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需求侧改革”? 官方首次公开解释
据人民日报报道,最高层12月11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21年经济工作。一般此次会议会定调即将开始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今后经济产生深远影响。近日国家统计局负责人答记者问,首次解释了需求侧改革:
一、新提法
近期人民日报报道最高层会议的新闻稿中,出现了新提法新内容:“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时注重需求侧改革,打通堵点,补齐短板,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新提法。而"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是会议主要内容之一。联系近期反垄断法修订工作的推行,网络巨头依靠垄断野蛮生长的时代看来一去不复返了。
会议指出,“明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做好经济工作意义重大。继续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科学精准实施宏观政策,努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强化科技战略支撑,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二、需求侧改革
需求侧是相对于供给侧的经济学概念。经济学概念的需求——“经济学中需求是在一定的时期,在一既定的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需求显示了随着价钱升降而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某个体在每段时间内所愿意买的某货物的数量。在某一价格下,消费者愿意购买的某一货物的总数量称为需求量。在不同价格下,需求量会不同。
经济学家一般认为,所谓的“有效需求”是指社会的总需求和总供给达到平衡状态时的总需求。如果总供给价格大于总需求价格,资本家就会因无利可图而不得不缩小生产规模,裁减员工,从而使社会就业困难;反之,总需求价格大于总供给价格,资本家因为生产有利可图,从而扩大生产规模,增加投资,增加对劳动力的需求,为充分就业提供了有利条件;只有总供给价格等于总需求价格,两者处于均衡状态时,资本家才既不裁减工人,也不增加工人。这种在总供给价格和总需求价格处于均衡状态时的总需求就是有效需求。
此次最高层会议称“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时注重需求侧改革,打通堵点,补齐短板,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提升国民经济体系整体效能。“以需求牵引供给、以供给创造需求”,引导中国经济在更大规模、更高产业层次上达到需求与供给的动态平衡。
此前公布的新的五年规划中对提高居民收入的内容,已经明确显露出高层对提高居民消费能力的关注,相信提高居民收入将成为今后经济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需求侧改革的关键环节。
三、首次解释
近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记者提问:最高层会议提出,在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同时,要兼顾需求侧改革,请问怎么理解需求侧改革?
国家统计局负责人回答比较谨慎:“关于需求侧改革的问题,我想提两点个人看法。一是需求侧改革是推动构建国内经济大循环格局的内在要求。当前中国经济已经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坚持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推动国内大循环,要加快培育完整的内需体系,发挥消费基础性作用。只有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时注重需求侧改革,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更高水平动态平衡,才有利于形成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第二,需求侧改革有利于释放消费潜力。中国经济已经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消费对于经济带动增强,消费规模扩大、消费结构升级趋势非常明显,但是消费水平和品质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近年来,我们看到新型消费发展态势良好,但在扩大新型消费中仍有不少的堵点和难点,需要通过改革来加以解决。同时,提升居民的消费能力,完善消费环境等方面还有不少制约因素,也需要通过改革的方式来加以解决。据人民日报报道,最高层12月11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21年经济工作。一般此次会议会定调即将开始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今后经济产生深远影响。”
而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负责人曾表示,与投资和出口增速相比,我国居民消费增长相对较慢,居民消费在支出在GDP中的比重较低。中国经济呈现出“高增长、低消费”的典型特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居民部门消费率整体呈现出下滑态势。2018年中国居民消费率仅为39%,而同期世界平均水平达到58%,美国、英国则高达68%和66%。新兴经济体中,巴西消费率为64%,印度的消费率为59%,均高于中国水平。国内消费需求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障碍因素。今年的疫情加剧了国内消费低迷。
更多精彩敬请关注本原创文章公众号👆,每日更新、原创作品
往期精彩 北大校企破产之后,轮到清华?难兄难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