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骑劫张文宏?
关于张文宏医生“与病毒共存”言论引发的一系列事件,我在上一篇《随感三则:东京奥运会上“失踪”的动漫元素、中国“召回”驻立陶宛大使以及“与病毒共存”》里做过一点分析,但没想到这两天这件事又继续发酵,引出了张医生博士论文抄袭的风波,网上又打得乒乒乓乓的,我觉得有必要再谈一谈。
我谈的角度可能跟许多人不同,我想把话题限缩在一个非常小的领域:谁在骑劫张文宏?实际上这个题目还是比我真正要谈的东西宽泛一点,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国内谁在骑劫张文宏”?
按照我搜索到的资料,骑劫张文宏医生的人有国内的有国外的,国外的比如BBC,我在前文中提到过,同时也梳理了Nature、Science和美国CDC同一时期的文章和泄露报告,指出当西方科学家呼吁英美面对德尔塔要更小心时,BBC却在鼓吹中国放松防疫措施,这本身就是一件非常荒谬、非常吊诡、值得我们警惕的事。
针对国外骑劫张文宏医生的人,我上一篇梳理的文献已经足以说明问题了,所以这里就不赘述了,本文主要关注国内谁在骑劫张医生。我的方法一如往常,整理各个事件的时间线,把事情经过梳理清楚了,很多问题不言自明。
事情是从“与病毒共存”开始的,我们就先来看看这个短语的来龙去脉。
我看到的资料里,最早提“与病毒共存”的是《纽约客》7月21日的一篇文章,文章作者是一位生化博士,这篇文章中文互联网上有翻译版,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找来看看,文章大意是未来(不是现在)新冠病毒会变异成跟流感一样的存在,届时人类会与该病毒共存,所以人类应该想一想,如何共存。
7月29日,针对南京疫情复燃波及全国,张文宏医生发了一条微博,说“南京疫情促使全国经受压力测试,为未来疫情防控提供更多思考”,“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相信,疫情不会短期结束,可能长期也结束不了”,“世界要学会与这个病毒共存”,“未来中国选择的方式一定是既保证与世界的命运共同体,实现与世界的互通,回归正常的生活,同时又能保障国民免于对病毒的恐惧”。
平心而论,张医生这话讲得没错,未来,注意是未来,肯定是要在保证与世界互通的情况下回归正常生活的。摆在南京疫情那个时间点,张医生的话甚至可以解读出一点为“以防万一”吹风和兜底的意味来。
而且张医生这话跟他4月所做的一场演讲的观点是一致的:
但事情很快就起了变化,有心人开始利用起“与病毒共存”这个概念。8月初,自称是前《南方周末》记者、今《读者文摘》中文总编的连清川在其公众号“清川书房”上发表了《我们为什么要害怕群体免疫?现在也许是时候想一想了》。这篇文章将《纽约客》的文章和张文宏医生都搬出来当作自己的论据,但是,这是一篇错漏百出的文章,主要的事实性错误包含但不限于:
很明显,对抗疫近乎无知的媒体人连清川先生义无反顾地将专业人士对未来的客观预测曲解了,然后掺入了自己的私货,扮演忧国忧民,实则祸国殃民。
昨天有朋友问,所以我回去查了一下,“清川书房”上这篇文章已经被下架了,但百度还能找到它。通过百度我还有了更多的发现,连清川的这篇文章也发在了颇有名气的“冰川思享号”上。
再查下去,连清川是“冰川思享号”的创始人之一,几个创始人里还有一位魏英杰。请记住冰、连、魏这三个名字,下文还会提到他们,他们是本文的重要人物。
在我查到的资料里,连清川是最早曲解“与病毒共存”原意的作者,不知是水平真的不行还是故意使坏,连忽略时间限定与条件限制,硬生生将“未来与病毒共存”跟曲解的“现在就搞群体免疫”概念挂钩。也许有人比连还早,但退一万步讲,连和冰川在宣传反科学这件事上,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他们的影响是很坏的,8月初我的一位研究生老师给香港一家知名媒体写鼓励人们打疫苗的社论,文章发表之前给我看了草稿。老师主要从法哲学的角度讨论打疫苗的权利和义务属性,但我发现在对群体免疫的理解、对德尔塔和疫苗关系的认识以及要不要学英美解禁等方面,他很明显受到了连清川等人文章的影响。我把Nature、CDC的相关文章发给老师看,老师才意识到之前的误解,对自己的文章做了润色与修改。事后我思考过,像我老师这样的非防疫专业人士,平时很忙,不像我有闲工夫看《纽约客》或者上Nature、Science上瞎逛,当连清川们以一种自由派的姿态说着半真半假的话传播谎言病毒时,连最优秀的学者都无法免疫。
可以想见8月初在高级知识分子群体里,连清川们已经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结合这点再来看8月6日中国卫生经济学会总顾问、原卫生部部长高强发表的《“与病毒共存”可行吗?》,可以更好地理解为什么会有这篇文章。高强先生说,既宣扬德尔塔病毒的严重威胁,又主张与病毒长期共存是存在矛盾的,应“打消与病毒共存的想法”。
上面对张医生的微博平心而论了,这里对高先生的文章我们也平心而论一句,这句“打消与病毒共存的想法”说的不好。它不好在两个方面,第一绝对了,现在应打消以英美躺平的姿势与德尔塔共存的想法,不代表将来病毒真的流感化、人类开发出特效药的时候,还不能共存。第二,很明显高先生也掉入了连清川们设置的语言陷阱,按照“与病毒共存”被曲解的意思——而不是原意——参与的讨论。
高先生并不是个例,8月初网民基本上都已经掉入了连清川们割裂的语言壁垒中,按照连清川们的分类互相争论,当时很少有人去检查《纽约客》和张医生到底说了什么,连清川们的论点论据到底经不经得起推敲。某种程度上高先生沿用曲解的“共存”含义,也是附从于当时已经成型的舆论氛围。
许多被带了节奏的网友就是这个时候开始骂张文宏医生的。现在回头看,很容易看出来他们掉进了陷阱。一些没有掉进陷阱的媒体和智库开始进行“说和”的工作,比如观察者网此时发了《为张文宏医生说句公道话》、瞭望智库发了《张文宏说“与病毒共存”,你可能没看懂》。
这个时候,冰川思享号又出动了。11号,它发了一篇新文章《让张文宏继续说话,天塌不下来》。不像其他人在解释与还原张医生的原意——正常人看来都知道这么做最简单直接,冰川的做法是将两种防疫观点概括为张高之争,接着暗示成政治对科学的打压。值得一提的是,BBC同样主打“政治压迫科学”的评论文章也几乎是同一时间放出来的,你很难说是谁启发了谁。
到目前为止,冰川思享号的先生们,已经两次引领(我保守一点,不说“发起”)了舆论风潮,带节奏的本领确实让人叹服。
值得注意的是,8月14日“人民日报评论”公众号发了一篇文章《从严从紧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算是官方定了调。
关于目前防疫措施的争论有了结果,但关于张文宏医生的争论还没有完,事情进入了第三阶段。先是网上有人爆出了张医生的博士论文抄袭。
我没有用“涉嫌”二字,因为抄袭就是抄袭,知乎上名为“李雷”的中科院遗传学博士对比了张医生2000年博士论文的综述部分和1998年黄海南先生在《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上的文章,发现有三千字是几乎一字不落的搬运。下图是查重对比图,红色的部分是抄袭段落。
“李雷”对此的解读我是认同的,援引如下:
实际上张医生博士论文抄袭事件让我想起了几个月前同样吵得沸沸扬扬的沈逸教授论文涉嫌抄袭事件。那件事也是沈逸先生2000年前后的一篇论文引用了自己的另一篇论文而没有加引注,有人先是说沈先生抄袭,在沈先生说两篇文章作者都是自己之后,相关人士继续说“自引”不加注释也是抄袭。
当时我在知乎上发过一条评论,说了两层意思:第一,“自引”不注释,确实不对,要批评;第二,爆料人原文的意思很明显,要锤沈逸,但许多人喜欢沈逸是因为他在现下的国际局势下,有理有据地替中国人说了符合中国人利益的话,爆料人拿“自引”来锤沈逸,锤不到点子上,且一副你们乌合之众不懂“自引”的态度,更是会起到事与愿违的效果。
当时被评论的答主没有听进去我的话,把我骂了一顿,反手把我拉黑了,不过相同的话我现在想拿来评论一下张文宏医生的事件:抄袭是实锤,抄袭肯定不对,但许多老百姓喜欢张医生,是因为他在防疫期间的贡献,承认他抄袭,不代表抹杀他的贡献,如果想借抄袭就把张医生锤倒,这多少也是没锤到点子上。
我相信正常人都不会认为抄袭是对的,也不会认为仅仅因为抄袭就能抹杀张医生过去一年多的贡献,显然我想错了,冰川思享号8月15日又发了一篇文章,题目叫“为了搞臭张文宏,你们可真拼”。
又是熟悉的战斗语气,又是先塑造一批傻瓜暴民然后义正言辞地批判的套路,但这次冰川的“语言艺术”又一次刷新人的三观。我怎么也想不通,以读书人自诩常把“良心”挂嘴边的人,怎么开始暗示抄袭不算个事了:
“基本就是对国外论文的描述”、“瑕疵”……这淡化的语气是怎么回事?中国上过大学写过毕业论文的人还没死绝呢,文献综述抄袭那也叫抄袭,你把文献综述说成“对国外论文的描述”、把“抄袭”说成“瑕疵”就能一笔带过了?
冰川新文章里最绝的是这段:
这段诡辩狗屁不通,第一,谁说张医生“学术造假”了?都在说“抄袭”好不好?自己竖个靶子自己打有意思吗?第二,文献综述如果综述的是普希金的诗句,那也应该自己翻译一遍,你照抄别人的翻译不注明,那也是抄袭。
说实话我真的不太懂,为张医生辩护明明可以将抄袭和抗疫贡献分开,就事论事,为什么冰川思享号一定要在抄袭问题上硬洗。要知道这么洗不仅非常笨,而且一般只能起到一个效果,那就是让路人觉得张医生怎么有一帮狂热粉丝。这不是在为张医生辩护,这是在给张医生招黑。张医生现在的名声在普通人群里真算不上臭了,大家还是很尊敬他的,但如果任凭冰川继续这么乱搞下去,可能真的会臭也说不定。
因为普希金的诗这个类比实在太角度清奇睁眼说瞎话了,我多留了个心眼,真让我找到了它的出处:
不管是普希金的比方,还是自己竖个靶子自己打的骚操作,原来始作俑者是魏英杰先生。还记得我们上面提过魏英杰先生的大名吗?是的,和连清川先生一样,也是冰川思享号的创始人。
更有意思的是现在极力诡辩之能事的魏先生,在2010年“汪晖涉嫌抄袭事件”时可完全是另一套标准、另一副嘴脸。唯一一点相同的可能是他在十一年前和十一年后都能表现得“义正言辞”:
双重标准?好像是的。对人不对事?好像也是的。奇就奇在这种人还有脸卖道德良心的知识分子人设,活跃在舆论场上给一些人“启蒙”。
事情至此我们可以按照时间线,把冰川版的故事整理出来了:
一个张文宏,被冰川这帮人吃了三次。明明最初是被曲解了原意,结果张医生的处境越来越糟,冰川这帮人倒是扮演起了救世主和古道热肠的真理捍卫者。
我想我们应该知道谁在骑劫张医生了,我们也可以说一句——
冰川思享号的先生们,为了搞臭张医生,你们可真拼啊!
还是那句老话,我国有部分媒体人,知识水平堪忧,职业道德水平更堪忧。为了一点流量,为了扮演知识分子的虚荣心(伪知识分子永远比别人更懂得如何扮演知识分子——罗素),什么事都做得出来。
恶心。
— END —
©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图片来源于网络,若侵权,请联系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