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场展览,十个女人,不只是珠光好戏

集锦 Life and Arts集锦 2023-07-04


石材质地、创意工艺、品牌光环,所有无法被具体称量的价值凝聚一体,形成了高级珠宝无可替代的魅力。


当「不确定性」成为下一个全球经济周期的主旋律时,珍宝奇石进一步成为了「硬通货」,一件装饰享乐之物悄然地变成了一种避险投资产品。正因为如此,即使能源成本上涨和钻石宝石开采量下降导致了珠宝产品的普遍涨价,但这并不未真正影响到品牌忠实老客人与年轻一代新贵对高级珠宝的消费热情。尤其是后者,这群在名牌服饰和大牌包袋滋养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大体已经在这些物件上获得了足够的满足感。随着身体年龄和人生履历的增长,高级珠宝不仅是他们装扮自己的下一站,甚至是证明自身实力和品位的主战场。


如果上述的种种只是高级珠宝显性的「商品价值」,让高级珠宝得以「维持生命力」的则是它的「艺术价值」。


当博物馆愈发正视高级珠宝的艺术造诣,当国际拍卖行为其开辟专门的拍卖类目。除去具有购买力的收藏家,大众也愈发频繁地有近距离观赏珍宝奇石的机会。跨越国界,纵横周期,这也解释了为何珠宝展览正在成为品牌和受众一起参与品牌形象塑造的绝佳途径。


正在香港故宫博物馆展出的「百样玲珑 —— 卡地亚与女性」(Cartier & Women)特展可以视为三年疫情后,高级珠宝领域在文化价值输出层面上的回归高光。


四年前,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和卡地亚就已经开始携手筹备这场特展。最终,这场由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策划主办,卡地亚支持的展览成为了全球首个以女性在卡地亚发展史上的独特地位与影响力为主题的大型展览。


约300件源自「卡地亚典藏」(Cartier Collection)的展品,包含从 19 世纪至今的珠宝、钟表、珍贵器物、配饰及文献,在特定主题下被重新分门别类,赋予新颖的故事。展览以拿破仑的曾侄女,玛丽·波拿巴公主的那顶珍珠橄榄冠冕开启,最终以好莱坞女演员乌玛·瑟曼当年踏上奥斯卡红毯时的巨型鹦鹉胸针收场。














「百样玲珑 —— 卡地亚与女性」(Cartier & Women)特展由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策划主办,卡地亚支持,是全球首个以女性在卡地亚发展史上的独特地位与影响力为主题的大型展览。



光影交错,旧物睹人,一件又一件珠宝讲述着佩戴过它的那个女人的私人情愫,也显露出卡地亚与历代女性之间长期且密切的关系。最终,透过这一系列带着出其不意的创意灵感和高超娴熟的匠心工艺的作品,我们感受到的不仅仅只是卡地亚风格建立的历程,最重要的是,我们洞察到了从19世纪至今,女性群体的进步。


于女性而言,无言的珠宝 —— 作为一位友善而矜贵的朋友,在不动声色的陪伴间隙即可展露她的身份地位、个人品位及其所追求的精神文化。


当众人透过玻璃橱窗,甚至拿起放大镜开始叹为观止,开始研究其过往时,对于这件作品的拥有者来说,那股「爱不释手」的感觉只会更上一层楼。


在这场旨在探索女性与珠宝之间的密切关系与精彩故事的展览,我们以十位传奇女性为线索,通过与之对应的十件非凡展品,将卡地亚历史的金光画卷徐徐铺展开来,看看卡地亚是如何在点滴之间与当时和当代的杰出女性们互赠光彩。同时透过高级珠宝的视角,感受文化和艺术如何与时尚产业珠联璧合,最终熠熠生辉。


或许当你看完这些故事后,也会不禁好奇:拥有一件稀世珍宝,是种怎样的感觉?




贞·杜桑(Jeanne Toussaint,1887-1976)

卡地亚猎豹夹式胸针,1949

身穿真丝睡衣,

搭配鞑靼靴的贞·杜桑


硬挺的轮廓、鹰一样的倒钩鼻、齐耳卷发、下巴高高扬起。当卡地亚委任贞·杜桑担任卡地亚创意总监时,一个革命性的选择预示着这位女性即将带来的颠覆性创举。杜桑不仅仅是 20 世纪时尚领域的首批女性创意总监之一,同时也彻底革新了珠宝设计的当代价值。


杜桑出生在布鲁塞尔一个商人家庭,18岁她离家前往巴黎,正好赶上美好年代的末期。彼时,她在与各界文人雅士的交往中杜桑获得大量艺术熏陶,以至对其后来的审美产生颇大影响,在一些资料记载中,杜桑常身穿中国真丝睡衣搭配一双鞑靼靴,从她本人松弛的衣着风格中也可窥见她的珠宝设计理念:从生活本身出发。


二战结束后,摩肩接踵的理想主义者齐聚巴黎的沙龙与派对,人们兴致勃勃地谈论着生命与明天。与此同时,抛却战时的拮据、从简、斤斤计较以及难以言表的创伤,战后的女性无比向往一种能够表达个性、凸显创造力的装束,彼时迪奥的「新风貌」已在酝酿之中,而杜桑也这抓住了女人们的这点心理变化,她以猎豹等大型猫科动物为蓝本,将黄金与鲜艳宝石搭配,通过高超的镶嵌的方式与工艺将豹子特有的柔软肌肉与凶猛姿态淋漓尽致地呈现,用一双点石成金的妙手,打造出一派生机盎然的都市丛林。


杜桑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是她在1949年设计,后为温莎公爵夫人所收藏的美洲豹胸针:一头360度立体的银色小兽安静地盘踞于一颗152.35克拉的克什米尔磨圆切割蓝宝石之上,象征着勇气、力量与自豪。这枚胸针如同天启,为卡地亚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猎豹不仅成为卡地亚的标志性图案,杜桑风格更伴随猎豹神秘而迅猛的踪影从过去跨越至未来。 




温莎公爵夫人(Wallis Simpson,1896-1986)


温莎公爵夫人佩戴卡地亚项链现身舞会


卡地亚项链,1947


根据英国传统,爱德华八世与辛普森夫人的结合违反了英国的王室制度,当时的英国首相鲍德温曾以辞职向爱德华八世发难,在几乎千夫所指的情形下,爱德华八世依然决定放弃王位,将王位禅让予其弟乔治六世,并改称温莎公爵,而沃利斯也获得「温莎公爵夫人」的头衔。


1930年代后期,温莎公爵夫人迷恋上卡地亚。她曾与杜桑合作完成多件珠宝设计。与此同时,为了让心爱的妻子成为全世界最体面的名媛,温莎公爵一生都在为爱侣定制珠宝作品,他会亲自前往卡地亚伦敦旗舰店交将宝石交由工匠,完成独家定制的臻品。


1953年,温莎公爵夫妇出席凡尔赛橘园举办的舞会,温莎公爵夫人佩戴上这串丈夫赠送的由黄金镶嵌钻石、27颗紫水晶和绿松石结合制作而成的卡地亚项链,美轮美奂的程度让温莎公爵夫人立刻成为舞会上当之无愧的明星。


关于温莎公爵夫人的争议颇多,很多声音认为她既不够美,骨相也显得太过生硬,不理解温莎公爵夫人凭何「被爱」到如此地步,但完美的皮囊从来不是被爱的必要前提。




简·帕昆(Jeanne Paquin,1869-1936)




卡地亚双龙戏珠胸针,1920


简·帕昆在1925年设计过一条金色晚宴裙,上面出现了双龙纹饰


作为最早获得国际知名度的服装设计师之一,简·帕昆的成名早于香奈儿女士。在早期以男性主导的高级定制服装行列,帕昆的设计以独到的女性视角为出发点,开始尝试探索摆脱 S 型和 A 字型设计,她所设计的晚礼服采用 18 世纪的图案,配以华丽的皮草与雅致的蕾丝,再佐以帝政风格(Empire Style)的高腰线以强调视觉效果。


这枚胸针由帕昆在20世纪初获赠,东方神话中龙代表勇气和善良,但西方文化会将其描述为可怕的意象,但在这枚「双龙戏珠」胸针上,两条龙围绕着一颗珍珠玩耍,樗蒲纹经由设计师的精妙再创赋予灵气之美。相似的图样继续出现在帕昆晚年的服装设计中,两条相互缠绕的飞龙彼此戏耍,各自回首遥望,盘旋于金丝绸缎之上,活灵活现、器宇轩昂。







佛罗伦萨·布鲁门塔尔夫人(Florence Meyer Blumenthal ,1875–1930)


卡地亚埃及风格自鸣钟,1927




佛罗伦萨·布鲁门塔尔夫人是一位来自美国的慈善家。她创立的法美佛罗伦萨布卢门撒基金会从 1919 年开始向画家、雕塑家、作家和音乐家提供资助,30多年中,近 200 位艺术家获得支援。《华盛顿邮报》出版商凯瑟琳·格雷厄姆曾如此描述过她的这位姨妈:「拥有完美的身材,并且常从巴黎带回大量衣服回家。」


1927 年,这只来自埃及风格自鸣钟被卖给了布鲁门塔尔夫人,据大英博物馆朱迪·鲁多研究,该钟体形制参考埃及月亮神庙庙门的造型,庙门顶部张开翅膀的是真理与正义女神玛特,钟体四面嵌珍珠母贝,其中正面的珍珠母贝上雕刻有形似古埃及壁画的纹饰,底层一圈母贝四面及至臻均以莲花造型装饰,顶部和底座采用埃及经典材质青金石。


作为卡地亚典藏中的经典展品,这座神庙庙门形制的钟,如今已不再是链接人与神的宗教圣殿,同时也感召着艺术与技术、人与时间的和谐共鸣。





玛丽·波拿巴公主(Marie Bonaparte,1882-1962)

卡地亚冠冕,1907

纳粹德国时期,玛丽帮助弗洛伊德和其家人从维也纳逃到伦敦


即便是现在,要一个女人正面自己的欲望、公开自己的欲望、剖析自己的欲望,也是一件有点强人所难的事情,但玛丽·波拿巴在一百年前就做到了。
之于法国,她是波拿巴家族富可敌国的公主;之于弗洛伊德,是他最忠实的学生与救命的朋友;之于精神分析学史,更是一位难以被忽略的女性人物。
1907年,玛丽与比她年长13岁的希腊乔治王子结婚,这件卡地亚冠冕则为玛丽·波拿巴公主的陪嫁嫁妆,其上装饰的橄榄枝团是在向希腊夫家的文化致敬,寓意「和平与胜利」。据卡地亚档案记载,此冠冕原为一款发梳,既可佩戴于后脑,亦可用作梳头。
婚后的玛丽·波拿巴因自身难以获得性满足而开始从事性学研究,她一生的主要兴趣在于研究女性性高潮及精神分析上。作为公主虽有繁忙公务在身,但她仍能挤出一些时间为病人问诊看病。在她早期的论点中,玛丽认为决定女性性高潮的原因主要归咎于女性的心理活动,但后来她又推翻了这一理论,即便有误,她对于女性欲望的研究在当年仍隶属先锋,且从这一点上讲,玛丽是一位真正的革命先驱者。






黛西·法罗斯(Daisy Fellowes,1890-1962)

卡地亚印度风格项链,1936 年制作,1963 年改款

佩戴卡地亚项链的黛西·法罗斯


黛西·法罗斯和温莎公爵夫人是一对密友。相比温莎公爵夫人的硬朗气质,黛西的五官则更显圆润柔和。同样都是含着金汤匙出生,她的父亲是贵族德斯卡兹公爵,母亲是美国缝纫大亨伊萨克·辛格的女儿,明明可以通过「饰演」大家闺秀做主流社会价值观的大赢家,但她也和自己的闺蜜一样,不按常理出牌。


受成长环境影响,黛西在时尚潮流方面表现出过人的天分,她从年轻时就剪起贴耳短发,穿着最前卫的裙装,下午茶会上,别的伙伴都长裙曳地,只有她以豹纹睡衣亮相……


传奇时尚编辑黛安娜·佛里兰女士在她的著作《诱惑》中曾写道:「黛西有一种魔鬼般的氛围,她有一种该死的、另类的优雅!」时尚摄影师塞西尔·比顿也曾对这位朋友的品位啧啧称奇:「黛西喜欢让其他人看起来很蠢,别人精心打扮的时候,她会穿上简单的亚麻连衣裙,但搭配极其夸张的珠宝,有时候她就算穿着泳衣也会戴上成套的首饰。」


黛西的确喜欢定制各类珠宝,比如如卡地亚大名鼎鼎的「什锦水果」项链(又称印度风格项链),它将红宝石、蓝宝石和祖母绿三种贵重的宝石切磨成果子状的圆凸形,镶钻的珠宝鳞次栉比围绕珠宝有序排列,从而呈现出花果缤纷的景致,不少藏家都钟爱这个系列中的雕刻宝石,其独特工艺深受印度风格所启发,每一颗都栩栩如生。






葛洛丽亚·斯旺森(Gloria Swanson,1899-1983)


卡地亚铂金水晶手镯,1930



《日落大道》

中的葛洛丽亚·斯旺森


葛洛丽亚·斯旺森以其在无声电影中的生动表演技巧和美丽而闻名,虽然在有声片出现之后,她便很少拍片,但在好莱坞黄金年代之初,她仍是一位个性鲜明的女性,并对表演发表了许多敏感的见解:


「今天你总能听到很多关于明星离开片场、争吵、导演拍到一半不拍了之类的新闻,我从没碰到过。我这辈子从来没有拍到一半就放弃。」


「显然我没有自己的人格魅力,我会把环境和周围人的特点都吸收进来成为我自己,这可能是对我自身的侮辱,但结果是你无法模仿我。」


「如果我自身有人格魅力的话,也是被淹没的,因为角色才是最重要。」


1920年代中期,在斯旺森与电影公司的合约中,出现了一条特别的规定:出席公众场合必须穿着与佩戴最新的服饰与珠宝,尽管规定中要求她必须自费购买,这位当时好莱坞身价最高的女星却欣然接受,只因她对珠宝有着无限热爱,也是在1930年,葛洛丽亚·斯旺森于卡地亚购入这对水晶手镯。


1950年,由比利·怀德执导的电影《日落大道》邀请她出演一位过气电影女星,在戏中她又戴上那对铂金镶钻水晶手镯,凭借此剧,斯旺森再度迎来事业高峰,她不仅让这对水晶手镯成为珠宝史中炸裂有声的一环,也为电影史添上了光彩一笔。



芭芭拉·赫顿(Barbara Hutton,1912-1979)


卡地亚翡翠铂金项链,1934


佩戴卡地亚翡翠项链的芭芭拉·赫顿出现在派对之上


不同于温莎公爵夫人的三段婚姻,芭芭拉·赫顿曾结婚七次。她的外祖父是在1879年创立美国伍尔沃斯百货公司的连锁业巨头,高峰时期曾在全球各地开设逾两千多家分店,而芭芭拉继承了其过世母亲的庞大的家产,二十一岁便成为全球最富有的女性之一。


二十岁时,赫顿不顾家人反对,嫁于格鲁吉亚王子阿力克斯·米德瓦尼,开始了她的第一段婚姻。婚礼当天,她所收到的结婚礼物中便有父亲特意为她在卡地亚定制的翡翠项链(1933年)。芭芭拉一直将之悉心珍藏,并选择在二十一岁的生日派对上首次配戴公开展示。


这条翡翠珠项链被誉为拍卖史上最昂贵的翡翠首饰,由27颗天然翡翠珠子组成,长度约53厘米,鲜红的宝石链扣与翠绿的珠子形成强烈对比,每颗珠子的大小、颜色均匀相近,整体看上去轻盈通透,捧在手心又能感受到格外的分量,灯光下发散着清凉幽静的冷辉。

 

20世纪之初的西方国家,懂得鉴赏翡翠的人寥寥无几,不少收藏家将翡翠定性为一种来自东方的纪念品,但赫顿却特别喜欢这样两颗绿色石头在碰撞时发出的清脆声响,后受装饰艺术风的影响,一些高级珠宝品牌如卡地亚开始在设计中加入翡翠元素,以此表现时代的创新与奢华,而这个故事则再一次印证了芭芭拉·赫顿引领时尚的非凡品位。




在格蕾丝·凯利息影前的最后一部作品《上流社会》中,她再度佩戴这枚订婚钻戒出现在镜头里




格蕾丝·凯利(Grace  Kelly,1929-1982)


卡地亚订婚戒指,1956


有关格蕾丝·凯利的传说已经不胜枚举。


因其叔叔是著名剧作家,幼年的凯利就开始登台表演。22 岁时通过大银幕走向舞台的中央,作为鬼才导演希区柯克最爱的女演员,二人曾合作过三部经典电影,并在25岁获得奥斯卡最佳女主角。也是在获奖同年,格蕾丝与摩纳哥王子相会。王子对这位年轻美丽的好莱坞巨星一见钟情,随即展开猛烈追求,两人的爱情故事就此开始。


1956年1月,王子选择以卡地亚的戒指来表明自己要和格蕾丝携手余生的决心。这位绅士共选了两枚卡地亚的戒指,一枚是红宝石钻石戒指,另一枚便是这枚经典的祖母绿式切割,重达10.47克拉的卡地亚钻戒。


在钻石挑选方面,卡地亚自有一条十分严谨的准则,主要考虑美感、质量、光泽及和谐比例等因素,而毫无疑问,这是一枚无法被忽略的戒指。格蕾丝非常喜欢这枚钻戒,并在她的最后一部电影《上流社会》中再度佩戴它出镜。后来,她曾表示希望继续自己的演艺生涯,但皇室负责人阻止了她这样做。


不过,即便如此,在格蕾丝·凯利的爱情故事中,并没有那些政治联姻里常见的所谓貌合神离的丈夫、讳莫如深的情人、一地鸡毛的秘辛。多年后,格蕾丝因一场突来的车祸去世,雷尼尔三世并未再娶。




演员、作家林青霞

卡地亚花环冠冕,1919

林青霞现身「百样玲珑 —— 卡地亚与女性」开幕展


在此次展览的最后一部分「非凡女性:璀璨新传奇」聚焦卡地亚珠宝与现代女性之间的密切关系,展品来自多位重要女性的珍藏,其中包括著名演员、作家林青霞。


林青霞1970年代因琼瑶编写的《窗外》出道,之后一直拍摄爱情文艺片,并开始广受欢迎,随后她凭借由三毛编剧的《滚滚红尘》夺得第27届金马奖影后,两年后又凭借「东方不败」一角打破固有形象,成功转型打女。


在事业巅峰嫁给香港商人邢李㷧后,逐步息影隐退后,这位魅力女星由演员转型至作家。除了在杂志报刊上发表文章,随后还曾出版了四部散文集。在书中,她也道出,虽饰演过众多角色,但最难演的还是自己。巧合的是,在自己人生的多个重大场合和时刻,她都刚好佩戴着卡地亚的首饰,结婚时配戴的珍珠项链,60岁生日宴会上戴的一顶1919年花环冠冕。如今,这顶冠冕被出借给了本次展览。她希望可以把这份优雅、品味和气质继续传承下去,历久弥新。




盛时翡翠,战时黄金,天方夜谭,稀世珍奇。

 

过去,男人用珠宝去取悦女人;后来,女人买珠宝去证明自己;现在,珠宝比女人更懂女人。

 

真情难量,抑或黄粱一梦,这些珠宝最终因女人的佩戴而活色生香,这些独特的女性也因着了艳光之墨,让她们渐渐褪色的故事在历史的章节里,依然发散着清凉的光泽。

 

传奇仍在继续。




撰文:王悬、戚茂盛

编辑:戚茂盛

排版:张思雨、魏振伦


珠宝静物图:承蒙卡地亚提供

其余图片:来自网络




栩栩华生集团旗下文化艺术刊物

《纽约时报》艺术中文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