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凌相争,套印本越刻越精彩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芷蘭齋”,ID:zhilanzhaiweili,欢迎关注。
套印本按照学者的说法,始于元代,但真正广为人知,却是到了明代的万历天启年间。而这期间,搞套印本版刻的两大家就闵氏和凌氏,而这两家都处在湖州吴兴区织里镇晟舍村,这么小小的一个地方,竟然在出版史上留下了这等光辉的一笔,当然值得细细研究。我曾得到的一种说法,闵氏和凌氏在书籍套印本上争奇斗艳,原因就是在出版业上的竞争,而这个促进人就是凌濛初,因此,这个故事要从凌濛初讲起。
在历史上,凌濛初的家族很显赫,到他父亲凌迪知这一辈,就喜欢著书,凌迪知最有名的作品就是《万姓统谱》。这部书的初刻本今天还能见到,十几年前我就得到了一部,而他的叔叔凌稚隆也是个刻书专家。凌稚隆的著述有《五车韵瑞》,这部书我也有藏,以此说明他们的著书流传之广,尤其这部《五车韵瑞》对后世影响较大。康熙年间,官府刊刻的《佩文韵府》就是在这部《五车韵瑞》的基础上扩展而成者。
凌濛初
而这位凌濛初虽然参加科举考试多年,但运气比较差,没能取得功名,于是他就把精力用在了刊刻书版上。如果你要搜这位凌濛初的事迹,基本上你会看到两个头衔:著名的文学家和雕版印书家。雕版印书也能成为一“家”,在以前我还真没注意到,不知道是谁的发明,我向这位发明者表示自己的敬意。
在刊刻套印本之前,凌氏一家已经刻了很多单色刷印本,其中名气最大的两部书就是凌稚隆刊刻的《史记评林》《汉书评林》,这个书从出版角度上讲,大获成功。凌家的原刻本虽然只是刊刻的万历年间,但今天也并不易得,因为这两部书翻刻本太多了,我仅见过者,在明代就有十几个不同的版别。那个时代,版权意识淡薄,一部书出了名,顿时间翻刻本遍地都是。虽然,这是一种侵权行为,但换一个角度来说,这也是对原版的最高礼敬,因为一部不受人关注的烂书绝不可能产生大量的翻刻本,而这《史记评林》和《汉书评林》自从风行天下后,形成了一种专门的文体,被当世人称之为“评林体”。当时的文学大家王世贞评价此事说:“《评林》行,而自馆署以至郡邑学官,无不治太史公者矣。”这里说的“太史公者”,指的就是《史记》,因《史记评林》而掀起了那个时代广泛学习《史记》的热潮。可见,凌氏刻书影响之大,可以跟今天柴静的《看见》有一比。
明凌稚隆刻《汉书评林》
晟舍有两大家族,就是上面说的闵氏和凌氏。这两家很有意思,相互交往,并且相互通婚,但暗里却一直较劲着竞争,尤其在出版方面更是如此。按照冯梦祯的话来说:“晟舍……凌、闵二姓所居。世为姻戚,而不免仇妒。”这里所说的“仇妒”,应该就是指的在出版业上的竞争。在他们那个时代,晟舍是中国重要的出版中心,当时的福建藏书家谢肇淛说:“金陵、新安、吴兴三地,剞劂之精,不下宋版。”谢氏的这句评价很高,认为当时南京、安徽和吴兴三地刻的书,能够达到了宋版的水平,这种说法虽然有些偏私,但至少可以看出来,在同时代藏书家的眼中,晟舍镇的刻书水准,也就是这里说的吴兴,已经跟名气最大的金陵刻本和徽刻本相提并论了。而在晟舍,虽然刻版产业很庞大,但能起到行业带头作用的,就是闵家和凌家。这么小小的地方,同生二虎,其竞争的激烈性就可想而知了。
凌氏因为评林系列的大获成功,肯定让闵氏受到了巨大的压力,闵家认为必须发明出一种更好的方式,才能盖过凌家的风头。几经试验,最终发明出了一种套版印刷的方式,如上所说,这种方式虽然在前代已经有之,但并未成为一种广泛的印刷方式,而这次闵式发明的套版,其出发点并不是为了好看,而是便于读者在看书的时候,能够将不同的问题一目了然,比如上面风行天下的评林系列,是在原文的基础上再加名人的评语,如果都是用单色刷印出来,有时很难看出原文和评点人所说的话之间的区别,如果评点人再多几个,就更容易把评语混淆。闵氏的发明方式就是将原书中的原文用墨印,把不同人的评点再用其他颜色来刷印。在明万历四十四年,闵氏印出了第一部自己家的套印本,那就是《春秋左传》。这种本子虽然只是朱墨两色刷印,却是后代人所追捧的明代闵凌刻套印本的第一部。中国人什么都喜欢争第一,如果专门收藏套印本,那么这部明刻《春秋左传》当然是必收之物。然而有意思的是,闵凌刻今日已知者总共有三十多个品种,其中有一半以上的品种都很稀见难得,唯有这一部《春秋左传》不在稀见之列。以我的推测,就是当时这部书太过风行,以至于印刷量极大。
第一部闵凌刻套印本《春秋左传》
闵家是怎样看待自己发明的这种套印本,按照发明人闵齐伋的说法,就是因为单色刻本刷印出来的评点语言难以区分。他在《春秋左传》的凡例中有这样一段话:“旧刻凡有批评圈点者,俱就原版墨印,艺林厌之。今另刻一版,经传用墨,批评以朱,……置之帐中,当无不心赏,其初学课业,无取批评,则有墨本在。”
闵氏的这种做法确实很聪明,因为他的这种套印方式,并没有在内容上有所发明和创新,按照今天的话来说,这也叫作“乘胜追击”。他所乘的胜,就是凌家的评林系列,其实所谓的“评林”就是对于古书的评点。既然评点本大热于天下,那么闵家就将此稍做改造,把这些评语用不同的颜色区分出来进行刷印,内容没有变化,只是评语更加醒目而已,这种做法特别符合中国人的市场竞争方式。我印象中,二十年前,国外发明了大的影碟,那种影碟跟胶片唱碟那么大,成本极贵,市场的售价当时就在三、四百块一张。中国人感觉这种消费方式太过昂贵,于是在这种大碟的基础上,稍做改造而发明了VCD,而这种VCD就是在原大碟基础上,以损失清晰度做为代价来降低成本,由此而大行于天下,至少在我年轻的那个时代,这种VCD机是家里的必需品。总之,闵刻的这种套印本虽然并没有从实质上改变一个书的价值,但因为形式上的创新,自此广受天下人喜爱,这种做法迅速地让他那强大的对手,也就是凌家又受到了压力,于是,凌家也后来赶上,开始大刻套印本。
多色套印本《诗经》
在两家的竞争之下,吴兴地区所刻的套印之书由此风行天下。为了能够在竞争中取胜,套印的色泽越来越多,因为凌家也刻出了套印本,所以,闵家就把自己的套印本多用三色来印刷,接着,凌家又印出了四色套印本的《世说新语》、五色套印本的《文心雕龙》,这些套印本到了今天,都成了难得的印刷史上的珍品。其实,有些套印本是在单色本的基础上,再加色出来刷印而成者,比如那部《世说新语》,凌濛初以前所刻就是单色本。当时的单色,他刻的是王世懋的批点,后来又得到了刘辰翁、刘应登的批点本,于是将其一一补上,印成了四色套印本。单从这个角度而言,闵凌两家所刻之书,如果是单色刷印,反而往往早于套色刷印本,这尤其要引起藏书者的注意。
《刘子文心雕龙》
因为闵凌两家的竞争,使得中国古书印刷史上多了一个品种,那就是套印本。这种套印本在当世就广受欢迎,文学大家陈继儒评价说:“吴兴朱评书籍出,无问贫富,垂涎购之。”这位陈继儒还有一句名言:“自冯道以来,毋昭裔为宰相,一变而为雕版;布衣毕昇再变而为活版:闵氏三变而为朱评。”这句评价太高了。陈继儒把闵氏的套印本跟雕版的发明和毕昇的活字并列在一起,以此来认定这是中国印刷史上的三大发明。
但在历史上,闵凌刻的评价并没有这么高,主要原因是这些评语在古代并不作为一种学问来看待,用今天的话来形容就是,那个时候也提倡回到原典,虽然套印本印的好看,但里面错讹太多,而古人所说的善本,首先是要校刊精良。谢肇淛虽然高看闵凌刻,但也提出过批评:“吴兴凌氏诸刻,急于成书射利,又悭于倩人编摩,其间亥豕相望,何怪其然”。
到民国年间,闵凌氏的套印本突然大受藏书家关注,并且出现了系统收藏套印本的藏书家,这种藏法,让那时的藏书大家傅增湘先生颇不以为然,他说过这样一句话:“近世侈谈版刻,二氏所刻之书,或以为近于批尾之习,为大雅所不屑顾。”傅先生是以藏宋元本为标榜的一流大藏书家,明末的这种套印本当然不可能入他的法眼,但像他那样有眼光、有实力的大藏书家,天下没有几位,所以他的这几句评语并不能挡住普通人们爱好闵凌刻的热情。那个时候,藏书家中出了一位陶湘,这个人眼光独具,致力于收藏闵凌刻套印之书,对于这种藏法,陶湘有这样一段解释:“夫闵版诸书,今之藏家尚未以善本视之。然自明末上溯至宋末约四百年,至元末约三百年,彼时购求宋元版书价,以汲古阁毛氏卖书议值证之,犹不为昂。固由银贵,亦传本尚多耳。自今日上溯至明万历之末,如闵版书相距亦三百年,而其值比之当时购宋元板书高至数十倍,且不能得其全。……乌能以其非宋元板又非嘉靖前刻,而遂不重视之耶?”
陶湘的这几句话虽然引用的长了点,但我认为很有价值,因为他用了类比法,民国时候距闵凌刻书的时间,就跟闵凌刻刻书的那个时代距宋元的时代相仿,如此来说,它也应当该受到世人的重视了。陶湘的这个观点也更加适用于今日,因此,不能固守古人对某部古书所下的评语,因为他所说的多与少、优与劣,是站在那个时代做出的评判,而今,已经换了人间,必须要务实的、因地制宜的按照今天的现实情况来重新评估古书的价值。其实,不止是现在,同样在民国年间,就已经有藏书家开始关注到套印本在印刷史中的重要价值,郑振铎就说过:“自万历中叶,迄崇祯之末,五十年间,此种套印的刊书风气,绵延不绝。楮墨精良,彩色烂然,既为读本,亦足怡娱。而濛初所刻更往往附以插图,精绝一世,为中国雕版术史上黄金时代的最高作品之一。”
延伸阅读
《辽宁省图书馆藏陶湘旧藏闵凌刻本集成》
辽宁省图书馆编
闵凌两家的套印刻本,据不完全统计,有140多种。其中的137种被著名藏书家陶湘所收藏,后来大多又入藏辽宁省图书馆。这里面不乏《绝祖》《明珠记》《淮南鸿烈解》《金刚般若波罗密经》等独藏的刻本。中华书局《辽宁省图书馆藏陶湘旧藏闵凌刻本集成》的出版,可谓是明代套版印刷出版物最大规模的一次影印出版。它必将成为中国印刷史上重要的史料集成,为文献学界、图书馆界、收藏界之所爱重。
点击蓝字查看往期精彩内容
人物|安平秋|赵元任|王国维|赵万里|徐森玉|王芷章|陶湘|蒋维乔|林志钧|金毓黻|周传儒|姜亮夫|高亨|张亮采|李符桐
事件|大仓文库|海外中文古籍总目|法兰西学院|闵凌刻|银行周报|殿试卷|水经注|圣教序
点击图片查看往期精彩专题
中华书局 古逸英华
专业的影印文献出版机构
「海外中文古籍总目」「民国出版物总目录」项目进行中
想要第一时间了解我们的动态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