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文化俱乐部以快闪的形式突然上演
身为Prada Mode文化俱乐部第九站东京场的策划人,建筑师妹岛和世(Kazuyo Sejima,以下简称妹岛),更换了六套风格相似,却细节各异的装束,从开幕仪式活跃到尾场表演。
在丰富的论坛、表演和互动体验项目中,观察一位年过六旬的女性充满仪式感地根据场景更换着出场服饰,意外且有趣。这很Prada。
“Prada Mode很有意思,每一次的特色都取决于举办城市、当地文化和参加的人。”现场提问环节,作为Prada的长期合作伙伴,妹岛如此回答。在此之前,妹岛与另外两位女性建筑师一起受邀围绕着品牌最经典的尼龙面料展开过一次合作。她当时创作了一款可以被拆卸的装饰性包袋,彩色色块和图形构成的包体形成了欢快的空间结构。
如果说,建筑师参与时尚单品设计是Prada的主动邀约,那么这次Prada Mode更像是Prada闯入到妹岛的空间叙事之中。因此这场“东京发生”自然也指向了Prada与妹岛合作的连续性,而非单次的偶然碰撞。
正如她在记者会上提到的那句话,“A bag is not just A bag”,一座博物馆也不应该仅仅只是一座博物馆。
如果“A bag is not just A bag”,那么,一座博物馆也不应该仅仅只是一座博物馆。
活动所在地是东京都庭园美术馆(Tokyo Metropolitan Teien Art Museum),这是该美术馆第一次与奢侈品牌合作。从2022年6月起,妹岛正式出任美术馆馆长。她认为将建筑和花园连接起来是一个很好的创意,因为它们完全可以作为一个连续的空间被使用,虽然不同的建筑、不同的花园被赋予了不同的使命和功能,却也“建立”在同一个主题之下。这种模式多少有点类似于威尼斯双年展这样的大型艺术博览会。
而这里所指的“建立”既有真实的新建,亦有改造,还有对既有现状的维持。
东京都庭园美术馆前院的欧式庭园内,一座木质弧面建筑构成了Prada Mode第九站的主临时场馆
欧式庭院内,沿袭了主临时场馆木质风格的宾客休息场地和餐饮空间
妹岛的事业合伙人西泽立卫(Ryue Nishizawa,他俩共同创建SANAA建筑事务所)打造的主临时场馆坐落于欧式庭园,呈木质弧面设计,区别于妹岛&西泽为人熟知的对于玻璃材质的运用,这个主临时场馆,材料选择与自然更为契合的木质材料,圆弧型的造型,如同庭院之中的穹顶,视觉上,既建立了与未来世界无形穹顶的关联,又回溯日式庭院的静谧与禅意,完成了一种带有永恒感的平衡。这种气质上的平和,恰恰延续了妹岛和西泽作品中一脉相承的明净与空旷、含蓄与朦胧,看似纤细实则有力。
上图:在中式庭园内,一座保留了多年的日式茶室
下图:身着和服的日本茶艺人
仅隔一条步行道的中式庭园则维持着东方苑艺式景象,一座日式茶室隐匿在成片的绿荫中。受邀宾客可以感受日本茶道中的仪式性和庄严感。而最意外的惊喜则是摄影师、艺术家杉本博司的出现,他与在座宾客分享了茶室内艺术作品的来龙去脉,还有由他制作的茶具器皿背后的小故事。
由门房改建而成的展览空间
同时,妹岛还改造了美术馆的门房,这个大小不过十平方米的空间以前是守门人的工作起居空间,如今被打造成了一个迷你展览空间。作为美术馆的入口,它在实体空间和展品内容上也发挥到了“门面”的功效,比如妹岛特意把摄影师Takashi Homma的一幅作品作为“迎客之作”,观众得以俯瞰整个美术馆的全貌。
在内容策划上,妹岛和世将“在地性”置于首位,虽然这位建筑大师并不认同自己是一位“策展人”。对于Prada Mode文化俱乐部的内容搭建,她希望呈现一种更为开放的叙事结构。
因此在这座被临时改造的特别空间内,嘉宾在此探索不同形式的艺术,游览美术馆并品鉴特定场域的艺术品,由她策划的相关活动也是环绕着美术馆的开阔庭园而展开。对于建筑师、美术馆馆长多重身份的妹岛而言,这也是一个新议题,如何在美术馆的既定空间中,提供不同的场域,以及为观者不同的思维模式找到落点。
回到木质穹顶之下,所有的对话都是在一个向内凝聚的场域之中娓娓道来。场域完成了一种体感的诉说,那么文化事件本身则指向大脑神经的高速碰撞。
上图:首场论坛“景观建筑”(Landscape Architecture)
下图:妹岛和世亦参与了论坛“犬岛共生:生活之岛”(Inujima Symbiosis: Living Island)
系列讲座以西泽龙月与石上纯也就“景观建筑”(Landscape Architecture)展开的对谈为开端。21世纪是聚焦环境的时代。景观由建筑、家具、花园、历史和环境等各种元素构成。两位艺术家以“景观”为关键词,探讨二人的近期作品,特别是发生在中国的建筑项目。
杉本博司与Sen Sooku则就“艺术与美学”(Art and Aesthetic)展开对谈,探讨西方艺术与日本文化情怀的不同,并触及日本独特的“本歌取”(honka-tori)和歌创作技艺。
策展人长谷川祐子也与妹岛就“犬岛共生:生活之岛”(Inujima Symbiosis: Living Island)探讨了日本“共生美学”,即艺术与环境的融合及人与人之间的互动。
涩谷庆一郎与朝吹真理子围绕 “城市与音乐”(City and Music)展开对谈。“声音构造建筑”的概念早已被提出,但阻碍它实现的困难是什么?要思考这个问题,则必须探究时间和空间的概念,以及潜在的方法。
从建筑到艺术美学,从共生到音乐,在这四场对谈中,妹岛不仅仅只是一位谈论者,更完成了一种文化议题中的空间搭建。
由敷地香织策划的手工坊,以“制作帽子”为核心创意,邀请父母和儿童共同参与。通过将布料和丝带碎片系于防滑地毯,布料在栅格之中的编制,与主临时场地的木质弧顶形成了某种视觉上的互文,将行动力灌注至一场从无到有的构建之中,创造出一片花园,再归于自然。
同时,涩谷庆一郎和Android Alter奉上表演“安卓机器人花园”(Garden of Android)。这场机器人歌剧包含涩谷庆一郎的音乐表演:他与石黑浩设计的机器人ALTER4一同弹奏钢琴,随着表演歌唱,呈现和谐的动作。机器人与人类一同,在音乐的共奏中,将Prada Mode文化俱乐部的发生指向了未来,也体现着妹岛希望自然与人工能够相互结合的目标。
流派各异的音乐创作在花园的不同区域间交替流淌。的确也有人询问过妹岛有关音乐的想法,她有点害羞地承认,“我真的不太擅长音乐,但我想把整个地区联系起来。”
两天活动期间,形式多样的音乐演出
建筑、艺术、设计与音乐,因为活跃的人群,共同点缀了一个庞大却也散落的空间。妹岛认为Prada Mode给了她一个“玩耍”的机会,借助她的方式,带领参与者和参观者一起去思考,21世纪的博物馆应该是什么样子。它不再只是收藏历史的宝库,而是一个讨论、辩论和交流的舞台。
妹岛认为Prada Mode给了她一个“玩耍”的机会,借助她的方式,带领参与者和参观者一起去思考,21世纪的博物馆应该是什么样子。它不再只是收藏历史的宝库,而是一个讨论、辩论和交流的舞台。
从Prada基金会米兰会址与威尼斯会址,到百年宅邸Prada上海荣宅,以及Prada的文化项目中,建筑始终承载着品牌的精神内核。空间给予的体量,时代自带的厚重,让观者在进入这片“领地”的瞬间便能意识到Prada的文化属性始终是一个“综合体”:于时尚根基之上,建筑、艺术、文学和设计缺一不可。
即便离开这三处艺术场域,这种“综合体”的概念和形式也延续到了品牌的数家旗舰店,从米兰到洛杉矶,从纽约到东京。即便这些场域自带强劲的商业属性,但建筑本身也为品牌增添了文化魅力。
无论是一场时装秀,或是一场纯粹的艺术展览,甚至是一个普通的商业交易行为,活动自身的“构建性”在原始建筑中经历了若干次的重置,它们反复地提醒我们,Prada在艺术、文化、消费领域的固定阵地上有着的不同形态。
这种形态也催生了Prada Mode,它如一条流动的点阵,更轻盈,更自在。仅此一场,限定48小时,流动的文化俱乐部会突然地“闯入”一座陌生城市的特定场域。
兴起于17世纪的俱乐部文化在1920年代达到了令人着迷的巅峰期,Woody Allen镜头下的《午夜巴黎》是最妙的赞歌。一群有着相同品位、爱好和审美情趣的人,以某种看似松散,却有着组织凝聚力的方式实现了一场头脑和精神的相聚。
基于俱乐部文化,Prada Mode将文化与空间的碰撞进一步打开,不再受限于既定的地标建筑本身,而是在世界范围内展开一场文化漫游,更具流动性的场地,更复合丰富的内容体验。这个始于2018年的文化项目以一种流动的姿态进一步赋予了Prada自身和项目所在城市的新活力。
若干年前,Miuccia Prada在接受《纽约时报》的采访时提到过,她的兴趣经常让她思考时尚之外的项目,Prada Mode就是其中之一,它提供了一个熟悉的场所,将艺术体验扩展到社交场所,一个欢迎人们自由思考和放开讨论的地方,同时不要忘记玩得开心。
撰文:戚茂盛、朱凡
编辑:戚茂盛
排版:Jacob
图片:承蒙Prada提供
栩栩华生集团旗下文化艺术刊物
《纽约时报》艺术中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