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环保工作者的一点心得体会
作者为【环评互联网】论坛版主,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近两年,环保管理部门动作频繁,作为一名从业多年的一线环保工作人员,结合自身经历,谈谈这些年来,随着环保业务不断变化,个人的一些想法,仅个人愚见,权当茶余饭后闲谈。
从业初期,主要从事环境监测。当时管理部门的主要业务包括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简称“环评”)与环境工程等,基本上从属监测部门。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环保服务行业出现了社会机构,环境工程最先推向市场,但社会上类似的服务机构相对较少。因此,初期的环境监测和环评服务工作基本上仍是管理部门或其下属机构承接。随着环保政策的推行,2000年前后,环评业务特别多,但环评服务机构相对较少且基本隶属于环保部门。2005年,原国家环保总局(现“国家生态环境部”)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一直沿用至今),各单位为鼓励考试,各种奖励层出不穷。随着国家对环保越来越重视,相关法律不断出台,各方面逐渐规范完善。2012年前后(部分发达地区改革实践稍微提前2~3年),环保部门将其下属环评机构推向市场,实行“双向”选择。部分环评从业人员顺应改革要求,脱离了管理部门,其余不愿意脱离的则留在管理部门调整到其他岗位。紧接着,环境监测市场放开,不再允许管理部门收费监测。凡收费的监测服务工作都推向了社会第三方,管理部门的监测机构只进行监督性监测。结合自身环评、监测的工作经验,对这两方面进行叙述。
近年,管理层面一直提倡环评要“放、管、服”,与之对应,审批权限不断下放。原来部级审批的项目下放至厅级,厅级审批的项目下放至市级,市级审批的项目则下放至县级,县级无法下放只能接着(无论是否接得住)。市级管理部门业务水平相对较高,他们原来拥有自己的技术队伍,虽然后来解散了,但人员仍在。而县级部门真正懂环评的技术人员却极少,毕竟最初审批权限较少,基本上以登记表类为主,并未配套专业人员。即使受理审批部分报告表类,在环评市场未放开的大环境下,项目主要承接单位为市级环科所,层层把关,审批风险相对较小(即使发现问题也能随时找到相关人员)。后来,环评市场全面开放,环评文件质量良莠不齐,加上底层管理团队缺乏业务知识,乱象频现。为了保障公平、公开、公正,政府要求技术评估费由管理部门买单。由于部分地方政府财政力量薄弱,无法提供该费用,仍然存在环评服务机构支付技术评估费用,甚至由环评服务机构自行组织邀请专家,走个评审过场。部分地方有财政支付评审费用,但是专家库人员水平要求较低,有的人甚至不知道什么是环评,也成了专家库成员。为了“公平”,管理部门采用电脑选号,但抽出来的专家组甚至连技术评审意见都无法形成(没有人会拟)。
针对开放的环境监测市场,部分地方也存在一些问题。环境监测属于高成本的技术工作,严格依照现行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要求,根本无法想象这些企业如何运行——环境噪声现场监测,配套声级计基本可满足使用要求,仪器操作简便,监测人员到场即可;固体废物采样后可通过运输转移至实验室进行分析检测,程序流程复杂,对人员和设备的要求较高;对于水和气,部分监测项目保存时间较短(仅几个小时),须配套专用车辆进行运输,对采样人员、分析人员、仪器设备等都要求极高,与之对应的投入成本也高。即便如此,为确保数据可靠性,并不提倡长距离运输监测样品。另外,根据规范要求,每个检测项目至少需2持证人员,大型仪器设备还需多名熟练操作的专业人员配合使用。从设备仪器投入到技术人员队伍供养,此外还有药品试剂的日常消耗,统统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而目前某些环境监测机构,几个人员租个门面便开始作业,甚至连个办公场所都无法提供,还堂而皇之地在市场上“揽活”。真正懂监测原理的人都清楚,一个样品的检测,除去仪器、设备、药品,还需要水、电、人员、办公场所等基础成本。而部分监测机构的收费,甚至无法满足基础成本,数据如何得来?引人深思。
更加让人难以置信的是同一环境监测机构,水、气、声、固体废物所有元素所有项目均能“检测”。而实际上,我国极少数检测机构具备如此齐全的检测资质,在基层,如此机构比比皆是。更可笑的是,部分烟囱连监测孔都未设置,检测监测数据却出来了;部分项目连环保治理设施还未落实到位,环保竣工验收监测报告却全部满足环保要求(反正报告不出现自己的名字,自主验收由建设单位负全责,需要什么结论任意出)。环境监测作为环境监管的“眼睛”,如此随意的数据如何为监管提供第一手资料?没有真实可靠的数据作为基础,如何谈污染防治可靠性?环境保护合理性?细思极恐。对于环境监测,各级环保管理部门制定的管理文件、技术规范并不少。但实际操作中,只有“出事”了,才真正有人来管,日常质量监管及其缺乏。日常监管主要依靠基层环保管理部门。就目前而言,基层管理部门技术力量、监管措施都相对薄弱。另一方面,随着国家环保工作力度的不断加大,环境监测工作需求越来越大,监测部门停止收费性服务项目,检测工作全部转移至社会机构,而大部分第三方检测机构监测技术力量发展缓慢,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多方面因素为虚假数据提供了市场环境,同时也滋生了环境管理腐败现象。
针对目前环评和监测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一些个人建议:环评方面:(一)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基层管理人员业务管理能力。新文件出台后,应及时召集相关人员学习,为保障学习效果,可适当采取相应的考核形式。(二)增强基层管理人员的管理权限。审批权限逐渐下沉,对应的监管权力也应加大。(三)加强对环评市场的管理。针对出借证书,编制质量较差的环评文件,加大追究力度和追究范围。(四)发挥社会监督力量。高层一直在讲社会监督,环评文件、环评批文公开让社会监督,但效果微乎其微。环境监测方面:(一)加强环境监测机构监管力度。虽然近年来各级管理部门不断出台规范文件,但日常监管力度明显不足。(二)充分发挥地方环保管理部门的环境监测力量。作为一支仪器设备先进、技术过关、人员稳定的队伍,应得到合理有效的利用。(三)多渠道扩充社会监测力量。由于环境监测机构投资大、成本高,需要稳定的团队等原因,可以引进当地大型企事业单位,大中专院校进入监测团队。前文谈及不少不良现象,其实积极现象也很普遍,规范的环评公司逐渐在占领环评市场。坚持原则的监测机构同样不少。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管理部门需要培训自己的技术团队,环评队伍完全市场化,失去了专业人员培养的优质基地。监测业务部分保留,业务范围缩小。虽不清楚高层改革的方向,但在大环境下,改革肯定会向着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我们的环评管理和环评市场会越来越规范;我们的环境监测队伍会越来越强大,可以为社会提供越来越多的优质服务。
值班编辑:环环
本文由【环评互联网】论坛版主“环保12345”投稿,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
【环评互联网】公众号现向全网读者有偿征集文稿,欢迎大家踊跃参与。
↓↓点击下图,阅读活动详情,参与征稿活动↓↓
◆ ◆ ◆ ◆ ◆
| 声明:本号对转载、分享、陈述、观点保持中立,目的仅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本公众号后台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已申明原创之作品,转载需申请并获本号授权!
| 投稿、授权、商务及其他请加微信号:eianet2016联系邮箱:zmlsnh@eiaclo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