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刊讯 |《翻译史论丛》第五辑目录及其摘要

北外学术期刊 北外学术期刊
2024-09-04

《翻译史论丛》第五辑

主 编:张 旭


本期目录



本期摘要



马克思主义翻译史研究



旗手与先锋——建党伟业中的翻译活动研究

许文胜 刘朋朋 韩晓秋

(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上海杨浦区200092)

摘 要:通过相关史料挖掘、耙梳,研究发现,在建党时期,有半数以上的共产党员参与过翻译活动。这一群体以陈独秀和李大钊为领导核心,进行大规模马克思主义著作的翻译与传播,内容包括理论化和经验化的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以及列宁主义等。与此同时,这批译者为党与共产国际的交流,提供了重要的口译保障,使共产党在建立之初就具有国际视野和先进性。研究发现,译述和译行合一是首批党员译者群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路径,而党员翻译群体的代际传承,则保证了党的持久生命力。未来研究可深入考察这一群体在翻译救国道路上的代际传承现象。

关键词:中共党员译者;译述;译行合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五四运动期间郑振铎的马克思主义翻译活动研究

黄丽敏 覃斌健

(广西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广西南宁530006)

摘 要:郑振铎是马克思主义著作20世纪初在我国译介的重要译者之一,他的马克思主义翻译实践活动具有先驱性,是实现他改造社会理想的重要途径。本文从郑振铎所处的历史社会语境和个人经历出发,追寻他在五四运动时期的马克思主义翻译活动。研究发现,出于社会改造的目的,郑振铎翻译选材多围绕苏俄社会主义思想,并采用重写的策略翻译《国际歌》。

关键词:郑振铎;马克思主义;翻译选材;翻译策略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审口译中译员可信度监控体系研究

吴远宁

(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410001)

摘 要:长期以来,口笔译员的可信度一直是业内较为关注的学术问题。在某些翻译过程中,会建立一套程序来确保客户和终端用户对译员的信任。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译员可信度监控体系特点突出,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审判期间,三组来自不同民族和社会背景的语言工作者在整个口译过程中担任了三种不同的职能。其中,口译员由日本人担任,监听人由日裔美国人担任,语言仲裁者则由美国军事官员担任,以裁决有分歧的口译问题。在此层级结构中,信任、权力和控制等社会政治因素的制衡显而易见,更多被考虑的问题是口译员可信度,而非口译质量。

关键词: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监听人;语言仲裁者;可信度





朝鲜司译院清学书的转写研究

——以《小儿论》的满文朝译转写为例

邵  磊 孙美子

(北京语言大学国际中文教育实践与研究基地,北京10008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北京100029)

摘 要:朝鲜王朝司译院是负责朝鲜外事翻译和外国语教育的国家机关。司译院下设汉学、清学、蒙学、倭学四学,每学皆有读本与辞典类教材。其中流传至今的清学书尚存6种,《小儿论》系其一,属读本类教材。本文对《小儿论》的满文朝译转写进行全面整理与分析,发现其朝鲜文转写属于受满文字形影响的转字类转写。

关键词:朝鲜王朝司译院;清学书;《小儿论》;满文朝译;文字接触





广学会女性主题文学作品译介及其意义

常  婵 尹飞舟

(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410000)

摘 要:广学会作为近代来华传教士设立的规模最大的出版机构,译介了36种女性主题文学作品,其中不乏国内已知首译本,背后的译者更是早期本土女译者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这一珍贵史料长期为学界所忽视。本研究按体裁爬梳相关译作,揭示这些作品在推动早期女性译者诞生、语言学习和推广女性主义三方面的作用,管窥广学会整体翻译活动,辩证看待该机构在翻译史中所扮演的角色,并为中国女性文学的译介和机构翻译活动提供现代借镜。

关键词:广学会;女性主题文学译作;女性主义;翻译史




节译之节选

——袁嘉华、石民选编王际真1929年版《红楼梦》英译本考

孙  芳

(广西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广西南宁530006)

摘 要:《〈红楼梦·孤鸿零雁记〉选》(1933)并非袁嘉华、石民这两位编选者的新译本,而是节选自王际真1929年的《红楼梦》英译本。因版本标注不明、研究者未细致考订译文,以致该选注本的研究史讹误留存至今。袁、石二人的编选原则是“提炼精华的精华”,其目的是为英语学习者推介中国古典文学精粹提供便利。选文有特定的体例和校注方法,展现了编选者对《红楼梦》及其英译的理解。本研究通过考证,还原袁、石选注本以真面目,澄清了红学研究的一处错讹。

关键词:《〈红楼梦·孤鸿零雁记〉选》;袁嘉华;石民;王际真;《红楼梦》节译




经典歌诗的翻译规范研究——以鲍勃·迪伦《随风飘荡》中译为例 

雷昭利 吴群涛 

(湘潭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湘潭 411105)

摘  要 :“歌诗翻译”常与“歌词翻译”混同,引起这种混同的根本原因在于对 “歌诗”和“歌词”的区别认识不清。由此观之,相关翻译策略也有待深入研究。本文认为,“歌诗翻译”既要准确传达作品中的诗性,又要配合曲式演唱,是音乐性和诗性的联姻。根据此歌汉译的实际状况,本文将其译者群体按照职业和身份特点分为三类,并通过对他们的译本展开细读比较,发现诗人兼学者型译作更侧重文学欣赏价值、忠实性及文化传递;歌曲译配者译作更突出诗乐配合及译文可唱性;普通欣赏者译作更专注于再现情感体验,“译者主体性”表现更突出,极具个人化特色。文章基于译本比较,结合音乐学和诗歌翻译理论,综合推出歌诗译本,以作规范参考。

关键词 :鲍勃·迪伦;《随风飘荡》;歌诗翻译;翻译规范





儒家之“学”的正本清源——《论语·学而》首章今译和英译的守成主义观

蔡新乐

(深圳大学外国语学院,广东深圳518060)

摘 要:《论语·学而》首章的英汉译取向一致,说明“现代”汉语和英语走在一起,越来越远离“天道人心”。不仅有关领域的专家未能正义,“说”(悦)与“乐”相混也表现在英译之中。需从关注“学在人心”的内向入手,呈现其回归之意,才可把握经义并传译之。

关键词:《论语·学而》首章;道;守成主义观;英译;回还





晚清中德交往的桥梁人物——外交译员璧斯玛、希姆利、阿恩德

赵  为

(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学院,北京100089)

摘 要:本文从微观史路径,以普鲁士和清政府《通商条约》谈判和换约过程中与译相关的沟通困难为缘起,聚焦1861年清政府与普鲁士建交后三位最早的德意志驻华外交译员:璧斯玛、希姆利和阿恩德。从三人的生平与工作入手,本文考察其人生经历与德意志情势变化及中德交往之间存在的交互影响,折射晚清时期中德交往“纠缠的历史”,揭示译员在两国沟通中发挥的桥梁作用。

关键词:中德交往;外交译员;纠缠的历史;璧斯玛;希姆利;阿恩德





翻译与赞助:民国时期长沙商务印书馆 出版翻译图书考察

张鼎程 

(马来亚大学语言和语言学学院,马来西亚吉隆坡 50603)

摘  要 :赞助机构是学术得以顺利推进的坚强保障,表现在翻译领域同样如此。从赞助理论角度着眼,翻译事业推进的条件之一在于新闻传媒的推广,而新闻传媒又可以落实到一些报刊、出版机构和公共图书馆等。本文以民国时期商务印书馆在湘印行翻译图书为个案,在互文语境中考察其传播和接受情况。

关键词 :赞助;民国时期;翻译图书;商务印书馆





“双向多维”话翻译 ——香港理工大学朱志瑜教授访谈录

陈 松

 (广西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广西南宁 530006;广东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广东湛江 524088)

摘  要:朱志瑜教授是我国香港知名翻译理论研究学者,译作涵盖英汉诗歌、文学典籍、文化研究等诸多领域。他紧握翻译研究主线,指出传统、现代和后现代翻译研究三者之间是传承与发展的关系。在佛经翻译理论研究领域, 他讨论了古代译经之法“格义”,认“文”和“质”是两个互相依存的 概念,“文”重视译文,而“质”则尊重原本。此外,他还谈到了翻译史、译介学、功能主义、翻译类型学、文学翻译等相关研究。通过“双向多维”探讨翻译,我们得以深入了解朱志瑜教授的翻译理论研究思想,其求真求善,既讲科学又讲伦理的研究精神非常值得翻译研究者学习。

关键词:朱志瑜;佛经翻译理论;译介学;功能主义;文学翻译





《中国翻译史新发展研究》介评

吴  丹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外国语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1)

摘 要:《中国翻译史新发展研究》系统梳理和分析了近10年(2010—2019年)中国翻译史研究的发展历程,总结了中国翻译史研究的理论成果和研究方法,指出了面临的挑战以及发展趋势。本书在翻译史研究理论话语辨析、宏观写作框架与微观问题聚焦、学理性反思与启示等方面显示出了独特的学术特色与价值。

关键词:中国翻译史;研究成果;《中国翻译史新发展研究》






《日本现代早期翻译文化史论》述评

刘瑾玉 

(内蒙古大学外国语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21)

摘  要:《日本现代早期翻译文化史论》以东亚翻译史为背景,从翻译文化史研究出发,全方位考察了日本德川幕府时期翻译与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的相互关系。研究力图通过诸多层面的细致考证,在对前期研究进行反思的基础上,盈缩和推演出德川幕府时期各种翻译现象对明治维新和日本现代化的不同作用,建构日本翻译文化史在西方的话语地位。另外,本书在史料解读和研究方法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是进一步研究东亚翻译文化史、日本翻译思想史的必读之作。

关键词:《日本现代早期翻译文化史论》;翻译文化史;德川幕府时期





第一届中国翻译史研究青年学者论坛会议综述

陈国静 陈盈盈

 (喀什大学外国语学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 844006)

摘  要:由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翻译史研究专业委员会主办,北京外国语大学承 办的第一届中国翻译史研究青年学者论坛于2021 年 12 月 5 日线上召开。本次会议分为主旨发言、专家对话和圆桌论坛三个环节,共有36 名专家学者参与了发言,会议主要聚焦翻译史研究方法、译家与译本的个案研究和跨学科的翻译史研究三个方面。专家、学者积极参与论坛发言,就如何进一步开展翻译史研究展开了深入讨论。

关键词:翻译史;研究方法;会议综述


在线阅读及其下载


学术期刊官网,阅读全文

https://www.bfsujournals.com/qbqk/zwjk/index_3.shtml


知网下载期刊全文

https://navi.cnki.net/knavi/journals/FYSC/detail?uniplatform=NZKPT


往期精选

点击“阅读原文”,跳转学术期刊网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北外学术期刊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