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天逸 、李启迪|王则珊终身体育思想要点阐析、价值审视与立论反思
点击上方蓝字
关注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是北大中文核心期刊、南京大学CSSCI来源期刊、科技部“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人文社会科学)”、中国社科院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武汉大学RCCSE权威期刊,是集教学、科研、训练等为一体的体育综合性中文学术期刊。
王则珊终身体育思想要点阐析、价值审视与立论反思
邵天逸 1 李启迪 2
(1. 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浙江 金华 321004;2. 浙江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浙江 金华 321004 )
作者简介
邵天逸
邵天逸,清华大学博士,浙江师范大学在站博士后,主要从事体育思想与学校体育理论研究。近年来以主要成员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中国近现代体育教育家学校体育观及其对学校体育发展的影响研究》研究,以独立或第一作者身份在体育类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2篇。
李启迪
李启迪,1979年生,浙江余姚人,现为浙江师范大学“双龙学者”特聘教授、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副院长、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近十年来,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其中重点项目1项),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一等资助、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一般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民政部课题等省部级课题各1项;获民政部一等奖、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与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奖二等奖各1项;4项决策咨询成果获得国家体育总局成果采纳;部分资政调研报告被中央人民政府官网、人民日报、新华社、国家体育总局官网等媒体报道。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终身体育思想主要提倡者王则珊及其学术思想。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读秀学术搜索、超星发现系统等电子数据库及购买相关纸质材料,共获得王则珊独立撰写、主编或参编的著作8部,王则珊本人及其研究团队撰写的学术论文20余篇,他人回忆文献3篇。1.2.2 文本分析法本研究涉及的王则珊终身体育思想文本解析,主要基于对原始资料的反复研读与要点领会,并结合对体育家生活环境、学术交往及实践经历的全面考察,进而精准提炼与揭示文本背后的理想追求、思维方式与内在逻辑。1.2.3 逻辑分析法立足于对我国学校体育发展历史与现实境况充分把握,从逻辑学视角切入,综合分析与思考王则珊终身体育思想的立论基础、学理依据、实施策略等,旨在阐明与厘清相关认识局限,从而为学校体育更好贯彻终身体育理念提供思维参照。2 王则珊终身体育思想的历史生成
2.1 发端于教育改革的特定背景
终身体育思想的演进历程显示,终身体育概念的出现与传播先于王则珊对终身体育的专题研究。从历史学角度分析,此种现象的形成,既有终身体育概念从国外自然流入的客观原因,也有我国学界主动接纳与吸收外来思想的主观要求。国际史上的终身体育由“终身教育”(Lifelong Education)概念衍生而来,以1978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上通过的《国际体育运动宪章》(International Charter of Physical Education, Physical Activity and Sport)中第二条“体育运动是全面教育体制内一种必要的终身教育因素”为权威定义[4]。落实到不同国家,结合各国自身需要,终身体育理念有其不同理论与实践表现:如日本学界明确提出“生涯体育”说法,并以此指导学校体育目标制定[5];英、美、德三国主要在(大众体育)政策与实践层面融入了终身锻炼的理念[6];韩国方面则致力于将终身锻炼精神注入国家法律加以贯彻[7],以上各国的终身体育研究与举措均为中国学界接触终身体育奠定了基础。“终身体育”在我国出现的时间大概为1980年,熊斗寅、陈详达、林建英等率先在其论述中提及提倡终身体育的现实必要,并显示出受国外教育理念影响的痕迹。之后几年终身体育说法仅散见于各类研究中,并未体现明确来源与指向。直至1985 年,“终身体育”一词在体育教学改革语境下的使用量显著提升:如杜伟建议体育教学要从终身体育的观点出发,注重对学生“三自”能力的培养[8];包昌明预言未来的体育将趋向终身体育[9];乔文彬也主张体育教育应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10]。进一步阅读上述文章的基本观点发现,体育教学改革的动力源自教育改革,在邓小平提出“三个面向”重要指示的背景下,学者们开始思考体育的未来发展之途,并视终身体育为推行现代教育的必由之路。1986年,这一趋势得到进一步强化,更多学者参与到学校体育改革与终身体育关系的讨论中,指出终身体育将日益成为体育教学的指导原则、根本任务或学校体育的主要工作。此外,还有众多学者从高校体育视角出发,认为终身体育将是未来高校体育改革的方向。总之,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教育改革大背景下,体育界开始思考我国学校体育未来发展走向,恰逢终身体育在我国已有初步引介,因其理念具有普适性与共通性,很快被纳入我国学校体育理论研究论域中。2.2 脱胎于终身教育的理论框架
然而,前述学者提及的各类终身体育说法只是相关论述的只言片语,其本身具有的理论价值与实践影响较为有限,但却拉开了终身体育专题研究的序幕。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体育界提倡终身体育呼声加大,终身体育也逐渐成为独立的研究主题,其中尤以王则珊的《对终身体育的探讨》最具代表性与影响力,他在此文中首次从终身教育的视角阐析终身体育,并对终身体育作了较为系统地研究。此文开篇,王则珊便提出了终身体育的定义:一个人终身进行体育锻炼和接受体育教育,并强调终身体育是受近几十年来终身教育发展的影响和随着体育运动的发展而提出的[11]。正如王则珊所言,终身体育是在终身教育思想及其理论的影响下形成,两者既有共性也有差异,探讨其共同点与差异性对于深入研究终身体育形成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学理而论,终身体育与终身教育的共通之处主要在于“终身化”的价值指向,从终身教育的生成语境分析,教育的“终身化”意蕴源于朗格朗对其所处时代社会发展及教育形势的深思,在《终身教育导论》中,朗格朗指出现代人正面临包括人口、科技、政治、信息、思想、生活方式等多重挑战,这些挑战使得人凭借固定知识与技能就能度过一生的观念正在解体,此时教育的任务变得重大且复杂,不再使人成为知识的宝库,而是为了人的发展与自我实现。为适应急剧变化的社会环境,教育的现实责任理应重新定义,不再仅仅面向学校,而是指人的一生[12]。“终身”一词正是新教育的理念浓缩,旨在提醒身处瞬息万变生存环境的人类应当通过不断地自我学习以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问题,朗格朗为“终身”一词所赋予的意义,自然也构成了终身体育的逻辑起点。然而,由于终身教育与终身体育的指涉对象属性不同,使得两者在内涵、目标与依据上表现出显著差异:1)从内容维度上看,终身体育包含“进行体育锻炼”与“接受体育教育”2个层面,相较终身教育更为宽泛,也更具实践指向性;2)从目标追求上看,终身体育具有保持健康、增强体质、丰富体育生活内容、提高生活质量与体育教养水平,相较终身教育其人文价值更为多元;3)从理论基础上看,区别于终身教育的抽象人性论,终身体育主要建构在社会学、自然科学、心理学与美学等基础之上,尤其是自然科学基础中的人体生长、发育与衰退的生理特征,为终身体育赋予了存在意义。以此论之,终身体育可谓是终身教育的分化与扩展。2.3 成型于终身体育的纵深推进
王则珊对终身体育的初步探讨不仅开启了相关研究进程,也为其后续的系统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世纪90年代以来,王则珊陆续出版了其主持编写的《群众体育学》《终身体育——现代人生活方式的一种追求》与《学校体育理论与研究》,同时发表了《试论体育兴趣、爱好与习惯》《终身体育研究》《体育锻炼模式研究》《对学生体育健身方案的研究》论文,其对终身体育相关概念、议题的系统化论述,不断深化终身体育思想的学理研究,上述论著体现出王则珊不仅是终身体育的早期倡导者,更是我国终身体育学理研究的集大成者。其中,《终身体育——现代人生活方式的一种追求》一书有着极为重要的历史价值,此著于1994年底正式出版,作者在书中对终身体育核心问题进行了全面考察与系统整理。在这部著作中,王则珊团队不仅完善了早期论文中涉及的终身体育概念、内涵、理论基础等内容,还增加了原则、内容、方法、组织管理体系等新部分,尤其是内容与方法的增设,使终身体育具备了可操作特性,从而避免陷入抽象化境地。在著作后半段,进一步明确了终身体育的社会意义。论者指出终身体育标志着社会发展与进步,终身体育是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为满足社会需求而形成的体育现象,终身体育的发展将有利于中华民族体质提升和全民体育活动广泛开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持[13]23。按此理解,终身体育不仅是教育系统中的一环,更是现代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总体而言,作为国内首部终身体育著作,该书的出版也意味着终身体育思想在结构上已基本趋于完整。进入21世纪,随着终身体育理论框架的完善及其基本理念的确立,王则珊的研究课题也由纯学理问题转为与终身体育关涉的实践议题,并于2002年正式提出别具一格的终身体育思想实践思路——实施体育健身方案。3 王则珊终身体育思想的核心追求
3.1 倡导体育锻炼行为的终身化
体育锻炼终身化是王则珊终身体育思想的核心表达,它随终身体育概念的提出而生成,并在终身体育理论与实践探索过程中不断发展与巩固。从立论依据考察,锻炼终身化理念的生成,有着现代社会发展状况、人体发展规律及体育锻炼效用多重背景依托[11]:现代社会的趋势在于科技化与自动化程度不断加强,自动化生产体系对于脑力要求远高于体力,由此将造成静态作业方式的常态化,长此以往容易破坏身体与精神的平衡态,进而威胁人的健康;从人体发展规律来看,人类身体始终遵循自然生长发育、衰退与消亡的规律,尤其是中年之后身体机能逐渐下滑,难以逆转。在这一前提下,出于健康生活、学习与工作的需要,各个年龄段的人都有保持良好身体状况的意愿。体育锻炼可以促进人体新陈代谢,使人体和谐发展,达到健身美的目的,因而体育是保持身体活力的最佳选择;从体育锻炼的作用机制来看,锻炼的效果需要日积月累的沉淀,一朝一夕的锻炼将会导致以往锻炼的成果逐渐丧失,最终无法收获理想效果,因此终身锻炼有其必要性。有关体育锻炼终身化的含义,王则珊认为可以从2个层面来理解:1)个体从生命开始至结束的一生中都学习与参加身体锻炼活动,使体育真正成为人一生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2)在终身体育的指导下,以体育体系化、整体化为目标,为人们在不同时期、不同生活领域中提供参加体育活动机会的实践过程[13]15。上述认识提示,终身体育的目标具备多重指向,既取决于个人体育价值观及行为方式,也与社会体育环境及体育社会化程度密切相关。按王则珊的理解,终身体育注重研究与解决问题的角度是个人不同时期(一生中的不同年龄阶段)、不同生活领域中个人(职业、性别、生活环境及不同健康层次等)的特点及体育的内容、形式与条件[14]。以尊重个性为价值立场,终身体育课题研究不仅要有广泛指导性,而且还必须具备较强的实用性与针对性,为了更好实现上述目标,王则珊结合对各年龄段人群工作性质、活动环境及身体特性的分析,提出了以下几点要求及注意问题:1)应充分发挥学校体育的基础作用;2)应研究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轻体力劳动与重体力劳动、各种姿势的劳动及三班制与不同环境下工作等不同对象开展体育活动的特点与要求,使体育活动的开展能适应各行各业人们的需要;3)应分析中、壮年人的各种生活类型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推动他们体育活动的开展;4)老年人体育须考虑身体状况,选择强度适宜、能够长期坚持、具有全面锻炼效果的锻炼内容与方法[11]。3.2 主张学校体育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主张学校体育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是王则珊终身体育思想的另一要点,此命题最早在1986年召开的全国学校体育论文报告会上提出,之后又多次出现在王则珊撰写的系列论文中,构成了其对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关系的基本认知。从论述过程来看,学校体育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的观点首先建立于王则珊对学校体育广延性与终身性特质的认可,他认为学校体育是国民体育的基础,是发展我国社会主义体育的战略重点,学校体育应该而且也有可能通过体育课内外相结合的办法奠定学生终身体育基础[15]。那么学校体育如何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王则珊总结了物质基础、心理基础与认知基础3个方面:物质基础即打好身体基础,此为学校体育本职工作,依据在于少年时期为身体发展的黄金时期,此时的锻炼效果相较往后阶段事半功倍,且一旦错过就不可重来;心理基础即培养兴趣爱好,青少年儿童活泼好动,此时是培养兴趣的利好时期,有利于引导学生养成锻炼习惯;认知基础指学生掌握基本知识方法,其与“三基”教学要求相契合,属于方法论支持,旨在为学生毕业后自主锻炼提供必要的知识手段[15]。本质而论,学校体育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的观点实则是终身体育对学校体育提出的新课题,作为构成全面教育组成部分的学校体育,其对象往往局限于在校学生,学校体育任务的立足点也长期局限于在校学习期间。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的体育内容体系虽然有一定的连续性,然而多数情况下,体育锻炼行为在学业结束后难以持续。鉴于学校毕业生普遍缺乏自觉、自愿从事体育活动的意愿,终身体育对学校体育工作提出了“关注终身”的长远要求,有了这一总方向,体育教学指导就不能仅局限于学校阶段的短期效益,而应从培养学生意识、习惯与能力出发,处理不同类型体育课的目标关系与任务安排,从而最大程度地开发、培养学生体育能力[16]。随着新要求的提出,人们对体育教育的认知逐渐突破了学校本身,并对学校体育的价值与功能进行了重新评估。需要补充的是,学校体育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不仅是理论假设,也有一定的现实依据,如陈恩堂(王则珊学生)曾以小学与初中体育经历对形成终身体育者的影响为研究课题,对于准终身体育者与非准终身体育者的学习阶段经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小学与初中阶段对参加体育活动感兴趣、对运动技术及体育理论较好掌握、并在参加体育活动时常有快乐情感体验的人,相较于缺少这些体育经历的人,今后更有可能成为终身体育者[17]。另外,王则珊团队曾对132名长寿者进行面访调查,力图通过测量与分析的方法来证明体育经历对终身体育的影响。结果发现良好的性格、情绪与适当的身体活动是长寿者比较突出、普遍且具有共同性的经验体会,其中身体活动与性格、劳动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据此建议我们要充分运用与发挥身体锻炼的作用[18]。3.3 注重学生体育兴趣与主动锻炼意识的培养
上文提及的学校体育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的3种路径中,兴趣爱好培养被王则珊视为奠定终身体育基础的重要环节。王则珊认为,一个人能否终身从事体育锻炼,无外乎物质条件与心理动因2个方面,两者缺一不可。其中物质条件的提高有赖于社会的发展,而心理动因的形成则有赖于广大学校体育工作者的努力[19]。王则珊认为,由于人的兴趣多在后天实践中形成与发展,因此具有引导与重塑的可能。具体而言,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可先发展为爱好,再通过适宜的引导,进一步使学生形成科学锻炼的习惯,此为终身体育的“三部曲”。对于青少年学生而言,兴趣的培养适宜阶段恰恰是在学习生涯中,为此他视培养体育兴趣为学校体育的首要任务[19]。依据不同年龄段从事体育锻炼的要求及特点,王则珊提出了兴趣培养的注重事项:1)顺应与发扬少年儿童玩的习性;2)培养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爱好与习惯,不仅是一般的体育教育过程,也是养成教育过程,应该寻求课内外、校内外的协同配合;3)学生兴趣、爱好与习惯的养成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采用综合“治理”办法。按王则珊的理解,培养习惯本质上是养成教育的一种形式,最终指向学生对体育活动意义的认识,因此王则珊后期研究重心逐渐转向意识培养,并提出在有限时间内提高效率的体育教学新思路——制定学生体育健身方案。所谓学生体育健身方案,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锻炼原理为指导,经过长期摸索形成的健身方案,它源于王则珊对长期坚持体育锻炼人群特征的观察,其重在引导学生自主设计能长期坚持的锻炼方案。王则珊认为,这一方案充分考虑了个体在兴趣与体质方面的内在特质与锻炼时间、空间的外部需求,属于量身定制的设计。此方案不仅是学校长期接受体育教育与体育锻炼实践的具体成果,也是学生体育综合能力的体现,因此具备成为学校体育目标的先决条件[20]。实际上,“学生体育健身方案”的提出,意味着王则珊希望改变过去以运动技术学习为中心的教学,转而追求以健身为总目标的教学模式,他的想法超越了单纯的意识培养,指向对意识培养及实际效果的观察。在王则珊的设想中,初中时期学生已初步养成锻炼习惯,高中阶段应能自主制定方案,相比于大学时期再开始培养意识,无疑更有实效性与应用性,同时也符合体育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该思路实际上为大、中、小学体育课程有机衔接提供了参考。4 王则珊终身体育思想的时代影响
4.1 热点形成:终身体育专题研究起步与兴盛
终身体育思想的演进历程显示,我国终身体育研究热潮的兴起,较大程度受到王则珊的影响。在王则珊专题论文发表之前,终身体育的提法虽偶有提及,但尚未产生广泛影响,也未形成系统理论。1987年以来,随着终身体育思想内涵及学校体育为终身体育服务的论点提出,终身体育迅速得到学界普遍关注,相关专题研究呈高速增长态势,并成为学校体育领域的重要话题。其研究主题既包含对终身体育概念的学理阐释,也涉及对终身体育及相关命题(习惯、爱好、意识)的关系探讨,还有学校体育贯彻落实终身体育思想的路径思考,此类研究多以王则珊的论点为基础进行学理扩充与思维拓展,其中不乏富有参考价值与启发意义的见解,均不同程度丰富与完善了终身体育的理论成果。需要强调的是,之后的发展进程中,王则珊仍持续参与探索终身体育理论与实施方案,但此时他并未扮演主导角色,而与同期研究者协同配合,共同为终身体育思想发展贡献心力。从整体来看,王则珊对于终身体育思想发展所起到的推进作用在于他所构设的终身体育思维框架为之后的深化研究提供了理论参照。其体育锻炼终身化理念不仅契合了面向现代化的教育要求,而且与同时存在的体质教育、快乐体育、技术教学等理念互补共生,因而能够获得广泛的支持。得益于王则珊的理论建构与积极宣传,终身体育思想逐步向基层渗透,成为广为熟知的教学观念。自2001年以来,终身体育作为标题不断出现在《中国体育报》《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长沙晚报》《临川晚报》《吉林日报》等全国或地方性报纸中,或作为标语频繁见于各类新闻网站、大众博客、自媒体平台、运动场地(馆)中,表明此时终身体育观念已遍布全国,成为众所周知的重要话题。4.2 理论完善:学校体育的价值确认与视点拓展
终身体育思想作为我国学校体育历史进程中自然生成的思维产物,其价值也体现在对我国学校体育理论宝库的充实与完善上。1)终身体育秉持的健康诉求契合了我国学校体育价值导向。“健康”是实现个人目标、社会价值和美满生活基本前提和必要保障,如何保持身体健康与延年益寿,自古以来就是人类高度重视的问题。学校体育虽自诞生之初便确立了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价值取向,也始终秉持助力学生健康成长的本职初心,但其立足点大多基于体育锻炼对身体发育、强化的正向意义,并着重宣扬其“强健体魄”“缓解疲劳”的体质促进或调节功能。而终身体育正透过对个体生存环境的考察,指出关注健康不仅是基于体育锻炼自身的功能,更是出于适应社会发展及生活方式的现实考虑,并强调现代人把经常从事身体锻炼作为生活方式的一个重要标志,乃是人类文明发展之必然。在此语境下,个体不间断地进行身体锻炼不仅是出于防病需要,更有调节情绪、增加生活乐趣、健全心理状态、促进人的社会化等多重功效,这些对于身处社会环境的个人而言,正是其事业成就、生活美满、达到高层次自我实现的必要条件。2)终身体育蕴含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有助于拓展学校体育理论视点。终身体育论者认为,身体有其自身的变化规律,体育锻炼的意义在于顺应人体发展规律,通过控制、协调人体发展尽可能使其保持最佳状态。以终身体育视角审视学校体育,学生在校期间打下的体质健康基础并不是一劳永逸的,锻炼行为一旦终止,他们的身体素质、生理机能就会消退,体质健康水平也会相应下降,而体育作为一门教育学科,应当积极主动地为学生终身健康问题提供帮助[21]。以学生终身受益为价值旨归,传统的偏重知识技能传授观念已不再符合时代需要,体育教学还必须考虑学生体育兴趣、爱好、习惯等,进而实现学生体育意识与体育能力的养成[22]。4.3 融入教改:体育教学改革方向指引与观念渗透
终身体育对我国体育教学的影响集中表现在思想指引与观念渗透2个方面。随着学校体育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观念深入人心,将终身体育确立为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的呼声也随之强化,终身体育逐步由纯粹的学术思想转化为体育教学指导思想。在终身体育的思想指引下,中、高等院校体育教学改革有了明确方向,并催生出关于学校体育目标、体育课程内容及体育教学方法的诸多富有启发的思考。终身体育对学校体育发展影响更为直接地体现在官方重要文件中。1995年,时值《全民健身计划纲要》颁布,文件宣布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对象为全国人民,但青少年和儿童是其中的重点,建议各类学校要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的教育,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与习惯。2012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其中虽然未明确阐明终身体育思想,但透过“每个学生学会至少两项终身受益的体育锻炼项目”可以明显看出终身体育思想影响的痕迹。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中进一步明确了培养学生终身锻炼习惯的要求。另一方面,历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制定也深受终身体育思想影响,如2011年版《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在前言中已提出“终身参加体育锻炼”;2017年《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多处提及终身体育,尤其在课程性质部分明确指出为学生终身体育锻炼奠定基础。终身体育屡次以教育目标的形式出现在官方重要文件,表明终身体育内在精神已深入扎根于我国学校体育领域。5 王则珊终身体育思想论点检视
现实而论,王则珊所提出的终身体育理念、学校体育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以及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能力的思路对我国体育教育事业的促进意义是毋庸置疑的。但也应当清醒地认识到,终身体育思想的理论构架并不完善,尤其是思想中心命题的诸多疑点尚未揭示,基于完善终身体育思想的内容体系及提升其思想的指导效力需要,在此,将对终身体育思想的核心论点展开学理检视。5.1 终身体育目标体系难以由体育单向度统领
综前所述,凸显体育锻炼与身体健康的必然联系是终身体育思想实践论的核心意蕴,其理论逻辑为身体活动是有机体维持正常生理机能及(能量)代谢平衡的根本保障[13]9-10,现实意义则是防止或干预伴随时代变迁、科技发展及工作方式转变而出现的“文明病”。从生命发展、变化规律要求身体锻炼恒常的立场出发,王则珊较为全面地论述了人在各个不同时期的身心特点,并有针对性地构想了体育锻炼原则与方法,为不同年龄层次、身体素质(机能)及心理需求的人群自觉从事身体锻炼提供了科学化指导。诚然,体育锻炼促进健康之说法已被现代医学研究证实与公认,其作为治病防病优先因素的社会认同也已逐步确立,但体育锻炼与健康之间并不存在绝对的“因果”链条。以大健康观的立场审视,健康受个人生活与行为方式、医疗卫生服务保障、生产与生活环境等多重因素影响,体育锻炼仅是与生命需要、生活方式、环境等相联系和互动的隐性因素[23],其在多数情境下对于健康的促进作用比较有限。以青少年学生为例,该群体通常处于融学习、生活、社交、锻炼于一体的复杂学校场域之中,其所面临健康威胁除惯常意义的卫生、气候、饮食因素外,更多源于过多、过重的学习任务,如课程专家富兰克林·博比特所指出,大强度学习意味着能量的过度损耗,将破坏机体动态平衡,使个体的活力、注意力及判断力大幅减弱,进而降低身体效率及储能水平[24]。与此同时,繁重学业为学生带来身心负担的同时也在抑制睡眠、作息、情绪、休闲活动对学生体质状况的调节功能。从这个意义上说,若现行教育思路及模式不作改变,仅单向度强调运动健康促进可能适得其反,特别是对于体质较弱的学生而言,盲目增加运动量或提升运动负荷,恐怕雪上加霜。如上所述,因个体所处环境及健康的影响因素较为复杂,终身体育的研究论域实则已超越体育的固有范畴(走向健康教育),其目标体系自然也难以由体育—锻炼相关方法理论进行统摄。此观点对终身体育后续研究的警示在于,不仅要以主动维持健康立场强调体育锻炼的正向意义,也要充分考虑时代背景及社会环境对体质状况的负面影响。立足于大健康系统观的价值立场,终身体育研究思路应从纯粹的健康促进转向“健康促进与维持并重”,进而寻求构建体育与其他多种手段协同配合的方法论体系。5.2 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并非局部与整体关系
“学校体育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这一论点的背后蕴含着把人的一生身体锻炼问题视为总系统、把在校期间的身体锻炼(体育参与)看作人一生身体锻炼的子系统之思维路向[25]。循此“局部与整体交互影响”的逻辑导向,王则珊以身体、心理、认知层面的终身体育视角提出了对学校体育工作的具体要求。表层而论,上述三维观在认识论层面构筑的面向未来实践思路有助于拓展学校体育既有目标与功能维度,间接提升学校体育地位与影响。但同时也需指出,此种认识的背后存在一定的逻辑偏误,将导致在实践层面的行为偏差。学理而论,终身体育与学校体育虽然同处一个时间维度(学龄阶段属于一生的部分),但在目标指向与任务分工方面却各有差异,其中指向全民健康的终身体育侧重于通过身体锻炼维持或促进健康,而面向青少年儿童的学校体育侧重于通过运动技术习练实现育人目标,两种目标之间虽有一定的交叉部分。但鉴于“身体锻炼”无法覆盖“身体教育”意涵(学生自主锻炼行为不属于课堂教学任务),一般意义上的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的从属关系并不成立。若从实践层面来看,学校体育实践主要体现为基于特定强度(心率140~160次/min)的各类运动项目技术学习与训练,而终身体育的实践形式则为低强度(心率一般在120次/min以下)的健身、养生、保健活动,两者在目标、内容与形式上均有明显差异,难以对接。按此逻辑,学生在学校阶段获取的知识及经验可否终身受用便值得怀疑——如学校阶段的身体素质与体能强化能否真正为体质健康奠定基础?学校阶段培养的兴趣爱好可否有效转化为自主锻炼意识?学校阶段学习的理论知识与锻炼方法能否适用于大众健身教育?以上疑惑所蕴含的理论困境若不能及时化解,将持续弱化学校体育作为终身体育实践手段有效性与适切性。事实上,学校体育若要为终身体育作出贡献,须先转变固有的思想观念,具体应以“终身体育”目标(长期坚持锻炼)为导向,并明晰青少年学生“为什么要体育锻炼”(运动认知)、“如何进行体育锻炼”(技能与方法)、“如何坚持体育锻炼”(运动习惯)几个关键问题。然而,现实境况显示多数学生不仅未能养成经常运动的习惯,就连熟练掌握一项运动技能都难以实现。究其原因,首要问题在于青少年学生的运动行为主要基于对运动项目游戏性、竞争性、展示性的追求,而此意愿在以运动强度、密度等为主要评价方式的教学情境下受到压制,导致青少年学生形成厌学心理;另一方面,体育教学大纲背景下竞技运动项目填满教材,直接导致教学内容的低水平重复,使学生学而不会,而课程标准视域下“目标引领内容”的教学设计要求又超出了基层教师的能力范围,进而间接导致教学内容的虚化。既然学生心理需求无法满足,运动技能又无从掌握,那么运动习惯的养成也将沦为空谈。由此而言,若要实现“学校体育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须先妥善处理当前学校体育学生心理及技术学习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深化探索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在认知、方法与习惯方面衔接的可能性。5.3 学生体育健身方案对习惯养成的作用较为有限
综合考察体育锻炼在运动生理、运动心理、行为科学等方面的特性,王则珊将习惯养成视为能否在日常生活中长期坚持体育活动的关键问题,而锻炼习惯的养成又以是否形成一套科学而实用的体育健身方案为核心评价指标。基于此,王则珊在后期研究中提出将实施学生体育健身方案确立为体育课程改革的新思路[26]。然而,体育健身方案的原型为长期锻炼人群的体育锻炼计划,是锻炼者在自我锻炼基础上、经过较长时间摸索与总结逐渐形成的实践产物。在缺乏可行性分析及试验研究的前提下,以社会大众群体自主设计的实践指南作为学校教育的统一模板,或将导致目标与结果的多方偏离:1)体育健身方案需要青少年学生对健身内容产生浓厚兴趣与参与动机,但由于青少年学生兴趣爱好相对多变,且存在学习压力、文化环境、家庭条件、身体状态等外部影响因素,使他们难以聚焦于特定体育健身项目(内容),致使体育锻炼习惯无法稳固化;2)将体育健身方案直接确立为学校体育的目标,本质上是结果与动机的倒置,容易掩盖学生参与锻炼的诱因、动机、必要性与可行性等因素对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进而导致结果的形式化及与培养体育意识、发展体育能力初衷的背离;3)体育健身方案的贯彻需要体育教学从课程目标到大纲教材再到方法手段的全方位改革,这在现行社会背景、教育制度及体育与健康课程多元目标导向下难以实现;4)体育健身方案背后依托的“养成教育”思路与当前体育教育理念难以兼容,养成教育作为一种个人发展的综合性教育活动[27],本质是面向未来的教育,而目前体育教育更多专注于改善体质下降、教学低水平重复、不喜欢体育课等现实问题,当此现实难题未能妥善解决之前,简单结合2种教育形式的做法势必会导致学校体育目标陷入“当下”与“未来”摇摆不定的困局;5)以健身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与传统技能掌握式教学模式的碰撞还将触及“体质论”与“技能论”的学理矛盾,进而导致我国体育教学实践操作的复杂化。整体考量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现况、体育学科发展要求、学校体育资源配置及体育教师知识水平,体育健身方案并非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最佳思路。6 结束语
王则珊终身体育思想的重要意义在于,他在为学校体育理论与实践研究提供理论视点的同时,也提出了学校体育发展与改革的反思性议题,其中涉及的学校体育与大众体育关系问题、学校体育阶段目标与长远目标的关系问题、体育锻炼与体育教学关系问题等,不仅是终身体育思想研究本身需要关注的话题,也是学校体育理论研究不可回避的议题。在大健康观广为宣传的当下,循着王则珊的思路重新审视终身体育的建构路径及理论框架,有助于明晰终身体育的核心要义及本质追求,推进其由抽象理念向实践行为的良性转化,使之更好地适应当下学校体育的生态环境并真正实现全民健康的理想愿景。作者贡献声明
邵天逸:确定研究选题、查阅与分析资料、撰写论文;
李启迪:提出研究框架、指导与修订论文。
略
文章编号:1007-3612(2022)02-0074-10
收稿日期:2021-12-06
修回日期:2022-01-10
出版日期:2022-02-25
网刊发布日期:2022-02-25
责任编辑:李晓佳
责任校对:王晓微
在线投稿
长按识别右侧二维码,
可跳转至投稿系统
扫码关注我们
微信号:BSU-Journal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排版:郭佳明
校对:毛静旖、金山、徐笑菡
监制:王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