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环评股来了个新领导,叫沈丕曼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清合 Author 汤贤乱

环评股来了个新领导,叫沈丕曼

作者 | 汤贤乱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清合】,如有雷同,存属巧合,请勿对号入座。


经历了《甄环之痛》,甄环如期荣升副局长了。

接替她股长位置的,是原建设局办公室的主任,叫沈丕曼。

建设局与环保局在同一栋大数办公,曾经机构大部制改革,两者还临时组建过建设与环保大局呢,不过“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改革失败后,两者又分开了。

但两个局的的领导和职员彼此熟识,常有工作关系的相互调动。

甄环是晋升,而沈丕曼却是平级调岗,内心难免有小小的落差,不过她钦服于甄环的能力,自觉各方面不如她,因而也妒忌不起来。

落差并未导致沈丕曼的失落,因为,她自己愿意跨部门当这个股长。


1


沈丕曼做县建设局办公室主任,也算差强人意,文能提笔,武能防爆,就是姿色和酒量差点,总体而言,局领导对她还是基本认可的。

日久年深,她自己却慢慢厌倦了这个角色,文山会海,鞍前马后,服务领导的事情,她越来越提不起兴趣。

她想当个业务科室的负责人,像一方诸侯,有自己的独立天地。可建设局各内设机构的负责人都是新提拔或上任不久的,短时间内没有空缺的萝卜坑。

年初,隔壁环保局的一个人事信息公示,让沈丕曼看到了曙光:规划开发股的甄环股长拟提拔为副局长。

沈丕曼对环保局还是很熟悉的,大部制时代,她是建设与环保局办公室的副主任,几乎每个科室的人,她都有接触过。

众多科室中,她最为羡慕的,是甄环主政的规划开发股,这个科室负责审批全县建设项目的环评,最有实权,也常被外人称为环评股。

环评股常年门庭若市。犹记得,当年本地的房地产大亨屠仁,想加速开发一个住宅小区,亲自跑环评审批,隔三差五来找甄股长。

一开始甄环托故不见,说一切按程序来。后来还是兜兜转转,找沈丕曼主任牵的线,屠总才有机会请甄股长吃了顿饭,讨了个人情。

甄环碍于沈主任的情面,破例让屠仁的项目边公示,边走审批流程,提前一周拿到了批文。

屠总对甄股长的那个客气劲儿,让沈丕曼感觉到环评股股长的价值,她早就垂涎这个位置了。

是以甄环的任用信息一公示,她便私下找局长及组织部门自荐,表示自己愿意平调过去,当环保局的这个股长。


2


沈丕曼并非科班出身,虽然大部制时代她有接触过环保工作,但却没有甄环那样的专业兴趣,她甚至都不认识费武和贾圣。

她纯粹是出于对实权的渴望,才努力当这个股长。

曾经有一回,主管环保的副局长病了,她代为参加省厅组织的本县项目环评评审会,发表了意见。在厅领导及省级专家面前,她气定神闲地批评了环评单位,斥他们不了解本县情况,报告数据与实际情况不符。

她批得痛快酣畅,环评工程师唯唯喏喏的神色,让她很满足,颇有媳妇熬成婆的快感。

以前局领导批评她这个办公室主任,她唯有逆来顺受的份,大概也是那种反应。

如今摇身一变,从“大内总管”成为“封缰大吏”,她雄心勃勃,气吞山河。主管全县的环评审批,势要“撸起袖子,加油干人”。

资质取消以后,各建设单位对环评颇有微词,她在建设局都不时会听到一些关于环评市场混乱的论调,她当时品评甄环政绩:过于钻研技术,为人心慈面善,管理没做好。

她要革故鼎新,下猛药,治好环评的痼疾。

新官上任三把火,沈丕曼履新的头一个星期,就定了三条地方要求。

  1. 一是必须环评报告的编制负责人本人到窗口送件,因为窗口收件时可能要问一些关键问题;

  2. 二是环评报告中,必须附负责人现场调研的照片,而且要手持职业资格证和身份证拍照;

  3. 三是专家评审会时,必须负责人本人到场,而且一定要亲自汇报;

以上三条要求,如有一条没做到,则环评报告考核不合格。

沈股长的这三条新政,像一枚重磅炸弹扔进风平浪静的水中,在现庄市激起了惊涛骇浪,很快,业内人士都知道,县环保局的环评股来了个新领导,叫沈丕曼。

虽然新政让在本县从事环评的机构很不适应,但大家为了项目和金钱,忍忍也就算了,毕竟也没强人所难,不是特别过分。

对于实实在在做环评的人,这三条要求都可以做到。只是现场调研的照片,容易拍得有些尴尬而已,搞不好,像是嫌疑人指认作案现场。

(截图来源于网络,图文无关)


3


别看只是现庄市下辖的一个的县,安旦县的GDP在全市一直排前三位,一年审批的环评项目可不少。

按照最新的审批名录和现状市下放的权限,安旦县一年至少要审批近400个项目。

几乎平均每天都要审批一个以上的环评项目。

县里是没有技术中心或环境科学学会的,除了召开专家评审会的,其它环评都得规划开发股自己来评审。

但是,整个规划开发股只有4个人,而且没有一个人是环评工程师,自己都懂得不多,还要去评审专业人士编的环评报告,如何不累。

环评界就有这种独特的现象,没有注册环评工程师证的人,审批有证人员按法规导则编制的技术报告

虽然不能算外行审内行,但总归有点别扭,毕竟法官也要通过司法考试。

没办法,谁叫权力比技术更权威呢

沈丕曼股长也想过,每个项目找一个专家审阅,给点函审意见,也分担部分责任,但局里给不起这个专家审查费,300块都不出不起,只得作罢。

她唯有自己带着属下三个人,边学边做,同时干起了审查和审批的活儿,遇到实在不懂的,再去请教。

由此,她认识了费武高工。


4


难啊,累啊,烦啊。

跨专业审查,并身就不轻松。然而国家和省还要定期对环评报告进行抽查,技术复核,沈丕曼股长更不敢掉以轻心,她不敢轻易让一个环评报告通过。

环评股依然门庭若市。还像当年一样,有不少的老板找沈股长开后门,托关系,让她有众星捧月的感觉,但她的心态,却是今时不同往日了。

以前是甄环负责,她作为“掮客”,可以在旁边摇唇鼓舌,大开方便之门。如今却是她自己要签名,承担第一审批责任,得慎之又慎啊。

人往往是这样,“慷他人之慨,费别姓之财”极为欢欣主动,一旦自己担责,便如履薄冰,战战兢兢。


有一次,一个金属加工项目,看过现场并开完评审会后,环评单位把修改好的报告送来窗口报批,沈股长要再次审核,她忘记了项目现场看到的废水种类和收集方式,就让环评单位补充图件。

环评工程师跟厂家核实后,画出了各废水产生节点和收集管道布设图,但非专业出身的沈股长看不懂,她当然不愿承任自己不懂。只得反馈意见说,报告对工艺原理的描述还是很不清楚。

她又让环评单位修改,补充文字说明废水的来源、数量及各股废水的污染物产生浓度。

如此反复让人修改小意见,环评负责人也有些烦躁,他争辩了。

他说,废水来源和数量可以说清楚,但生产过程中,各股废水的污染物浓度是无法给出的,建设单位没有实测数据。况且,各股废水最后要汇总到调节池,检测单股废水的污染物浓度,没有实际意义

“没有实际意义”这样的话,让本身就因不懂工艺而烦躁的沈股长火了,她不容置喙,直接出文退件,以报告编制质量差的理由,进行了通报批评,并抄送市局。

细节是她请教费高工后给出的:根据核算指南,考虑物料平衡原则,每股废水的水量和污染物浓度,肯定要给出。有了这个数,调节池的污水浓度可通过数学计算得出。

该报告无法说明各股废水污染物的产生浓度,核算的污染物总量和消减量均无依据,编制质量较差。


5


否定一个敏感的项目,比审批它要轻松,容易找理由,而且是技术方面的理由。

说起来,这得多亏那些新颁布的技术导则们。

一旦沈股长因工作繁忙拖延了审批时长,立马就有相关人员前来公关。如果她想办,就会接受别人的“意思”;如果她不想办,分分钟可以对照导则,拿出一百个技术相关的理由来搪塞。

不过,纪委对生态环境局的检查越来越频繁,篁标区就有个主管环评的副科长,因在环评审批过程中行为不检点被处分。

沈丕曼不敢再随便接受建设单位或环评单位的宴请,慢慢也减少了和他们的私下接触。

她渐渐地感觉到,规划开发股股长的职位压力大,任务重,而且对专业要求高,并不那么好当的。

履新不到半年,她便对新岗位失去新鲜感和成就感了,工作略有懈怠。能推的就推,能拖的就拖,尽量减少审批量。所谓“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无错”。

为了免责,沈丕曼最终学会了甄环的那招:切按正常程序来

不但如此,她还发扬光大了,如果第一遍程序因故走不完,那就让建设单位主动撤件,重新再来!

不主动撤件?那就是敬酒不吃吃罚酒,行文退件!

反正工程分析不清晰,评价等级判定有误,敏感点遗漏之类的理由,要多少有多少。


—END—

编辑 | 君君.环评互联网

下载[环评云助手]app

扫描上方二维码

和20W+环评人一起进入云时代


推 荐 阅 读

工信部宣布废止33个行业规范(准入)条件管理相关文件最新

国务院:支持农户养猪 地方要立即取消超规『生猪禁养限养』规定最热 

生态环境部公示拟保留的证明事项清单

地下水污染环境评价略谈

最全汇总 | 地下水、土壤导则答疑汇总(2019.8.1更新)

山东 | 建设项目用地生态红线、项目选址由自然资源厅负责审查!

声明:本号对转载、分享、陈述、观点保持中立,目的仅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本公众号后台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已申明原创之作品,转载需申请并获本号授权!

| 投稿、授权、商务及其他请加微信号:eiaapp)

长按上方二维码听【环评互联网】♡∨♡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点击右下角,让我们“好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