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深圳提出深汕铁路线位曝光:西丽—坪山—惠州—合作区!规划时速350公里+长130公里+235亿元!

深圳梦 2019-10-07


深汕特别合作区作为深圳第“10+1”区,如何实现与深圳一体化发展一直备受外界关注,在今年初召开的广东省两会上,农工党广东省委会就提出了《关于加快推进深汕特别合作区和深圳一体化发展的提案》。

原标题:深圳市政府就深汕特别合作区与深圳一体化发展答复省政协委员

深汕特别合作区或成智慧城市建设试点

将加快建立深汕快速交通网络,并在智慧城市、海洋管理、人才管理、机构改革等领域进行创新试验


深汕特别合作区作为深圳第“10+1”区,如何实现与深圳一体化发展一直备受外界关注,在今年初召开的广东省两会上,农工党广东省委会就提出了《关于加快推进深汕特别合作区和深圳一体化发展的提案》。记者获悉,深圳市政府近期对该提案作出答复,透露将加快建立深汕快速交通网络,并在智慧城市建设、海洋管理、人才管理、机构改革等领域在合作区这片“飞地”打造创新试验区,推动第“10+1”区与深圳实现一体化发展。


深汕铁路线位已提出,初步规划线路长约130公里


据了解,根据广东省委省政府批复的《深汕特别合作区体制机制调整方案》,明确支持近期在深圳至深汕特别合作区间建设一条时速350公里的高速铁路(以下简称“深汕铁路”)。市政府在答复中透露,圳市已提出深汕铁路线位(西丽—坪山—惠州—合作区,在合作区深汕站衔接广汕铁路),初步规划线路长约130公里,投资估算235亿元,目前省发展改革委已委托设计单位开展项目预可行性研究工作。


据悉,为了尽快推进深汕铁路建设,深圳市积极向省发展改革委及国家相关部门争取将深汕铁路项目纳入正在编制的《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规划》。经多次沟通对接,中国铁路总公司支持将深汕铁路纳入《规划》,并同意向国家部委争取在中期评估期间将项目补充纳入《铁路“十三五”发展规划》。规划依据明确后,深圳将积极推进深汕铁路后续规划建设工作。


此外,根据深圳市交通运输委正联合惠州、汕尾两市交通部门编制的《深惠汕海上客运航线基地综合发展规划》,深圳市将加快开通东部往返惠州、汕尾、深汕特别合作区等地的海上客运航线,为将合作区打造成为深圳的后花园提供便利的交通联系。


合作区有望成为深圳智慧城市建设试点


据市政府的提案答复,目前,深圳正研究将合作区作为深圳智慧城市建设试点,以智慧城市建设为契机,打破部门信息壁垒,联通政务信息孤岛,全面推进政务云服务,用智慧城市理念探索解决政务管理和社会治理的痛点与难点,推动深圳各类企业积极参与到智慧城市的商业化应用,推动深圳智慧城市转型升级。智慧城市建设涉及政务、民生、社会、产业、生态各个方面,应统一部署,全面规划,优先布局,重点建设,以点带面,分阶段、分层级推进落实。同时,在推进基础设施规划建设过程中,深圳市将借鉴国际先进的建设标准,强调高端、特色的理念,通过智慧城市、海绵城市、综合管廊、新市政等新技术、新理念保障合作区安全高效可持续发展。


据悉,合作区正筹建智慧城市研究院,统筹智慧城市建设;组织编制智慧深汕规划纲要,以数据信息为核心基础,统筹规划,重点建设;优先规划布设传感器、摄像头等城市感知基础设施网络,实现数据信息的实时精准采集,夯实智慧城市建设基础;搭建电子政务平台,简化办事审批流程,提供“一站式”服务;建设智慧城市安全指挥中心,助力打造“平安深汕”;推动合作区智慧管网信息化建设,实现市政管线智慧管理。


将合作区纳入深圳海洋管理综合示范区


对于提案中提出的关于重视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建议,市政府答复时表示,合作区海洋资源丰富,具有较大的海洋经济发展潜力,深圳将综合考虑海洋产业布局,按照法定程序将合作区纳入深圳海洋管理综合示范区,在海域使用、港航管理、海洋资源开发、海洋旅游合作等方面支持合作区进行创新实践,并与深圳市整体海洋产业发展战略协同一体化发展。深圳将合理使用好合作区宝贵的海洋和腹地空间,为涉海企事业单位提供高端科研、试验、生产和经营场所,弥补海洋产业发展空间不足的短板,引导深圳海洋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做大做强。


将创建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享受深圳人才政策


深圳市政府在答复提案中有关合作区公职人员薪酬体系的建议时表示,深圳将在合作区人员划转到位、人员身份和工作岗位明确后,再由市相关主管部门和合作区管委会按照体制机制调整要求,结合实际,对现有工资政策进行研究和完善,并将考虑授权合作区制定有利于引进、留住优秀人才的薪酬福利方案。而且,为创建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合作区将享受深圳市人才引进政策。深圳市也将进一步推动合作区内人才在子女入学、就医等方面的政策扶持力度,吸引更多的人才落户就业,为合作区建设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率先在合作区开展新一轮市区机构改革


农工党广东省委会还在提案中建议,将合作区定位为深圳市综合改革行政体制试验区。市政府在答复时称,省编办在《深汕特别合作区体制机制调整方案》的基础上,及时研究合作区有关机构编制划转工作,于2018年4月12日正式印发了《关于明确深汕特别合作区有关机构编制划转事项的通知》,切实推动了合作区体制机制调整尽快落实到位。下一阶段,深圳坚决贯彻落实中央新一轮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精神,严格按照中央严控机构编制管理的要求,探索建立既与上级基本对应、又体现合作区特点的机构职能体系,率先开展新一轮市区机构改革。同时,深圳市将积极沟通省编办支持增加合作区缺口编制部分,加快推动机构组建工作,努力实现“小政府、大社会”管理架构,推动构建长期稳定、持续高效的管理体制机制,为合作区经济社会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来源:深圳商报记者 刘淑芳


深汕新区正在引发新一轮热潮

腾讯、华润、华为等世界500强之后,

星河湾也来了


随着深汕合作区的成立、深汕居民转深圳户籍、以及深汕铁路提出的利好传来,深汕正迎来一波投资热潮。


9月13-14日,在星河湾集团的诚挚邀请之下,深圳媒体们跨越广深汕三地,从“广州城市岛居名片”星河湾半岛——珠江之畔的匠心巨筑,到“深汕新区地标级著作”——汕尾星河湾,多维度去认识这颗湾区冉冉升起的新星,领略深汕新区蓬勃发展的新气象,并寄予了无限的期待。


这意味着多年来未入深圳的星河湾,终于以这样的方式向媒体宣布入深了!


深汕新区擎动新经济增长


据悉,星河湾从奠基广州到布局全国,所到之处,都能以其高品质的产品引起市场热议。让人啧啧称赞的不仅仅是万里挑一的用材用料、毫米级的技艺,而是星河湾集团每一次战略布局,都见证该城市的腾飞。


2017年,星河湾紧随着大国战略,继北京、上海、广州之后,布局粤港澳大湾区,落子深汕新区,将高端品质产品、优质生活方式带入深圳。在山海湖城之间,成为新区面向世界的家国地理坐标。


湾区时代,深圳向东,再造一个新城——深汕新区,位于汕尾,是国家级飞地经济重点项目,面积468.3平方公里,相当于6个深圳前海,将建设成为具有国内标杆意义、全球一流水平的现代产业新城。


深汕新区,由深圳全面主导建设,已成为深圳第“10+1”个区,以“深圳总部+深汕基地”为发展模式,以“两带一轴一谷、一中心四组团多节点”为功能布局,畅享湾区经济发展辐射动能。



深汕新区,是粤港澳大湾区连接粤东的桥头堡,被赋予湾区东进排头兵的重任。据最新数据显示,深汕新区签约项目累计达244个,在建项目超过70个,除产业项目外,汕尾大学城也设置在合作区内;已进驻的企业当中,包含腾讯、华润、华为、中国建筑等多家世界500强,企业累计市值超40000亿,为深汕发展带来无限动能。


2018年以来,深圳产业、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资源正在加快向新区集聚,成为投资兴业热土!依托深圳10区的澎湃动力带动,预计到2020年,深汕新区人均GDP达10万元左右,与深圳宝安区持平。


深汕新区规划至2035年,新区建设用地将达到145平方公里,人口规模将达到150万人,公共配套设施按300万人标准配置,全面匹配高端人才居住需求。届时,汕尾人口将达约500万,为城市带来无可限量的人口红利。


据悉,深圳一线滨海人居均立于价值之巅,一线滨海CBD,犹如深圳湾的天然优势,更是可遇不可求的黄金地段。深汕新区,以品清湖生态+高铁枢纽为核心,打造深汕滨海CBD住区,这似乎让大家又看到了多年前的福田CBD。目前已拥善美广场、体育中心、由全国前10的中山医院运营的深汕中心医院、万达广场、农商行大厦、市政服务中心等配套,价值领跑大湾区。


世界星河湾, 盛启深汕新区


北上广之后,世界的星河湾远见湾区澎湃未来,定鼎深汕新区CBD,一线揽山面海的景观资源,匠筑湾区生活范本——汕尾星河湾。拥有深厚的人文价值、卓越的品质、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品牌而备受关注的项目,体现了星河湾的精神,也着实让人切实的体会到,热誉湾区的实至名归。回顾此次媒体之行,星河湾的匠心与态度,得到了深圳媒体人的一致好评,从人居美学的考究,到建筑用材的筛选,再到匠心工艺的极致,不负“中国品质住宅教科书”之盛名,相信星河湾必定在深汕新区再创一个传奇。据星河湾介如,上半年销售25亿,近100客户来自于深圳。


星河湾入深汕,意味着汕尾正式进入品质时代


星河湾集团,自1994年创立以来,秉承“舍得、用心、创新”的核心价值观,专注为全中国高净值家庭打造优质生活居所。布局全国二十余年,星河湾集团已形成以房地产开发为核心,辐射酒店管理、物业服务、教育培训、生产制造、商业运营、酒业经营等“多元发展”的商业版图。


成立至今,星河湾一直坚守品质道路,做品质住宅,所到之处皆为城市标杆,不仅仅开创了政府为地产发展商著书的先河,更是创造了独属于星河湾,旁人难以模仿的建筑风格——星河湾风格。一个以开发商品牌命名的风格,却成为世界建筑和房地产行业的设计语系,星河湾品质影响力不言而喻。



汕尾星河湾,精工匠心之作

作为中国品质住宅教科书的星河湾,离不开星河湾的精工匠心。

据介绍,汕尾星河湾在全球选材、毫米级工艺、户型格局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全面升级。这不仅是集星河湾集团二十多年匠心之大成,更是颠覆了深汕新区对品质人居的所有想象。据星河湾高管透露,这块地,也成为老板黄文仔实现人居梦想的理想之地。汕尾是一座藏富于民的城市,很多人早年都在深圳创业打拼,积累不少财富。更有不少汕尾籍港人。在香港,甚至有人统计过,约10个港人,都与汕尾人有关系。如今星河湾的进入,也将极大推动高品质回乡置业热潮。



星河湾项目打造可谓是细节很多。比如,全球搜罗优质石材木材:石榴花、伦敦金、黑檀木、黑胡桃木等,每一种皆历经千挑万选,并以实业为研发基地,根据每个户型设计和装修风格开发出独一无二的居住艺术品,给每位客户定制专属感,以及享受到超一流的生活美学;在立面用材上也花足心思,选全球名贵材料、定制精致的装饰线条,打造建筑标志性的三段式外立面。遵循毫米级的施工要求,进行“无缝”拼接;海棠角装饰纹、祥云灯饰纹样、四叶草艺术出风口、超凡脱俗的过厅拼花、毫米级的水刀拼花技艺、217道工序手工打磨的门,无不让人惊叹……




家天下”是华夏千年文化的重要传承,因此,星河湾率先提出现代建筑的“九宫格宫殿格局”, 营造主宰四方之世家侈度。毫不吝啬地将产品建筑层高做到了3.3—3.6米,比常规住宅高出10%-20%。而类似于此的匠心设计,数不胜数。不惜成本打造的百米楼距、延伸到小区之外的项目绿化…...这都是星河湾对“舍得、用心、创新”价值理念的诠释。


6条高铁11站,领冠中国地级市


深汕新区极速发展,不仅促进两城经济合作,交通更全面升级——除了已有厦深高铁运营中,深汕高铁正加速建设,开通后,深圳到汕尾将从1小时缩减到30分钟!


不仅如此,坐处深圳东海岸,作为湾区门户的汕尾,近享3大机场,拥12大海港、5大高速畅达深圳,未来更有6条高铁、11座高铁站,位列中国地级市之最,全面融入粤港澳1小时生活圈!


汕尾的六条高铁

1
北京      汕尾
BEIJING SHANWEI

    京九铁路支线京九铁路龙川至汕尾-龙汕铁路支线 

    龙川至汕尾铁路,京九铁路汕尾联络线,为国家铁路中长期计划

    呈南北走向,经过 龙川、东源、紫金、惠东、陆河、海丰、汕城区境内线路长度110.8公里,共设12个车站,已经列入《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08年调整)》规划.(河源市内五座、惠州一座、汕尾市五座)

         广州          汕尾

     GUANGZHOU   SHANWEI

2

广汕铁路

广汕铁路是联络广州、惠州和汕尾三座城市的一条高速铁路,同时也是厦深铁路和京广铁路,的一条支线路段,已于2017年正式动工建设,预计2021年完工通车。广汕高速客运专线建成贯通后,广州至惠州、汕尾的的列车旅行时间将分别缩短至约半小时和一小时。汕尾境内设:深汕特别合作区赤石站、汕尾站

广汕铁路在广州站接入广茂铁路组成汕茂铁路,成为广东省高铁的一横.

汕头         汕尾

SHANTOU   SHANWEI

3汕汕高铁

汕汕铁路是指汕尾市到经济特区汕头市的铁路,起于汕尾站,沿途将新增五个站点,分别是陆丰南站,南塘站,惠来站和潮南站,汕头南站,改造扩大现有汕头火车站和汕尾站的规模。汕汕高铁主要技术标准为客运专线、正线双线、速度为每小时350公里、线路正线长约161公里,投资约299亿元。规划建设汕汕铁路是广东省委、省政府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未来汕尾站将成为珠三角东部的广东省综合交通枢纽站。

深圳          汕尾

SHENZHEN  SHANWEI

4深汕高速铁路

深汕高速铁路:由西丽始发经坪山站设深汕特别合作区站,终点站为汕尾东站,正线全长170千米,其中约86%为高架线路, 深汕高速铁路将是中国第一条时速350公里以上城际高速铁路,是广东首条高速铁路客运专,是中国首条经济特区至地级市的城际高速列车。

深圳市内设站三座,惠州市设站三座,汕尾市内设站五座(含联络线)

厦门            汕尾

XIAMEN      SHANWEI

5厦深铁路

厦深铁路是中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八纵八横”高速铁路路网的“一纵”——沿海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北起厦门,经漳州潮州汕头揭阳汕尾惠州引入深圳,全长514公里,其中广东段全长约357公里,福建段全长约145公里。汕尾市设汕尾陆丰站、汕尾站、深汕特别合作区鲘门站

     漳州           汕尾

ZHANGZHOU     SHANWEI 

6漳汕铁路

漳汕铁路 (又名 漳汕高铁专线)即漳州市市中心经潮州、汕头、揭阳至汕尾铁路, 简称漳汕高铁 。线路自漳州市龙海市引出后,经进入 潮州、汕头、揭阳后进入汕尾市终点到汕尾站或鲘门站。

2017年4月1日,京福台铁路支线漳汕铁路正式启动招标,汕尾市设三站。

汕尾鲘门站拟为终到站点,在汕尾海丰设立汕尾南站(海丰站在外已经有了哦!)、在汕尾华侨区设立汕尾东站


“3+2"深圳大都市圈腾空而起


官方智囊曾建议  深莞惠(3+2)经济圈升级为C5深圳大都市圈(即City 5——深莞惠河汕,或称大亚湾大都市圈、珠江口东岸大都市圈)。

目前,深圳正紧紧把握“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机遇,推动深港融合发展,引领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建设,打造深莞惠“3+2”一小时经济圈,加快向西跨珠江发展,切实推动深圳与周边城市在规划、产业、交通、生活等方面的全方位对接,寻求在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协同发展,努力实现优势互补、多方共赢

随着深圳提出深汕铁路线位,“3+2"深圳大都市圈腾空而起!


相关文章

关于深圳的一切,关注深圳城市、精神生长!

我们的使命是:星辰大海,只与梦想者同行!

拥有深圳梦,请关注(微信号ID:SZeverything)

欢迎来稿,合作,畅谈深圳梦,邮箱至:SZeverything@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