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2.5和臭氧污染为什么要协同控制?该做什么?怎么做?
“十三五”期间,我国细颗粒物污染治理取得坚实成效。随着细颗粒物治理的不断突破,新的挑战也正逐步显现,目前臭氧污染正成为影响我国空气质量的又一大因素。
今年5月,生态环境部、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联合攻关中心、各级生态环境部门、地市生态环境局以及驻点跟踪团队的共计200余人齐聚一堂,探讨细颗粒物与臭氧污染协同防控工作。会议提出针对细颗粒物和臭氧污染协同防控,并开展“一市一策”驻点跟踪,可谓正当其时。
为什么要协同防控?
“十三五”期间,我国已经实现大气污染和经济发展“脱钩”。从2013年到2020年,我国汽车保有量增长120%,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1%,粗钢产量和能源消费量分别增长29%和17%。与此同时,我国生态环境持续向好,PM2.5浓度下降50%,二氧化硫浓度下降76%,重污染天数下降85%。
2013-2020年我国经济发展数据与环境改善数据对比
(图源: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
“虽然我们在‘十三五’期间污染治理成效显著,但是,我国PM2.5污染问题仍然严峻。”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研究员、所长雷宇表示,“2020年,全国仍有37.1%的城市PM2.5超标,24个城市超标50%以上,约77%的重度及以上污染是由PM2.5引起。”
2020年6项污染物超标城市比例(左)2017-2020年重污染天首要污染物构成(右)
(图源: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
同时,我国臭氧污染日益显现。2020年,337个城市臭氧最大8小时浓度第90百分位数的平均值为138微克/立方米,比2015年上升12.6%。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汾渭平原区域这三大重点区域,2020年臭氧浓度较2015年分别上升了24.5%、18%和32.1%。337个城市中,臭氧浓度超标的城市数量从2015年的19个增加到了2020年的56个。
(图源: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
“协同控制有一个重要的理论基础:PM2.5和臭氧的生成不是两个问题,而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雷宇说。
臭氧是典型的二次污染物,同PM2.5中二次组分一样,都是一次污染物排放到大气环境后,经过复杂的化学物理过程转化而形成的。两者都拥有同一种重要的前体物——VOCs。从这个角度来看,PM2.5和臭氧可以说“同根同源”。
而从另一方面来看,生成臭氧和PM2.5的驱动力,都来自于大气氧化。大气氧化性的增强,均会促进二次PM2.5生成,也会使臭氧浓度升高。
“所以说,夏季臭氧和PM2.5污染并非没有‘交集’,在持续静稳、高温、高湿的不利气象条件下,也会出现PM2.5和臭氧‘双高’的现象。”雷宇说。
协同防控,要做什么?
“协同”二字在具体落实的时候需要拆解开来。究竟需要哪些方面协同,专家予以了全面的解读。
首先是目标指标的协同。PM2.5和臭氧浓度与优良天数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这就需要以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和PM2.5浓度作为主要控制指标。
其次是与美丽中国建设衔接的“十四五”目标协同。2035年美丽中国展望中,PM2.5浓度达到25微克/立方米,95%左右的城市达标。“十四五”目标中,优良天数比例要达到87.5%,PM2.5浓度下降10%,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并且65%的地级及以上城市达标。
再次是注重控制区域的协同。我们注意到,PM2.5和臭氧污染严重的区域基本重合,可以实现空间协同。但是臭氧污染范围更大。在此基础上,对重点区域进行调整,包括国家重点区域新纳入苏皖鲁豫交界地区、设立国家指导区域以及省内联防联控机制等。
最后是控制措施的协同。专家指出,“十四五”的关键,在于增强氮氧化物和VOCs的减排力度。各地需要根据复合污染对前体物减排的敏感性差异,决定各自的工作重点。
协同防控,该怎么做?
“深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深入推进能源结构优化、进一步优化交通结构、强化氮氧化物和VOCs减排、推进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是推进PM2.5和臭氧协同减排的‘五大实招’。”雷宇向记者表示。
深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就需要严格环境准入要求,持续推进产业集群综合治理,加快现有产能升级改造与布局调整,推进含VOCs原辅材料和产品的源头替代,推动绿色环保产业健康发展。
深入推进能源结构优化。则是要持续“减污降碳”,严格控制煤炭和石油消费量,推进燃煤锅炉和小热电关停整合,加快工业窑炉燃料清洁替代,持续推进北方地区清洁取暖。
优化交通结构也是重要一环。大宗货物中长途运输推广铁路、水路或管道方式,中短途运输优先采用新能源车辆,加快国六车辆替代高排放的老旧车,对城市货物运输则主要采用新能源轻型物流车。同时,大力推广新能源车船,积极推动车船升级优化。
强化VOCs和氮氧化物减排方面有四大侧重:强调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调整等综合措施;强调源头控制,大力推进含低VOCs含量产品源头替代,推进产业、产品升级提升;强调精细化管理,加强污染物排放控制,提升工艺、加强管理;强调治理工程,以大工程带动大治理实现大减排。
(图源: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
推进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则是要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完善法律法规标准体系,强化目标任务监督考核,深化大气污染区域联防联控机制,完善重污染天气应对机制,健全环境经济政策,完善大气环境监测监控网络,深化排放清单动态管理,推进污染源监控体系,提升执法监管能力,强化科技基础支撑。
编辑:君君.环评互联网
来源: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
MORE | 更多精彩文章
环评专业软件EIAProA2018专题培训将于7月29日在福州开班! 环保行业进入「战国」时代,但「团队问题」要了很多环保企业的命 最新 环境部 | 关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 “十四五”全国危险废物规范化环境管理评估工作方案 | 征求意见 《排放源统计调查产排污核算方法和系数手册》正文及237个附件下载! 多省市2020年检验检测机构数据和CNAS/CMA的2021年数据汇总 环境部 | 发布涂料油墨、家具制造、汽车工业等五项可行技术标准 云助手汇编 | 土壤污染防治相关文件合集 省厅回复 | 如何判断是否属于“两高”项目? 尚云互联 | 聚焦环境领域的『网络新媒体』与『在线教育视频』新势力来了
下载[环评云助手]app
扫描上方二维码
和30W+环评人一起进入云时代
10000+法律法规库、免费环评公开课、全国机构人员库
| 声明:本号对转载、分享、陈述、观点保持中立,目的仅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本公众号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已申明原创之作品,转载需申请并获本号授权!
| 投稿、授权、商务及其他请加微信号:eianet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