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重磅!自然资源部“多审合一,多证合一”改革,不再单独发预审意见


自然资源部关于以“多规合一”为基础推进规划用地 “多审合一、多证合一”改革的通知


自然资规[2019]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军事设施建设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中国地质调查局及部其他直属单位,各派出机构,部机关各司局:
  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深化“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的要求,现就以“多规合一”为基础推进规划用地 “多审合一、多证合一”改革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合并规划选址和用地预审
  将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意见合并,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统一核发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见附件1),不再单独核发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意见。
  涉及新增建设用地,用地预审权限在自然资源部的,建设单位向地方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提出用地预审与选址申请,由地方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受理;经省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报自然资源部通过用地预审后,地方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向建设单位核发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用地预审权限在省级以下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的,由省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确定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办理的层级和权限。
  使用已经依法批准的建设用地进行建设的项目,不再办理用地预审;需要办理规划选址的,由地方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对规划选址情况进行审查,核发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
  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有效期为三年,自批准之日起计算。
  二、合并建设用地规划许可和用地批准
  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用地批准书合并,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统一核发新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见附件2),不再单独核发建设用地批准书。
  以划拨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建设单位向所在地的市、县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提出建设用地规划许可申请,经有建设用地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后,市、县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向建设单位同步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国有土地划拨决定书。
  以出让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市、县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依据规划条件编制土地出让方案,经依法批准后组织土地供应,将规划条件纳入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建设单位在签订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后,市、县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向建设单位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三、推进多测整合、多验合一
  以统一规范标准、强化成果共享为重点,将建设用地审批、城乡规划许可、规划核实、竣工验收和不动产登记等多项测绘业务整合,归口成果管理,推进“多测合并、联合测绘、成果共享”。

不得重复审核和要求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多次提交对同一标的物的测绘成果;确有需要的,可以进行核实更新和补充测绘。在建设项目竣工验收阶段,将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负责的规划核实、土地核验、不动产测绘等合并为一个验收事项。


  四、简化报件审批材料
  各地要依据“多审合一、多证合一”改革要求,核发新版证书。对现有建设用地审批和城乡规划许可的办事指南、申请表单和申报材料清单进行清理,进一步简化和规范申报材料。除法定的批准文件和证书以外,地方自行设立的各类通知书、审查意见等一律取消

加快信息化建设,可以通过政府内部信息共享获得的有关文件、证书等材料,不得要求行政相对人提交;对行政相对人前期已提供且无变化的材料,不得要求重复提交。支持各地探索以互联网、手机APP等方式,为行政相对人提供在线办理、进度查询和文书下载打印等服务。


  本通知自发布之日起执行,有效期5年。各地可结合实际,制订实施细则。  自然资源部2019年9月17日


附件:


1. 附件1-1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封面.jpg



2. 附件1-2 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内页.jpg


3. 附件2-1 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封面.jpg



4. 附件2-2 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内页.jpg


5. 附件3编号规则.doc

 编号规则 

  证书实行全国统一编号。编号数字共15位,前6位数号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详见民政部网站www.mca.gov.cn)执行,7-10位数号码代表证书发放年份,11-15位数号码代表证书发放序号。


编辑:君君.环评互联网

来源:自然资源部

 | 更 多 热 文 | 

🔽 是谁让污染企业顺利通过“环保验收”?环评和验收报告编制机构亦需承担责任!最热

🔽 我国各行业固定源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汇编』最新

🔽关于危废暂存场所需要配套废气收集设施等3个问题的回复

🔽 生态环境部密集发布18行业『排污许可证核发规范』

🔽 风说大气 |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复核必备存档资料清单

🔽 环评技术员已经等同于文员了?


下载[环评云助手]app

扫描上方二维码
和20W+环评人一起进入云时代
◆  ◆  ◆  ◆  ◆  
长按上方二维码听【环评互联网】♡∨♡


声明:本号对转载、分享、陈述、观点保持中立,目的仅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本公众号后台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已申明原创之作品,转载需申请并获本号授权!
| 投稿、授权、商务及其他请加微信号:eiaapp

你在看就戳这里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