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深圳这个领域要补课了!全球科研城市50强!中国城市占10席|2018自然指数-科研城市

Nature自然科研 深圳梦 2019-10-07

全球科研城市50强,中国城市占10席|2018自然指数-科研城市


11月1日出版的《自然》增刊“2018自然指数-科研城市”,展示了全球城市在科研表现上的变化,并指出有可能影响到这些城市科研发展轨迹的潜在社会因素。最新自然指数(Nature Index)数据显示,北京依然是位居全球第一的科研城市,居于其后的前五位城市分别为纽约都市圈、大波士顿地区、旧金山-圣何塞地区、巴尔的摩-华盛顿地区。值得注意的是深圳选择,而这正是需要补短板的地方。目前据称深圳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的自然指数正在加速提升!

《自然》增刊“2018自然指数-科研城市”


自然指数追踪了全球82种高水准科研期刊所发论文的作者信息。根据自然指数,中国除北京之外,其他许多城市在过去六年对高质量科研的贡献都不断增加。

全球科研城市50强中,共有10座中国城市:北京(第1)、上海(第7)、南京(第12)、武汉(第19)、广州(第25)、香港(第26)、合肥(第27)、杭州(第33)、天津(第35)、长春(第42)。


美国有19个城市位居全球科研城市50强之列。在全球10强中,东京位居第6,巴黎第8,其他均为中国和美国的城市。这显示了中国和美国在全球高质量科研产出上的主导地位。


增刊还着重介绍了开普敦、旧金山、慕尼黑、武汉和圣保罗这5座全球科研城市,它们都是所在地区的佼佼者,并由此揭示这些城市在保持其科研热点城市地位时所面临的挑战。例如,旧金山高涨的住房价格可能会损害其作为创新引领者的地位;武汉则受压于中国城市之间日益激烈的人才争夺。


科研城市之间的竞争也不断加剧。根据Web of Science数据库,波士顿在2013年对前10%高被引论文的贡献最多,位居其后的是北京、纽约、伦敦和旧金山。但一些新来者正在快速崛起。2000年至2013年期间,德黑兰、武汉和广州发表的高被引论文数量都有超过500%的增长。自然指数也显示了类似的趋势。


北京位于自然指数科研城市的首位,但在过去6年,其贡献份额正流失给南京、武汉和广州这三个后起之秀。武汉在全球位居第19位,在中国居第4位,但过去六年该市在自然指数的上升速度要快于全球前20的其他任何城市。这表明高质量科研的分布趋于更均衡的分布,而不是只集中于几个热点城市。


自然指数创始人David Swinbanks说:

“在观察全球科研城市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时,当地因素与全球趋势都起着相同的作用。本期增刊揭示了一些值得政策制定者和科研机构密切关注的问题,如高涨的房价、社会不平等、设备获取的便利等。”


此外,增刊还显示相互间有科研合作的城市通常都来自于同一国家,因为前25组最主要的科研合作城市中,只有北京和纽约这一组来自不同国家的城市。北京最主要的国际科研合作城市为旧金山和波士顿,最主要的国内科研合作城市为上海,其次为南京和武汉。


有关自然指数的更多信息,请访问 natureindex.com。


2018自然指数年度榜单公布,

深圳大学跻身亚太高校百强,

中国内地高校第48位

2018自然指数年度榜单公布,深圳大学跻身亚太高校百强,中国内地高校第48位


      6月7日,英国自然出版集团公布了2018自然指数年度榜单(Nature Index 2018 Annual Tables)(论文数据统计时间节点为2017.1.1至 2017.12.31)。根据最新的2018年自然指数榜单显示,深圳大学首次跻身亚太高校前100名,位居亚太地区高校第90位(相比上一年间自然指数排名进步48位),在全球高校排名第331名(相比上年进步149位),在中国内地高校排名第48位(相比上年进步16位)。2017年间在自然指数收录的82种期刊中发文131篇,各项数据与排名较上年间(2016.1.1-2016.12.31)公布数据有大幅提升。

 深圳大学在全球高校排名图

 

深圳大学在亚太地区高校排名图

        在物理学领域,深圳大学位于亚太地区高校第70位,中国内地高校第35位,在自然指数收录的期刊中发文68篇,2016-2017年自然指数增长48.4%(11.01->16.42)。


        在生命科学领域,深圳大学首次进入亚太地区前百名,排第79位,中国内地高校排名33位,在自然指数收录的期刊中发文24篇,2016-2017年自然指数增长52.8%(3.84 -> 5.76)。


        在化学领域,深圳大学首次进入亚太地区前百名,排第99位,中国内地高校第54位,在自然指数收录的期刊中发文58篇, 2016-2017年自然指数增长226%(4.41->15.35)。

深圳大学生命科学(79位)与化学领域(99位)双双跻进亚太高校百强


        自然指数由施普林格•自然(Springer Nature)旗下自然科研(Nature Research)编制,于2014年11月首次发布,通过追踪高质量自然科学期刊所发表的科研论文的作者信息,为科研共同体提供有关全球科研状况和出版趋势的信息。自2018年6月起,纳入自然指数的期刊数量已由原先的68本增至82本。自然指数目前采用两种计算论文产出的方法,其中论文计数 (AC) 指不论一篇文章有一个还是多个作者,每位作者所在的国家或机构都获得1个AC分值;分数式计量(FC)则考虑了每位论文作者的相对贡献。


(数据来源:Nature Index官网)


南科大位列自然指数全球年轻大学上升之星首位



增刊“自然指数2018上升之星”


2018年9月20日,《自然》增刊发布的“自然指数2018上升之星”显示,在全球100家指数表现上升最快的机构中,有51家来自中国。其中,南方科技大学在榜单中位列第四


Nature Index 2018 Rising Stars tables

Top 200 institution(节选)


“Nature自然科研”特别指出,增刊特别关注1988年之后建校的年轻大学,概述了他们所取得的科研进步。增刊这一部分所介绍的大学包括中国的南方科技大学,其指数表现有超过四倍的增长,居于年轻大学上升之星的首位


Nature Index 2018 Rising Stars tables

Top 30 in 30(节选)


“Nature自然科研”表示,本期增刊展示了过去三年以来高质量科研产出增长最显著的国家和机构,其所用的衡量工具是追踪全球8,000多家机构科研产出情况的自然指数。自然指数表现上升最快的全球100家机构排名依据的是这些机构2015年至2017年期间在82种高质量期刊上发表论文的增长情况。


增刊显示,中国机构的主导地位更显著地体现在全球十强之中。在前十位的机构中,九个机构来自中国。中国高质量研究产出的增幅相应增长了近23%,目前中国的科研产出已接近作为全球领先者美国的一半。


2018年自然指数排名中国内地高校(节选)

南科大位列第26位


近年南科大自然指数排名上升情况



关于自然指数

创建于1869年的《自然》杂志(Nature)是国际领先的科学周刊。自然指数于2014年11月首次发布,2018年6月将追踪的高质量自然科学期刊数量由之前的68种增加至82种(参阅自然指数修订)。有关自然指数的更多信息,请访问natureindex.com。


来源:Nature自然科研、青塔、南方科技大学新媒体中心


相关文章

关于深圳的一切,关注深圳城市、精神生长!

我们的使命是:星辰大海,只与梦想者同行!

拥有深圳梦,请关注(微信号ID:SZeverything)

欢迎来稿,合作,畅谈深圳梦,邮箱至:SZeverything@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