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重磅!深圳打响2019年第一炮:投2047.3亿!276个项目!光明科学城正式开工!

深圳梦 2019-10-07

1月25日上午,深圳市2019年第一批276个新开工项目集中启动,总投资约2047.3亿元,包括江碧环境生态产业园、光明科学城等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城市更新三大类项目。全市新开工项目集中启动活动在宝安区江碧环境生态产业园举行,光明科学城开工仪式随后在光明区举行。


省委副书记、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市长陈如桂参加开工活动并调研水污染治理、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规划布局相关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到的6座“城”(坂雪岗科技城、西丽高铁新城、光明科学城、大运新城、西丽湖科教城、海洋新城),成为引人关注的一大热点。


刚刚,第一座“城”就有新动作了!




重磅!光明科学城正式开工啦!
“我宣布,光明科学城正式开工!”

1月25日上午

随着广东省委副书记、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的高声宣布

光明科学城正式开工

这标志着深圳光明区在

“打造世界一流科学城”的

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2019.01.

25

光明科学城

王伟中宣布光明科学城开工。

光明科学城开工仪式现场。 光明区供图

副市长艾学峰主持开工仪式。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如桂,市领导高自民、王立新等,区委书记王宏彬,区委副书记、区长刘胜等区领导,市直机关有关领导、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区相关职能部门、项目建设单位代表、设计单位代表、施工单位代表等参加开工仪式。


光明科学城是光明区的重大项目

意义十分重大

戳下方视频了解一下光明区的情况

↓↓↓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w0831cfrcrf

建议在wifi下观看~~



接下来

小编就来为你好好介绍一下

光明科学城



光明科学城工作进展



1

启动区土建工程项目



2

配套设施建设



3

启动区土地整备



4

重大工作节点



光明科学城发展愿景


1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基本情况



2

发展定位



3

发展目标



4

重大工作节点





 
市长陈如桂指出 

光明科学城开工仪式是推进深圳高水平创新的重大工程,意味着深圳在补齐基础研究短板方面有了新的作为,意味着深圳在粤港澳大湾区发挥创新引领作用有新的平台,也意味着光明区在未来发展有新的强大动力。他表示,开工建设光明科学城,就是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深圳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瞄准世界科技最前沿,努力将光明科学城打造成为支撑深圳原始创新的重要载体、综合性国家创新中心的重要节点、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的重要引擎及深圳北部中心发展的重要动力源。光明科学城的规划建设是百年工程,接下来,我们要对标全球最高标准最好水平用最先进的理念最好的规划最好的方案全力把光明科学城规划好、建设好,努力打造世界一流的科学城。


 
王宏彬表示

光明区将牢记使命、不负重托,认真当好光明科学城建设的先锋队和主力军,主动配合做好深化完善光明科学城发展规划、空间规划和交通规划,统筹抓好土地整备、土建工程等各项工作,全力加快国际科技交流中心、会议中心、展示中心、商务中心等配套设施建设,推动光明科学城早日建成发挥作用,将科学打造成为光明新的“城市名片”,为深圳市朝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方向前行,努力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作出“光明贡献”。  



276个!深圳2019年第一批新开工项目集中启动


1月25日上午,深圳市2019年第一批新开工项目集中启动活动在宝安区举行。纳入2019年第一批新开工项目集中启动活动的项目共276个,总投资约2047.3亿元。



据了解,2019年第一季度新开工项目中,主要包括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城市更新三大类项目。基础设施类项目235个、产业类项目19个、城市更新类项目22个。小编梳理项目表发现,其中总投资超50亿元的大项目有4个。


其中,政府投资项目234个,总投资708.0亿元,占全部项目总投资的34.6%;社会投资项目42个,总投资1339.3亿元,占全部项目总投资的65.4%。


基础设施类项目总投资719.6亿元,主要包括坪山区第二实验学校、宝安环境治理技术应用示范项目、龙华街道城中村综合整治建设等项目;


产业发展类项目总投资714.5亿元,主要包括中国电子深圳湾总部基地、华星光电T7项目、生物医药企业加速器二期等项目;


城市更新类项目总投资613.2亿元,主要包括骏业工业区(二期)城市更新、爱联新屯工业区、南湖街道友谊城城市更新等项目。




本次启动的江碧环境生态产业园项目,将通过生态工业园的发展模式,将宝安区全区符合条件的电镀、线路板企业集中入园、污染集中处理,努力打造行业领先的国家级生态绿色发展示范产业园。该项目有利于推动产业转型和绿色发展,是全面消除黑臭水体的重要基础设施保障,对坚决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和生态文明建设持久战,营造天蓝地绿水清的优美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同日正式开建的光明科学城,处于深港莞惠1小时生活圈内,是粤港澳大湾区和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的战略节点。


深视观察


加快重大项目建设、扩大高质量投资,是实现一季度工作“开门红”的关键抓手,是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升城市长远发展后劲和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9年深圳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预期目标为13%左右,投资规模将达到7000亿左右。今天这些项目的集中开工和加快建设,将为全年固定资产投资的目标任务完成起到一个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小编梳理发现,深圳2017年一季度开工的重点项目为106个,总投资约446.9亿元;2018年项目是122个,总投资约1233亿元;2019项目276个,总投资约2047.3亿元。


相较于前两年,今年一季度开工项目不管是数量上还是投资额上都有接近翻番的增长。这反映出在当前环境下,深圳为保持经济稳健运行态势,更加重视发挥投资对稳增长的关键作用。而今天开工的这些项目大多集中于基础设施和产业领域,也将为深圳未来的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据介绍,2018年深圳开展了两次新开工项目集中启动活动,共开工项目262个,总投资2178亿元。在新开工项目的强势带动下,2018年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突破6000亿元,同比增长20%左右,有力支撑了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作者:刘兴意 李璨 张玉涛 朱思宇)



高标准建设一批“城市新空间”“城市新客厅”

今年深圳重点打造6座“城”


“打造坂雪岗科技城、西丽高铁新城等一批城市新空间”“用最先进的理念、最好的技术、最优的方案、最精细的管理,加快光明科学城、大运新城等片区规划建设”……


2019年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到的6座“城”(坂雪岗科技城、西丽高铁新城、光明科学城、大运新城、西丽湖科教城、海洋新城),成为引人关注的一大热点。


这6座“城”将如何建设?其对深圳城市发展格局将带来怎样的影响?记者对此进行了一番梳理。


坂雪岗科技城+大运新城

“双核”引领深圳东进


 “打造坂雪岗科技城等一批城市新空间,大运新城等重点片区规划更具品位、更具特色,高标准建设‘城市新客厅’”,2019年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



大运新城将打造产城深度融合的现代化国际化“城市新客厅”。南方日报记者 朱洪波 摄


大运新城位于龙岗中心城西侧与东莞凤岗接壤,总规划面积15.93平方公里,生态用地约8平方公里。早在2013年7月,大运新城被纳入深圳市重点区域。相关规划显示,大运新城主要发展以高等教育、创新产业、总部经济、体育文化、生态休闲为主的综合服务功能,将形成“一核两轴六片区”的功能结构,作为龙岗创新驱动发展的“智核”,通过“高校+研究+产业”一体化的高端产学研中心的发展路径。


位于坂田的坂雪岗科技城,也早在2010年1月就开始规划。《深圳市城市更新“十三五”规划》将坂雪岗科技城作为全市重点更新区域之一。《坂雪岗科技城“十三五”规划》提到,坂雪岗科技城将担负实施“东进战略”主引擎的作用。2018年8月,坂田南片区10.88平方公里也被纳入坂雪岗科技城范围内。


关于上述两座“新城”,近期,龙岗区六届三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将大运新城、坂雪岗科技城定义为“双核”,用以实施“双核引领、多轮驱动”战略,引领龙岗东、西片区均衡发展。


大运新城被定义为龙岗“东核心”,将依托国际大学园、深港国际中心等打造创新活力迸发、环境宜居宜业、产城深度融合的现代化国际化“城市新客厅”,深入辐射带动横岗、园山、龙岗、龙城、宝龙、坪地6个街道高水平建设。


坂雪岗科技城被定义为龙岗“西核心”,将依托世界级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发挥在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中的核心节点作用,打造以创新为引领的现代化经济体系示范区、低碳生态人文宜居的新型智慧城市标杆区,扇形辐射带动平湖、布吉、吉华、坂田、南湾5个街道高质量发展。

    

西丽湖科教城+西丽高铁新城

“双轮”驱动西丽加速跑


 “加快补齐基础研究短板,高起点规划建设西丽湖国际科教城”“打造西丽高铁新城等一批城市新空间”,2019年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到的“西丽双城”也格外引人关注。


西丽湖国际科教城与位于龙岗的深圳国际大学园,构成了深圳高等教育“一东一西”格局。深圳大学、南方科技大学、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以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高等院校落户西丽湖科教城,为此,南山区提出高标准规划西丽湖国际科教城,争当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中心。


 “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大历史机遇,全力抓好事关南山发展全局的‘三大战略工程’”,近期召开的南山区党代会对西丽湖科教城和西丽高铁新城作了新的谋划和布局,其中西丽湖科教城和西丽高铁新城就是三大战略工程的两项。


在高校和研究机构方面,南山区将持续推进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北京大学深圳校区、天大—佐治亚理工深圳学院、南科大深港微电子学院等高校落地建设,推进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二期)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形成源头创新的战略支撑。


南山区还提出,在西丽湖科教城探索建设“香港科学城”,争取引进香港大学设立深圳校区,鼓励辖区科技型企业在香港设立分支机构、区域研发中心。


距离西丽湖科教城不远处的西丽高铁新城则被赋予了粤港澳大湾区综合交通中心的使命。此前有消息称,西丽高铁枢纽定位为深圳铁路客运主枢纽之一,汇集高铁、城际、城市轨道为一体,功能定位和车站规模将超深圳北站,承担多条高铁始发终到功能。


南山区在党代会报告中提出,以“高铁新城、交通枢纽”为目标,按照“产城融合、站城一体”思路规划建设西丽高铁新城,将统筹引入赣深客专、深汕客专、深茂铁路和深惠、深莞增、深珠城际铁路,以及地铁13、15、27、29号线,把西丽高铁新城打造成集研发创新、商务办公、国铁城铁、轨道交通于一体的综合性交通枢纽,联通粤港澳大湾区。


海洋新城+光明科学城

助力深圳西部跨越式发展


  “推进海洋新城规划建设,启动中欧蓝色产业园和国家南方海洋科学城规划设计”,“坚持把创新作为城市发展主导战略,建设世界一流的光明科学城”,2019年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到。


海洋新城作为代表深圳海洋产业发展方向的重要区域,去年深圳市规土委就启动深圳市海洋新城城市设计国际咨询。市规土委表示,海洋新城是深圳继前海之后获得的又一个承载国家战略的稀缺性增量发展空间,规划面积约7.44平方公里,力图探索生态用海、合理利用海洋资源的发展模式,建设新时代的滨海新区。


海洋新城位于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深圳“四核”之一的空港新城片区,地处深圳大空港地区北部,处于广佛肇、深莞惠、珠中江三大城市圈交汇处,陆海空交通设施完备,包含了广深沿江高速、T3航站楼、深茂铁路、深中通道等战略性重大基础设施。


 “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主体工程基本完工,周边综合管廊及道路一体化工程建设加快,机场东空铁综合枢纽纳入深圳铁路枢纽总图规划,空港片区‘三城一港’格局确立”,近期召开的宝安区党代会上的消息显示。“三城一港”指会展国际城、海上田园城、海洋新城和宝安综合港,都是空港片区的组成部分。


今年,位于空港新城的深圳国际会展中心有望启用。深圳市委六届十一次全会提出,往西重点建设空港新城等片区,建成启用国际会展中心。


同样处于深圳西部的光明科学城则侧重发力基础科学研究。2019年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对标最高标准、最高水平,加快推进材料基因组等大科学装置建设,前瞻布局重大创新平台和创新孵化器。加大土地整备力度,加快重点项目和配套设施建设。”


光明科学城分为核心区、科教区、配套区、拓展区和光明小镇五个部分。去年9月,光明区召开一届一次党代会,明确提出打造竞争力影响力卓著的世界一流科学城的目标。


“光明科学城的落户,不仅提升了光明区在深圳乃至全省的发展层级和战略地位,也为光明提供了跨越发展、弯道超车的重要战略机遇,使光明成为源头创新策源地和高端创新人才集聚地”,光明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中的

 “城市新空间”“城市新客厅”

 

 “城市新空间”


打造坂雪岗科技城、北站商务中心区、笋岗—清水河片区、西丽高铁新城、坪山中心区、坝光国际生物谷、盐田中心区等一批城市新空间。


“城市新客厅”


加快前海城市新中心、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香蜜湖新金融中心、光明科学城、大运新城、宝安中心区等片区规划建设。(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陈熊海  见习记者 何雪峰  统筹:张东方)


来源:深圳梦(微信号ID:SZeverything)综合自深圳光明、绿色光明网、深圳卫视深视新闻、深圳特区报、南方日报


相关文章

关于深圳的一切,关注深圳城市、精神生长!

我们的使命是:星辰大海,只与梦想者同行!

拥有深圳梦,请关注(微信号ID:SZeverything)

欢迎来稿,合作,畅谈深圳梦,邮箱至:SZeverything@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