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双评价学习笔记】生态—防风固沙功能重要性:极简化流程及数据来源思路

数读菌 数读城事 2021-09-20
今天的效果不是很好==看看就行。(难过)
欢迎在留言中指正。

首先依然是2020年1月版的双评价指南原文:

通过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系统类型、大风天数、植被覆盖度和土壤砂粒含量,评价生态系统防风固沙功能的相对重要程度。一般地,森林、灌丛、草地生态系统防风固沙功能相对较高,大风天数较多、植被覆盖度较高、土壤砂粒含量高的区域,防风固沙功能重要性较高。将土壤砂粒含量不小于85%、大风天数不小于30天、植被覆盖度不小于15%(青藏高原可调整为30% )的森林、灌丛、草地生态系统确定为防风固沙极重要区;在此范围外,大风天数不小于20天、土壤砂粒含量不小于65%、植被覆盖度不小于10% (青藏高原可调整为20%)的森林、灌丛、草地生态系统确定为防风固沙重要区。不同区域可对判别因子及分级标准进行适当调整,同时可结合防沙治沙相关规划和专项成果, 对结果进行适当修正
这边说的是干旱半干旱地区,我个人就认为,这个方法主要针对干旱、半干旱地区,实际上,很多地区用这个方法,还真做不出来,比如无法满足大风天数那一个要求。
这次为了满足干旱半干旱区的要求,换了个地方,以锡盟为例。

主要求的因子四个:土壤砂粒含量、生态系统类型、植被覆盖度、大风天数。

(1)土壤砂粒含量

土壤数据使用的是“基于世界土壤数据库(HWSD)土壤数据集(v1.2)”

文章的引用Wieder,W.R., J. Boehnert,G.B. Bonan, andM. Langseth.2014. Regridded Harmonized World Soil Database v1.2. Data set. Available on-line [http://daac.ornl.gov]:fromOak Ridge National Laboratory Distributed Active Archive Center, Oak Ridge,Tennessee,USA. http://dx.doi.org/10.3334/ORNLDAAC/1247 .

百度一下,土壤数据库的数据下载应该不难。

土壤栅格文件的“Value”字段代表的是土壤单元标识符,与属性表中的“MU_GLOBAL”可以进行连接。使用【连接】,基于“Value”字段,连接到“MU_GLOBAL”字段后找到土壤砂粒含量的属性(T_SAND)基本上和土壤有关的计算,使用的都是顶层土壤属性,即以T开头的字段,表示上层土壤属性(0-30cm)。

使用【重分类】将土壤砂粒含量分布图分为大于85、65-85和小于65三类,分别赋值5、3、1。

(2)生态系统类型

使用的数据是“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数据中心”下载的“2018年中国土地利用遥感监测数据”中的内蒙部分。土地利用类型包括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居民地和未利用土地6个一级类型以及25个二级类型。

来源网址:http://www.resdc.cn/data.aspx?DATAID=264

使用【重分类】将森林、灌丛、草地分为一类,新值为50;将其余的类型分为另一类,新值为10。

(3)植被覆盖度

利用NDVI计算植被覆盖度。选用的数据是“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数据中心”下载的“中国年度植被指数(NDVI)空间分布数据集”

徐新良.中国年度植被指数(NDVI)空间分布数据集.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数据中心数据注册与出版系统(http://www.resdc.cn/DOI),2018.DOI:10.12078/2018060601

采用简植被覆盖度的简化计算方法:

VFC =(NDVI - NDVImin)/ ( NDVImax - NDVImin)

使用【栅格计算器】计算后,使用【重分类】,按照小于10%、10%-15%、大于15%分为三类,新值分别为100、300和500。

(4)大风天数
使用的数据是“国家气象科学数据中心”也就是中国气象数据网的“中国地面气候资料日值数据集(V3.0)”。本来想直接用“ 中国地面累年值年值数据集(1981-2010年)”,还省去自己统计的工作量,可是年值数据中提供的风速数据是“累年年最大风速≥17.0m/s日数”,根据指南(7月版)中对“大风日”的定义“某日出现瞬时风速达到或超过17.0m/s 为大风日”。这个瞬时风速的定义我不太了解,根据百度的结果:最大风速(maximum wind speed)是指给定时段内的10分钟平均风速的最大值;极大风速是指给定时段内的瞬时风速的最大值。
这边或许用“极大风速”来统计更好,那就只能用到麻烦的日值数据了。
将风速数据利用经纬度落到空间上。
添加一个整型字段“大风日”,先将字段值都取值为0。使用【按属性选择】将“极大风速>=170”的要素选中,将他们的“大风日”字段设为1。
使用【融合】工具融合要素,【融合字段】选择“区站号”和“年”,【统计字段】选择“大风日”,统计类型为“SUM”(求和)。
在新生成的要素新建一个整型字段“记录年”,取值为1。再次使用【融合】工具,进行一轮融合。融合字段选择“区站号”,统计字段选择“SUM_大风日”,依然是求和。
“SUM_SUM_大风日”代表各个气象站在这7年里出现大风日的总天数。新建一个双精度字段“年均大风天数”,计算:[SUM_SUM_大风日] /[SUM_记录年]。

使用插值将“年均大风天数”生成栅格图像,使用【重分类】按照小于20天、20-30天,不小于30天分为三类,分别赋新值为:1000、3000、5000。

(5)防风固沙功能重要性分级

根据2020年1月版指南中防风固沙功能重要性的文字描述,转述为评估矩阵。

使用【栅格计算器】相加,使用【重分类】按规则分类:

总觉得效果不咋地,但是“做都做了”不发出来,多可惜~~~~
好的,今天结束。下次想挑战下模型法。

END>

使用关键词搜索历史文章请点击【阅读原文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