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评价学习笔记】重启·农业生产适宜性评价01
距离上一篇文章已经好几个月了,之前依据的双评价技术指南(4月版)也已经过时,而且最新的版本与之前的差别相对较大,所以有必要进行重启学习
目前数读菌获取的最新版本是7月版。对着这一版继续学习吧。
在开始之前,也决定换一个区域进行评价学习的实验,要问原因的话,就是任性。(笑脸.jpg)
这次的区域是京津冀。要声明的是,所有数据来自于网络,不能确保准确性,对于评价结果也仅仅是作为个人练习,精度采用500m*500m,大于指南要求的50m*50m(精度太高带不动啊),也未使用指南要求的2000坐标,而是采用84地理坐标,投影采用WGS_1984_Web_Mercator_Auxiliary_Sphere(由于我自身习惯用OSM作为底图,所以一般都用这个投影)。因此,最终的面积结果肯定是与权威数据有较大差异。本系列文章中的所有边界、数据、图纸、表格,都只作为个人学习之用,不承担任何责任。
第〇篇 研究区域
研究区域为京津冀地区,包括北京、天津以及河北省的保定、唐山、廊坊、石家庄、邯郸、秦皇岛、张家口、承德、沧州、邢台、衡水11个地级市。(11+2)
行政区划图
第一篇 农业生产适宜性评价
开展农业生产的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环境、生态、灾害等单项评价,集成得到农业生产适宜性,划分为适宜、一般适宜、不适宜三个等级。
地势越平坦,水资源丰度越高,光热越充足,土壤环境容量越高,气象灾害风险越低,且地块规模和连片程度越高,农业生产适宜性等级越高。
1
单项评价
1.1 土地资源评价
土地资源评价最基础的数据是DEM,我这边就直接从地理空间数据云下载了SRTMDEM 90M 分辨率原始高程数据。
地形地貌图
7月版的双评价技术指南和4月版相比,在土地资源评价时没有了高程分级,而是直接采用坡度分级结果做为评价的基础。这个仔细想想是可以理解的,因为绝对的高程分级的意义并不大,相对的高程可以直接从坡度上得到反映。当然,在对研究区域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对地形进行一定的分析也是有价值的。
地形高程
选取合适的划分区间,对高程分级,大体了解下研究区域内的高程空间分布。
地形高程分级
研究范围内高程占比
各地市高程分布
可以看到,京津冀地区大部分城市的高程以在500m以下的为主,承德和张家口的高程相对较高,市域范围内大部分区域高程在500米以上,特别是张家口,大部分地区高程在1000米以上。
坡度分级
利用全域DEM,使用arcgis中的“坡度”工具,可以计算坡度。按≤2°、2~6°、6~15°、15~25°、>25°划分为高(平地)、较高(平坡地)、中等(缓坡地)、较低(缓陡坡地)、低(陡坡地)5 个等级,生成坡度分级图。
坡度分级图
土壤质地
土壤的数据之前我没接触过,找了好久,终于在世界土壤数据库里找到了可以替代的数据,虽然精度不行,但是好歹可以用来练习了。
指南中最关键的指标是土壤粉砂含量,并且提出“有条件的地区应进一步采用土壤有机质、厚度等指标对评价结果进行修正”。
首先来研究下土壤粉砂含量。指南中“以坡度分级结果为基础,结合土壤质地,将农业生产土地资源划分为高、较高、中等、较低、低5 个等级。土壤粉砂含量≥80%的区域,土地资源直接取最低等;60%≤粉砂含量<80%的区域,将坡度分级降1 级作为土地资源等级。
土壤粉砂含量分布图
Emmmmm,尴尬,我这个数据显示,该区域最高的粉砂含量才54%,那就是说可以直接用原来的坡度分级结果作为农业生产资源评价的结果了。但是,抱着一股尝试的心理,以及反正是实验性质的学习,我一定要多操作一步!所以对指南进行了一点小小的变通:土壤粉砂含量≥50%的区域,将坡度分级降1 级作为土地资源等级。(实验实验,实际并不可以这么不科学哦)大致关系可以形成下面的表格:
土壤粉砂含量 | ≤2° | 2~6° | 6~15° | 15~25° | >25° |
<50% | 5 | 4 | 3 | 2 | 1 |
≥50% | 4 | 3 | 2 | 1 | 1 |
在上一篇文章中提到过,如何进行降级的思路,这里就不再赘述,直接使用土壤含沙量数据对坡度分级结果进行修正:
土壤粉砂含量修正后的农业生产土地资源评价
土壤有机质含量。百度百科说“通常在其他条件相同或相近的情况下,在一定含量范围内,有机质的含量与土壤肥力水平呈正相关。7月版指南里面也没说如何用土壤有机质的指标来修正,那我就只能百度下大概自己划一下(这里如果谁知道科学的方法请务必告知我)。
据百度可知土壤有机质的分级:
按全国统一划分的六级制分级。
一级:有机质含量(%)>4.00;
二级:有机质含量(%)3.01--4.00;
三级:有机质含量(%)2.01--3.00;
四级:有机质含量(%)1.01--2.00;
五级:有机质含量(%)0.60--1.00;
六级:有机质含量(%)<0.60 。
土壤有机质分级图
我这边就不严谨的假设,土壤有机质<0.6的区域,将坡度分级降1 级作为土地资源等级。(同上,这边很不严谨,实际并不不可以这样做)。
土壤有机质含量修正后的农业生产土地资源评价
土壤厚度。我这边找到一个数据叫做“土壤深度”,可能不是同一个东西,但是应该也可以作为参考值,同时在网上看到这么一个表格:
土壤深度分布图
结合网上找到的表格和数据,大致规定:土壤深度为0的区域,土地资源直接取最低等;土壤深度为30的区域,将坡度分级降1 级作为土地资源等级。
土壤厚度修正后的农业生产土地资源评价
哦对了,指南中有说“评价时需扣除河流、湖泊及水库水面区域”,这个不能忘,我就直接用osm的河流湖泊数据练手了:这边可以在之前评价的结果上删去河流湖泊的数据,我这边用到的是“叠加分析”中的“擦除”工具:
农业生产土地资源单项评价图
最后我们可以把土地资源评价的结果与行政区划的要素进行“相交”操作,从而统计每一个行政单元土地资源的情况:
各行政单元农业生产土地资源评价结果表
农业生产土地资源评价结果为“高”的数量排序
各区县市农业生产土地资源评价结果表
从上面的单项评价结果来看,京津冀地区最适合农业生产的土地资源主要分布于张家口市。(以下省略若干字)
敬请期待下一篇“农业生产适宜性评价之水资源评价与气候评价”
今日的实验数据共享,主要内容包括:
DEM.grid
地市界.shp
县市界.shp
河流湖泊.shp
土壤数据.shp
数据处理平台为arcgis。
急需请在公众号后台回复“双评价1”,然后你懂的。
嗯
今天就到这里
欢迎交流指正
<END>
整理数据资料不易
喜欢这篇文章的话
记得帮我们分享点赞
特别特别喜欢的话
也可以赞赏啦
如需转载文章、投稿或者合作
请直接在公众号后台联系
真的特别欢迎投稿啊!!!!
使用关键词搜索历史文章请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