想表达给我们什么样的思想与情感。


63:《迷恋却又必须抵制的世界》,做为一首诗的题目来说,这题目太有戏剧性了,而不是诗意,题目的本身是矛盾、冲突、悬念,应该算是小说的题目。在诗里诗人没有明说是个什么样的世界,只是提了几个问题,有哪个世界是甜的?晃动的火里有蜜吗?这着诗里的几个意象,油菜花、蜜蜂,使我想起诗人前面的《洋槐蜜》,《另一种阳光》里的油菜地,这几首诗有相似的地方,但这首诗对与我们世界的思考可能更直接上,意义上与《另一种阳光》相近。“这并非疑问,而是肯定/面对遍地盛开的油菜花/我迷恋却又必须抵制的/这个世界”。


64:《秘密》每个人都有,你有,我有。可诗人的这个秘密并不是我们那狭窄定义的秘密,而是对时间、物、存在、以及关于人的思考。这思考是可延伸出去的,成为哲学层面的思考。诗本身似乎简单,第一节描述早晨田野上的薄冰,在阳光下的样子,以及诗人的感觉。第二节只有一句话:“我几乎听见了它们的笑声”,这一句是个关键,是全诗的转折,引出诗人后面的感叹与思考。思考了什么呢?读诗去吧!


65:《生存及生存者》给我的感觉,是一首反思维的方式写的诗。一开始诗人就写到,“我找不出一种方式让这首诗生存/这首诗一无所有/”这已经定下了一个基调,可“这首诗”真的无法生存吗?在这里似乎应该注意诗人所说的“这首诗”,它跟诗题有关,因为“这首诗”就是生存及生存者。诗人在这首诗里还是延续了他的思想,那就是土地与人的关系,这首诗从纸上走进土地,就可以说明这一点。诗人从“找不出一种方式”到“找不出一种合适的方式”再到“找不出一种轻松的方式让诗生存”,已经很说明问题。诗人说的不只是这一首诗,而是我们整个人类的寻找过程,所以“这首诗”象征着所有美好的东西。


66:《旧时的地面》是对一次往事的回忆,但不停留在往事里,而是走向更远更深的空间。读这首时的时候,我又一次想起语言这个基本功的问题。诗的前四节没有语言功力,是写不出这么漂亮的,因为一般的人只会用记录的手法来写那些实事,而诗人却在真正的用诗意表达。所以说文字也是件很深的东西。将最后一节录下,因为这一节使整首诗有了力量。“栽一棵树像一次手术,一次延生/土地保存所有存在之物/不再存在之物被保存在空气里/在这棵树叶子沙沙的响声里------/请你欣赏这绿,这世界/把你的心留在/不可能再次栽下它的/提问和回答里/。


67:《不可表达的愉快》其实就是“极其愉快”,就如同我高兴得说不出话来一样,是一种心情的表达。但所叙述的情感,不只是限于这个层次。因为春天不只是打动了诗人的情感,也打动了诗人的思想。“不可表达的愉快/极其愉快,春天旋转着/每一种事物都在/一种愉快的意义上开始/一变成三,三变成十/尽管它们并不明白自己”。这里的“一变成三,三变成十”是怎么来的,我不明白,但想表达的意义我似乎能明白。这一句是想说生命与繁殖,可能不准,但是这个意思或接近,我想。


68:《完美的春天》总是值得歌唱的。可诗人不只是停留在春天一个层面上,总是将思想引向更远的地方,我想这是很多诗人需要学习的。因为现在有的诗苍白而无味,这可能跟诗人本身的思想有关。其实我这是废话,所有的艺术品都跟作者的思想有关。“轻微气流与雷鸣/那是想到但没有说出的/时间秘密,像那些/悄悄飘落的花瓣/在风中藏起了轻轻的叹息”这一节打动了我,让我想起春天的样子,以及我站在春天里的样子。


69:《某些时刻》的第一节很好明白,可第二节让我迷糊,对于诗来说,可能越短的诗,越不容易理解,当然,我是指真正的诗。现将全诗录下,加深记忆。“某些时刻会让/另一些时刻苏醒/就像一场雪/使久雨后的天空完整//现在我开始探讨/第二次进入同一条河流的/可能性”呵呵,抄诗是有好处的,似乎有些明白第二次进入同一条河流的可能性的意思。这是个哲学的命题。既然某些时刻会让另一个时刻苏醒,那么我们也可以探讨第二次进入的河流,其实是同一条河流,不知这样解是否正确。当然诗是不应该这样解的,只要有种感觉就行,这是我个人的认识。


70:《发现》肯定是不为人知的,只是诗人自己独特的感觉。从上一首开始,诗集进入了一个接近纯哲学思考的诗歌里,总题目叫“事物要求辨认”。这首《发现》应该是诗人在正午时分,对着远处的山冈所思所想。“万物都在/它们还是生命的时候/耽于自己生命/因为明白没有别的方式/而安然的活着”想想事实确实如此。


71:《问题》总归是问题,但也解决问题必须是思想。在这里的光与黑暗肯定不是实指,这只是意象。当有光的时候,我们的问题是应该走向哪能里?这个问题也就是有很多种选择。可当光消失的时候,我们停留在黑暗中,剩下的似乎只有二个选择,走还是不走。当然诗人认为这是疑问,可也还是个问题。这个现象其实相当有趣,我们很多人都面临过这样的选择。这应该是个哲学与生活的命题,答案可能只有当事人自己知道。


72:《在公园》与公园,应该是二个不同的意义,那么诗人在公园里看见了什么?游客、树、草地,当然还感受到了虚假,在这里诗人很有趣,没说公园里有虚假,而是说自己却完全虚假。我感兴趣的是最后一节。“浅薄的人在树干上道出真理:/“到此一游”/我不曾仿效,但我承认/它是我此刻思想的一部分/”应该说这一节道出了生活的意义,我们每个人似乎都是到此一游,那么前面诗人说自己是虚假的,其实也是真实的。


73:《事实》是一种真相,每个人都可以经历事实,但真相却是要发现的。相对于这首诗来说,事实是不能分开,一节节的说,是无法表达事实的,事实就是存在,以各种方式传递给别人。


74:《永恒》是个大题目,可诗人表现出的诗句却是由小见大,只是这类诗哲学意味太浓,整首诗无法拆开解读,诗的本身就是个整体。特别后二节,就是个哲学的求证过程,但这并不影响诗意的表达。我还是只有感叹,诗歌不是人人都能写好的,这里面要有很深的功力,如果分行就是诗,那诗歌也太不值钱了。想远了,回到诗里来。这首诗应该是一层层往前推导,然后得出永恒这个结论的过程。有点论文的写法,很特别。


75:《步行者》这首诗充分说明我对这本诗集的认识,诗人的每一首诗都不会停留在一个意象或者意义上,诗人总是将自己的思想拉得更远、更深。“这些裸露之物”很有意思,根据诗中来看,似乎是指步行者或者步行的足音,这本身有了诗意,但也有难懂的成份。可这只是想像,但又不绝对是想像,因为“一切存在之物都在其中,”我们为什么不能是裸露之物呢?最后录诗的最后几行,说明我前面的认识。“相对于能飞翔之物而言/我们,包括雨水/包括被雨溅起的尘埃/都是笨拙而坚韧的步行者”我阅读有个坏习惯,喜欢联想。由这几句生发出来,步行者不只是简单的指人,而是指万物,我们在这世界是平等的,都是这世上的步行者,为了生存而折腾自己。


76:《十一月》为什么要叫十一月,在整首诗里没看出来,虽然有了一些冬季的事物,但也可以叫十二月,常常一年之中也没有雪呵!所以我只能认定这首诗是诗人十一月写的,表达自己对生活的一种感悟与认识。诗人根据眼前的景象与想像,得出一个结论,我们眼前的生活或者是事物,给了我们“必要的方向/和活下去的勇气”。


77:《高速公路》这首诗不存在赞美,也不存在批评,诗只是表达一种生活的现状,以及我们被动的生活,时间的列车已经开到了高速,我们不能停顿,只能奔跑。其实很多人都在高速公路上奔跑过,可偏偏诗人发现了高速与我们生活之间的关系,并且写出一首诗,我想这是每个写作者都可以思考的问题。因为我就在思考。


78:《筑路》跟《高速公路》一样,都是来自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然后根据所见所想述发诗人的思想。这首诗的重点其实落到了时间上,因为“决定这一切的,只是时间”,时间不只是对混凝土有关,其实对人类也是一样的。我在想,任何的文艺作品,都不应该离开人来写,人类是艺术作品永远的主题,也是根本,因为只有写人才能有共鸣。


79:《例外》是什么?是对幼小生命发自内心的爱,那么才会排除原先的害怕与恐惧,这似乎牵涉到人性的根本。这首诗前二节全部用诗化的语言描述狼的形象,第三节有点变化,从人的角度来说狼,当第四节跳到例外的时候,也就自然成章。我在读这首诗的时候,有一个很奇怪的感觉,当读完的时候,我不自觉的会心一笑,似乎看见一只小动物,在我的手掌心摩擦着,要求喝奶,而且心里有了一点快乐与平静,这很奇怪。


80:《下水道》这首诗让我看见了诗人的另一面,那就是幽默。“那儿我从未去过,有些东西/看见不如从未看见”。由这一点生发出来,我在想一首诗可以写得美,写得有深意,或者厚重,为什么不能写得有趣呢?这个说法好像没人提过,人们只说小说要有趣,而没说诗,当然除了打油诗这个特别的诗。


2011.7




  评论家简介:

沈天鸿,安徽望江人。祖籍江苏。安徽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高级编辑。兼职教授。安徽省散文随笔学会名誉会长。安徽省报纸副刊研究会副会长。 主要作品有: 诗集《沈天鸿抒情诗选》(1990年宁夏人民出版社); 《另一种阳光》(2010年九州出版社)等。 散文集《访问自己》(《中国当代青年散文家八人集》下册。1997年敦煌文艺出版社、2007年长征出版社)。《梦的叫喊》2012年敦煌文艺出版社; 文学理论集《现代诗学 形式与技巧30讲》 (2005年昆仑出版社。被全国一些高校列入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的“必读书目”或用于授课,应用专业有汉语言文学、语言学、新闻学、广告学、外国语等);一些理论观点和术语较广泛地被应用于文艺评论和理论研究。 主编有《青少年必读的当代精品美文》丛书(2012年敦煌文艺出版社)20卷。


编者按:

         好的理论也是诗的眼睛,它能提升我们写诗和欣赏的高度。今天继续在《诗眼睛》平台的《理论园地》展示名家论坛,欢迎赏读。



视频 小程序 ,轻点两下取消赞 在看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