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副镇长老同学请我做环评,我无奈拒绝了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清合 Author 汤贤乱

副镇长老同学请我做环评,我无奈拒绝了

作者 | 汤贤乱

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请勿对号入座。



据说,有人因为《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表水环境》(HJ2.3-2018),从环评行业转行了。

(一)

我大学时有几个要好的兄弟,属于“立谈中,死生同,一诺千金重”那种。

项木出国留学后,慢慢少了联系,悄无声息地“断交”了。

这并不遗憾,人生就是如此。不断有旧人从你生命的长河里流逝,杳如黄鹤,也一直会有新人汇入你生命的轨迹,携手前行。

当然,也有那种志同道合,一路相随的朋友,郎志远就是这种。

郎志远是我大学同窗,之前没怎么提过,因为他是公务员,身份比较敏感,但我们意趣相投,多年来一直保持联系。

志远人如其名,志存高远,政治思想觉悟很高,常怀一颗为人民服务的报国之心。

他高中就入了党,大学毕业那年,考取了选调生,在艰苦的偏远地区基层历练了三年,后来才被组织调回本市。

他放着优渥舒适的发改部门不去,非要留在了压力大、工作忙、责任重、收入低的环保部门。

当年习近平同志在浙江主政时提出“绿水青水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论,大学还没毕业的郎志远就深感叹服,向杂志投稿发表类似见解。

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写入党章,环境保护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他更加斗志昂扬,坚信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将是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

因此,他誓要奉献自己所学环保专业知识,报效祖国和人民。

就这样,他十年如一日,一直在基层的政府部门耕耘着、奉献着,以环保为主,也管过国土和住建。

时光荏苒,如今毕业近十年,郎志远早已是现庄市市辖镇主管环保、水务的副镇长。

(二)

志远官虽然不算大,但他兢兢业业,枵腹从公,政绩是有口皆碑的。

2015年国务院发布《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郎志远雷厉风行,不但将城镇生活污水厂进行扩容及提标改造,还主持对全镇重点工业行业进行综合整治,在工业集聚区建设集中污水处理设施,配套了八百多公里污水管,花了三年时间,解决工业废水处理问题。

2018年,他们镇城镇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率均达到100%,中水回用率在现庄市也居首位。

严格说起来,这其中也有我们现庄市环境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的一份功劳。

当年志远启动全镇污水处理厂扩容和提标改造项目的时候,正值我公司从原单位改制出来,百废待兴,急需项目养活。志远告诉我政府将对污水厂环评进行统一招标的信息,我便全力以赴,枕戈待旦。

由于改制公司可以使用原市环科院的业绩,资质和人员也不缺,再加上我们之间的同学关系,最终我中标了全镇污水厂改造扩容的环评,让公司渡过了最初的经济难关。

虽然老同学奉公无私,与我也无任何权钱往来,但我深知,他是相信我的为人和技术能力,才通知我去投标的。

正是那句”你正好需要,我正好专业。

后来我们公司也没令他失望,由孔代亲自操刀的几个重点污水处理厂环评,全部一次通过评审,拿到了市环保局的批文。

想起来,这真是一段愉快的奋斗经历。技术人员最大的成就和快感,莫过于帮管理部门解决了实际问题,得到领导的认可。

(三)

就在上周,老同学郎志远镇长又联系我了。

他说,城镇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解决了,眼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问题迫在眉睫。

浙江省的“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已获联合国“地球卫士奖“,我们岭南省的碧水蓝天不能靠等,对于农村污水的治理短板,镇政府计划采取建设分散式污水处理站的方式,就地处理。

目前全镇已首期规划建设48个,处理规模从6t/d到30t/d不等,已完成设计和选址,计划2019年年底建成。

“这回钱不多,不用招投标,想直接委托你们公司来做环评!”志远最终告诉我这个关键,想再次关照我这个老同学。

我内心很感激他的信任,被人记起和相信的感觉,很美好。这与项木过河拆桥,遗忘故人的行为,形成极大的反差。

我回答他说,会竭尽全力帮忙,但需要和技术总监孔代商议一下。

志远有点不解,甚至不悦。

他认为这个农村分散式污水处理站是环保工程,对改善区域水环境有极大的正面效应,是政府极力支持和推动的,是又红又专的形象工程。

“环评费虽然不多,但如今单位资质取消,却也是很多技术机构想叼走的肥肉,还有什么好商议的。莫非老同学你公司现在做大做强了,对政府的这种小项目不感兴趣了?”

我见他语气有点责备,连忙道歉解释,忍不住唉叹一声:都是新地表水导则惹的祸啊。

郎志远一听我扯上导则,感觉还真是技术上的问题,表示愿闻其详。于是我就详细地把孔代告诉我关于地表水导则评价的内容,跟他说了一遍。

(四)

故事先得从一个报告表项目说起。

有孔代在,原来我在公司是不管技术的,并不懂什么地表水新导则,只因上个月接了一个广东省的环评项目,他们技术部都搞不定,我从中斡旋后,这才知道了一两点。

那是一个很简单的工业项目,在临近我们岭南省的广东某市,选址有点偏,只有6个员工产生点生活办公污水,无法接入市政污水管网,便用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处理后,就近排入河涌。

但这就算是直排水项目了,按地表水新导则,要定为三级A评价,需进行影响预测。

公司的技术人员弄不到当地纳污水体的水文水力资料,无法开展工作。非得我亲自出马,去找广东水利部门的老同学讨要,才能确定相关参数,进行水环境影响预测。

也在这个过程中,我才知道,原来新地表水导则(HJ2.3-2018)还有这种无聊的坑。

后来,我又看了评审后的环评报告表,真是哭笑不得,环评什么时候变成这副模样,像是整过容,完全不是我当年刚进市环科院时的环评了。

先看看这个让我“震惊”的案例。

首先是污水源强的核算,项目无生产废水,员工6人一天也就一丁点生活办公污水,大概就是上个厕所洗洗手,还不如一匹马撒泡尿的水量多呢。


其次是生搬硬套地表水新导则定评价等级,按HJ2.3-2018,但凡有直排水的,至少三级A以上,如果现状水质同类污染物超标,还必须二级以上,二级评价的要求很高,不是一般环评机构能做的,得要我贾圣师兄这样的,专门研究水模型的人出手才行。

然后是像模像样的地用模型进行预测计算(居然还分了两段,混合过程段选用导则推荐的平面二维数学模型,充分混合段选用河流纵向一维水质模型),事故排放结果数据都几乎全是零,有啥实际意义?架势拉得很开,耍出来的全是花拳绣腿,这种预测还不如不做得好。

在此之前,我几乎有四年没审阅过环评了,看到这个报告表,我差点气炸了,准备把编制人员叫过来好好训斥一顿,做环评做到如此食古不化,冥顽不灵,简直贻笑大方。

导则只是技术性参考文件,怎能如此本本主义,不知变通!

不料孔代也说,今年3月1日以后,地表水新导则正式实施,遇到直排水的项目都是这样的,不是编制人员的错,专家要求严格按导则来,否则评审通不过,他们也是被逼无奈。

“我们这个还算好的,现状没超标,还有可批性!水质现状若是超标,基本无法自圆其说,批不了的。”孔代叹了一口气。

哦,连孔代都唉声叹气,无可奈何,那肯定是我没有及时更新知识,跟不上时代了。

于是,我就让孔代给我详细讲解了新地表水导则的情况,还特意报名去参加了一次技术培训,结果更为诧异,又不得不呵呵地接受。


(培训现场图,图文无关)

(五)

搞明白地表水导则后,我向郎志远分析了他们镇分散式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环评面临的技术难题。

首先,分散式设施作为污水治理工程,是要编制报告表的,须按新导则进行各要素的评价。

其次,将原本散乱排放的农村生活污水集中收集处理后排放,会新增排水口,而且是直接排入河涌,肯定算直接排放,地表水至少三级A评价。

第三,根据2018年环境质量公报,他们镇农村地区河涌COD和氨氮无一达标,即全部属于现状超标河涌,无环境容量。按新导则,不低于二级评价,需详细调查各种相关联的污染源,近3年的水质数据,需要各种水文及水力学的预测参数……

第四,全市范围都没有发布地表水的水质达标规划,腾不出水环境容量,也无从考虑区域水环境质量改善下的情景。

基于以上分析,这些个分散式农村污水处理站的环评,在技术上没法进行合理论证。

全镇的水环境质量和污染源排放清单,内源污染,都政府治水专项行动都搞不明白,又岂能通过几个小小的分散式污水站的环评分析清楚?

而事中事后监管时严格的技术复核,又叫我们不敢对导则的明文要求置若罔闻,这还怎么让技术人员编制环评报告!

我只能拒绝了老同学郎镇长主动给我环评项目的好意。

以此为契机,我们公司也酝酿着转型,除了引入互联网加,提升环保服务的科技含量,还应多搞点生态保护红线,水源保护区调整或三线一单划定等研究性质的课题,少接环评,特别是没法接入污水处理厂的项目。

(六)

老同学郎志远是个技术型公务员,他听我一分析,便明白其中的要害和悖论,谅解我的同时,也是惊愕不已。

农村水环境形势严峻,面源整治迫在眉睫,正是因为现状不达标,才需要截污治理,建设分散式处理设施。到如今,却在半道遇上地表水导则这个拦路虎,要怎么办?

按地表水导则这个要求,越是水污染严重的地方,从环评角度来看,越难于审批污水处理厂(站)项目,这又会越发加重区域水环境污染。

有网友无奈地说,“农村生活污水就不要处理了,上什么措施,没上措施之前啥事没有,上了就是集中排污,污染水环境了”。

据说地表水新导则有很高的政治站位,其出发点的是,利用技术倒逼各级政府停止上水污染项目,先搞水质达标规划,改善水环境现状,使水体恢复功能。

又有网友表示,某些时候,技术部门过于夸大的自己的能力和作用,容易让全盘工作陷入尴尬。

地表水导则对现状超标区域的评价要求特别严苛,几乎要杀退所有直排污水的项目。

但这样一来,似乎把污水治理项目也给误杀了,真按照导则来,农村水污染整治几乎无望。

END

本故事纯属虚构,文章部分观点来自环评互联网微信群的讨论,感谢小甲、小菜、大事、罗马之旅、GLORY、洗澡、桐桐等一众网友贡献的思想精华,文章观点仅作为小说素材,或有片面或不妥之处,不构成环评报告编制建议。

编辑 | 君君.环评互联网

推 荐 阅 读


部长信箱:环保验收是否由原环评单位承担等多个问题回复 最新 

环评报告审批材料降至2项,4个工作日完成审批,取消总量前置最热 

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2019年及后续工作要点

墨卡托、高斯-克吕格、UTM...这些投影的小知识你真的知道吗?

阳春5月,相约南京学模型!新导则大气模型培训会(第4期)开启

Slab模型在突发性大气风险事故中的应用


声明:本号对转载、分享、陈述、观点保持中立,目的仅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本公众号后台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已申明原创之作品,转载需申请并获本号授权!

| 投稿、授权、商务及其他请加微信号:eiaapp)

下载[环评云助手]app

扫描上方二维码

和20W+环评人一起进入云时代

长按上方二维码听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