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应急预案的那些套路,你都懂吗?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清合 Author 林广清
【疑惑一】没有编制预案进行备案的企业随时受罚!
手揣《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部令第34号)走进企业,是随便就能开出1到3万的罚单的,缘于其中的第三十八条:
企业事业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
(一)未按规定开展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工作,确定风险等级的;
(二)未按规定开展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建立隐患排查治理档案的;
(三)未按规定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的;
(四)未按规定开展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培训,如实记录培训情况的;
(五)未按规定储备必要的环境应急装备和物资;
(六)未按规定公开突发环境事件相关信息的。
细看之下,上述这些要求都涵盖在企业环境应急预案里。这个其实就是要求企业必须编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按程序进行备案。
然而,哪一类的企业需要进行备案呢?
【疑惑二】哪些企事业单位要编制预案进行备案?
看《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环发[2015]4号)第3条规定:
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以下企业环境应急预案备案的指导和管理,适用本办法:
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的污染物排放企业,包括污水、生活垃圾集中处理设施的运营企业; 生产、储存、运输、使用危险化学品的企业; 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的企业; 尾矿库企业,包括湿式堆存工业废渣库、电厂灰渣库企业; 其他应当纳入适用范围的企业。 核与辐射环境应急预案的备案不适用本办法。
【套路二】谁来编制环境应急预案?
按《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环发[2015]4号)第8条规定,企业是制定环境应急预案的责任主体。
企业可以自行编制环境应急预案,也可以委托相关专业技术服务机构编制环境应急预案。委托相关专业技术服务机构编制的,企业指定有关人员全程参与。
意思就是说企业如果技术力量具备,可以自行编制并报备案,企业如果技术力量达不到,可以委托第三方进行编制。
【套路三】如何编制环境应急预案?
1、成立环境应急预案编制组,明确编制组组长和成员组成、工作任务、编制计划和经费预算。
2、开展环境风险评估和应急资源调查。
3、编制环境应急预案。合理选择类别,确定内容,形成环境应急预案。编制过程中,应征求员工和可能受影响的居民和单位代表的意见。
广东省敢为天下先,已经着手出台《广东省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指南(试行)》的编制,并开始征求意见。我觉得,这一份,在没有正式稿发布之前,也可以作为现阶段的编制参考依据。
【套路四】怎样评审?
依照环境保护部办公厅文件《关于印发〈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评审工作指南(试行)〉的通知》(环办应急[2018]8号),评审主体为企业,评审时间为报备前,评审人员按风险等级定,一般风险由三人组成,较大以上风险由三位专家两位代表组成。
评审得分60分以下KO,80分以上一次性通过,60-80分要进行复核。
【小套路】
1、如何规范突发环境事件分级?
很多预案的编制简单粗暴,把事件分级和响应做成国家环境应急预案的等级。
如果企业的分级达到国家和政府的分级,何必开展企业的预案编制?
可以在国家的等级之下,再对企业可能发生的环境风险程度进行细分,比如可分为因火灾导致起火和人员受伤、化学品泄漏、处理设施不正常等等,依危害程度逐级划分。
也可以参照《广东省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指南(试 行)》里的社会级、厂区级、车间级的做法。
2、避免应急组织机构生搬硬套。
很多企业是小企业,如果按照一些规范死套,可能20人的厂开出6个应急机构,那是没有必要的,要根据实际情况定机构,简单实用最好。
3、一定要有应急池吗?
不一定的。如果没有涉水风险物质,为何一定要有应急池?
应急池容积核算可以参考《水体污染防控紧急措施设计导则》([2016]43号)、《化工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范》(GB50483-2009)、《事故状态下水体污染的预防与控制技术要求》(Q/SY1190-2009)、《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08)等规范文件。
4、《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试行)》(环办[2014]34号)失效了?
《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分级方法》(HJ 941-2018)取代《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试行)》(环办[2014]34号)的虽然是企业环境风险等级划分,风险评估仍然没有失效。
5、一票否决的事情千万别犯。
无单独的环境风险评估报告和环境应急资源调查报告(表)、未从可能的突发环境事件情景出发或典型突发环境事件情景缺失、周边居民和单位无法获得事件信息的
6、风险物质识别全面吗?
2018年2月,《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分级方法》实施,涉及风险物质共392种,分8个部分,并首次将风险物质按要素分为涉气风险物质和涉水风险物质,两者虽有区别,却又相互交叉。
面对如此之多的风险物质,企业涉及了哪些,你识别全了吗?
***中间产物、副产品、催化剂、燃料、“三废”污染物等,都识别了吗?
***油墨、油漆、天拿水等混合物的组成成份,也识别了吗?
***铜、镍、铬等10种重金属及其化合物,高浓度废液(NH3-N浓度≥2000mg/L、CODCr浓度≥10000 mg/L),油类物质(矿物油类、生物柴油等)等等,全都识别了吗?
7、风险等级按要素分别判别了吗?
企业风险等级通过3个因素进行判定,分别为:风险物质数量与临界量比值(Q),类似环评的源强;生产工艺与环境风险控制水平(M),类似污染防治措施;环境风险受体敏感性(E),类似环境保护目标。
由于突发大气和水环境事件在风险物质的识别(Q值),环境风险防控措施(M值),以及受体敏感程度(E值)的评估标准上,均存在较大的差别,可能导致两者的判别结果可能大相径庭,因此,《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分级方法》要求对突发大气和水环境事件分别进行风险分级,并以等级高者确定为企业风险等级。这些你做到了吗?风险等级的表征方式规范吗?
在日常工作实践中,对于M值判断过优或是E值判断不准确,是常见的问题。
编辑:蓝魔.环评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