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单公布,成都这四所学校入选!
2024年2月19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公布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名单的通知》(教基厅函〔2024〕5号),确定了184个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四川省共6所学校入选,其中成都市4所中小学校(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成都市双林小学、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初中学校、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成都附属小学)入选。
📌推进校园人工智能环境建设,通过中小学联网攻坚行动、教育城域专网提升工程、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提升工程、数字校园建设等项目实施,初步构建全市中小学信息化基础环境,为人工智能课程、创新实验等提供基础支撑。
📌推动人工智能教学实验资源多方共建,探索与在蓉高校、研究机构、企业等开展合作共建,形成一批好的经验和案例。
📌提升教师人工智能教学能力水平,开展全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培养了一大批善于使用信息技术且教学能力强的教师,保障全市中小学校开展高质量人工智能教育实践。
📌保障课程教学质量,落实《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开齐开足开好义务教育阶段信息科技课程。
📌拓宽课后服务覆盖面,支持各区(市)县和各类学校依托课后服务等场景,开展特色鲜明的人工智能类课后服务,有序建设配备新型智能化科创教室、人工智能实验室等新空间,开展电脑制作比赛、创客比赛、机器人竞赛等活动,激发广大学生对人工智能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热情。
本次入选的4所
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
正是全市教育系统积极探索
人工智能教育的典型实践案例
来看看他们
01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
成都七中一方面通过普及AI教育,构建AI课程体系,使学生对AI实现从感知到认知,再到创新,全面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另一方面依托技术学科必修课和选修课,将高质量的AI资源带到课堂中,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并开设丰富多彩的人工智能模块课程,如人工智能基础课程、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网络爬虫、虚拟机器人、智能家居与物联网项目与实践、3D打印与设计、《编程与艺术——Processing交互艺术设计》等10多门模块课程。
下一步,成都七中将“数智”校园建设作为学校数字化转型的重要目标,以教育教学模式改革为核心,探索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教育的数字赋能、形态重塑,助推学校高质量发展。
02
成都市双林小学
成都市双林小学坚持以“培养能动脑动手、想象创造的‘双馨’学子”为目标,以重在体验人工智能基础的校本课程为基石,以人工智能与学科深度融合的综合实践活动为载体,以重在挑战人工智能项目的STEAM团队活动为引领,构建具有“科创之馨,人文之馨”为特色的人工智能“馨”校本课程体系。在省级课题《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课程设计与实践研究》引领下,取得显著成效,不断提升学校教师专业化水平,有效促进学生数字素养发展。
下一步,双林小学将整合优质师资力量,构建人工智能教育“线上选学+线下实践+测评助学”的混合式校本研修,通过情境创设、任务驱动等方式开展“全员、普适、普惠”的人工智能教育探索,为学生提供更全面、更深入的人工智能教育环境,全力培育适应未来发展的新时代人才。
03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初中学校
成都七中初中学校高度重视人工智能教育,在普及性人工智能素养培育和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上持续发力。构建了三级人工智能校本课程体系,形成了基于项目的人工智能课程教学模式,常态化开展面向全校和全区的人工智能创新活动,建设了一支创新素养高的人工智能教师队伍,主持省市级人工智能课题两项,建有成都高新区青少年科学院人工智能分院,配备建设了功能丰富的人工智能实验室以及个性化的在线学习空间。
下一步,成都七中初中学校将围绕国家人工智能教育发展战略,加快人工智能教育空间、课程和活动建设,完善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体系,努力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
04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成都附属小学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成都附属小学一方面依托“英语+科技”路径,构建人工智能教育“启智未来”校本课程体系,并在辅助学科教学、学科融合等领域积极探索;另一方面将人工智能教育按照基础课程、体验课程、实践课程、创新课程等层次进行设置并渗透到各阶段教学中。同时通过与区域行政部门、学校和社会力量有机整合,为全区学生免费提供机器人、创客、智慧航天等前沿的创新课程资源。
下一步,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成都附属小学将以项目方式建立人工智能的不同类型项目组,结合已有的“Scratch编程”“课桌上的卫星”“创意家居”“智慧交通”“3D打印”等项目组,根据学生需求和兴趣,个性化定制课程内容,并利用数据分析技术,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实时评估,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工作。
信息来源,请认准官方渠道
成都市教育局官方微信【成都教育发布】
编辑|小邹 校对|木子、石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