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含青量"来了 | 论青年大院系的流量生意

肖一凉介 肖一凉介 2022-03-19

全文共4010字,食用时长自定~


最近,「对冲写作」这个词突然火了,与之相伴的还有「含青量」。

大家都知道咪蒙是不会死的,
但对于他们要怎么活过来没人能想到。
这不,
青年大院已经开始试水了。


前身为「今夜90后」的青年大院系,
因为这篇争议性爆文而被封:
于是,他改名换姓卷土重来。
而青年大院的再度翻红,
源于1月初的那篇刷屏爆款:
这篇推文扣住了澳洲大火的热点事件,诡谲地联想到了我国33年前的大兴安岭火灾。
其中,直接摘取了当年的救灾事实,对救援行动进行歌功颂德,引得人民感叹大国担当。
而人民日报、共青团中央也纷纷转发。
可谁都知道,当年那场大火:
人祸因素更大,死伤惨重」。
我们更多的是要以其为戒,停止歌颂。
隐匿了灾害背后的是非黑白,拿苦难中的拯救行动去讴歌救灾力量
这是媒体一直在规避的「灾难美学」,
可却成了青年大院的流量生意。
由于这篇爆文的主旋律基调,青年大院在滔天的骂名中依然屹立不倒。
或许青年大院系正愁如何再续“辉煌”,
时间点很快就到了这场新冠肺炎。
于是,
他们决定「全军出击」。
很快,就收获到了不俗的成绩:
仅在一月下旬,其多篇爆款文章阅读数就轻松打进榜单前20。
而至今为止,其旗下矩阵号爆文数量也是十分可观。
不过由于多次涉入「洗稿、抄袭、造假」等事件,
青年大院系公众号于2月28日,被微信进行「阶梯处罚」:
目前,「青年大院」及其矩阵号「野火青年」、「姨母来了」、「地球上所有的夜晚」均已无法在微信中被搜索到账号,但已关注用户仍可正常打开和阅读。
了解了这个活跃大号的前世今生,再来具体看看他们的流量生意

2月27日,自媒体人「卢诗翰」发表微博:

该博文称青年大院系的旗下文章为「新时代对冲写作」,揭开了「青系」流量经的运作方式。
据悉,青年大院背后公司为「北京浮光跃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该公司旗下矩阵号共有五个:
其中「青年大院」、「野火青年」、「姨母来了」以及「地球上所有夜晚」为活跃大号。


何谓「对冲写作」?

简言之,就是对于同一话题,同一公司下的不同矩阵号的文章观点互相对立,褒贬兼有,可谓一鱼多吃
例如关于「新冠肺炎蔓延到日韩」这一话题,青系矩阵号分别是这样说的:
青年大院」:

《武汉的悲剧,我在日本看了遍重播》(2020.2.20)

野火青年」:

《疫情中的日本,不全是你想象的那样》(2020.2.20

姨母来了」:

《韩国人,求你放过山东吧!》(2020.2.25

地球上所有夜晚」:

《不要出门!不要唱赞歌!不要忘记正在遭受的苦难!》(2020.2.25)


何谓「含青量」?

这个概念大家应该不陌生,在那个咪蒙大行其道的时候。
我们获取了一个新词:「含咪量」
如今,咪蒙“已死”。
青年大院活了。
概念移植过来,自然就得出了「含青量」一词。
笔者大致算了一下我的含青量,
大概是:1.30%(=间接告诉了你们我的好友数量)
看来我的人生还不算太失败 hhh。
含青量比含咪量麻烦的就是,人家是四个账号。
算起来还要多做个加法,真麻烦!


BUT


有一说一,

青系的运作方式也算是一种发明了吧,
谁也没想到在一个团队里可以诞生出性格迥异的孩子们。
毕竟,我们看过来我国的各个报业集团,家族里还是一直和谐的。
以「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为例,
旗下报系有「南方日报」、「南方周末」、「南方都市报」等。
报系虽多,但理念却相近,各个报刊之间互相转载也是常有之事。
但再看青年大院系,
旗下矩阵号互转文章铁定会被骂「人格分裂」吧。
我在想,
在这样的公司里,
各个主创团队会不会打起来。
可能我的想法是多余的,
因为他们的笔下的价值观不一,但心中的金钱观应该还是一致的。
其主编「易岚」说到:
我们作为一个内容公司,是对观点多元的包容」。
如果他们从不为了流量,
杜撰、抄袭、洗稿、煽情......
这句话我倒是很赞同。
毕竟青年大院系其实也算给现在的媒体转型提供了一种新的路径,
但这种路径就像金庸小说里的「九阴真经」,
心术不正之人练了就都会成为峨眉师太「周芷若」。

其实关于青年大院洗稿的实锤有很多,网络上搜索关键词就能看到。
我仅选取一个案例供大家食用:

桑桑姐VS青年大院

2月13日,自媒体作者「桑桑姐」发了一篇推文:
由于这篇文章角度新颖、文笔犀利,很快就成了爆款。
出于某些原因,文章依然没逃过被删的命运。
然而就在它被删的当天晚上,「地球上所有夜晚」也发了一篇推文:
随后,在2月15日日,桑桑姐发表推文指责90后团队:
推文里详细罗列了「地球上所有夜晚」的洗稿铁证,相信一个没有阅读障碍的人都能确定这是洗稿无疑了。
本来吧,今夜90后团队这样的事早已数见不鲜。
沉默不语可能要好一点,但偏偏人家就是不认:
2月18日,「地球上所有夜晚」发表推文痛骂桑桑姐:
这篇推文多处用到了「下贱」、「怨妇」、「不知廉耻」以及「不辨黑白」等词语,字里行间尽是低俗的痛骂。
当日上午,「桑桑姐」再次发文回应:
在文章里重申了「洗稿」和「小三」问题,并附上了律师取证的截图。
从有理有据的洗稿实锤到人身攻击,无论如何,理智和道德的风向标都不是在90后团队一侧。
不言而喻,今夜90后团队失范了,而且几乎丧失掉了自媒体的底线道德。

除了洗稿,再来谈谈青系广为诟病的割韭菜功力。

其实现在的自媒体人想要轻松地获取流量和关注,割韭菜绝对是个不费力又讨好的路子。
很显然,青系深谙此道。

爱国问题


青年大院:「当中国为世界阻挡病毒时,美国媒体在骂我们东亚病夫」(2020.2.26)

婚姻问题


青年大院:被禁足的第26天,中国妈妈已疯(2020.2.23)

民族问题

野火青年:「中国人不管多有钱,骨子里都是个农民」(2020.2.02)

动物问题


地球上所有夜晚:「温州永嘉打狗:从谣言到虐杀,为疫情陪葬的宠物」(2020.2.15)
以上截图皆取自青系矩阵号,其从「标题」到「语言表达」再到「评论区拥趸」,可见一斑。
而我并非是深扒了很多文章特意节选出来这些的,
几乎都是点进公众号随意翻的几篇,故附上了每一篇文的发表时间。
可能你会说,这些话题其实没啥大毛病吧。
不过我暂不论选题,给你们谈一谈他们的笔法问题:
先给大家介绍以下两种笔法:

春秋笔法:指孔子所创造的一种行文方法,目前多称文章用笔曲折而意含褒贬的写作手法。因孔子修《春秋》故得名。

龙门笔法:指的是司马迁的行文风格,主要表示行文比较夸张,或有失实。有后人指出《史记》有形容失实之语,因司马迁出生龙门,故称龙门笔法。

先不要急着惊讶,青系自媒体当然还没到可以跟孔子、司马迁相提并论的地步。
只是说这两种笔法的逻辑,他们借用了个皮毛。
为什么都在说青系是「咪蒙余孽」,除了其主编易岚曾在咪蒙团队任过职。
更大的原因是,他们的风格太像了。
青年大院在一篇爆款中写道:
看过视频的都知道,吴昕是跟嘉宾沟通过的,并且还说道「你不喜欢你就马上擦掉」。
图源:公众号:「你别生气」
到了青年大院这里,省去了「商量后妥协」这个步骤,就成了「全然」、「按住她」、「非要」等行为。
这算什么?歪曲事实?
其实不全是,作者完全可以对这句话给出合理的解释。
比如:
  • 因为嘉宾一开始的诉求的确不愿涂口红,直到最后这个诉求也没实现,所以「全然」。
  • 因为确实是在嘉宾不是第一主动的情况下,所以「非要」。
  • 因为嘉宾在被说服之后,吴昕扶住她给她涂口红这个行为时,嘉宾的心理还没有完全接受,所以「按住」也并无不妥。
但这显然就是「春秋笔法」+「龙门笔法」。
只选取了想表达的部分事实用上了暗含自己贬低态度的词语并进行了夸张化的描述
从而极具煽动性,
没有看过原视频或者不具备思考能力的读者,很容易就被带进他的情绪里。
类似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由于这些文章让我精神不适,便不再给你们搬例子了。
感兴趣的去网上搜一搜,有很多~

说完了选题和笔法,可能依然有人觉得无可厚非,无伤大雅。

但是,就算我们不从专业的角度来看。
也应该懂个词叫:「蛊惑人心」吧。
现代媒体发展至今也不算短了,我们在长期的实践以来形成了很多专业规范,即所谓的媒介专业主义。
19世纪的新闻史上发生了所谓的「黄色新闻大战」,新闻学子们都深知那个时代的媒体生态有多黑暗。
好的媒体人做的是深度调查报道,而不是煽起民粹主义的刺激性文章。
所以本世纪初的「南周」,以及这次疫情出圈的「财新」都广受好评。
我们学新闻价值,学新闻敏感,批判传媒失范,知道新传人有何可为、何不可为。
就是不想再让我们的传媒气候有一天变得乌烟瘴气,乱象频生。
多少这些乱象自媒体的拥趸,认为浑浑噩噩的时代需要有人仗义执言。
可这些自媒体何曾仗义过?
两千多年前孔老夫子大骂「乡愿,德之贼也」,
他们就是仲尼口中的乡愿啊,
巧言令色鲜矣仁!
19世纪的「黄色新闻大战」和20世纪的「掏粪运动」,都对社会问题起着发现和扩大作用。

但何者更可取,不言而喻。


前段时间,一句话在互联网上火了。

我愿用我毕生所学捍卫法律的尊严

或许有些人觉得这句话太过了,甚至有点作。
但我一点也不觉得。
尘世熙熙皆为利来,尘世攘攘皆为利往。
在现下这个资本逻辑构建的世界,
超越意识」淡化成了常态,而「嘲笑崇高」却成了主流。
周恩来年少那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直是口口相传的佳话。
可如今,怕是没几人敢说出这话。
为什么呢?
因为说出来,会被嘲笑。
前些日子刷到一个视频,内容大致为:
「一个将红领巾穿戴整齐的小学生,站在街边等红绿灯。他一手夹着书本,另一手提着水壶,目光坚定地平视前方。不苟言笑,神色镇定。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自律的少年。
却被群嘲「精神小伙」,
夹杂讽刺地笑他「他一定是个好学生」,「他一定不合群」。
所以,
他到底做错什么了呢?
仅仅因为他正经,因为他守规则?
这是不是有点过于荒诞了?
我们在后现代背景下的戏谑是否过头了?
我们当下社会的确正在经历一种精神危机,
信仰愈来愈趋于真空状况,世界也在加速物化。
犬儒化的时代,还会有多少个“周恩来”
我不知道,
所以当我看到那位男生的言论时,很是感动。
我们都是芸芸众生,没必要人人都有总理那样的崇高理想。
但我们都各自扮演着各自的社会角色,
我们也可以用我们毕生所学去捍卫我们心仪职业的尊严。
所以,我要说:
我坚决抵制丧失底线的无良自媒体,

我愿用我毕生所学捍卫传媒的尊严


—END—


往期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