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双评价学习笔记】生态—防风固沙功能重要性(2):挑战下模型法

数读菌 数读城事 2021-09-20

==更新好累,好想鸽哦

不开玩笑--我觉得双评价和我工作也没啥关系的样子,学着玩玩结果这玩意那么花精力,哎,好气哦==

所以,这个系列可以么~~?


==不过今天这篇文章还是要更新完的(怎么有一种嘴上说着不要身体却很诚实的感脚?)

咳咳,接上一篇文章。

话说上一篇写到哪来着--要不要回顾下?上一篇写了气候因子WF(平均风力因子Wf、空气密度p、重力加速度g、土壤湿度因子SW、雪盖因子SD)、土壤可蚀因子EF、土壤结皮因子SCF==瞧一瞧看一看啊,上一篇阅读量不够啊心酸啊!!!X3

【双评价学习笔记】生态—防风固沙功能重要性(1):挑战一下模型法 2020-04-08

今天的内容开始(终于开始了)

(5)地表糙度因子RS

地表糙度RS是地形所引起的地表粗糙程度对风蚀影响的反映,其表达式如下:

式中,kr为土垄糙度,以Smith-Carson方程计算,单位cm;Crr为随机糙度因子,单位cm,可取0;L为地势起伏参数;ΔH为距离L范围内的海拔高程差。
地表糙度因子的计算基于DEM数据。数据来源为“地理空间数据云”。首先要计算土垄糙度kr。为此,先要求出ΔH,即相对高程,可利用地形起伏度的计算方法,对于本次使用的90m精度的DEM数据来说,邻域选择4000m,地势起伏参数L取值参考下表。这里解释下我为什么要取4000米的邻域,因为下面那个参考文章里面说16平方千米内的地势起伏度==不过他做的是全国的,所以我这里也不太清楚,此外也没找到别的L参数的取值表,所以就先照着他的做了。

这里还有一个让人疑惑的点就是这个参数L是否就是计算相对高程的邻域范围,这边我表示算的一笔糊涂账

参考文献:

张路,肖燚,郑华,等.2010年中国生态系统服务空间数据集[J/OL].中国科学数据,2017. (2018-01-02). DOI: 10.11922/csdata.180.2017.0145.

利用【焦点统计】计算地势起伏度,其实就是相对高程。

参考表中的参数L的取值,计算土垄糙度Kr

随机糙度因子Crr直接取0,按照公式计算地表糙度因子RS

(6)植被覆盖因子Vc

植被覆盖因子Vc表示一定植被条件对风蚀的抑制程度,其表达式如下:

ai为不同植被类型的系数,按以下植被类型取值:林地0.1535,草地0.1151,灌丛0.0921,裸地0.0768,沙地0.0658,农田0.0438;c为植被覆盖度。

以上是指南中的公式与算法,但通过这个算法算得的植被覆盖因子肯定是大于1的,导致的结果就是,最后计算的防风固沙量SR是小于0的数,这也是一开始我无法理解的。其实通过防风固沙的公式可以发现,不管是潜在侵蚀量还是实际侵蚀量,所用的因子其实都是那几个,唯一有差别的就在于植被覆盖因子。植被覆盖因子是一个e底的指数函数,用于计算实际侵蚀量,因此在乘上这个因子后理论上应该比潜在侵蚀量小,也就是指数部分是小于0的。

参考了几篇文章:

张路,肖燚,郑华,等.2010年中国生态系统服务空间数据集[J/OL].中国科学数据,2017. (2018-01-02). DOI: 10.11922/csdata.180.2017.0145.

徐洁,肖玉,谢高地,王洋洋,江源,陈文辉.防风固沙型重点生态功能区防风固沙服务的评估与受益区识别.生态学报,2019,39(16) : 5857-5873.

分别是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科院地理所参与的研究,某种程度上具备一定参考价值。在张路老师的文章中,植被因子计算公式相同,但是“ai为不同植被类型的系数。分别为:林地−0.1535,草地−0.1151,灌丛−0.0921,裸地−0.0768,沙地−0.0658,农田−0.0438”,显然是负数,与指南不同;在徐洁老师的文章中,植被因子公式为:

式中采用的系数是固定系数,没有按照类型划分,但是可以看到也是一个负数因此,我有理由相信,6月版指南这边的植被覆盖因子的计算缺少一个负号。(也有可能是我理解错了

因此在计算中,我按照有负号的情况计算

首先利用NDVI计算植被覆盖度。选用的数据是“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数据中心”下载的“中国年度植被指数(NDVI)空间分布数据集”

徐新良.中国年度植被指数(NDVI)空间分布数据集.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数据中心数据注册与出版系统(http://www.resdc.cn/DOI),2018.DOI:10.12078/2018060601

植被类型的数据使用的是“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数据中心”下载的“2018年中国土地利用遥感监测数据”

网址:http://www.resdc.cn/data.aspx?DATAID=264

根据6月版指南(或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指南)的表述“按以下植被类型取值:林地0.1535,草地0.1151,灌丛0.0921,裸地0.0768,沙地0.0658,农田0.0438;c为植被覆盖度”(但是我后面计算的时候加了个负号

根据公式计算Vc之前有人说我==每次都一句根据公式带过--那不然呢,emmmm,掌握几个函数,POWER函数、EXP函数,指数运算难不倒你~

(7)计算防风固沙量SR

首先计算潜在风沙转移量Ql

再计算潜在风沙最大转移量Qlmax

计算潜在风蚀量Sl,z取50m/s:

计算实际风沙转移量Qp

再计算实际风沙最大转移量Qpmax

反正就是~使用【栅格计算器】根据公式计算~

BTW:要是公式太长输入弄得头昏,接拆解开来输入,也就多个步骤,可以理清步骤也不错~~

计算实际风蚀量Sp,z取50m/s:

计算:防风固沙量(SR)=潜在风蚀量(Sl)-实际风蚀量(Sp)

参考《生态红线划定指南》中的累积服务功能计算方法,运用栅格计算器,输入公式“Int([某一功能的栅格数据]/[某一功能栅格数据的最大值]×100)”,得到归一化后的生态系统服务值栅格图。按照50%、80%划分极重要区、重要区。

emmmmm,算完了,也不知道算错了几步==就这样吧,大家留言里面指正吧,认真脸,不会生气的(真的是表示微笑没别的意思~)

反正防风固沙的模型法写完了==下一篇看心情吧~


下次再见~

虽然不知道什么时候==

留个赞赏在看转发三连?

请不要说

下次一定


END>


如需转载文章、投稿或者合作

请直接在公众号后台联系

使用关键词搜索历史文章请点击【阅读原文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