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地产的商业本质是银行!孙宏斌的经营逻辑:杠杆+息差

阿植 植观天下 2019-09-06



这是阿植的第 008 期分享


作者 l 阿植   

来源 l 植观天下(ID:IBanker_business)

转载请联系授权(微信ID:amy_mi001)



地产界最近火了两个企业,一个是孙宏斌的融创,一个是杨国强的碧桂园

说他们火是因为12年以前房地产企业做百强排行榜,他们都榜上无名。但17年榜单一公布,一个分列第三,一个分列第十。到了18年,碧桂园已经排到第二,仅次于恒大。融创更是以黑马之态杀入前五。

就在昨天碧桂园报出2017年报:

  • 总收入2269亿元,同比增长48.2%;

  • 毛利587.9亿元,同比增长82.4%;

  • 净利润为260.6亿元,同比增长126.3%。

收入增长50%,净利润翻倍,这个成绩单确实惊艳。

融创17年年报未出,但孙宏斌以“买买买”的姿态,却早已抢尽财经界的风头。以至于江湖上流传着“孙宏斌轮”的传说:

投资界新轮次:种子轮→天使轮→Pro-A→A轮→A+轮→B轮→C轮→BAT轮→Pro-IPO→IPO→孙宏斌轮……全剧终


为什么跑出来的是孙宏斌杨国强?


因为他们是最懂地产的人。

地产的本质是什么?地产的本质是银行!地产的本质是银行,地产的本质是银行!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地产和银行一样,经营取决于两个因素:杠杆和息差

房地产的杠杆是什么?房地产的杠杆就是它的资产负债率,它能动用银行借款的能力。

房地产的息差是什么?房地产的息差就是它的总资产回报率。地产企业相当于在银行批发资金,资金变成土地,再变成房子,再变成收入利润。这和银行放贷是同个道理。

地产行业一般的杠杆率(总资产/净资产)是5倍(相对应资产负债率80%)以内。

息差,取决于地产公司的经营水平。选址能力、融资能力、周转能力、品牌力越强,息差越大。地产行业的长期息差(总资产回报率)在3%左右,比较优秀例如万科的息差可以做到4%以上。


孙宏斌杨国强的经营模式,总结七个字,打足杠杆赚息差。

打足杠杆赚息差,如何理解这七个字?


孙宏斌的观点

这要从孙宏斌2016年11月23日一个内部讲话说起。

在这个讲话里,孙宏斌对宏观经济有一个基本判断。他认为国内的基本环境就是货币超发,流动性宽松,低利率,这在很长一段时间不会改变

与此相对应的经营决策就是,用尽全力借钱,借更多的钱,借更便宜的钱,借更长的钱!谁能借更多的钱、更便宜的钱、更长的钱,可以穿越周期的钱,就有很大的优势。如果有这个机会不去做,反而减杠杆那是不对的


做大杠杆的底气来自哪里?


孙宏斌的底气来自哪里?就一条——银行贷款利率是低估的。银行贷款利率是低估的,所以银行是在补贴借钱的人。

赚大钱靠的从来不是自有资金,而是借来的钱。


为什么这么讲?

下图是07年-16年扣除价格因素的GDP增速,简单平均9%每年。另一列是货币的供应量,简单平均16%每年。两者之差,就是物价涨幅。看前面两个数字,物价的实际涨幅应该在7%(16%-9%)左右。而银行一年期的贷款利率仅在4%-5%。

你想想,一边是无风险7%的价格涨幅,一边只有4%-5%的贷款利息,你哪怕买的是一个很普通的资产都可以无风险获得2%-3%的息差

如果你买的是土地呢?那涨幅更远在7%之上。因为土地是供给受限的资产(具体原因这里就不便展开分析),属于稀缺资产。经济学上一个东西卖高价从来不是因为它有用,而是因为它稀缺

融创中国2015年总资产是1100亿,2016年总资产已经是2900亿,翻了接近1.5倍。

碧桂园2015年总资产3600亿,16年是6000亿,17年已经达到惊人的1万亿。

你再想想作为融创和碧桂园的老板这么翻倍地去拿地,是很难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去盯哪一个项目能赚钱,他们敢于这么扩张,用的不就是同一个分析框架,赌的不就是同一个宏观大势吗?


地产业的分歧


如果我们把万科、保利、融创、碧桂园四个地产公司放在一起做比较那就更有意思。

科和保利属于经营很稳健的地产公司,我们看它们的杠杆率,从10年到15年一直保持在4-5倍之间。

碧桂园10-12年经营特别保守,总的杠杆率在3-4倍之间。13-15年稍微进取了一点,杠杆率提到了4-5倍之间。

融创是四个地产公司里面,最进取,也想得最清楚的企业,12年开始已经把杠杆率提到5-6倍之间。


这四个公司真正的分歧发生在2016年。四个企业做出了不同的战略选择。

1、万科比较稳健,看到15年地产形势不错,16年杠杆从原来的4.48提高到了5.13,首次将杠杆率提高到5倍以上

2、保利做出了截然相反的举动,杠杆从15年的4.15倍降低到了3.96倍,首次降到了4倍以下

3、融创保持了一贯的激进,把杠杆从15年的5.94倍提高到了8.27倍,这是一次惊人的涨幅。

4、最不同寻常的是碧桂园,这一年把杠杆从4.05倍一下子增加到7.24倍,骐骥一跃。17年碧桂园不但没有缩减杠杆还继续增大到8.97倍。

如果写地产行业的商业史,2016年我相信是一个任何人都不会忽略的年份。这一年老板们的选择,将改写他们在行业里面的座次。


总 结


地产,它的商业本质是银行。负债率就是它的杠杆,总资产收益率就是它的息差。17年之前地产赚大钱的模式是打足杠杆赚息差。

房地产的业态本身,提供了最大限度利用银行贷款赚息差的机会。融创孙宏斌碧桂园杨国强就是这一类,抓住赚取超发货币和稀缺资产息差机会的佼佼者。


后语:

如果说16年是地产业的风云际会,17年同样会被大书特书。这一年2月24日,一位61岁老人从山东匆匆赶往北京赴任。金融系统的人对他都不陌生,这一天他接任了银监会主席。金融业从此进入新时代。

在他任上,这一年的M2非但到不了13,连10都摸不到,最终的数据是8.5。这一切,对地产业又意味着什么?是旧时代的延续,还是新时代的开始?

文末是本人的小密圈,更多问题欢迎大家入圈一起探讨。


 End —


本文作者:阿植,十几年券业老兵,历任知名券商财富管理部总监,机构业务部负责人。移动互联网大潮的下海人,致力打造跨境金融社群,为中国企业和企业家参与全球化竞争贡献一份力。


—欢迎加入我的小密圈 


小密圈主要和相互认同且对投资有兴趣的朋友,聊投资机会,聊宏观政策,聊行业分析,聊企业管理。为保证质量和效率,设个小门槛1500元/年,自由选择,恕不退款。


延伸阅读


01  2018年你热血沸腾的牛市,却是监管层严防死守的那头灰犀牛

02  全球股市暴跌,鹤的隐忧以及90年前的那场贸易战

03  瑞士、开曼、卢森堡离岸避税?都out了,现在是“岸上避税”时代

04  中信资本旗下“伪冰岛”77亿参与哈药集团混改,实为“香港—开曼—毛里求斯”主体

05  综合税负3.8%!Facebook“双层爱尔兰—开曼群岛”架构避税避出新高度

06 整整20年!90岁李嘉诚家业传承路线设计:产业东退西进,公司世纪重组,继任与分业




另外,推荐一个跨境金融的专业公众号“Amy姐的跨境金融圈”,专供跨境专业干货。Amy姐,入于会计师事务所,兴于券商投行。拆过红筹,做过并购。现帮移民的朋友打理家族资产,做跨境投资。



阅读原文,更有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