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民生•字若星辰】豆:从食器到食物的神奇变身
点击“越民生”关注公众号获取最新信息
吕群芳,儿童文学作家,浙江省嵊州市爱德小学语文教师,“精灵之夜”少儿公益读书会联合发起人。全国总工会“阅读学习成才女职工”,浙江省师德先进个人,浙江省教育报刊社年度书香人物,《教师月刊》年度教师,《中国校园文学》签约作者,《语文报》《小学生时代》《小学生世界》专栏作者。作品获《少年文艺》2021年度佳作奖、第三届“小十月文学奖”等,主要著作有《字若星辰:孩子们喜欢的99堂汉字课》《与成语跳舞》《静听花开》。
周末,与朋友去野外游玩。秋阳正好,路旁的农家小院晒满了稻谷和番薯片,那薯片切得均匀,色泽又好,呈透明的琥珀色,很是诱人。旁边的木板上写着一行大字:“薯片一把一元。”正纳闷呢,主人家出来解释: “家里没秤,你们若是要买薯片,自己用手抓,抓一把,付一元钱。”于是,我们抓了五把,共付五元钱,倒也方便。
朋友笑着说:“今天认识了一个新的容量单位——把,也是意外的收获啊!”
我却以为这位老大爷颇有古风,因为古人做生意,的确常常用“把”来计数,一把的容量叫“溢”,抓两把就叫“掬”,通常也说“捧”,四“捧”的容量就为“豆”。这下,朋友更觉奇怪了:豆,不是食物吗?怎么成了容量单位?
其实,“豆”最初的意思是吃饭用的食器,看看甲骨文的
记得小时候村里人买豆腐,买米粉干,都是以碗为量具的。一碗黄豆可换两块豆腐,一碗米能换来一束米粉干。可见在生活中,由食器引申为量具是顺理成章的事,我想,正因为这样,“豆”成为了古时的容量单位。
那么,豆怎么又变成了食物呢?据说,古人最初称豆科植物为“菽”,而古时候“豆”与“菽”的读音相同,久而久之,豆就替代“菽”成了豆类的总称。也有学者认为是引申,因为大豆、豌豆的外形与古代食器的“豆”形状很相似,所以引申为豆科植物的“豆”。总之,“豆”就从食器摇身一变成为常见的食物。菽,却被人们遗忘了,它的身影只在古诗文中出现,如“四体苟不勤,安得丰菽粟。”“圃旱忧葵堇,农旱忧禾菽。”
推荐阅读:
17.越民生|2020.7—2020.12侯门山上的公益故事
26、越民生|2021.7.12.-2021.8.12“抗逆星”成长营
27.越民生|2021.1-2021.6 侯门山上的公益故事
51.【2022•我们的公益脚步】我爱老家乡村行,携手400多儿童一起走过……
52.【2022•我们的公益脚步】我们一起阅读过的24本书……
53.【2022•我们的公益脚步】在247个日子里,一起跟6部纪录片神游……
54.【2022•公益的脚步】阳光少年大声说@江东公园里共度的好时光……
55.【2022 公益的脚步】2022.7—2022.12与侯门山相约
57.《西征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